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了系统性国家标准
环球网· 2025-09-17 10:45
3项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来源:农民日报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有了系统性国家标准 《农业机械作业北斗监测系统》首次针对耕、种、管、收等典型田间作业环节,系统规定了作业监测终 端与数据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证实方法。该标准全面提出了北斗监测系统在卫星定位、 无线通信、图像采集、作业监测、电气性能、环境适用性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规范,重点明确了 数据采集频率、定位精度、作业监测精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并强调了跨厂商数据接口的兼容性要求。该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采集农机作业位置、面积、深度、作业量等关键参数,为精准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 监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为农业补贴政策落实 与农业生产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2025年第21号公告批准发布《包装储运图形 符号标志》等62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其中,正式发布了 GB/T46267-2025《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GB/T46270-2025《农业机械北斗自动驾驶系统》、 GB/T46268-2025《农业机械作业 ...
2025年中国BB肥(掺混肥料)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销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39
行业概述 - BB肥是一种掺混肥料 通过干混方法制成颗粒状肥料 至少含有两种标明量的氮 磷 钾养分 其核心特点是配方灵活可调 养分针对性强 能实现精准施肥 有效避免传统复合肥养分固定和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2] - 按成分和特性可分为二元复混肥料 三元复混肥料和多元复混肥料 按物理状态可分为粉状BB肥和粒状BB肥 [3] - 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种植与精准农业实践 特别是在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中 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2][8] 发展历程 - BB肥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中国 1988年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生产出国内第一袋BB肥 [5] - 2005年首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高层论坛召开 探讨掺混肥料国家标准制定 2008年《掺混肥料国家标准》正式颁布 标志着产业进入健康有序发展阶段 [5] - 2015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掺混肥料分会成立 BB肥从一个独立产品发展成为一个产业 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 产品向绿色化 功能化方向发展 生产工艺设备升级 智能配肥技术广泛应用 [5] 市场政策 - 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肥料生产技术创新和升级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包括《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等 推动BB肥行业向绿色高效方向发展 [6][7]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氮肥 磷肥 钾肥等基础原料供应商 锌 硼等微量元素供应商以及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供应商 行业中游为BB肥生产企业 下游为应用市场 [8] - BB肥主要消费对象为小麦 玉米 水稻等粮食作物 2024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931907千公顷 同比增长0.29%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45669千公顷 玉米播种面积4496839千公顷 同比增长1.79% 稻谷播种面积3078409千公顷 同比增长0.12% 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为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8] - 蔬菜 水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对BB肥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设施农业中BB肥凭借高效性成为首选肥料之一 [8] 供需现状 - 随着精准农业理念推广 BB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4年我国BB肥需求量达8651万吨 同比增长895% 同年产量完成8475万吨 同比增长674% [9] 竞争格局 - 受市场前景吸引 众多化肥企业布局BB肥业务 截至2025年6月底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备案的BB肥产品总数达94481个 其中2025年以来新增产品备案数10714个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9] - 在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中 布局BB肥业务的企业包括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9] -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556亿元 