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搜索文档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的决定
陕西日报· 2025-08-02 08:41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十四届〕第五十二号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的决定》已于2025年7月30日经陕西省第 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5年7月30日 为了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野生鸟类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本省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 保护野生鸟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爱鸟护鸟。 二、野生鸟类保护遵循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公众参与的原则。 野生鸟类按照国家重点保护、省重点保护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野生鸟类保护工作负责,明确有关部门的野生鸟类保护职 责,并将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河湖长制责任范围。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主管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发展改革、教育、公安、司法行政、财政、自然资 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 ...
哥伦比亚2024年被破坏森林面积激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16:29
森林破坏情况 - 2024年哥伦比亚森林破坏面积达1136平方公里,较2023年增加约43% [1] - 2023年哥伦比亚森林破坏面积同比下降36%至793平方公里,为23年来最低水平 [1] - 亚马孙雨林地区破坏最为严重,2023年破坏面积约75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量的65%以上 [1] 破坏原因 - 森林破坏增加与土地掠夺、畜牧业扩张、非法道路建设及非法作物种植增多相关 [1] - 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引发森林火灾,也是破坏面积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森林资源概况 - 哥伦比亚森林面积约5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 [1] -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数千种动植物物种 [1]
首次发现此真菌,广西发现花状肉齿耳
齐鲁晚报· 2025-08-01 11:05
生物多样性发现 -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七坡分场林区巡护人员发现一种瓦状生长的黄白色真菌 这是该林区首次发现此真菌 [1] - 工作人员采集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及送样至吉林农业大学进行生物分子测序 确认该真菌为花状肉齿耳 [1] 花状肉齿耳物种特征 - 花状肉齿耳是原毛平革菌科真菌 子实体呈花朵状 覆瓦状叠生 囊状体棒状或纺锤形 担孢子广椭圆形 [3] - 该物种被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保护等级为DD级 [3] - 最初在海南省儋州市热带植物园发现其分布记录 并在2011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被描述为中国的新增记录种 [3] 发现意义 - 花状肉齿耳在广西尚未有记录 这是广西首次发现该品种 [3] - 此次发现丰富了当地的真菌多样性 为进一步研究该物种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范围提供了新的线索 [3]
【科技日报】云南发现4种蝙蝠新种
科技日报· 2025-07-30 09:17
记者7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进化遗传与环境适应团队近期在高黎贡地区 发现了4种蝙蝠新物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全球蝙蝠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前,我国已知的蝙蝠种类总数已更新至167种。 据介绍,研究团队对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市和德宏州境内的高黎贡片区进行了多次蝙蝠多样性考 察,并发现4种未曾记录的蝙蝠物种,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证实采集到的样本为蝙蝠新 物种,分别鉴定为圆耳菊头蝠、金毛伏翼、毛脚管鼻蝠和短脚管鼻蝠。此次发现,将高黎贡地区记录到 的蝙蝠物种总数增加到51种,表明该地区的蝙蝠多样性可能被低估。该发现也再次凸显了高黎贡地区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07-30 第08版) 高黎贡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中缅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印缅地区"和"中国西南山地"3个全 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地带。这里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但受威胁程度也较高。研究团队建议加 强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在制定保护措施时,充分考虑物种对栖息地的季节性需求, 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完整性。 蝙蝠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控制 ...
