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情书!” 极危物种跨越百年归来
新华网· 2025-08-02 14:58
科研人员凭借专业设备沿绳索垂降至60余米深的坑底,在近乎垂直的湿润岩壁上精准定位,将一株株娇嫩却承载希望的幼苗——大花石蝴蝶小心 植入原生土壤。这并非一次普通的植物移栽,而是让一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在文献中"消失"百年的极危物种重返自然家园的科学探 索。 这样的探索,正是近年来我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鲜活印证,彰显了濒危物种保护的中国智慧。 新华社昆明8月2日电 题:"绿色情书!"极危物种跨越百年归来 新华社记者胡喆、吴闫、曾维 中国西南,云南蒙自的天坑深处,一场"归家"行动悄然进行。 走进夏日的高黎贡山,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生命方舟:对濒危物种进行抢救性繁育 1895年,英国植物学家威廉·汉姆斯利将威廉·汉考克在云南蒙自采集的标本,描述为石蝴蝶属的一个新物种——大花石蝴蝶,标本存放于英国皇 家植物园中。此后,大花石蝴蝶一度"消失"。 2021年中国科考队员与其惊喜重遇,随后在实验室突破性培育出幼苗。大花石蝴蝶的命运转折,见证了一个物种在系统性保护中的生命延续。 从人工繁育到野外回归的路径背后,离不开一座"神秘种质库"的支撑。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内:珙桐、喜马拉雅红豆杉、弥勒苣苔……许多 ...
北京延庆推进长城保护利用 打造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21:07
中新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延庆区统筹长城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高标准推 进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制作推出"外国领导人登长城"微视频,举办北京长城音乐会、八达岭长城文化 论坛等品牌活动,创新推出"外骨骼机器人""全国首个中英文版AI旅行助手—明小兵"等长城智能旅游新 体验,推动长城文化进校园,努力将延庆长城打造成为遗产保护利用新高地、国际交流交往"会客厅"、 文明交融互鉴"连心桥"、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展示国家形象主地标。 延庆区挂牌成立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加强该区16处自然保护地资源统筹和保护利用。编制实施区级生物 多样性保护规划,统筹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野生珍稀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等工作,全域生物多 样性空间格局持续优化,该区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种,其中一级23种,二级77种,占全市 77%,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其中一级1种,二级11种、占全市75%,延庆成为全市生物多样性最丰 富的区之一。(完) 这是记者24日从"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延庆区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延庆区委书记于波表示,该区深入挖掘地区生态、冰雪、红色、妫河等特色文化资源,融合打造 ...
循宋韵雅趣 赴一场生态文化盛宴
杭州日报· 2025-07-23 10:29
活动内容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联合多部门推出大暑节气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主题为"宋韵今生十二月香之伏香鱼跃",活动地点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 [1]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海塘遗址、了解古代治水智慧、鱼类多样性专题讲座以及宋代制香技艺体验 [1] - 亲子家庭参与活动,通过互动环节如手搓香丸、压制香片、制作塔香等体验宋代消夏习俗 [1] 活动意义 - 活动让参与者了解古代"以塘驯水、以塘护生"的治水哲学,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 - 通过生态专家讲座普及鱼类多样性知识,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1] - 家长反馈活动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对成人和儿童都有重要意义 [2] 项目成果 - 上城区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打造全国首个可量化、可体验、可推广的节气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 [2] - 相关活动入选202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全国十佳案例 [2] - 2024年升级推出"宋韵今生十二月香"系列活动,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注重提升体验感 [2]
法媒:比利时用百年沉船“复活”欧洲平牡蛎
环球时报· 2025-07-23 06:49
生态保护项目 - 比利时将一艘1906年沉船改造为欧洲平牡蛎繁殖地 旨在恢复濒危种群并促进北海生态系统保护 [1][2] - 项目投放20万只附着于可降解材料的平牡蛎幼苗至30米水深沉船底部 预计3万只能成熟并形成净化水质的礁石 [2] - 沉船被划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禁止周边海域捕捞和破坏性活动 项目获欧盟资助为期两年 [2] 物种历史背景 - 欧洲平牡蛎曾广泛分布于北海海域 19世纪后因过度捕捞、寄生虫和气候变化导致礁体消失 [1] - 太平洋牡蛎因繁殖快、无天敌被引入欧洲后迅速扩张 进一步挤压本土牡蛎生存空间 [1] 技术实施细节 - 百年沉船自动成为比利时受保护文化遗产 兼具潜水旅游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潜力 [2] - 牡蛎礁可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繁殖觅食场所 最终支撑起当地完整生物圈 [2]
植物医生发挥企业力量,推广生物多样性惠及面
搜狐网· 2025-07-22 15:3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企业发展 -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地方形成自生动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1] -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惠及整个社会,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1] - 公司作为民族企业代表,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1] 公司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 2008至2023年公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上累计投入2亿7300万元,项目具有长期可持续性,能增效企业价值和提升形象[2] - 主要项目包括空瓶回收、义务植树、复建扶荔宫、建立丽江珍稀濒危资源圃、曼远社区保护、跳蚤草种植与利用等[2] - 卓越项目为抢救跳蚤草种质资源,培育的第一代品种成功推广回归大卡老寨,推动保护计划并加工精油获得收入,增加村民就业[2] 公益项目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公益项目有利于企业发展,但需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和投入产出[6] - 公司通过亮相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公益范围并深化品牌形象[6] - 通过惠益分享选择合作伙伴参与公益活动,如空瓶回收节和植树活动,邀约消费者参与互动,提升企业形象和客户信任度[6]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站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向好发展[7] -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7] 具体保护行动 - 高山植物保护行动[4] - 跳蚤草项目基地[5] - 野生高山花卉保护基地[8]
马卫光赴临安调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共富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7-18 10:3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 - 天目山—清凉峰生物圈保护区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经过持续保护 区内物种多样 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1] - 强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强化智慧监测赋能 提升科研支撑能力 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守护生态 科研和美学价值 [1] -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展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需深化美丽杭州建设 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2] 茶产业与文旅发展 - 杭州清凉峰茶文旅有限公司需依托生态优势和茶叶特色 深挖文化内涵 提升"天目生态茶"品牌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 [1] - 浙西天路需优化资源整合和线路设计 提升配套服务 培育特色品牌赛事活动 打造山地运动休闲目的地 转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 [1] 政协职能与生态文明建设 - 政协需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乡村共富工作 发挥特色优势 深入调研建言 助力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之都 [2]
