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
搜索文档
科技+养老风正劲,投资“黑马”企业浮出水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03 12:0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尖端科技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AI外卖助手、智能手语翻译系统等 [1]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超3000项创新技术,智慧养老成为焦点领域 [1] 智慧养老行业现状 - 中国老龄化加速,2025年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2050年预计达5亿 [4] - 中国仅用21年完成从老龄化社会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跨越,速度快于美国(72年)、德国(40年) [4] - 2022年末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护工配置比例1:100远低于国际1:3标准 [5] 作为科技解决方案 - 公司发布AI⁺智慧养老健康平台(aiAging),整合智能硬件与AI平台解决养老服务三大鸿沟:陪伴鸿沟、效率鸿沟、信息鸿沟 [7] - 硬件产品包括行走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等,软件平台实现"监测-预警-干预-服务"闭环 [7] - 平台功能覆盖远程关爱、实时监护、资源整合等,提升机构运营效率85% [9][12] 技术优势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300余项技术专利,通过ISO13485等九大国际认证,产品获FDA/CE/UKCA准入 [12] - AI数智中心多模态数据整合准确率超行业均值,情感识别模型特定场景准确率超90% [12] - AIoT智联中心设备停机时间压缩85%,边缘决策能力达50毫秒级 [12] -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50余国,客户包括政府、社区、养老机构等 [13] 银发经济投资趋势 - 中国银发经济企业超36.7万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2.2万家 [10] - 资本偏好软硬件结合的智慧养老企业,作为科技商业模式已实现五年内营收持续扩大 [14][18] - 公司构建"智能硬件+AI平台"全生命周期照护生态,形成数据价值指数增长和技术壁垒 [18]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丨智慧养老新模式 助餐健身更便捷
新华社· 2025-08-03 09:41
养老服务行业发展 - 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 [1] - 杭州市发布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涵盖特殊老人群体保障和智慧养老等行动 [2] - 西湖区养老服务创新推动从"老有所养"升级为"老有优养" 服务形式包括送餐入户和适老健身等 [3] 智慧养老模式创新 - 杭州整合政府 企业 社区资源打造本地化养老服务模式 [4] - 智慧养老场景将普及应用 包括刷脸吃饭 送餐入户 家门口健身等服务 [4]
银发经济新变量逐步清晰,投资“黑马标的”花落谁家?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1 11:5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智慧养老趋势 - 本届WAIC大会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超3000项创新技术,智慧养老领域成为焦点[3] - 科技创新从"高精尖"领域下沉至日常生活应用,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AI外卖助手、智能手语翻译系统等[3] - 深圳作为科技发布AI⁺智慧养老健康平台(aiAging),整合智能硬件与AI技术解决养老服务效率与安全问题[5][6] 中国老龄化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3.1亿(占总人口22%),2050年预计增至5亿[9] - 中国仅用21年完成从老龄化社会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过渡,速度快于美国(72年)、德国(40年)[9] - 2022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护工配置比例1:100,远低于国际1:3标准[9] - 养老服务存在三大鸿沟:代际陪伴鸿沟、护理效率鸿沟、资源信息鸿沟[11] 作为科技的解决方案 - 构建"智能硬件+AI平台"全场景方案:硬件包括行走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软件以aiAging平台为核心[13] - aiAging平台实现三大功能突破: - 情感数字化穿透:通过AI+物联网实现远程关爱、健康评估,缓解陪伴鸿沟[13] - 服务智能化提效:机构端实现全链路可追溯管理,降低人力成本85%[18] - 资源系统化整合:政府/社区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联动医疗资源并提供一站式服务[13] 智慧养老产业投资逻辑 - 中国银发经济企业超36.7万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2.2万家,行业商业化转型加速[17] - 投资核心维度:技术创新突破性(如作为科技专利300余项)、市场需求洞察力、解决方案可行性[22] - 软硬件结合企业更受资本青睐,作为科技通过硬件终端+AI平台构建护城河,五年内实现商业模式落地与生态升级[23] 作为科技的技术与市场优势 - 技术壁垒: - AI数智中心多模态数据整合准确率超行业均值,情感识别特定场景准确率>90%[18] - AIoT智联中心设备停机时间减少85%,兼容超千类设备,边缘决策延迟50毫秒[18] - 大数据资产中心响应速度200毫秒,模型训练数据准备周期压缩至48小时[20] - 市场心智:服务覆盖50余国,客户含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品牌认知度领先[20]
北京上半年新设机构数量达17.68万户 创近4年同期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8:36
