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团结
icon
搜索文档
【道中华·银川行】“共学、共事、共乐” 民族团结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央视网· 2025-06-05 10:26
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 - 闽宁镇通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1] - 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是宁夏首个电商主题扶贫车间 采用线下超市与线上直播结合模式 日订单超2000单[1] - 通过"以工代训 订单培训"培育出"闽宁巧媳妇"创业团队 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业创业[1] 电商运营模式 - 线下开设"巧媳妇创业超市" 线上开展直播带货业务[1] - 电商产业模式推动各族员工共享发展成果[1] 民族团结与企业文化 - 车间员工每日共同工作生活 形成平等包容 团结互助的氛围[1] - 公司资助困难职工 奖励员工子女升学 强化"家"的理念[2] - 员工关系发展为无话不说的朋友关系 促进民族深度交融[2] 战略发展方向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创建[2] - 公司六年运营期间实现员工共同成长[1]
粽香飘北疆 同心话传承——全区各地端午节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内蒙古日报· 2025-06-01 09:16
端午节文化活动 -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举办"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主题活动,包含文化知识介绍、有奖竞答、投壶射五毒挑战以及免费理发和医疗义诊服务 [1] -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开展"粽"享北疆 情暖端午主题活动,宣讲端午节文化内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 兴安盟科右前旗举办第五届睦邻文化节,包含"粽情端午"比赛、邻里欢歌区23个节目表演以及农产飘香区10个特色摊位展示 [2] - 包头市东河区黄土渠社区开展"粽香剪纸话西口"主题剪纸活动,传承老包头"走西口"民俗文化 [2] -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举办"指尖生色 浓情五月天"艾草养生锤制作活动,各旗县区组织赛龙舟、渡阴山、美食节、非遗展等活动 [2] - 鄂尔多斯市残联开展"浓情端午 粽享快乐"文化助残主题活动,帮助残疾朋友了解康复救助、教育就业等政策 [3] - 乌海市举办"粽享安康·情韵乌海"旱地龙舟挑战赛,40支队伍8人一组参赛 [3] -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举办第16届芍药文化旅游节,景区种植千余亩芍药,5月末至6月底为最佳观赏期 [3] - 赤峰市林西县城南街道举办包粽子活动,2000余个"同心粽"由志愿者送至社区孤寡老人家中 [4] - 通辽市开鲁县举办"月践北疆 粽情端午"文明实践活动,包含包粽子比赛、文艺演出、互动游戏等 [4] -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举办第二届"粽享端午 魅力北疆"老年人文化节,300余名老人参与民俗游戏和文艺展演 [4][5]
多维宣传亮点纷呈 民族团结入脑入心我区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5-31 10:21
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情况 - 内蒙古自治区将5月设为"民族政策宣传月",5月25日至31日为"民族法治宣传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题开展活动 [1] -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部署工作,推动民族理论政策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十大领域,优化宣传方法 [1] - 赤峰市巴林右旗组建"星火石榴"宣讲分队,巴彦淖尔市成立"理论学习轻骑兵"宣讲团,阿拉善盟推出"驼背上的流动讲堂",通过定制化宣讲深入基层 [1] 创新宣传形式与互动平台 - 自治区民委联合多部门举办"光影北疆·同心筑梦"摄影大赛,鼓励群众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2] - 自治区翻译中心成立"译心·石榴籽"青年服务队,呼伦贝尔市民委开展主题诗歌征集,兴安盟创新宣讲模式引导群众参与 [2] - 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在活动中设立非遗展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设置手工艺品展示和美食体验环节,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进校园推广传统文化 [2] 网络传播与长效机制建设 - 各地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主题海报、长图、短视频,开展有奖答题活动,构建民族理论政策网络宣传矩阵 [3] - 自治区民委强调需总结有效经验,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理念 [3]
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深入参与金融消保民族行寻甸站集中宣教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9 13:36
活动概述 - 云南省金融消保民族行寻甸站集中教育宣传活动在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启动,设置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 [1] - 活动以"金融消保+民族体育"为主题,采用"一主多辅"联动模式,将金融知识普及与民族文化、体育赛事深度融合 [1]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积极参与活动 [1] 主会场活动内容 - 主会场设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栽开村,反诈宣讲与民族艺术形式相融合 [1] - 开场节目《莲叶翩翩·戏莲》通过舞蹈展现民族风情,歌曲《我在寻甸等你》传递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1] - "金彩寻甸"村BA篮球赛同期举办,赛事解说中巧妙融入金融知识普及内容 [1] 分会场活动内容 - 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设置金融消保知识挑战赛摊位,当地村民参与"理财、征信、反诈"主题问答 [3] - 凤龙湾童话镇广场分会场将民族文化与金融消保相融合,设立金融知识普及区"智慧驿站" [3] - 工作人员为群众详解理性投资、识破诈骗陷阱等实用技能,特色"消保主题花车"沿景区巡游宣教 [3] 未来规划 - 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将持续探索"金融+体育+文旅"多元融合模式 [3] -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消保服务下沉基层、民族团结聚力升温、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三重目标 [3]
