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治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落地落实
经济日报· 2025-08-01 06:55
农民工权益保障立法 - 全国首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地方性法规《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实施 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为解决拖欠问题提供法律武器 [1] - 该条例推动欠薪治理从"集中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 是地方通过立法形式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尝试 [1] 农民工就业现状 - 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就业及权益保障情况显著改善 整体生存与发展状况呈现向好态势 [1] - 当前该群体仍存在就业质量不高 劳动权益保障脆弱等问题 需要科学精准的支持与介入 [1] 法律实施与普法 - 需通过多种方式将法律法规带到厂房 车间及工地 使农民工和相关方知法守法用法 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1] - 普法工作不仅要宣传法律条文 更要宣传执法成果 维权成功案例和违法受惩典型 增强法律威慑力 [1] 执法与维权机制优化 - 需提高劳动监察能力及覆盖范围 强化刚性执法 严惩违法行为 提升违法成本和执法效能 [2] - 应优化司法与争议处理机制 开辟"绿色通道" 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提供法律援助 降低维权门槛与成本 [2] 跨部门协作与企业责任 - 需加强区域与部门联动 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 [2] - 突出企业主体责任 引导企业将守法合规作为经营底线 自觉保障农民工权益 将侵权行为消灭在萌芽阶段 [2]
800余万抚恤优待对象纳入国家抚恤补助范围
新京报· 2025-07-31 11:53
政策法规完善 - "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了退役军人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法治建设对退役军人接收安置、服务保障、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权益维护起到实质性保障作用 [1] - 推动制定修订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5部行政法规,并出台思想政治、安置就业、优抚褒扬、服务管理、权益维护等一系列规章政策 [1] 服务保障措施 - 依法将800余万抚恤优待对象纳入国家抚恤补助范围 [1] - 设立到村和社区一级的退役军人服务站点61万余个,实现服务就近覆盖 [1] 英烈权益维护 - 依法惩治仇某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罗某侮辱志愿军"冰雕连"英烈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英烈尊严荣誉 [1] - 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烈士、缅怀烈士的浓厚氛围 [1]
推动家风建设与法治建设互促共进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2
家风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塑造家庭成员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 [1] - 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良好家风能培育具备法治观念的公民,为法治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2] - 法治通过国家强制力为家风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与制度保障,如民法典明确家风建设的法律地位 [2] 家风建设的法治保障 - 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等多部法律在维护家庭伦理和促进家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 - 需优化制度供给,细化家庭成员责任,明确权利义务,为家风建设提供充分法律依据 [3] - 加强精准普法,利用新媒体传播涉家庭法律法规,提升公众对法律要求的认知 [3] 家风传承中的法治教育 -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需以身作则,结合生活实例教授子女法律常识 [4] - 适应信息化趋势,开展家风故事会等活动,融入法治教育,使传承更生动 [4] -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法治实践,如旁听庭审,深化法治认同,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
山西高校助力方山社区法治建设与儿童成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4:57
社会实践概述 -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法韵青音社暖人心"实践队开展为期6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 - 活动覆盖吕梁市方山县的社区、学校和行政村,累计进行普法宣讲20余场 [1][3] - 现场发放普法宣传袋300余个,普法宣传单1000余份 [1] 活动内容 - 四大板块活动包括社区普法宣讲、普法进校园、"候鸟课堂"托管服务和邮储银行学业规划公益讲座 [3] - 普法宣讲涵盖消费者权益保护、校园霸凌预防、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和反诈宣传等法律知识 [3] - "候鸟课堂"提供作业辅导、推普游戏、安全教育、音乐美术等活动,丰富社区儿童假期生活 [3] - 邮储银行举办公益讲座帮助学生和居民规划学业及未来发展方向 [3] 活动成效 - 通过讲座和互动问答形式提升居民和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3] - 实践队将法学专业与社会工作结合,推动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在基层协同发展 [3]
华谊集团: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1
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核心要点 总则 - 设立战略委员会旨在适应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完善投资决策程序 [1] - 委员会职能涵盖长期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法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ESG)事项研究 [1][2] 人员组成 - 委员会由7名董事构成,含3名独立董事,委员由董事长/半数以上独董/三分之一董事提名 [1][3] - 董事长为当然委员并任主任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一致,空缺时按规则补选 [1][5][6] 职责权限 - 研究建议范围包括:长期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方案、资本运作项目、ESG事项及法治建设 [2][8] - 对董事会负责,提案需提交董事会审议,并监督已决议事项实施情况 [2][9] 决策程序 - 相关部门需提前准备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合作方资料及总裁办公会决议等材料 [2][10] - 委员会讨论议题后向董事会提交结果,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意见 [3][4][16] 议事规则 - 会议需提前5天通知,紧急情况下经全体委员同意可临时召开,出席门槛为三分之二委员 [4][12][13] - 决议需过半数委员通过,表决以举手表决为主,允许远程参会但委员应亲自出席或书面委托 [4][13][14] - 科技发展部负责人可列席会议,会议记录需委员签名并由董事会秘书保存 [4][15][18] 附则 - 细则自董事会通过日起生效,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最新规定为准并尽快修订 [5][22][23] - 高级管理人员定义涵盖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等 [5][21]
“十四五”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下一个五年如何应对新挑战|“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6-26 20:12