毛利润2435亿元 毛利率为1564%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完成1696亿元 毛利润2332亿元 毛利率为1374% [10][11] 发展趋势 - 随着农业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广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遥感技术实现精准施肥 BB肥配方将更加精准化 以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作物 不同生育期的个性化需求 [12] -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开发绿色高效的BB肥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企业将更加注重使用环保型原料和生产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生产含腐殖酸 氨基酸等功能性成分的BB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1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榛子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深加工产品日益丰富[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09:41
核心观点 - 榛子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增强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024年需求量达20.48万吨 市场规模达58.43亿元[1][14] - 行业呈现"小生产、大市场"特征 市场主体分散 注册资本100万以内企业占比超80%[18]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多项农业振兴和农产品加工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持[7][9] - 深加工产品拓展市场边界 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1][25] 行业发展历程 - 上世纪50年代以家庭式种植为主 产业规模较小[4] - 80-90年代开始商品化转化 辽宁铁岭等地出现初步产业化探索[4] - 21世纪后进入快速发展期 政府扶持政策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4] - 近年来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 出现"铁岭榛子"等地理标志品牌[4] 政策环境 - 2024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政策强化农产品检测和品牌培育[9] - 2024年1月国务院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9] - 2024年3月支持发展"电商+产地仓+寄递物流"供应链模式[9] - 2024年4月商务部实施"数商兴农"培育区域特色网络品牌[9] - 2024年9月国务院推进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9] -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产品加工仓储智能化改造[9] - 2025年1月国务院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9] - 2025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协调发展[9] - 2025年4月金融政策重点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榛子种植和采摘 2023年种植面积达12392公顷 同比增长0.30%[10][12] - 中游包括初加工(脱壳、筛选)和深加工(榛子酱、巧克力、油等)[10] - 下游通过商超、专卖店、电商等渠道触达消费者[10] 市场供需 - 2024年需求量20.48万吨 市场规模58.43亿元[1][14] - 进口依赖度较高 2024年进口量3753.76吨 进口金额1078.17万美元[16] - 进口均价2.87美元/千克 主要来源地为美国(988.29万美元)和格鲁吉亚(89.77万美元)[16] 竞争格局 - 行业分散化特征明显 注册资本100万以内企业占比超80%[18] - 注册资本5000万以上企业不足1%[18] - 代表企业包括广东南兴天虹(60年坚果生产历史)和山东三羊榛缘(全产业链综合集团)[20][22] 未来趋势 - 引进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新品种[25] - 推广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25] - 深加工向低糖、低脂、功能性方向发展[25] - 开发榛子保健品、美容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5]
重塑价值链、定义新规则的全局之争时代已来——科尔尼全球食品行业发展报告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8-22 18:42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食品体系正经历由消费者需求、供应链压力和技术突破驱动的结构性转型 企业需围绕速度、韧性和精准度重塑运营模式 通过自动化与数据整合、区域生产与灵活采购以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三大增长引擎实现可持续盈利[2] - 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利润压缩压力 但健康、价值和代际变迁等需求演变推动创新加速 技术应用成为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3][6][12] - 五大生态系统(大宗农业、专业作物、蛋白、原料与制造、分销)在相同趋势下呈现差异化挑战和机遇 区域市场因地理和政策差异形成独特竞争优势[13][43] 宏观趋势 - 消费者需求偏好转向价值、便利性、健康和可负担性 千禧一代和Z世代偏爱新兴品牌、可持续发展及数字优先购物体验 90%的千禧一代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优先健康食品支出[6][8][35] - 