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搜索文档
入境消费升温,外国游客国庆“支付宝碰一下”消费涨500%|华夏双节观察
华夏时报· 2025-10-10 13:18
文章核心观点 - 免签政策与支付创新双重驱动下,跨境支付业务在双节期间实现显著增长,入境游消费活力被激活,支付行业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 [2][3][5][6][8] 跨境支付业务增长数据 - 国庆中秋假期境内外跨境支付业务显著增长,出境支付网络覆盖不断拓宽 [2] - 国庆假期前5天,微信支付跨境支付笔数同比上升21% [6] - 微信支付在韩国的交易笔数增长46%,新加坡笔数增长32% [6] - 在马来西亚,通过PayNet完成的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双双同比增长超3倍 [6] - 微信支付在日本同比涨幅超过25% [6] 入境支付消费表现 - 入境游客用支付宝在零售品牌支付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0% [3] - 国庆假期前5天,外国朋友使用“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 [3] - 国庆假期前5日,日均访问微信小程序的入境游用户同比增长超60% [4] - 暑期境外用户通过微信支付绑定国际银行卡在中国境内消费笔数对比去年有增长,重庆、成都消费笔数对比去年翻了一番 [4] - 10月1日至5日,深圳的“支付宝碰一下”退税笔数环比9月增长70% [4] 支付服务创新与场景拓展 - 支付机构推出“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服务、“碰一下”支付、刷脸支付、刷掌支付等多元化支付方式 [3] - POS机支持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JCB、Discover&DCI等国际主流卡片,并提升境外信用卡刷卡额度 [4] - 中国银联推出入境游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4] - 支付宝与退税代理机构推出“碰一下退税” [4] - 支付服务边界从“支付工具”向“场景解决方案”延伸,小程序服务覆盖92个国家和地区 [6] - 国庆期间,境外小程序在旅游行业、餐饮行业交易笔数分别同比增长超50%、30% [6] - 中国游客通过境外中小商户小程序的日均交易金额规模同比增长超70% [6]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展 - 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7] - 7月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 [7] - 蚂蚁集团发布AI安全防护核心系统,通过可信人工智能技术降低跨境支付风险 [7]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优化跨境支付流程,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7] - 9月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并推出三大业务平台 [7] - 支付行业从过去偏封闭的生态转向与海外钱包实现系统级对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的实时打通 [8] 热门消费目的地与场景 - 入境游客热门消费行业为餐饮、旅游、线下零售、交通出行 [3] - 外国游客最爱用“支付宝碰一下”消费的5大商圈分布在浦东机场、上海百联奥特莱斯广场、南京路步行街、上海第一八百伴、cdf三亚国际免税城 [3] - 中国游客出国使用支付宝消费总金额排名最高的国家TOP5依次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 [6] - 日韩东南亚是中国游客出国消费热门目的地,一些欧洲冷门目的地成中国游客消费新宠 [6]
中国银联坚持新“四方模式” 创新探索跨境互联互通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31
行业核心进展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正式上线试运行,构建“一点对接”统一接口以解决多头连接问题 [1] -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需更高效产业协同,行业正共建新“四方模式”以引入泛账户方和泛受理方 [7]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创新推出G2G模式,由两国央行牵头制定框架,公司作为对外窗口进行业务对接,2025年已推动越南NAPAS、印尼ASPI等项目落地 [3] - 公司采用N2N模式与境外二维码网络运营方直接洽谈,已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市场成功应用 [5] - 公司持续探索跨境互联互通新模式,坚持新“四方模式”以联合更多境内外伙伴 [10] 公司市场拓展与成果 - 在印尼,中国境内受邀用户可通过公司云闪付APP、支付宝钱包在印尼超3900万家QRIS受理商户扫码支付,印尼33款主流钱包也能在中国境内试点商户直接扫码消费 [3] - 在马来西亚,中国游客可使用公司云闪付APP和超90款境内商业银行APP在250万家商户扫码支付 [5] - 公司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推进受理侧合作,带动境外二维码受理商户突破1000万家,年内将达到数千万家 [5] - 在账户侧,纳入公司网络的境外二维码支付钱包超170个,覆盖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 [5] 公司技术标准输出 - 公司协助老挝以自身标准和技术建成老挝国家支付系统,并与泰国央行建成本地转接网络TPN [7] - 公司在泰国联合其他卡品牌推出当地通用二维码支付标准,并作为泰国央行的推荐标准 [8] - 公司在新加坡协助监管机构制定本地二维码标准和实施框架 [8]
中国银联坚持新“四方模式” 创新探索跨境互联互通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0:21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中国银联建设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正式上线试运行 [1] - 统一网关通过构建“一点对接”的统一接口,解决了此前跨境二维码支付中多头连接的行业问题 [1] 银联跨境互联互通模式 - 公司创新推出“政府对政府(G2G)”和“网络对网络(N2N)”的多元跨境互联互通模式 [3] - G2G模式由两国央行牵头制定顶层框架,公司作为对外窗口与境外网络进行业务对接,2025年已推动越南NAPAS、印尼ASPI等项目落地 [3] - 中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于9月启动双向试点,中国境内用户可通过银联云闪付APP、支付宝钱包在印尼超3900万家QRIS受理商户扫码支付,印尼33款主流钱包也能在中国境内银联及支付宝二维码试点商户直接扫码消费 [3] - N2N模式是公司与境外二维码网络运营方直接洽谈,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市场已成功应用 [5] - 在马来西亚,公司实现二维码跨境支付互联互通,中国游客使用银联云闪付APP和超90款接入“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的境内商业银行APP,可在马来西亚250万家商户扫码支付 [5] 银联跨境业务规模 - 