周修远:让“绿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丨2025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
中国环境报· 2025-07-17 16:36
自然科普专家周修远的专业成就 - 追踪解读亚洲象北上南归生态事件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 [1] - 主持"生物多样性100课"志愿服务项目,直接受益者达百万人次 [1][4] - 受邀登上全国性生态保护论坛并荣获2025年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称号 [1] 科普工作方法与内容形式 - 通过公益讲座、野外实地讲解、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知识 [3][4][5] - 将前沿科学知识转化为公众易理解的内容,如亚洲象行为生态意义解读 [4] - 结合生态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进入自然保护区实践观测鸟类 [5] 专业背景与机构合作 - 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并担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纪录片科普顾问 [4] - 2020年加入云南省动物学会,2021年加入昆明环保志愿者组织 [4] - 作为"绿种子"行动专家合伙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及 [4] 社会影响力与数据成果 - 志愿服务覆盖昆明市50余所中小学,线上线下受益者超100万人次 [5] - 主导的生态研学课题培养数百名青少年志愿者,多人获全国竞赛奖项 [5] - 科普视频与直播活动获得广泛社会关注 [5] 荣誉与行业认可 - 获"昆明市优秀环保志愿者""昆明市生态科普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5] - 多次在重要生态保护论坛分享经验 [5] - 坚持创新传播方式以提升科普效果 [6]
FAIRR倡议主席菲奥娜·雷诺兹:可持续投资已成时代刚需,提速行动刻不容缓
新华财经· 2025-07-11 21:55
可持续投资发展历程 - 2006年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建立标志着可持续投资开始转变 [2] - 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带来实质性推动力 设定了"2°C以内 力争1.5°C"温控目标 [2] -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发布 包含17项具体目标 [2] 农业食品系统转型挑战 - 农场动物投资风险与回报倡议(FAIRR)管理资产达80万亿美元 覆盖450家全球投资机构 [4] - 农业领域面临土地占用 水资源消耗 抗生素使用等可持续发展难题 [5] - 食品体系对环境的影响深远 涉及海洋水产养殖及全产业链溯源 [5] 指数投资与股东行动 - Coller FAIRR蛋白质生产商指数涵盖全球60家主要蛋白质生产上市公司 [6] - 被动指数投资规模扩大 但股东仍可通过质询管理层推动可持续发展 [6] - 投资者与企业间对话是推动可持续经营方式的关键机制 [4][6] 气候目标与行动差距 - 研究显示全球升温更可能控制在1.8°C而非1.5°C目标 [7] - 当前行动速度与规模不足 需要整体性思维协同应对 [8][11] - 发展中国家气候应对资金缺口严重 需发达国家加大支持 [11] 资产所有者角色 - 养老基金等资产所有者管理周期长达50-70年 推动ESG成为长期趋势 [9] - 资产所有者需明确传达ESG投资要求 确保委托机构具备专业能力 [9] - 投资经理受限于5-10年周期 需与资产所有者形成战略协同 [9]
中日外长会谈45分钟,双方达成协议,日本向中方做出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16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导致日本损失超百亿美元,日立建机等企业利润暴跌300亿日元 [1] - 野村研究所测算显示日本GDP将因此下降0.59%,央行被迫将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下调至0.5% [1] - 美国关税引发日元贬值、进口成本上升、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牛肉饭价格突破500日元创历史新高,扇贝出口因关税从24%飙升至40%而锐减60% [1] -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额近三成,若全面加税将直接冲击丰田、本田等支柱产业 [3] 中日关系新动向 - 日本外相岩屋毅在45分钟会谈中明确表示将"认真对待历史,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承诺恪守"村山谈话"立场 [4] - 中方回应审慎而务实,强调正确认识历史是中日关系的"道义之问",愿在日本切实履行承诺的基础上推动双方在绿色能源、大健康等领域的合作 [6] - 会谈前中方已解禁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被视为中日关系解冻的重要信号 [6] 日本国内政治生态 - 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岸田文雄等前首相长期推动的"反华叙事"已渗透到日本社会各层面 [7] - 2025年防卫省《防卫白皮书》草案宣称中国是"最大战略挑战",并计划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 [7] - 日本右翼势力正试图通过教育体系固化错误历史观,包括篡改教科书"侵略"表述和推动靖国神社"公职参拜"合法化 [9] 中日合作新机遇 - 神户氢能港与广东阳江风电场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年减碳量达100万吨 [10] - "日本技术+中国市场"模式正在大健康、智能出行等领域复制,日本介护机器人通过深圳企业算法优化成本下降40% [10] -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共识,包括2025年举办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和在智能出行领域开展联合研发 [12] 历史教训与未来展望 - 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反复无常曾多次葬送中日关系发展机遇,如1982年"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2012年"购岛"闹剧 [13] - 日本经济面临"失去的30年"后"跌落50年"的危机,若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摇摆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并被排除在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之外 [13] - 大阪商工会议所的企业家们已带着合作方案飞往广州,显示民间合作正在推进 [17]
