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获评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龙头骨干企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7 20:42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入选合肥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龙头骨干企业名单 [1] - 公司获得智能建造相关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9项、省级工法2项 [2] - 公司参编集团与企业标准3项 获省市级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3项 [2] - 公司荣获安徽省BIM技能竞赛一等奖、安徽省"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 [2]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公司构建完善的智能建造研发与应用体系 围绕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四大方向 [1] - 公司设立数字化公司、设计咨询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事业部等专业机构 拥有专职研发与技术人员60余人 [1] - 自主研发数字化项目管控平台、AIoT智慧物联网云平台、企业级BIM+智能建造平台等核心系统 [1] - 形成"1+2+6+N"数智化架构体系 实现从物联感知到决策分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 技术应用与项目实践 - 智能建造技术在火电、核电、燃机、建筑、市政等多业务类型工程项目中落地应用 [2] - 在合肥六中新桥校区等重点工程广泛应用BIM技术、AI视频监控、智能无人升降机等智能装备 [2] - 实现工程项目数智化、精细化和穿透式管理 6个项目获评安徽省智慧工地示范 [2] - 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经济建造水平 [2]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秉承创新、绿色、数智、融合的发展理念 [3] - 深化智能建造技术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 探索数字化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3] - 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助力合肥市打造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标杆 [3] -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日照市出台十二项措施,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9:0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日照市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撑 保持政策稳定性与延续性[1][3] - 建筑业是日照市重要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对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建设 扩大劳动就业和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3] 项目承接支持措施 - 支持本地龙头骨干企业与央企强企采用联合体方式进入桥梁隧道 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资源互补[4] - 允许招标人对信用良好企业按投标联合体成员中的最高信用分计取 专业分包和主体工程主要劳务分包业务可作为投标业绩[4]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建筑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 收购股权等方式参与改制重组[4] - 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 400万元以下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4] 企业培育壮大措施 - 实施本市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并建立"一企一议"服务工作机制[5] - 支持智能建造 绿色建造等领域专业生产型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 培育认定一批建筑业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 - 鼓励政府 协会在国家重点投资地区和境外优质市场组织建筑市场推介会 为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人员出入境绿色通道[5] - 引导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园 将产业园和工厂用地纳入供应计划 开展示范试点培育智能建造领军企业[5] 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 推进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项目建设 鼓励大中型项目采用"BIM+"数字一体化设计 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管理等技术[6] - 拓展建筑业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可参加相应职称评审 支持共建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6] - 落实工程质量优质优价 约定获得国家 省 市级工程奖项分别按工程合同价1.5% 1.0% 0.8%计取优质优价费用[6] 降本减负措施 - 对信用良好企业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由最高3%降低至1.5%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7] - 连续3年未发生工资拖欠且落实制度的企业新增项目可减免存储工资保证金[7] - 推广电子保函和非现金担保方式 鼓励担保机构对信用良好企业降低担保费用简化程序[7] - 规范建设单位执行工程款制度 预付款原则上不低于合同总价10% 禁止以内部流程等理由延迟支付企业款项[7] 政策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协同 由住建局联合发改 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政策实施[8] -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跟踪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确保措施落到实处[8] - 利用官方网站 行业会议和媒体报道等多渠道宣传解读政策 举办宣讲会和专题培训活动[9]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提升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建设水平
陕西日报· 2025-09-17 08:43
"陕西连续举办四届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项目观摩会,先后将41个项目列入观摩示范名 录,并复制推广BIM正向设计、专业协同、智能生产等50条经验做法,引领带动全省智能建造水平提 升。"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 为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陕西引导6所高校设置智能建造本科专业,将智能建造纳入高级职 称评审专业范围,将15类职业和23个工种列入新型人才需求清单,将BIM技术全过程应用、建筑工业化 数字协同设计等17项智能建造急需技术列入省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专项,以"揭榜挂帅"激发创新潜 能,并给予科研项目资金奖补,支持产业链企业科技创新。 陕西还成立绿色建筑、机械制造系统工程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筑机器人、数字化建筑工程等 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组建3D打印低碳混凝土智能建造等20个创新团队、"四主体一联合""企业技术中 心"等22个科研平台;申报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专精特新企业38家,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 化产业链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记者:郭军) 9月15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陕西多措并举加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建设,取得 积极成效。前7月,陕西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 ...
