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冲击中国稀土“王牌”?白宫宣布大胜,中方后退4步,话音刚落,美政府敲定14亿美元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1-08 16:47
美国稀土产业投资动态 - 美国两家稀土初创公司获得政府与私人投资者联合注入的14亿美元巨资,目标直指稀土磁体生产与原料精炼 [1] - 美国国防部为火神元素公司提供6.2亿美元贷款,商务部追加5000万美元股权投资,私人资本跟风投入5.5亿美元,支持其建设年产1万吨的稀土磁体工厂 [1] - 新元素技术公司获得1.6亿美元融资,专注于将原矿提纯为高纯度氧化物的关键精炼环节 [1]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 - 去年全球稀土市场总规模约为60到65亿美元,美国此次14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买下全球五分之一的年产能 [1] -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全球69%的稀土开采量和92%的精炼产能 [3] - 中国稀土磁体年产量达到30万吨,形成了从采矿、分离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3] 美国稀土产业技术挑战 - 新元素技术公司采用的普渡大学色谱法虽号称环保高效、纯度可达99.5%以上,但从未经过大批量生产验证,仅适用于小批量高纯度提纯 [4] - 美国技术路线的成本高昂,其精炼产品售价为110美元每公斤,是中国同类产品56到63美元价格的两倍 [4] - 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建设需要5到8年时间,而美国初创公司产业积累不足,火神元素2023年才成立,员工不足50人 [6] 稀土产业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现代国防工业的"维生素",钕铁硼永磁体作为核心部件,从导弹制导系统到隐形战机引擎都离不开它 [3] - 中国稀土产业的优势在于全链条的技术成熟度与稳定性,这是美国短期内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8] - 火神元素的原料来源依赖电子垃圾回收,这种产业链末端的回收模式不足以挑战中国在全链条的主导地位 [6]
普京入局稀土博弈,提出与美合作,俄方明示:目的是减少对华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1-06 17:13
在当前的贸易战中,稀土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筹码。美国正试图组建一个"全球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目标是打造一个不包括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有趣的是,俄罗斯曾对与美国在稀土领域的合作持开放态度,但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下,这种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俄罗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想要的太 多,而自身的能力却难以支撑其雄心"。普京选择了这条道路,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如果俄罗斯想要在全球稀土争夺中占有一席之地,接下来就要看如何 将蓝图付诸实践。 对比中国,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探明储量为4400万吨,而俄罗斯的储量如果真如所说超过2800万吨,那么它的稀土储量就位居世界第二。这些矿床为 俄罗斯建立稀土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尽管尚不清楚其中轻稀土和重稀土的具体比例,但俄罗斯已具备了开发这些资源的潜力。 不过,绍伊古也坦言,俄罗斯目前的稀土开采量非常有限,实际开采的稀土金属不到已探明储量的2%。此外,虽然俄罗斯的稀土矿床储量丰富,但这些资 源的开采难度极大,很多矿床含有的有价值成分较少,开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 更为棘手的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稀土提炼技术方面逐渐落后,现在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需要大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 ...
法日联合投资15亿!全球最大稀土工厂落地,外媒:摆脱依赖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14
说起稀土这玩意儿,很多人可能觉得它离日常生活挺远,但其实它藏在咱们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机里,甚至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全球稀土市场基本被中 国捏在手里,产量占七成以上,这让欧美日韩这些国家心里直打鼓,尤其是电动车和新能源转型这么火热的时候,供应链一卡壳就麻烦大了。 最近,法国和日本联手搞了个大项目,在法国西南部拉克工业区建了个稀土回收和精炼厂,名字叫CareMag,总投资2.16亿欧元,换成人民币差不多15亿。 这事儿一出,外媒像《回声报》和《日经新闻》都炸锅了,直呼这是西方摆脱对中国依赖的重要一步。咱们今天就聊聊这背后的门道,看看它到底能搅动多 大浪花。 先说说这个项目的基本情况。CareMag是法国Carester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这家公司本来就是做稀土回收咨询的,2020年左右就开始琢磨怎么从废旧磁铁里 抠出稀土。2025年3月17日,他们正式宣布融资到位,总额2.16亿欧元。其中法国政府砸了1.06亿欧元,包括补助、还款型贷款和绿色工业税收抵免啥的。日 本那边更给力,日本金属能源安全组织JOGMEC和岩谷产业公司通过他们俩合资的"日本法国稀土公司"投了1.1亿欧元,还签了长期供应协议,要拿走一半 的重稀 ...
