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全面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省级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陆续开班
辽宁日报· 2025-09-15 09:08
此轮培训将聚焦种植业生产、农机行业实际和农技推广需求,分行业、分层次、分区域开展,并邀 请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省植保植检总站等相关领域专家,为学员讲授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 术、优质水稻栽培与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等实用课程。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还面临诸多短板,未来将继续聚焦农 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鼓励受训农技人员回归主业,不断强化能力提升,强化推广手段创新,助力农 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基层农技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我省省级基层农技 人员培训班在省内多地陆续开班,来自沈阳、丹东、葫芦岛10个市的55个县(市、区)555名基层农技 推广人员接受系统培训,旨在促进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提升。 ...
粤桂协作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促成6个合作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1:28
活动概况 - 2025年粤桂协作名特优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举行,主题为“山水联动·粤见桂林” [1] - 活动共有6个产销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多家粤桂企业、商协会现场签约,涉及果品、粮油等多个领域 [1] - 活动吸引了上百家采购商代表和众多市民参与 [1] 产品展示与体验 - 活动现场集中亮相广西桂林百余种优质特色农产品,包括桂林高山贡香米、高山干香菇、桂林米粉、龙胜高山百香果、资源高山罗汉果和全州甜糯玉米等 [1] - 互动环节推出舂糍粑、打油茶、米粉制作等活动,让市民体验桂林民俗风情 [1] 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桂林市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240个 [1] - 公司打造了桂林米粉、恭城油茶等优特品牌,以及罗汉果等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南方高山特色种植等六个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 [1] 合作意义与市场拓展 - 活动旨在让更多“桂林好物”走进大湾区千家万户,为桂林农产品销售开辟新通道 [1][2] - 粤桂协作被描述为经济合作、文化交融与情感纽带,为两地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 - 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代表为桂林农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提出了建议 [2]
非凡“十四五”丨“国家财政账本”来了!一起细读
新华社· 2025-09-12 20:08
财政政策与赤字管理 -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 2024年进一步提高至4% [2] - 创造性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和"两新"领域 [2] - 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减轻地方偿债压力 [2] 债务与化债进展 - 截至2024年末中国政府全国口径债务总额达92.6万亿元 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 [11] - 截至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1] - 2024年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预计带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2] 转移支付与财政调剂 - "十四五"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3] - 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用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3]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规模为"十三五"同期10倍多 [3] 科技投入与创新支持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5.5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4% [7] - 支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7] - 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 [7] 教育经费投入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4%以上 [9]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25万亿元 [9] - 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带动地方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9] 民生与消费刺激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5] - 国家财政投入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5] - 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5] 乡村振兴与收入增长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从2021年1565亿元增至2025年1770亿元 [13] - "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13] - 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3]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5] - 两年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5]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11] 财税体制改革 - 中国现行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 [3] - 在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包干制" [7] - 建立全覆盖监督体系针对中央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资金 [16] 国际财经合作 - 积极引导G20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处理规则制定 [14] - 健全"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并孵化"小而美"民生项目 [14] - 推动亚投行、新开行等新型多边开发机构稳健运营 [14] 财会监督机制 - 过去两年对4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及近1500家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16] - 重点监督检查增发国债使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违规招商返税引税行为 [16] - 主动加强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协同配合 [16]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丨“国家财政账本”来了!一起细读
新华社· 2025-09-12 19:27
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 - “十四五”时期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4] -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10倍 [4] - 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 [13] 科技与创新投入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到5.5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长34% [9] - 支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 [9] - 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过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 [9] - 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7] 教育领域投入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亿元 [11] -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4%以上 [11] - 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1万亿元带动地方持续加大义务教育投入 [11] - 每年安排1300亿元左右向各阶段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 [11] 社会保障与就业 -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7] - 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4]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截至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累计发行4万亿元 [13] -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13] - 截至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13]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 - “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156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亿元 [15] 投资与消费刺激 -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7] - 国家财政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7] - 两年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 [7] 财税体制改革与监督 - 我国现行18个税种已经有14个完成立法 [4] - 重点针对增发国债使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违规招商返税引税等加强监督检查 [19] - 对4000多家云开发师手穷朋近1500家资产评估机构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20]