中国智能建造出海东盟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2:53
中新社桂林9月16日电 (林浩 邓竣缤)近日在桂林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全面展示中国在住房城 乡智能建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其中建筑机器人,智能巡检、智慧施工,全预制装配式桥梁工程等 受到关注。 "我们承建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的标段,是世界上最长的全预制装配式桥梁工程,施工中利用人工智能 建造技术,让高架桥顺利穿越了森林沼泽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开发院院长李任戈9月16 日说,淡布隆跨海大桥是文莱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把文莱东西两块国土连成一体,两 地车程缩短至15分钟左右,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能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承担混凝土施工、外墙喷涂等特殊任务的建筑机器人吸引眼球。深圳博匠机器人 有限公司南部区域总经理温泉说,这种机器人目前已应用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建 筑项目。 中国智能建造出海东盟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已设立泰国分院,在城市规划、智能建造等领域开展项目合作。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中国—东盟建筑产业服务平台,推动中国—东盟在工程标准、建造 技术等方面深度合作,服务中国建筑产业链"出海"。(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 ...
产业生态日益成熟 科技创新赋能“好房子”建设
人民网· 2025-09-15 16:25
行业转型方向 - 建筑业加速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转型 行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稳步进阶[1] - 十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明确要求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 - 城市产业新城将向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体系绿色化、土地节约集约化、园区管理数智化方向升级[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装配式轨道交通实现轨顶风道和站台板预制生产与现场快速安装 显著提升工程效率与建筑质量[2] - 预制混凝土塔筒替代传统钢结构塔筒 展现装配式技术在绿色低碳与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2] - 龙岩大桥应用水平二次转体技术创多项世界纪录 轨道交通全预制产品精度达毫米级[2] - 全预制产品应用使人工减少80%、效率提升3倍、碳排放降低60%[2] 企业实践案例 - 中建六局发布好房子营造体系技术标准 推出涵盖绿色建造、社区配套、全生命周期运维的系统解决方案[2] - 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研发的轨道交通全预制系列产品已应用于北京20多个地铁项目[2] 区域发展布局 - 北京市作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着力构建政策产业体系 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建筑机器人等新业态[3] - 江苏省提出智能建造三步走蓝图:2025年技术应用占比达50% 培育30家以上龙头企业[3] - 2030年技术应用占比提升至70% 形成5个以上产业集群 2035年基本形成智能建造产业体系[3] 行业发展前景 -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持续深化、产业生态日益成熟 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建造世界强国目标迈进[3] - 工程建造黑科技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集中亮相 展示建筑施工领域前沿成果与创新实力[1]
新科技打造建设“利器”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新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9-13 10:11
智能建造技术展示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第二代装配式造楼机 集成施工装备及建筑机器人 实现数据驱动作业 共用支点同步顶升 覆盖4.5层高度 承载力达数千吨 抗14级飓风 施工速度达三天一个结构层[2] - 展示多类智能建造装备 包括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 智能振捣机器人 布料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 实现建筑施工全面智能化升级[1] - 北京建工推出工程建造机器人6S店模式 提供买卖租赁定制培训一站式服务 智能模板加工机器人误差控制0.1毫米内 3D打印设备72小时完成异形构件制作[3] 数字技术应用 - 慧筑云平台展示智慧看板系统 包含经营劳务材料机械设备质量安全监控检测区域 支持数据穿透寻源 实现可交互可追溯的经营分析[3]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通讯卫星 构建从风险识别到处置闭环的一体化防控体系[1]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实现节能减排和精细化管理[1] 行业生态发展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着力构建政策产业体系 引导智能建造企业集聚发展 涌现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新业态[4] - 北京建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政研学企用生态链 通过6S店模式推广智能装备 预计有效降低首都重点项目用工成本[3] - 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系列智能建造技术 包括桥梁造桥机住宅造楼机智能造井机磁力缓降安全逃生装置等黑科技[2]