北京市上半年新设机构总体增长 - 北京市新设机构数量达17.68万户 同比增长17.64% 创近4年同期新高 [1] - 生产性服务业与数字经济两大核心引擎持续发力 文化及相关产业、养老产业稳步增长 [1] - 四大重点领域形成合力 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数字化、服务化方向优化升级 [1] 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表现 - 数字经济新设机构1.09万户 同比增长53.92%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达62.51% 其中软件开发同比增长190.72% 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40.59% 合计贡献全市数字经济增量81.3% [2] - 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字内容与媒体三大要素驱动类合计新设超2500户 同比增长48.17% [2] - 平原新城数字经济新设机构4700多户 增速78.03% 占全市总量43.45% [2] - 中心城区新设超4000户 增速77.97% 生态涵养区增长13.39% [2] 养老产业发展情况 - 养老产业新设机构8.14万户 同比增长22.5% 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86个百分点 [3] - 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5.37万户 增速33.11% 占总量66.02% 其中智慧养老服务增速高达96.08% [3] - 平原新城新设机构3.41万户 占全市总量41.86% 增速46.43% [3] - 中心城区新设3.15万户 增速36.35% [3]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态势 - 生产性服务业新设机构10.61万户 同比增长18.49% 增速居各行业前列 [3]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三大领域合计占比超80% [3] -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细分行业增速均超过30% [3] - 平原新城新设机构4.35万户 同比增长41.94% 占全市总量40%以上 [3] 文化及相关产业进展 - 文化及相关产业新设机构2.04万户 同比增长12.77% 较一季度提升6.87个百分点 [4] - 内容创作生产类机构1.42万户 占总量69.71% 较同期扩大3.58个百分点 [4] - 文化投资运营类增速达103.56% 主要受文旅融合基金和演艺投资平台带动 [4] - 平原新城增速35.37% 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内容服务加速聚集 [4] - 中心城区增长35.01% 占全市文化类新设机构44.03% [4]
银发经济行业周刊:行业进入政策红利期,银发经济百花齐放 - 副本
产业信息网· 2025-07-31 13:37
政策动向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明确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条件为运营满5年及以上,近2年入住率达65%及以上,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65%,优先推荐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居家社区服务的机构 [4] - 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引导设施向需求集中区域配置,预留发展空间,与医疗卫生等规划衔接 [5][6]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提出金融支持养老消费,鼓励研发长期限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支持老年旅游保险,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 [7][8] -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向全国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降低照护支出压力 [9] - 工信部等五部门开展"惠老助企"六大行动,包括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标准认证、优品推广、供需对接及数字温情行动,推动老年用品高质量发展 [10][11] 地区政策 - 云南省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每人增31.5元)、挂钩调整(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0.6元+养老金水平0.48%)与高龄倾斜(70-80岁增25元,80岁以上增35元)相结合 [14][15][16][17] - 上海市推进养老服务纠纷调解,计划2025年底建立多元调解机制,要求调解组织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纳入解纷"一件事"平台管理 [19][20][21] - 山西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消费者可享产品售价30%补贴,每人累计上限1.8万元,采用"支付立减"模式 [22][23] - 河南对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适老化产品给予补贴,每套房补贴上限1.2万元,预计带动市场规模超10亿元 [24][25] 行业热点 - 香港商经局局长指出银发经济可吸引内地及国际老年旅客,带动零售、餐饮及医疗旅游,呼吁业界推出适老服务延长消费 [27][28] - AI⁺智慧养老健康平台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破解养老服务效率与安全痛点,提供智慧养老新方案 [29] - 吉林银发经济博览会吸引300家企业参展,设养老金融、智慧养老等展区,展示智能护理设备、无障碍汽车等产品,举办多场行业论坛 [30][31][32] - 中国智能康复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康复医疗,促成电子科技大学与多家企业合作布局智能康养领域 [33] - 山东发布《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导引》,系统指导套内空间、公共空间及小区环境改造,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34][35] - 山东发展"健康养老+康养文旅"模式,浮来青旅游度假区入选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吸引老年游客体验茶文化 [36][37][38] 企业动态 - 兴园养老服务中心与高校合作引入智慧医养实践,多学科师生参与服务提升养老体验 [40] - 可喜安治疗仪亮相长春银发经济博览会,展示专利保健石、全场景应用及全国600家经销商网络 [41][44][45][46] - 元码智能打造智慧社区养老生态,通过AI技术覆盖老年人"衣食住行康娱"全场景需求 [47] - 麦迪科技布局康养机器人业务,聚焦医院及机构场景,计划逐步延伸至社区居家领域 [48] - 红松推出国内首款银发AI播客,支持50个栏目内容及"边听边问"交互功能,满足知识获取与陪伴需求 [49][50][51] - 中国人寿部署发展普惠养老金融,加快建设康养生态体系 [52][53] - 安徽建工成立1亿元健康产业公司,拓展远程健康管理服务 [54] - 上海浦东"银龄益健康"公益项目再启动,20万元善款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口腔、骨伤科等医疗帮扶 [55][56]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26 07:54