中方稀土出口管制延缓一年,美国捡到救命稻草?美媒:这是在饮鸩止渴
搜狐财经· 2025-10-29 01:22
最近中美达成的一项临时协议,让不少西方媒体松了口气——中国同意将部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推迟一年执行。消息一出,美国商务部 甚至用"阶段性成果"来形容,仿佛按下了"危机暂停键"。但彭博社的一篇社论却兜头泼了盆冷水:"这哪是解决方案?分明是给美国递了 一杯毒酒,喝下去暂时解渴,一年后毒性发作,只会死得更难看。" 为什么这么说?稀土不是普通商品,它是现代科技的"维生素"——手机屏幕、新能源汽车电池、导弹制导系统、芯片制造……几乎所有 高端产业都离不开它。而中国手里握着的,不仅是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更是从矿山开采到提纯冶炼的全产业链控制权。打个 比方,美国就像一个依赖"中国牌维生素"续命的病人,现在对方说"药先给你续一年,但明年要不要继续给,看你表现",这哪里是"和 解"?分明是把手术刀架在了脖子上,只是暂时没往下割。 彭博社的作者毫不客气地戳穿:"一年时间,够美国建出稀土加工厂吗?够西方找到替代供应链吗?别做梦了。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是 几十年积累的'独门秘籍',不是挖个矿、买台设备就能复制的。"说白了,这一年缓冲期,更像是中国亮出的"黄牌警告":现在收手还来 得及,要是继续在科技封锁、贸易制裁上步步紧逼, ...
美国稀土梦彻底泡汤!中国封锁核心技术,美专家承认十年也追不上
搜狐财经· 2025-10-25 21:54
2025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公开宣称,若中国不向美国供应稀土磁铁,将面临200%的关税惩 罚。 这一威胁看似凶猛,但若深入分析稀土产业的全球格局,便会发现:关税大棒在供应链规律面前,更像 是一记挥空的拳头。 从经济规模看,稀土磁铁的全球贸易额仅为60亿美元左右,不及铜市场的1/33。 中国每年出口到美国的稀土永磁体约7341吨,仅占中国总产量的2.6%。若单纯以贸易额衡量,即便中 国完全停止对美稀土出口,对经济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为什么关税难以撼动产业根基? 然而,稀土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属性。 从电动汽车电机到战斗机引擎,从风力发电机到导弹制导系统,稀土磁铁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高盛报告指出,若全球稀土供应中断10%,依赖稀土的行业可能面临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种"小 贸易额、大战略值"的特性,使得稀土博弈远超普通贸易争端的范畴。 中国的优势并非仅源于资源储量。 经过数十年积累,中国已形成从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到磁体制造的全产业链控制力:掌握全球69%的稀 土开采、92%的冶炼产能和98%的磁体制造。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领先全球,例如P507萃取剂是分离中重稀土的唯一 ...