建筑产业迈向绿色智能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2 22:03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由北京市住建委等联合主办 以"科技赋能'好房子' 品质筑牢'好服务'"为主题 [1] - 专题展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 [1] - 展会设置六大展示区域: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材料、好服务及室外'好房子'样板间 全方位呈现建筑领域前沿成果 [1] 好房子建设实践 - 北京市在完善支持措施、推动老房子升级、优化物业服务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实践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 [2] - 通过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 从室内微环境到空间利用率 用精准数据定义"宜居"产品 [2] - 配备适老化设施、儿童游乐空间及灵活可变多功能房间 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 [2] - 室外样板间展示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及新农宅样板间 体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工业化理念 [2] - 北京建工集团提出"好房子"六大核心标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适老、灵活 [3] 城市更新探索 - 专题展集中展示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产业园区升级等创新案例 [3] - 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通过更新改造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及垃圾发电 成为世界先进环保工业厂房示范 [3] - 老社区通过加装电梯、优化公共空间、植入智能安防系统和适老化机器人提升品质 [3] 智能建造应用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在专题展集中展示智能建造成果 [4]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通过检测预警系统联动无人机和通讯卫星 构建一体化防控体系 [4] - 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智能振捣机器人、布料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等多类智能装备推动施工环节全面智能化 [4] -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产业链协同 - 专题展围绕"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生态 [5] - 通过六大板块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 [5] - 采用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模型沙盘、AI智能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全流程 [6] 国际合作交流 - 专题展举办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及中国—中亚、中非、中日、中蒙等多场产业洽谈推介会 [7] - 中外企业分享行业前沿经验 共同挖掘合作机遇 推动中国建造技术走向世界 [7] - 为国际先进技术融入中国市场创造条件 构建双向联动产业发展生态 [7] 行业转型方向 - 建筑业需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升级 建设"好房子"是核心使命 [8] - 建造体系要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设"三造"融合为核心 [8] - 践行绿色化、工业化、智慧化、国际化"四化"协同的新型建造方式 [8] - 以绿色化为目标导向 智能化为技术支撑 工业化为生产手段 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路径 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 [8]
2025服贸会|建筑产业迈向绿色智能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2 21:31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 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由北京市住建委和规自委联合主办 首都会展集团承办 [1] - 展会以"科技赋能'好房子' 品质筑牢'好服务'"为主题 吸引9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占比74% [1] - 通过六大展示区域全方位呈现建筑领域前沿成果 包括好标准 好设计 好建造 好材料 好服务及室外好房子样板间 [1] 好房子建设 - 北京市在完善支持措施 推动老房子升级 优化物业服务等六大领域的创新实践入选住建部第一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 [4] - 好房子内涵多维度诠释 包括构建住宅舒适度量化体系 从室内微环境到空间利用率用精准数据定义宜居 [4] - 配备适老化设施 儿童游乐空间及灵活可变多功能房间 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居住需求 [4] - 室外样板间展区展示可移动模块化旅居产品到新农宅样板间 体现工业化建造魅力 [4] - 北京建工集团增加适老 灵活两大特点 