公司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推进受理侧合作,带动境外二维码受理商户突破1000万家,年内受理商户将达到数千万 [5] - 在账户侧,纳入公司网络的境外二维码支付钱包超170个,覆盖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 [5] 新“四方模式”与产业协同 - 公司正与产业各方共建新“四方模式”,引入“泛账户方”(钱包机构)与“泛受理方”(聚合支付服务商),让多方主体更顺畅地参与跨境支付生态 [7] - 在中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中,公司作为跨境转接清算方,蚂蚁国际作为技术服务方,中银香港作为人民币结算行,是产业“抱团出海”的实践 [8]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 公司对跨境支付的探索已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逐渐走向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8] - 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司协助老挝以银联标准和技术建成老挝国家支付系统,与泰国央行基于银联技术和标准建成本地转接网络TPN [8] - 在推广金融技术标准方面,公司在泰国联合其他卡品牌共同推出当地通用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并作为泰国中央银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在新加坡协助监管机构制定本地二维码标准和实施框架 [8] 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统一网关进入运营阶段,公司将持续探索跨境互联互通新模式,坚持新“四方模式”,联合更多境内外伙伴推动支付服务互联互通 [10]
统一网关已上线试运行 二维码跨境支付再进一步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13:42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透露,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 [1] - 统一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1][2] - 业内专家认为,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是中国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迈出的关键一步,将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满足境内外用户高效、便捷的移动支付需求 [1] 统一网关的功能与解决的问题 - 统一网关为境内外参与机构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交易监测与分析等服务 [2] - 统一网关有助于解决因境内二维码标准不统一、商业模式差异大导致的互联互通难题,并避免境内机构在跨境合作中的无序竞争 [2] - 统一网关有利于降低机构间的系统对接成本,减少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 [3] 业务进展与参与机构 - 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已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达4.27亿元 [4] - 统一网关已与多家境内外机构合作,包括中国银联、网联、支付宝、财付通等,支持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在中国境内商户使用 [3] - 腾讯宣布将通过统一网关进一步开放微信支付"外包内用"服务,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和蚂蚁国际成为第一批参与业务试点的机构 [6] 运营模式与用户影响 - 统一网关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钱包机构、收单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均可申请成为参与机构 [5] - 统一网关有助于提升境内外用户体验,扩大境外钱包的境内受理面,使境外人士来华支付更便利,境内人士出境也可直接使用本国电子钱包支付 [7] - 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通过试运行,跨境支付业务高效有序,基本做到用户端无感 [8] 安全与系统保障 - 在业务合规方面,参与机构需履行KYC、"三反"、实时风险监控等尽职义务,建立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 [8] - 在系统安全方面,统一网关采用两地多中心部署,具备高并发能力、高自主可控性和应用故障自动恢复功能 [9] - 统一网关与参与机构共同制定跨机构应急响应预案,以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系统安全及业务连续性 [9]
二维码跨境支付再进一步 优先支持“外包内用”
经济日报· 2025-09-24 07:23
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建设的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7月30日正式上线试运行 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1][5] - 统一网关提供统一技术接口 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 交易监测与分析等服务 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合作[2][3] - 截至9月11日 统一网关已办理业务198.1万笔 总金额达4.27亿元人民币[4] 参与机构与合作范围 - 已接入中国银联 网联清算公司 支付宝 财付通等境内机构 以及Alipay Connect Tenpay Global DBS PayLah!等境外机构[3] - 支持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及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等地区钱包在中国境内商户使用[3] - 腾讯和蚂蚁集团成为首批试点机构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开展业务试运行[6] 行业影响与效率提升 - 解决境内二维码标准不统一 商业模式差异大导致的互联互通难题[2] - 降低机构系统对接成本 减少多次改造资源浪费 预计可降低对接难度30%以上[3][7] - 推动形成统一境外钱包合作标准 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3][7] 技术架构与安全保障 - 采用两地多中心部署架构 具备高并发能力和应用故障自动恢复功能[9] - 建立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 要求参与机构履行KYC "三反"义务及实时风险监控[8]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作为运营机构 负责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义务[8] 市场发展前景 - 中国在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占比超70% 统一网关将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7] - 预计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互联互通范围 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4] - 构建对外无缝对接境外钱包 对内深度融入商户经营的双向桥梁[6]