9月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减少30%,美澳合作对华有何危险?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16
事件概述 - 2025年9月中国对美国稀土磁铁出口骤降 [1] - 随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旨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4] 中国稀土行业现状与优势 - 中国稀土氧化物年处理能力超过30万吨,在产能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7] - 全球90%的稀土加工发生在中国,拥有从矿山到冶炼再到回收的全链条掌控能力 [9]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专利数量占全球67%,技术更新快、成本低、效率高 [18] - 美国稀土精炼耗电量是中国的三倍 [18] - 对美出口采取分层操作策略,并非一刀切,而是根据用途进行精准调控 [9] 美澳合作面临的挑战 - 澳大利亚稀土资源丰富但加工环节依赖中国技术,中低端稀土分离工艺的全球专利大头在中国 [5] - 美国加州稀土矿曾因环保问题停产 [5] - 从协议签署到建成完整可用的产业链预计需要5到10年时间 [7] - 构建产业链需要经验、技术、产业协同和政策协调,非单靠投资能一蹴而就 [7] 全球格局与多方博弈 - 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占其全国出口总额近四成,其中对华出口占比近八成,经济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 [14] - 2025年9月德国对华稀土进口增长28% [14] - 欧盟、日本、韩国等虽名义上支持美方倡议,但私下均与中国洽谈合作 [16] - 中国通过“稀土+”计划尝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制定权,并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北极矿区 [16] - 中国提出含有0.1%中国稀土的终端产品出口也需经过审批,是对整个产业规制的反制 [11] 中国资源安全布局 - 在非洲投资开发赞比亚等地的新稀土矿 [11] - 与俄罗斯讨论联合开发北极矿带 [11][16] - 向东南亚转移部分加工环节,以拓展朋友圈并分散风险 [16]
欧洲企业缺稀土而停产,中欧紧急通话两小时,中方将访欧谈判
搜狐财经· 2025-10-23 16:38
木叔在这篇国际评论中,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的动态。 近期,正当中国与美国因稀土问题处于紧张博弈时,欧洲也开 始对中国表达不满,事情有些复杂。几周前,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管制。这一措施并非单独针对美国,而是向全球释 放了一个信号:任何国家或地区申请出口稀土,都将接受严格审查,导致进口稀土的等待时间明显延长。 由于事关重 要,10月21日,欧盟对外经贸负责人塞夫柯维奇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视频通话,重点讨论 中国对欧洲稀土出口的问题。会后,塞夫柯维奇对媒体表示,他已邀请中方官员在未来几天访问布鲁塞尔,双方将寻 求稀土问题的紧急解决方案,"王文涛部长已接受邀请"。 木叔注意到,中方表态是双方已同意"尽快"在布鲁塞尔会面。此次会议预计将在双方此前欧盟-中国峰会期间商定 的"供应链升级机制"框架下进行,旨在解决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瓶颈。 具体来看,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博弈,美国 通过芯片和关税试图制约中国,而中国则用稀土反制,这完全是美国先采取行动的结果。相比之下,欧盟对华并没有 像美国那样施加严厉关税,但在美国压力下,一些欧洲企业配合限制措施,这引起了中国的不满。例如,荷兰一家芯 片企业近期就与中方出现 ...
9月中国对美出口稀土减少近30%,美澳如今合作对华有什么危险?
搜狐财经· 2025-10-23 00:40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强调,该协议将两国经济与防务合作提升至新高度,并透露部分项目将吸纳日本参与。 稀土博弈继续升级! 一边是继续出口稀土减少的中国,一边是美澳突然而起的85亿美元关键矿产协议,美澳的突然合作会对华造成冲击吗? 10月2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对美国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骤降28.7%。 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 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自信满满地宣称:"大约一年后,我们将拥有如此多的关键矿物和稀土,以至于你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们。 同时"发生"的事情,却是耐人寻味了,美澳这是要联手打造稀土供应链? 而根据澳方发布的框架文件,美澳双方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超10亿美元启动首批项目,涵盖矿产开采、加工及供应链建设。 美国国防部将资助西澳大利亚州建设年产能100吨的高端镓精炼厂,美国进出口银行已发出超22亿美元的关键矿产项目融资意向书。 澳大利亚虽然作为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若要显著发展本国的稀土产业,澳大利亚不仅要推进矿产开采,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精炼工艺与产业链,技术短板 决定了短期内难以实现供应链的全面 ...
