Workflow
支付宝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赛事带火一座城
经济日报· 2025-08-11 05:58
赛事经济拉动消费 - 成都世运会吸引110余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名运动员及官员参赛 创世运会规模之最 [1] - 四川省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 吸引上百万人次参与 [1] - 成都整合消费资源推出"票根优惠""全城潮购"等福利 串联地标商圈景区形成一站式体验 [1] - 暑期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 覆盖乡村微度假古镇潮玩等领域 [1] 特许商品与促销活动 - 成都推出16大类500余款特许商品 吉祥物"蜀宝""锦仔"系列玩偶手办热销 [2] - "世运有礼成都等你"消费季活动提供景区酒店餐饮购物优惠 凭赛事证件可享折扣 [2] - 青羊区推出"跟着世运游青羊"活动 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等景点参与门票联动优惠 [2] - 青羊区整合60余家体育场馆推出世运专属优惠 带动体育消费场景升级 [2] 入境旅游便利化措施 - 支付宝"碰一碰"支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举措提升境外游客支付便利性 [3] - 发布10条暑期入境游精品线路 境外游客可线上全流程办理退税 [3] - 上半年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00万人次 同比增11.2% [2] 赛事综合经济效益 - 1-7月成都体育消费规模突破400亿元 世运IP成为消费增长引擎 [3] - 成都全年举办世运相关活动1200余场次 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带动城市活力 [3]
微信支付宝,开打Agent
虎嗅· 2025-07-24 14:29
支付MCP协议竞争 - 腾讯元器近期接入微信支付MCP,支持开发者在智能体上增加下单、赞赏、查询订单等功能[1] - 支付宝早于微信3个月联合魔搭社区推出"支付MCP Server"[1] - MCP协议已成为AI领域构建Agent的必备设施,使大模型能在统一标准下调用外部工具[2][3] - 支付MCP协议的推出凸显国内支付双雄对AI支付入口的新一轮抢夺[4] Agent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行业视为Agent元年,DeepSeek R1等推理模型的开源加速这一趋势[5] - AI行业正从"预训练"转向"推理"新范式,目标是使模型在特定复杂任务上表现出色[5] - 近期更新的模型如MiniMax M1、Kimi K2、Qwen3-Coder都强调构建Agent能力的优势[6] - 99%的AI创业项目可能在一两年内被淘汰,最终留下底层基础设施公司或垂直应用产品[8][9] 支付MCP的技术价值 - MCP协议出现前,开发者需繁琐调用API并自行编写代码实现Agent支付功能[10][11] - 支付MCP协议简化开发流程,用自然语言替代人工写代码[12][13] - 典型案例包括"诗人智能体",用户付款后即可获得生成诗词[13] 平台生态战略布局 - 支付宝2023年9月启动智能体生态共建计划,推出"百宝箱"开发平台[15] - 腾讯更看好微信生态中智能体的差异化,利用社交、内容和服务体系优势[15] - 科技大厂希望通过吸引智能体开发者来强化自身生态[16] - Agent爆发将带来应用生态重塑和新支付入口争夺机会[17] 支付市场竞争现状 - 2020-2024年中国网络支付用户从8.54亿增至10.29亿,占网民比例从86.4%升至92.8%[19] - 微信和支付宝月活分别达10亿和9亿,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19] - 支付宝2023年7月推出"碰一下"简化支付流程,2024年4月宣布加码百亿资源[20] - 微信2023年9月重启刷掌支付推广,进入部分便利店[21] 历史竞争格局 - 2014年底微信通过红包奇袭支付宝,2016年微信支付线下份额超越支付宝[23] - 2018年后双方围绕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持续竞争[24] Agent商业化挑战 - Agent产品普遍入不敷出,商业化闭环路径仍是行业难题[7] - 需要解决用户获取和留存两大根本问题[7] - 当前Agent交易案例多为单点定制项目,缺乏通用性和泛化性[27] - Agent需解决跨App交互问题,可能触动传统应用的既有商业模式[27]
京东、支付宝 13 年后再合作,互联网回归服务效率本质
晚点LatePost· 2024-10-30 19:19
京东接入支付宝 - 京东商城开始接入支付宝支付 目前新用户可体验 存量用户将分批次覆盖[2] - 头部电商平台包括淘天 京东 拼多多 抖快和小红书已全部接入支付宝[3] - 京东与支付宝停止合作13年后关系破冰 今年7月已在北京医保线上购药服务中合作[4] 互联互通进展 - 淘宝9月接入微信支付后 新安装用户同比增长55% 月活新增1867万达9.44亿[6] - 支付宝月活9.2亿 相比京东5.3亿月活有4.2亿独占用户 独占率45.8%[6] - 京东物流已入驻淘宝天猫 菜鸟也将接入京东第三方平台[9] 支付宝战略转型 - 来自淘天的支付交易额仅占支付宝全年6% 主要交易来自商业支付和个人金融[7] - 支付宝实施"双飞轮"战略 开放支付能力和平台流量 美团京东等非阿里系产品入驻[7] - 支付宝小程序规模达400万个 月活增速6.3%居行业第一[7] 行业竞争格局 - 平台互联互通已执行三年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确认阿里停止"二选一"行为[8] - 头部企业通过互联互通优化体验 支付宝微信支付已入驻所有交易类平台[8] - 行业从零和博弈转向效率竞争 基础设施开放带来新想象空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