农产品新消费观察丨小小绿植缘何成网红
人民日报· 2025-09-12 15:57
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 - 花卉绿植零售市场总规模近2200亿元 其中观叶植物市场规模约135亿元 同比增长约12% [3] - 电商成为增长主引擎 2024年花卉电商消费约1200亿元 占零售市场总规模的54.5% 连续3年保持增长 [5] - 消费场景从节庆仪式性消费转向日常悦己型消费 非节日期间销售额持续走高 [3] - 热带植物和个性特色绿植消费占比持续攀升 小型观花观叶盆栽表现新活力 [3] - 行业从观赏经济向健康经济延伸 绿植被视为情绪调节品和空间美学元素 [3] 产品创新与价值重构 - 情绪价值成为核心定价维度 创意产品如"禁止蕉绿"水培香蕉、"放青松"香松盆栽引爆市场 [2][3] - 农产品价值标尺重构 除传统功能性价值外 审美价值、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影响购买决策 [4] - 绿植产品需满足"高颜值"与"好养活"双重诉求 降低养护门槛以提供可持续情感反馈 [2] - 福建省平和县"禁止蕉绿"产品日销峰值达1.5万单 45天累计销售香蕉300多万斤 [3][4] 新农人与经营模式变革 - 新农人群体崛起 具备懂技术、懂市场、懂互联网特征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渠道销售 [5][6] - 河南省鄢陵县花农通过短视频普及蜡梅知识 积累数万粉丝 带动全村开展电商销售 [6] - 山东省青州市热植产业年产值5.07亿元 占全国45%市场份额 实施"花二代"培育工程支持创新 [6] - 经营模式从一次性销售转向长期服务 如提供全流程盆景养护服务以提升附加值 [10] 产业链升级与三产融合 - 成都园艺品牌"海蒂和噜噜的花园"年销售额过亿元 通过免费开放花园、出品纪录片等方式强化品牌 [8][9] - 江苏沭阳推动花木种植与文旅文创结合 打造集研学、婚礼、团建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9] - 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 如低空航线观光、木质文创玩具开发 实现"点木成金"的价值提升 [9][10] - 生产端标准化程度提升 企业投入数百万元自建溯源系统 操作手册厚度达一米多高 [8] 产业规模与就业结构 - 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125万公顷 行业从业人员516万人 [5] - 生产端人员(花农和种植工人)占比50%-60% 零售端从业人员占比30%-40% 服务端及其他人员占比10%-20% [5] - 电商平台成为小型观叶观花植物重要销售渠道 零售端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 [5]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9-12 10:07
政策方向与战略重点 - 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3] - 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1][4] -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3] 产业发展路径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首先要发展富民产业,加强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1][3] - 发展特色乡村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形成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产业 [3][4] - 具体案例包括发展苹果产业,强调加强品种保护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3] 区域发展与实践案例 - 在福建澳角村,鼓励村级党组织带领乡亲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前进 [1] - 在安徽,工作重点包括建设江淮粮仓、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 [2] - 在辽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乡村公共资源配置和产业链布局 [4] - 在黑龙江北极村,通过提升民宿硬件和扩大规模带动收入增长,体现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生活改善的结合 [5]
透过“村超”“苏超”感悟历史耐心
人民日报· 2025-09-11 17:43
没有一直落后的赛道,只有跟不上时代的思考。转换思路,勇于开拓,能把先前的不利条件转变成发展 优势 足球的弧线,划过乡村的旷野,划过城市的夜空。 保持历史耐心,要有长期主义的大视野。曾经,榕江是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之一。攻坚拔寨,久久为 功,一锤一锤凿通山路,年复一年培育产业,改变了山乡、振奋了精神,为"村超"举办奠定了基础。再 看江苏,人均足球场面积全国第一,大型体育场馆低价或免费开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苏超"攒足 了人气。"村超"兴起、"苏超"火爆的背后,都有滴水穿石的韧性,有量变引发的质变,更有力证明了农 村发展天地广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机遇无限。 正视城乡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落差中把握势能、挖掘潜力,潜下心来、稳扎稳打,就会 发现城乡融合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 保持历史耐心,要有勇于开拓的进取心。有耐心,并不等于一味等待,更不意味着消极懈怠,而是要积 极作为、开拓进取。榕江是地处西南的小县城,却把"村超"做成了大品牌;"苏超"是业余足球赛事,江 苏却调动群众积极性,打造出爆红的百姓联赛,并以"足球+"模式激活文旅消费。没有一直落后的赛 道,只有跟不上时代的思考。转换思路,勇于开拓 ...
让乡村既能寄托乡愁,也能承载梦想(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行业趋势 - 年轻从业者从城市向乡村迁移趋势加速 主要从事设计 编程 自媒体等行业[1] - 乡村旅居办公模式兴起 依托便捷网络实现远程工作[1] - 该趋势在云南大理 江西婺源 浙江丽水等地区形成聚集效应[1] 政策支持 - 地方政府推出专项政策吸引人才 如浙江丽水制定旅居吸引政策[1] - 相关部门优先布局基础设施并探索适配灵活就业的政策支持[1] - 社区通过共创项目和技能培训促进新居民融入当地[1] 经济影响 - 催生共享办公空间 咖啡馆与文化市集等新消费业态[1] - 带动当地就业并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1] - 通过专业能力赋能农村电商 旅游推广和非遗传播实现产业升级[1] 社会文化影响 - 摄影展 读书会等活动为乡村增添文化亮色[1] - 丰富乡村业态与人文气质[1] - 实现个人价值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2]
透过“村超”“苏超”感悟历史耐心(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保持历史耐心,要有长期主义的大视野。曾经,榕江是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之一。攻坚拔寨,久久为 功,一锤一锤凿通山路,年复一年培育产业,改变了山乡、振奋了精神,为"村超"举办奠定了基础。再 看江苏,人均足球场面积全国第一,大型体育场馆低价或免费开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苏超"攒足 了人气。"村超"兴起、"苏超"火爆的背后,都有滴水穿石的韧性,有量变引发的质变,更有力证明了农 村发展天地广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机遇无限。 正视城乡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从落差中把握势能、挖掘潜力,潜下心来、稳扎稳打,就会 发现城乡融合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 足球的弧线,划过乡村的旷野,划过城市的夜空。 一头,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贵州榕江县成功举行,"村超"翻开崭新一页。另一头,"苏超"持续火 热,13座城市比拼,单场上座超6万人,前6轮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近380亿元。小小足球,展现了 城乡活力。 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在压缩的时间轴上,如何让城与乡协同并 进?从"村超"到"苏超",在乡村与城市各自土壤里"生长"出的足球赛事,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 全面振兴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
把握发展大势 激发创造活力 《创新实干促发展》出版发行
新华社· 2025-09-10 16:16
书籍出版信息 -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2025年通俗理论读物《创新实干促发展》[1] - 该书由学习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并于9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1] - 该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之一[1] 书籍内容与特点 - 书籍深入回答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如何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8个理论热点问题[1] - 书籍注重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1] - 书籍运用数据解读、图表呈现、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说理透彻、文风鲜活的阐述[1] 配套资源 - 编者组织录制了配套慕课与纸质书同步推出[1] - 配套慕课邀请8位专家学者围绕章节主题进行生动讲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