江苏禾康养老产业评估分析 - 资产组未来现金流现值为7,370.76万元人民币,采用税前折现率11.26%计算[1][4] - 资产组业务涵盖线上基础信息服务、线下实体援助服务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与商誉初始确认时保持一致[3] - 评估假设包括持续经营、交易和公开市场假设,符合实际经营情况[4][5][6][7] 养老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2.0%(31,031万人),65岁以上占比15.6%(22,023万人)[18] - 智慧养老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6.8万亿元,2025年将增长至7.21万亿元[19] - 行业采用"9073"模式(90%家庭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民营机构发展空间大[15][19] - 智慧养老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形成完整生态系统[19][21] 公司经营战略 - 重点发展华东、华南市场,同时开拓中西部地区[12] - 截至2024年实际收费用户约50万,在手机构床位4,072张[10][11] - 累计投入超过2,50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服务覆盖超500万老人[11] - 业务结构调整导致2024年毛利率降至16.5%,较收购时45.87%大幅下降[22][24]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货币资金48.31亿元,有息负债7.61亿元(含逾期1.6亿元)[45][46] - 存货连续三年增长至7.11亿元,主要因抗原PA2024采购量增加89,807mg(单价超330美元/mg)[52][53]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4.54亿元,坏账准备1.30亿元,组合间计提比例差异显著(0%-20.94%)[28][29] 其他重要事项 - 抗原采购合同经修订,总采购量调整为692克,供应期延至2027年[54][55] - 其他应收款中5年以上余额2.37亿元,包括已全额计提坏账的9,605万元垫付款[33][3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31.18%降至2024年27.19%[48]
北京格力与通用康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华财经· 2025-07-25 16:01
战略合作签约 - 北京格力与通用康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整合健康科技与养老服务资源 联合打造智慧养老新业态 [1] - 合作以"智慧赋能 健康共生"为核心 构建覆盖居家 社区 机构的智慧康养生态体系 [1] - 合作基于双方技术研发与落地网络的互补优势 在适老化产品研发 智能电器系统化应用 数据价值转化三大维度展开 [2] 行业背景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 占比22% 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发展迅速 [1] - 养老需求多样化使得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更加严峻 [1] 公司战略布局 - 格力电器加速健康战略转型 2025年启动"董明珠健康家"全国布局 计划年内开设3000家体验店 [2] - 格力以"空气-水质-膳食"三位一体健康理念为核心 通过场景化体验重构健康生活认知 [2] - 通用康养依托母公司医疗网络资源 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 - 通用康养已形成"风华""芳华""好之旅"等养老品牌矩阵 持续推动传统养老行业转型升级 [2] 合作意义 - 合作实现格力工业科技硬实力与通用康养健康养老服务软实力的精准对接 [3] - 合作是康养产业与制造业的跨界破壁 也是央企平台与民族企业协同共振 [3] - 双方将通过产业创新实践 为中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晚报 | 7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22 22:45
核聚变 - 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七位股东合计出资约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约114.69亿元,其中中核集团出资40.29亿元,增资后持股50.35% [1] - 公司规划打造全高温超导环流4号,对标CFS的SPARC,后续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目标Q≥10)、示范堆(2045年)和商用堆(2050年) [1] - 可控核聚变产业端进展提速,托卡马克路线成为主流,聚变三乘积持续刷新记录,仿星器、Z-箍缩等技术也取得突破 [2] 海南自贸港 - 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市场预期将释放封关运作、产业支持等政策信号 [2]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关键年,核心政策框架包括"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 [3] - 政策落地将为区域经济注入动力,重点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使海南企业受益于政策红利 [3] 农村公路 - 《农村公路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明确以提升路网质量为重点,新建公路需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现有不达标公路需升级改造 [3] - 2024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550亿元,连续8年超4000亿元,新改建公路16.41万公里,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4] - 