构建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 适老 灵活六大核心标准 [5] 城市更新 - 专题展探索存量空间焕新范式 集中展示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完整社区建设 适老化改造 产业园区升级等领域创新案例 [5] - 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通过更新改造实现生活垃圾妥善处理并开展垃圾发电 成为世界先进环保工业厂房示范项目 [5] - 展区展示适用于城市更新的绿色建材 模块化改造技术及智慧社区运营方案 [5] - 老社区加装电梯 优化公共空间 植入智能安防系统并配备适老化机器人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5] 智能建造 - 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在智能建造领域成果集中展示 [9] - 应急抢险指挥方舱凭借检测预警系统 联动无人机 通讯卫星构建一体化防控体系 实现从风险识别到处置的全流程智慧赋能 [9] - 墙体智能开槽机器人 智能振捣机器人 布料机器人 巡检机器人等多类智能装备推动建筑施工环节全面智能化 [9] -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建筑场景 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为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9] 产业链协同 - 专题展围绕好房子全生命周期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新生态 按照六大板块划分展区 [10] - 形成从标准制定到落地体验的闭环展示 通过图文展板 多媒体互动 模型沙盘 AI智能演示等多种形式完整呈现好房子从蓝图规划到实际落地的全流程 [10] 国际合作 - 专题展积极拓展建筑行业全球发展新空间 举办多场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 [11] - 京港澳建筑行业研讨会聚焦区域协同发展议题 中国—中亚 中非 中日 中蒙等多场产业洽谈推介会围绕建筑服务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11] - 中外企业分享行业前沿发展经验 共同挖掘合作机遇 推动中国建造技术与服务走向世界 [11] 行业转型 - 建筑业应转向高质量发展 通过系统性变革从规模驱动向价值创造升级 建设好房子是建筑业转型的核心使命 [12] - 好房子建造体系要以中国制造 中国创造 中国建设三造融合 绿色化 工业化 智慧化 国际化四化协同为核心 [12] - 践行新型建造方式理念 以绿色化为目标导向 以智能化为技术支撑 以工业化为生产手段 以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路径 以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 [12]
数智增效 科创赋能 甘肃产业“蝶变”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12 20:55
数实融合进展 - 数字化设计工具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以上[2] - 创建3个省级智能工厂 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 6个数字化生产线 智能制造成熟度达四级[2] - 推动供应链+数字+金融集成服务 提供多式联运 跨境物流 冷链仓储 供应链金融等全链条服务[2] 企业转型与创新应用 - 数字化推动从传统建造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 开发梦筑建筑可视化平台和嘉峪关机场运维平台[3] - 建成甘肃省首条5G+智慧公路 西北首条开放式自动驾驶专线 省内首个近零碳服务区[3] - 设立6个技术实验室 获得20项发明专利授权和223项软著权[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3%以上 建成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中试研发中心[5] - 累计获得1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 钻井法施工和煤层气抽采技术填补领域空白[6] - 近五年投入研发经费7.95亿元 三化改造资金6.47亿元 建成7个数字化车间和3个国家级绿色工厂[6] 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 - 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供应商金汇能在张掖建设25万吨一体化基地 预计2026年投产[4] - 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核心开源镜像站 实现超高精确度许可证兼容性检测[5] - 人工智能交通灯产品使道路平均通行能力提高30%以上 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巡检和光伏板清洁[5][6]
智能建造“新工友”,测量放线机器人现身服贸会
新京报· 2025-09-12 16:52
产品技术特点 - 公司自主研发测量放线机器人 专为施工现场定制智能化放样设备 具备户外复杂环境下高精度自动化放线作业能力[1] - 机器人搭载北斗厘米级RTK高精度定位系统 结合激光雷达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技术 实现自动行走与精确定位[1] - 放线平均精度控制在1.5厘米内 具备智能避障与动态调整功能 可自动绕开车辆材料人员确保作业安全[1] 作业效能提升 - 机器人作业效率相当于人工数倍 显著减少人力投入并降低误差率 推动施工现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 - 扩展现场数据采集功能 可精准估算土方体量 为施工前期工程量控制与后期复核提供数据支持[2] - 放样结果通过灰线标记直观呈现 提高施工便捷性和准确性 在复杂工况下保持稳定运行[1][2] 产品线扩展 - 除测量放线机器人外 公司还自主研发土壤密度智能化检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2] - 同步开发城市更新小程序 古建修缮数字资产平台等智能产品 完善智能装备与产品领域布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