二维码跨境支付再进一步
经济日报· 2025-09-24 06:15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透露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1] - 统一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合作[1] - 业内专家认为统一网关上线是中国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迈出的关键一步,将提高支付效率并满足用户便捷需求[1] 统一网关的功能与优势 - 统一网关为境内外参与机构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交易监测与分析等服务[2]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统一网关有利于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3] - 统一网关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3] 市场参与机构与业务规模 - 统一网关已与多家境内外机构合作,包括中国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支持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中国港澳等地区钱包在中国境内使用[3] - 截至9月11日,统一网关办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4] - 预计后续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4] 业务规则与实施重点 - 统一网关建设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5] - 根据试行规则,钱包机构、收单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均可申请成为参与机构[5] - 腾讯和蚂蚁集团已积极参与,腾讯将开放微信支付“外包内用”服务,蚂蚁集团成为首批试点机构[6] 对用户体验的提升 - 统一网关有助于实现不同国家二维码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我国在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占比达70%以上[7] - 统一网关协调推动境内机构开放受理环境,扩大境外钱包的境内受理面,提升境外人士来华支付便利性[7] - 境内人士到境外无需大量换汇或携带现金,可直接使用本国电子钱包在对方国家扫码支付[7] 系统运营与安全保障 - 统一网关为境内外机构提供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等服务,不参与资金划拨,支持实时处理且用户端无感[8] - 参与机构需履行KYC、“三反”、实时风险监控等尽职义务,建立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8] - 统一网关采用两地多中心部署,具备高并发能力、高自主可控性和应用故障自动恢复功能[9]
跨境支付互联互通重大突破 多家市场机构接入二维码统一网关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1:08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首次透露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进展 [1] - 该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合作 [2] - 统一网关坚持公共性、包容性、普惠性原则,为境内外参与机构提供统一技术接口、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等服务 [3] 市场参与机构 - 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境内外市场机构已首批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1][4] - 蚂蚁集团支付宝和蚂蚁国际作为第一批参与试点,其外包内用业务随统一网关成功上线试运行 [5] - 腾讯旗下WeChat港币钱包以及PayPal、Venmo等多家海外钱包近期将陆续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5] 业务模式与规模 - 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接入后开展外包内用、内包外用业务,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 [6] - 截至9月11日,相关业务量达到198.1万笔,金额为4.27亿元 [3] - 外包内用是指持有国内支付机构境外合作电子钱包的用户入境后,可直接使用自己熟悉的钱包APP进行支付 [5] 行业意义与价值 - 统一网关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是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重要探索 [1] - 该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减少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1][3] - 从长远看,加快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对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促进国家与地区经贸合作将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6] 市场背景与现状 - 二维码支付近年来在跨境支付中份额逐步提升,中国作为全球二维码应用第一大市场,在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占比70%以上 [2] - 此前境内市场主体采用两两对接模式与境外机构合作,存在标准不一、各合作链路间兼容性较差等问题 [2] - 支付宝平台已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 [5]
首批机构接入“统一网关” 跨境支付“一点对接”进展顺畅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03:28