预计2025-2030年路基项目投资超1.5万亿元,中央财政加大补贴力度,形成多元投入模式 [4] 医养结合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通过创建示范县和示范机构推广经验,扩大优化服务供给 [4] - 20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21%),养老市场规模预计达16.1万亿元,年增长率超15% [5] -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将成为主流,智慧养老(智能穿戴、AI监测、VR技术等)和医养结合模式是重要趋势 [5] 减肥药 - WHO正在制定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指南,计划2025年9月发布,可能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 [6] 行业动态 -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8] - 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 [8] - 有色金属行业上半年总体运行良好 [8] - 青海省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 [8] - 上海市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 [8]
上半年北京新设机构数量同比增长17.64% 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2:44
新设机构总体增长 - 北京市上半年新设机构数量达17.68万户,同比增长17.64%,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1] - 生产性服务业与数字经济为核心引擎,文化及相关产业、养老产业稳步增长,四大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 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 - 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新设机构1.09万户,同比增长53.92%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占比62.51%,其中软件开发同比增长190.72%,信息技术服务同比增长40.59%,合计贡献数字经济增量的81.3% [2] - 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数字内容与媒体三大要素驱动类合计新设2500多户,同比增长48.17% [2] - 平原新城数字经济新设机构4700多户,增速78.03%,占全市43.45%;中心城区超4000户,增速77.97%;生态涵养区增长13.39% [2] 养老产业 - 养老产业新设机构8.14万户,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86个百分点 [3] - 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类机构5.37万户,增速33.11%,占总量66.02%;其中智慧养老服务增速高达96.08% [3] - 平原新城新设3.41万户,占全市41.86%,增速46.43%;中心城区新设3.15万户,增速36.35% [3] 生产性服务业 - 生产性服务业新设机构10.61万户,同比增长18.49%,增速居各行业前列 [4]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三大领域合计占比超80%,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细分行业增速均超30% [4] - 平原新城新设4.35万户,同比增长41.94%,占全市40%以上 [4] 文化及相关产业 - 文化及相关产业新设机构2.04万户,同比增长12.77%,较一季度提升6.87个百分点 [5] - 内容创作生产类机构1.42万户,占总量69.71%,较上年同期扩大3.58个百分点;文化投资运营类增速最快达103.56% [5] - 平原新城增速35.37%,文化装备制造、数字内容服务加速聚集;中心城区增长35.01%,占全市44.03% [5]
报告征集 | 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17 19:25
研究背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预计2035年将增至4亿占比超30% [1]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成为解决传统养老模式挑战的新机遇 [1]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智慧养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并将银发经济作为重要抓手 [1] 征集目的 - 艾瑞研究院计划2025年发布《中国智慧养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梳理行业脉络、展示成功案例并为从业者、投资者等提供参考 [2] - 报告目标包括激发市场活力提振行业信心通过案例分析和趋势研判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研究内容 - 定义智慧养老行业概念及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中国养老体系中的作用 [3] - 研究行业解决方案、产业链、参与者、区域特征及市场规模全面洞察产业现状 [3] - 分析典型企业业务布局和发展模式挖掘创新商业模式 [3] - 探讨未来产品服务方向为企业和资本提供决策参考 [3] 参与价值 - 入选厂商可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产业图谱和优秀案例展示 [5] - 报告将通过艾瑞官网、公众号及合作媒体渠道广泛传播 [5] - 参与企业有机会参加行业活动与甲方、专家及投资机构深度交流 [5] 目标厂商 - 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均可业务需涵盖智慧养老领域包括综合解决方案、垂直技术或传统企业数字化 [6] - 企业需具备2年以上智慧养老相关业务经验 [7] - 需提供多个实际落地案例 [8] 时间规划 - 厂商征集时间为2025年6月25日至9月30日 [9] - 报告将于2025年10月发布前期包括企业访谈、市场调研等环节 [11] 联系方式 - 可通过电话、邮箱或微信联系艾瑞咨询具体联系方式见原文 [12][13] 其他报告 - 艾瑞同时征集商业养老、数字政府、口腔医疗等领域研究报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