千亿资金抢滩生物多样性金融“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5:19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金融支持 -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每年数千亿美元资金缺口,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并出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1] - 中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或自然的经济活动产值高达9万亿美元,约占GDP总量的65%[3] - 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承担重要责任,但目前缺乏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多数机构未将其纳入内部风险管理体系[2][3] 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 生物多样性丧失导致物理风险(如生态退化影响农业、林业、旅游业)和转型风险(如政策变化导致企业倒闭)[4] - 巴西银行46%贷款投向高度依赖生态系统的行业,生态退化可能导致不良贷款比例上升约9个百分点[3] - 马来西亚银行的自然相关风险敞口高达70%-95%[3]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展 - 中国已建立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生态修复54平方公里,大熊猫数量增加50只[5][6] - 武夷山国家公园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实施毛竹林地役权管理和商品林赎买[6] - 国家公园建设目前主要依赖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参与不足,金融产品覆盖范围有限[6]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挑战 - 政策激励不足,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国家公园项目经济回报预期保守[6]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规模有限,缺乏统一交易市场(除碳交易外)[6] - 金融产品体系不完整,现有产品以绿色信贷和野生动物保险为主,资金规模有限[6] 未来金融支持方向 - 需从"单点创新"转向"体系化构建",加强投融资风险评估(项目前、中、后期全流程管理)[7] - 建议完善配套激励措施和创新产品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7]
【省司法厅】陕西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陕西日报· 2025-07-16 07:08
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 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通知》,强调将宣传贯彻作为推进专项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1] - 要求各地各部门增强宣传贯彻主动性、自觉性,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学习计划和宣传任务 [1] - 强化日常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和"爱鸟护鸟普法宣传"专题活动 [1] 普法宣传措施 - 通过"两微一端"、智慧普法平台等渠道全面推动学习宣传,营造全社会爱鸟护鸟氛围 [1] - 各市(区)委依法治市(区)委员会办公室需将宣传活动纳入年度普法工作台账 [2] - 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执法与监督机制 - 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建立环境损害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专家库,确保准入机构具备鉴定能力 [1] - 做好涉野生鸟类保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1] 长期规划与责任落实 - 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列入"九五"普法重要内容 [2] - 省司法厅将压实各方责任,依法推进鸟类资源保护,以高水平法治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2]
“共同守护:雨林中的自然与文化”海南主题边会在巴黎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7-12 08:14
会议背景 - 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举办"共同守护:雨林中的自然与文化"海南主题边会 [1] - 会议由海南省林业局和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主办 [2] - 会议地点为法国巴黎 时间为巴黎时间7月10日 [2] 会议内容 - 海南代表团重点阐述海南热带雨林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卓越的生物多样性 [2] - 介绍海南热带雨林与黎族文化共生的关系及其全球独特地位 [2] - 分享海南在雨林生态系统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黎族传统聚落保护方面的经验与实践 [2] - 国际组织及专家对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的自然和文化价值给予肯定 [2] 参会人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 [3] - 来自法国 俄罗斯 美国等10余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 [3]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出席 [3]
邯郸复兴区:老工业区正变得“鸟语花香”
中国环境报· 2025-07-11 11:22
工业转型与生态修复 -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以全市1/300的土地贡献了1/10的GDP 但钢铁、煤炭产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沁河一度干涸断流 生物多样性下降 [1] - 复兴区关停重污染企业 清零"散乱污" 累计压减钢铁产能477万吨 煤炭焦炭产能317万吨 火电产能5 1万千瓦 拆除高耗能企业900余家 [6] - 拆除7000处违建 腾退土地1 5万亩 完成植树造林十万余亩 在主城区西部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41个行政村全部达到绿色村庄标准 [6] 环境质量与生物多样性提升 - 全区优良天数从2016年不足90天增至2024年268天 地表水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标准 [6] - 沁河通过生态补水300万立方米/年 水质从污染严重提升至Ⅲ类标准 2023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8] - 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21%提升至52 1% 监测到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489种 震旦鸦雀、红隼等珍稀鸟类回归 [17] 生态旅游与产业创新 - 园博园从矿渣堆积地改造为景观山体和水系 年接待游客量显著增长 [6][13] - 东高河村林木绿化率达85% 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 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 2025年成为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15][16] - 锦绣江南小区35%绿地建成140余种植物的乐园 被认定为河北省首个生物多样性社区 [16] - 发展金丝皇菊、油葵等特色农业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带动村民增收 [16] 生态工程与规划 - 编制《复兴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学绿化专项规划》 建设河北省首个生境花园 [7] - 沁河郊野公园串联23个村庄 覆盖80%农村区域 形成16公里带状生态系统 [13] - 保留河道枯树干、缓坡等自然要素 种植芦苇、香蒲等本土植物 增强生态融合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