法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 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领域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4年5月20日施行,强调"平等对待"和"公平竞争"原则,专设"权益保护"章节 [1][2] - 过去五年出台或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增值税法》《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税收法定、公司治理及垄断规制 [3] - 2023年《公司法》全面修订,涉及资本制度、股东权利保护、控股股东责任等11方面内容 [3] 新兴领域立法进展 - 数据安全领域出台《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暴力治理领域推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 [4] - 人工智能立法被纳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拟通过"小快灵"形式先行回应基础制度,后续逐步迭代为全面性立法 [10][12] - 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数字经济立法》等修订中纳入辅助驾驶合规、数据资源开发等人工智能相关制度设计 [12] 涉外法治体系构建 - "十四五"期间颁布《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等54部专门涉外法律,153部法律含涉外条款,涉外行政法规达90余部 [6] - 2023年《对外关系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范条约与宪法关系,标志涉外立法"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6] - 广州、陕西等地成立省级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未来需协调司法、外交、商务等多部门系统性推进 [13][14] 营商环境法治化举措 - 2024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截至5月21日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万元 [9] - 国务院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实施检查,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8] - 修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强化对妨碍统一市场行为的清理,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纲要要求遏制"以罚增收"等行为 [7][8]
“苏式法治”有了“新湾样板”
苏州日报· 2025-06-03 08:21
法治建设与普法教育 - 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司法所通过"文化+法治"和"趣味+普法"方式打造"沉浸式"法治建设体验,并实施"法治体检+绿色通道"精准化助企服务 [1] - 街道司法所所长担任金阊实验中学校"法治副校长",联合学校、社区、律师形成"四方合力"推进校园法治工作 [2] - 自去年以来组织"法治进校园"活动6次,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 [2] 基层纠纷调解 - 白洋湾街道调委会成功调解一起涉及传媒公司、装修公司和驾培公司的三方纠纷,通过背靠背和面对面调解达成协议 [3] - 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湾纷无忧"培训和"法律明白人"培育项目,重点推出"金言小筑""常议长亲"等调解品牌 [3] - 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64件 [3] 企业法律服务 - "法润新湾"项目律师介入一起物流运输纠纷,通过"法治体检"和实地勘验帮助A、C两公司顺利收回运输款 [4] - 街道构建覆盖6000家小微企业的"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辐射圈",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仲裁、调解等多元化服务 [5] - 去年以来"法润新湾"项目走访企业200余家,参与调解6次,挽回经济损失85万余元 [5]
赵一德赵刚与贺荣一行座谈
陕西日报· 2025-05-29 06:54
法治建设与司法行政合作 -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全面依法治省摆在突出位置,一体建设法治陕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1] - 陕西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持续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1] - 司法部肯定陕西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成效,特别是在涉外法治工作方面形成好的经验做法 [2] 司法部支持方向 - 司法部将继续在法治政府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特别是涉外法治建设等方面给予陕西更多务实支持 [2] - 司法部将充分发挥陕西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和前沿的区位优势,推进完善一站式、多元化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 [2] - 司法部将以实践为导向加强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支持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建设 [2] 陕西发展需求 - 陕西希望司法部在加强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 [1] - 陕西期待司法部支持助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法治服务 [1][2]
我省从推进法治诚信政府建设等方面细化十五项措施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5-25 10:09
政策支持 - 辽宁省委出台15项措施加强法治建设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涵盖政策制度供给 法治诚信政府建设 规范执法 司法环境优化 公共法律服务等领域 [1] - 建立民营经济政策制度清单 开展专项法治督察 健全涉企政策效果评估机制 及时调整清理不合时宜政策 [1] - 完善数字经济 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投融资 市场准入 产权保护制度 保障民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竞争 [1] 政府诚信建设 - 部署清理拖欠民企账款专项工作 常态化监督行政机关履行法院裁判 加强人大政协及社会舆论对政府执法的监督 [2] - 建立政务失信记录惩戒制度 加大违约失信行为惩处力度 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政府 [2] -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集中整治乱收费 乱罚款 乱检查 乱查封等问题 推行合并检查或联合检查机制 [2] 司法环境优化 - 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 避免超权限超范围查封扣押财产 深化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 [3] - 提高涉企案件审判效率 健全联动处置机制 推进交叉执行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重点保护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 [3] - 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资源 升级实体热线网络法律服务平台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智慧法治"建设 [3]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指引
经济日报· 2025-05-20 06:05
发展与安全的统筹路径 -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现代化社会以夯实国家安全基础 [2] -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应对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挑战 [2]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完善监管制度以平衡创新与风险 [3] - 扩大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强化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共生纽带 [4]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开放安全,反制经济霸凌行为 [5] 改革与发展的协同 - 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通过改革促进社会稳定 [2]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应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保持发展势头并提升质效 [2] 科技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保障 [3] - 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的策略,强化监管服务 [3] 开放战略的升级 - 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转向"吸引"全球要素,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推动全球产供链重塑 [4] - 通过自主开放和制度型开放贡献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强地缘安全 [4] 法治保障的强化 - 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以国际法方式反制经济霸凌,保障正常商业与科研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