陕西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7-09 07:57
活动概述 - 活动由团省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联合主办,主题为"法护飞翔·共守羽安",旨在开展陕西省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暨爱鸟护鸟主题实践活动 [1] - 青年志愿者代表向全省青少年发出倡议,呼吁做生态理念的"播种者"、守护鸟类的"行动派"、抵制伤害的"守护盾" [1] 活动内容 - 成立5支志愿者服务队,包括爱鸟护鸟科普宣教、法律援助、巡查监测、救助辅助、社区行动 [1] - 专家围绕鸟类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展开讨论,参与者包括鸟类研究专家、野生鸟类保护专家、法律工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者 [1] - 互动体验环节包括"镜头里的生命之美"展区展出摄影作品与手抄报、"法护飞翔·签语传情"互动区制作1000多张鸟类书签、护鸟普法角法律知识答题、"共筑生命之翼"读书会 [1] 活动参与情况 - 约200个环保家庭近千人次参与活动,近2万人次通过视频号关注观看活动直播 [2] - 团省委表示将深入挖掘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实践项目,因地制宜开展鸟类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争当鸟类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2]
【宝鸡】322种野生鸟类在宝鸡栖息
陕西日报· 2025-07-08 07:39
宝鸡市野生鸟类资源 - 宝鸡市现有野生鸟类322种,占全省野生鸟类总数近七成 [1] - 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6种,省重点保护17种 [1] 生态保护措施与成效 - 宝鸡市地处秦岭、关山两大林区之间,是陕西省西部重要生态屏障 [1] - 渭河生态公园近5年记录鸟类18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物种48种 [1] - 千湖湿地公园迁徙鸟类数量从2020年5万只增至今年10万只,种类达166种 [1] - 凤翔雍城湖首次观测到彩鹮、弯嘴滨鹬、小天鹅等珍稀鸟类 [2] 生态建设荣誉与社会参与 - 宝鸡市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及省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先进集体等荣誉 [2] - 爱鸟协会负责人指出渭河沿岸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鸟和谐共生成城市特色 [1] - 每年近2万只短嘴豆雁在宝鸡市越冬 [2]
候鸟、骏马、粉荷……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韵律完美交融 夏日美景“buff拉满”
央视网· 2025-07-05 16:45
新疆哈密高家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成果 - 高家湖湿地公园鸟类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数十种候鸟在此栖息,包括麻鸭、燕鸥、红脚鹬等[1] - 湿地从昔日的泥水塘蜕变为生态绿洲,湖面倒映白云,水草丰茂,形成生机勃勃的湿地生态图[1] - 公园地处天山北麓,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显著[1] 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 保护区栖息鸟类达212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60多种[4] - 黄河为保护区提供丰沛水源,底栖生物和鱼类资源丰富,吸引苍鹭、鸬鹚等鸟类繁育[2] - 麋鹿在保护区内安家落户并繁衍后代,形成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韵律交融的生态画卷[4] 甘肃张掖山丹马场草原旅游开发 - 山丹马场绿草如茵,上百匹骏马悠然活动,构成草原风光图[5] - 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具有千年历史底蕴,是马匹繁衍的理想场所[7] - 当地重修景观公路,提升游客体验,方便近距离领略草原魅力[7] 山东东营黄河口湿地荷花生态 - 黄河口湿地千亩荷花盛放,形成流动的诗意长卷,盛花期持续至八月中下旬[8][10] - 荷花生长得益于黄河泥沙淤积形成的肥沃土壤及生态修复工程[10] - 白鹭栖息荷间,荷叶摇曳,雨珠滚动,展现自然野趣[8] 江西南昌象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 - 象湖湿地公园400多亩荷花绽放,湖心岛栖息数千只鹭鸟[11][13] - 通过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工程构建多样化生态系统,吸引鸟禽回归[15] - 原有鱼塘经自然化改造,形成湖面、溪流、林地、荷塘等生态景观[15] 河南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建设 - 黄河生态廊道呈现金黄色河面与两岸绿带交相辉映的景观[16] - 黑岗口调蓄水库四周荷叶连片,形成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绿肺"[18] - 水库碧水盈盈,与郊野绿色坡塘共同构成夏日美景[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