行业通过跨行业整合、生产回流和可追溯性提升应对全球压力 数据驱动追溯体系加快落地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承诺[10][33] - 精准化、自动化和研发解决方案加速应用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和零售格局 自动化降低运营成本并缓解劳动力短缺 AI解决方案可使食物浪费减少近15%[12][33][40] 五大生态系统趋势与展望 大宗农业 - 投入成本大幅上升 2020至2023年化肥上涨78% 农药上涨66% 技术采用决定竞争力 32%的美国农民使用互联网购买农业投入品[19] - 自动化与数据驱动管理成为核心 约翰迪尔See and Spray Ultimate技术节省76%除草剂成本 未来聚焦智能农场建设和气候适应 美国80%以上钾肥依赖加拿大[19][21][22] 专业作物 - 劳动力压力和气候风险推动自动化及基因编辑应用 CRISPR技术预计2030年降低生产成本15%–20% 农民年均投入50万美元应对劳动力缺口[24] - 受控环境农业快速发展 草莓产量比传统种植高2.3倍 基于信息素的害虫防治过去三年增长56%以上 70%种植者已投资自动化技术[24][26] 蛋白 - 动物蛋白需求强劲 全球鸡肉消费过去十年增长13% 植物基和细胞基替代品表现不及预期 饲料添加剂Bovaer可降低奶牛甲烷排放30%[28] - 可追溯供应链成为必需 中国区块链猪肉追溯系统将时间从7天缩至2.2秒 未来水产养殖和区域化供应策略崛起 非洲与亚洲鸡肉产量十年增长34%[28][31] 原料与制造 - 投入成本上升与健康透明度需求并存 仅8%全球公司设定净零排放目标 AI优化需求预测和供应链 减少近15%食物浪费[33] - 产品组合重塑加速 美国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下半年并购交易224起 同比增50% 联合利华计划减少20% SKU数量[35] 分销 - 成本压力推动自有品牌增长 68%美国消费者因食品通胀购买更多自有品牌 自动化提升效率 油炸机器人使产量提升30%[37] - 线上与暗店模式扩张 46%美国消费者计划增加自有品牌购买 会员店模式年复合增长率5.5% 餐饮业50%任务可能2030年实现自动化[39][40] 全球区域趋势 - 北美:50%大田作物实现自动化导航 垂直农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21.2% 劳动力成本2022年以来上涨超15%[44][46] - 南美:80%以上农田采用免耕农业 巴西与乌拉圭8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蓝莓产量十年激增300倍[47] - 欧洲:欧盟目标2030年25%耕地转有机 化学农药减半 54%消费者每月购买即食食品[48] - 中东/非洲:阿联酋85%食品依赖进口 科特迪瓦与加纳2024年可可收成下滑55%[49] - 亚太:中国33%耕地使用无人机施药 覆盖4.4亿英亩 印度快速服务餐饮市场达87亿美元 年增速4%–7%[50]
苏垦农发夏粮稳产丰收 拟派发中期现金红利8268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1: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88亿元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 [1] - 拟每10股派现0.6元 合计派现8268万元 分红比例达净利润38.78% [1] 生产表现 - 夏粮总产13.51亿斤(67.55万吨) 在极端气候影响下仍超预期 [1] - 自有基地小麦亩产1163斤创历史第三高产 啤酒大麦亩产1279斤与油菜亩产584斤均创历史最高 [1] - 油菜高产示范区亩产755.36斤 创全国冬油菜高产纪录 [1] 技术应用与资源基础 - 通过无人机巡田和变量施肥技术实现亩均药肥使用量同比下降 [1] - 自主经营耕地95.5万亩 土地流转面积40.3万亩 [1]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在江苏省内建成16个县域全农服务中心 提供全流程闭环服务 [2] - 小麦季一体化服务覆盖面积超60万亩 收购量超22万吨 [2]
北美农业机械GNSS RTK自动转向系统市场前3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8-18 17:08
市场概况与规模 - 2031年北美农业机械GNSS RTK自动转向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5% [1] 竞争格局 - 北美市场前三大厂商(Trimble、John Deere、Topcon)2024年合计市场份额约49.0% [4]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Trimble、John Deere、联适导航、Topcon、Ag Leader等15家企业 [9] 产品与技术分类 - 系统类型分为电动式和液压式 [9] - 应用场景涵盖个体户、合作社、公司和农场 [9] 市场趋势 - 自动化和精准农业需求提升,推动系统集成以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 [5] - 与数据分析和农场管理软件集成,支持实时数据收集与决策优化 [5] - 传感器和连接技术进步,增强定位精度及设备与管理系统间数据传输 [5] 市场驱动因素 - 精准农业技术普及优化作物产量,提升农场盈利能力 [6] - 农业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促使自动化技术投资 [6] - 系统提升种植、收割、喷洒等作业效率,减少重叠并节省时间 [6] 市场挑战 - 高昂初始投资成本对小型农业经营者构成财务障碍 [7] - 与现有农机设备兼容性及集成需额外修改或升级 [7] - GNSS信号在复杂环境中可能受植被、建筑或天气干扰,影响可靠性 [7] 研究范围与地域覆盖 - 报告统计全球产能、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聚焦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主要地区 [8][9]
长春农博会观察:中国智能农机推广进入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11:22