统一网关建设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通过统一网关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1] - 统一网关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建设 提供统一技术接口和跨境交易信息转接分发服务[2] - 自7月底上线试运行以来 业务量已达198.1万笔 金额4.27亿元[3] 参与机构接入情况 - 蚂蚁集团已支持七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和12个国家地区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2] - 腾讯将接入WeChat港币钱包 PayPal Venmo等多家海外钱包[2] - 汇付天下成为首个完成与统一网关技术调通的支付机构[3] - 越南NAPAS 马来西亚PayNet 土耳其Aktif Bank等境外机构已与腾讯签署合作备忘录[3] 技术架构与功能设计 - 统一网关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解决多头连接标准不一问题[4] - 不直接处理资金结算 而是在机构层面发挥支付交易信息高效转换传递作用[5] - 技术支持主扫与被扫两种方式 逐步实现各类消费场景一码通行[5] 市场影响与生态协同 - 统一网关有利于降低跨境移动支付对接难度 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5] - 构建高效双向桥梁 对外无缝对接境外机构 对内深度融入商户日常经营[6] - 促进旅游商贸和文化交流 提升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便利性和体验[6]
互联互通更进一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试点正式启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20:17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2025年7月底上线试运行 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 金额4.27亿元人民币 [1] - 统一网关有效解决"外包内用"多头连接问题 降低机构系统对接成本 减少多次改造资源浪费 [1][3] - 统一网关推动形成境外钱包机构合作统一标准 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 促进跨境二维码支付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3] 跨境支付业务规模增长 - 2024年"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交易规模达1626.4亿元 同比增长30.4% [6]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金额90.19万亿元 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 [6] - 跨境移动支付累计服务人次超6亿 2025年交易笔数较去年增长1.8倍 金额增长1.6倍 单日交易量突破190万笔 [6] 境内外机构接入情况 - 统一网关已接入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DBS PayLah!、Touch'n Go、Kbank等境内外机构 [4] - 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钱包到中国内地商户受理使用 [5] -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及12个国家和地区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 Alipay+连接全球36个电子钱包和8个国家级二维码网络 覆盖超1亿商户与18亿消费者 [5] 支付便利化推进 - 中国银联和网联清算公司积极推进与东南亚国家二维码网络互联 已实现与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双向支付合作 [6] - 微信支付通过统一网关支持更多境外钱包在中国境内使用 用户无需额外注册即可通过微信支付二维码支付 [5] - 反向代购等新型跨境消费业态应运而生 进一步丰富消费市场内涵 [6] 产业生态发展 - 支付产业向更加开放、协同方向演进 不同支付网络间壁垒逐步削弱 业务规则持续完善 [7] - 中国银联引领"新四方模式"生态建设 建议明确各方角色定位 重塑公平透明可持续的价值分配机制 [7] - 统一网关促进境内支付机构"抱团出海" 减少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分散浪费 增强中国支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8]
多家支付机构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支持更多境外钱包境内使用
新京报· 2025-09-17 16:37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进展 -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已接入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 将支持更多境外钱包在华使用 提高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 [1] - 统一网关作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 坚持公共性 包容性 普惠性原则 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机构接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1] - 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 有效解决"外包内用"多头连接等技术问题 [1] 业务数据与机构参与情况 - 截至9月11日 统一网关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 金额4.27亿元 [1]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银联 网联清算公司 银联国际 支付宝 财付通等 覆盖新加坡 马来西亚 泰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钱包 [3] -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平台已支持7大品牌国际银行卡及12个国家和地区31个电子钱包在华使用 [4] 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 - 统一网关实现"一点接入 优化受理" 整合分散的跨境支付接入通道 提升接入效率并保持业务稳定性 [2] - 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 不参与资金划拨 不直接向钱包用户和商户提供服务 [2] - 支持四种业务模式:外包内用主扫/被扫 内包外用主扫/被扫 [7] 企业战略布局 - 腾讯通过统一网关开放微信支付"外包内用"服务 境外电子钱包用户无需额外注册即可使用微信支付二维码 [3] - 蚂蚁集团Alipay+已与全球36个电子钱包和8个国家级二维码网络合作 连接超1亿商户与18亿消费者 [4] - 蚂蚁发起"电子钱包守护者联盟" 试点钱包欺诈风险降低90% [4] 行业影响与意义 - 统一网关是国家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的关键一步 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5][6] - 解决此前因境内二维码标准不统一导致的互联互通难题 避免两两对接模式下的无序竞争 [6] - 有助于实现跨境交易有效监控 满足"穿透式"监管要求 提高业务合规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