一年后稀土多到不知如何处置?美澳协议背后的全球资源博弈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35
美澳关键矿产协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美澳保障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与加工供应框架》,旨在打造稀土“去中国化”供应链 [1][3] - 协议规定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提供至少1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一条价值85亿美元的“已准备就绪”项目管道 [3] - 美国国防部将投资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建设一座年产能100吨的先进镓精炼厂,美国进出口银行有意为关键矿产项目提供22亿美元以上资金 [3]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 - 中国掌控全球69%的稀土开采、92%的精炼和98%的磁体制造产能,形成从资源到技术的全方位主导 [3] - 中国商务部近期密集发布4份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措施公告,对五种关键中重稀土及相关设备、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构成完整的管控体系 [1][4] - 中国建立的“穿透式监管”体系要求出口商说明稀土磁体具体用途,有效实现对稀土最终用途的管控,管制措施主要针对向境外军事用户及特定名单实体的出口 [4][9] 西方国家的战略动机与担忧 - 美澳协议源于西方对中国稀土供应主导地位的深度担忧,旨在帮助全球经济“减少暴露于中国稀土勒索” [5] - 高盛报告警告,若稀土相关产业供应减少10%,全球经济产出或将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并引发通胀压力 [5] - 协议包含保护国内市场免遭“不公平贸易侵害”的条款,包括采取“保底价或类似措施”,以反制中国稀土定价影响力 [5] 构建独立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 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难度极高,面临资源稀缺、技术复杂与环保约束等问题,重稀土新矿开发周期需8至10年 [6] - 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方面的优势是西方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复制精炼与磁体制造能力需至少五年 [6][7] - 开发足够替代中国霸权的稀土供应链恐需耗时数年至数十年,市场对美澳合作的实际效果仍存疑虑 [7] 全球影响与市场反应 - 美澳协议引发连锁反应,日本宣布参与美澳的半导体材料镓项目,西方国家正加速构建关键矿产“去中国化”供应链 [8]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50%,成为资源博弈中最直接的受益者 [9] - 在美澳领导人会谈当天,Arafura Rare Earths股价最高上涨21%,Brazilian Rare Earths上涨6%,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加紧生产以填补潜在供应链缺口 [9]
当年美欧打赢稀土官司,中方放开稀土出口,为何这次美国不敢告了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49
历史背景与策略转变 - 上世纪末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 引发美国及其盟友不满并通过WTO提起诉讼 2014年裁决中国败诉 2015年中国选择放开稀土出口 [2] - 美国虽赢得WTO官司 但低价中国稀土冲击美国产业 导致美国稀土企业纷纷倒闭 原有产业链几乎被摧毁 [2] - 至2020年 美国仅剩的稀土矿仍需运回中国进行加工 [2] 当前行业格局与技术优势 - 中国稀土冶炼产能占全球90% 尤其是高纯度材料几乎完全掌握在手中 [3] - 美国军工 电动汽车 芯片制造等关键领域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3] - 中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包括绿色高效提炼 低成本回收 废料再利用等技术 让其他国家难以赶上 [3] 现行战略与未来方向 - 当前稀土策略为三方面同步推进 严格控制初级产品出口 推动高附加值材料出口 发展稀土回收和替代材料研发 [5] - 战略目标是在美国费力重建供应链时 中国可能已减少对稀土的依赖 实现技术和产业链的绝对优势 [5] - 中国稀土战略已从资源依赖升级为技术和产业链控制 旨在定义未来游戏规则 [10] 战略影响与行业主导权 - 通过长期布局 中国不仅掌握资源 更掌握技术和产业链 形成全面的战略优势 [8] - 与当年世贸败诉经历相比 中国如今更懂得利用国际规则 同时掌控实质性主动权 [8] - 此战略确保中国在未来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和军工航天等高科技产业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