智能农机展示 - 长春农博会成为展示中国农业智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窗口 [1] - 智能农机展区为核心看点,超过200家中外企业参展,展示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激光除草机、无人农业车等高科技农机 [1] - 极飞科技农业无人车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药雾浓度,产品已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低碳农机发展 - 中国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可在复杂地形完成自动驾驶或远程作业,并能在氢能与"氢电混动"之间切换 [1] - 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每亩作业成本仅需两元左右,远低于传统柴油机,受到中国北方大型农业合作社青睐 [2] - 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展出二氧化碳激光除草机,利用AI视觉系统精准识别杂草并通过激光"灼烧",无需化学除草剂 [2] 智能农机应用与前景 - 展会展品包括智能果园植保车、智慧灌溉系统、自动驾驶挂拖设备等,部分已在中国各地智慧农业产业园落地 [2] -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农机推广已进入新阶段,尖端设备普及仍需时日但展示规模传递强烈信号 [2] - 随着政策扶持、技术成熟与市场需求叠加,中国智能农机有望在国内扩大应用并在国际市场有更大作为 [2]
下调2025财年净收入展望 迪尔股份(DE.US)跌近8%
智通财经· 2025-08-14 23:52
财报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6%至12.89亿美元 [1] - 每股收益降至4.75美元 [1] - 2025财年净收入展望下调至47.5亿至52.5亿美元 原先为47.5亿至55亿美元 [1] 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生产与精准农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6%至42.7亿美元 [1] - 二手设备供过于求问题持续存在 压制新设备需求 [1]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周四跌近8% 报472.59美元 [1]
我国秋粮面积稳中略增 无人机精准作业助力好收成
新浪财经· 2025-08-09 10:11
秋粮生产情况 - 我国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 [1] - 今年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略增 [1] - 当前东北主产区水稻、玉米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 [1] 农业技术应用 - 黑龙江北大荒军川农场使用田间气象监测站24小时监测土壤湿度等数据,并通过物联网实时上传 [1] - 湖南沅江布局建设了4座数字化病虫害监测站,结合植保巡田机多光谱分析,实现"一田一策"绿色精准防控 [1] 灾害与应对措施 - 入夏以来农业灾害呈现"南北涝中间旱"格局,局部较重但总体可控 [1] - 农业农村部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制定了34条防灾减灾救灾措施 [1] - 目前大部分地区秋粮苗情长势总体正常,田管进展顺利 [1] 区域生产动态 - 南方中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晚稻播栽接近尾声 [1] - 湖南沅江42万多亩晚稻进入病虫害防治关键期 [1]
科技创新赋能,山东全链条节粮减损有“智”招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5:51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开幕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1]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旨在打造粮食减损机制化全球交流平台 [1] - 汇聚多国农业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及行业专家 围绕粮食减损治理、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 [1] 中国粮食减损成果 -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 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3] - 会议展示中国粮食全链条减损路径模式 涵盖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各环节 [3] - 山东作为粮食大省 展示从古法传承到智慧农业的减损实践 [3] 种子与种植技术 - 山东农作物种子年销售额超137亿元 居全国首位 [3] - 良种使用可降低用种量5%以上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 [3] - 推广"北斗导航+小麦复式精量条播"技术 亩均增产30公斤 [3]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00公斤 [3] 农业机械化与灾害防控 - 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7% 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 [3] - 依托立体遥感监测精准预警灾害 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4] 仓储与加工技术 - 建成超4600万吨现代粮仓 创历史新高 [4] - 采用空调控温、智能通风等技术 全省地方储备粮综合损耗率降至0.38% [4] - 五大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扎根山东 制定15项粮油团体标准 [4] - 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4] 粮食深加工 - 玉米梯次开发产出百余种产品 大豆循环利用产出二百余种产品 [4] - 小麦深加工演绎近千种可能 [4] 消费端减损 - 智慧食堂与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供需 减少浪费 [5] - 通过半份餐、个性定制等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5] - 全谷物推广与节粮科普深度融合 促进节约理念转化为消费选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