文明的力量丨“家门口”唠嗑队把党的温暖唠进农牧民心窝里
新华网· 2025-05-28 08:27
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 - 乌逊嘎查由蒙汉群众共同生活 蒙古族长调与汉族民歌一同传唱 那达慕大会与春节庙会是村民共同的文化盛宴 [1] - 唠嗑队通过"故事传声筒"互动模式 让汉族和蒙古族儿童互相翻译故事 促进800多位农牧民参与双语学习 [1] - 蒙古族绣娘在刺绣车间交流中提升普通话水平 刺绣车间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 [2] 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 - "家门口"唠嗑队由15名党员、乡贤、退休教师组成 记录84户农牧民需求 包括双语绘本、养殖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 [1] - 文明团结超市推行积分兑换制度 积分通过理论学习、维护环境卫生、化解邻里纠纷等行为获取 营造文明团结氛围 [2][3] - 积分兑换案例包括牧民陆春杰用30积分换洗衣粉 庞秀珍用"邻里互助"积分换学习用品 蒲作民因帮助邻居获200积分 [2] 产业振兴与技能培训 - 蒙古族刺绣产业从2017年7名绣娘试点发展为65名成熟绣娘队伍 采用"刺绣订单+技能培训"模式 [2] - 绣娘年均增收2000元至8000元 刺绣车间兼具技艺传承与技能培训功能 [2] - 唠嗑队动员妇女参与刺绣 强调"绣朵萨日朗花能赚钱" 推动妇女成为技能型人才 [2] 政策宣讲与乡村振兴 - 唠嗑队将党的二十大理论转化为"双语教育的甜头""草场轮牧的好处"等家常话 宣讲覆盖田间地头与炕桌边 [3] - 积分制度由唠嗑队宣讲推广 强调"营造文明团结氛围比积分更重要" [3] - 唠嗑队目标是将党的温暖传递至农牧民心窝 为乡村振兴聚集正能量 [3]
大美新疆  笑容灿烂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文化和旅游产业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龟兹小巷融合历史和现代元素,成为文化展示窗口 [1] - 和田地区于田县7万余亩玫瑰花产业形成多元立体格局,涵盖精油提炼、花茶制作和化妆品研发 [1] - 2025年新疆旅游发展大会在库车市开幕,2024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514.83万人次,同比增长46%,国际旅游收入4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2] 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 - 著名作家王蒙与维吾尔族友人玛依努尔55年的友谊体现跨民族情感纽带 [2] - 2025上合组织国家青年文化交流营成员参与新疆风情体验活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1] - 巴基斯坦记者表达对新疆民众热情欢乐和多元文化的热爱,计划深化民间交往 [2] 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 - 于田县玫瑰花产业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合龙",兼具生态修复和经济效益 [1] - 玫瑰花产业链带动当地致富增收,成为改善环境的幸福产业 [1]
跨越山海的奔赴——从“杨老师”到“海河阿帕”
央广网· 2025-05-22 13:34
教育援疆项目 - 天津工业大学第十四批援疆支教团由84名师生组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杨婉迪作为思政课教师参与其中[2] - 支教团累计行程7600公里,相当于绕塔克拉玛干沙漠两周,累计授课600余课时[5] - "民族文化体验角"课程被开发为当地小学校本课程[5] 教学成果 - 通过"丝路文明对话"课堂实现津疆文化融合,将杨柳青年画与桑皮纸艺术、津门相声与刀郎麦西热甫相结合[3] - 九年级学生依不拉音从羞于开口到能用流利普通话讲述民族团结故事[3] - 支教团第五年开展援疆工作,覆盖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阶段[5] 社会影响 -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能用普通话演唱《如愿》等歌曲[5] - 天津工业大学着力打造"天津援疆老师"品牌,展现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5] - 教育援疆被定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5]
边塞牧歌的现代回响
新华网· 2025-05-21 13:15
共享经济发展 - 内蒙古中蒙边境牧民通过互联网普及实现电商转型 48岁牧民格日勒其木格通过抖音销售"防狼灯"等特色产品 开启带货模式 [2] - 内蒙古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100% 牧区智能家电 宽带网络 网购快递全面覆盖 手机放牧 短视频创作成为新时尚 [2] - 牧民合作社"涛日根合力"实现自产自销模式 每年销售羊肉超5万公斤 为13户牧民增收30余万元 每公斤活羊收购价高于市场1-2元 [3] 边境贸易与物流 - 二连浩特口岸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 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18000列 线路从2条增至72条 连接十多个国家70多个站点 [11] - 甘其毛都口岸成为中蒙最大能源口岸 日均大量运煤车辆从蒙古国入境 是中国距离蒙古国煤矿和铜金矿最近的陆路口岸 [12] - 阿尔山口岸2004年开放 距离蒙古国东方省仅85公里 满洲里市形成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边境贸易枢纽 [11] 农牧业现代化 - 牧民建立屠宰加工包装一体化车间 在锡林浩特市配套肉铺和冷库 改变传统200公里长途运输导致的损耗问题 [3] - 7000亩牧场采用现代化放牧方式 通过合作社模式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 实现"富饶边境"发展目标 [3] - 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2个盟市通高速公路 103个旗县区通一级以上公路 保障牧区物流效率 [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边境牧民自发组建20人防火队 春秋季每日巡查60公里边界线 私家车改装为防火车参与火情防控 [5][6] - 牧民设立野生动物饮水点 旱年为蒙古国入境黄羊提供水槽 沿途投放盐粒和草料 年救助量达数十只 [6][7] - 护边员张永清通过摄影记录草原生态 巡边时兼顾环境保护监测 形成"人畜草"和谐共生的边境生态链 [8][9]
剪纸传情、空竹迎客,大兴亦庄镇民族文化交流节特色活动促团结
新京报· 2025-05-12 06:59
活动概况 - 大兴区亦庄镇于5月9日至11日举办为期三天的民族文化节交流活动 邀请西藏 新疆 内蒙古 河北和天津少数民族代表参与 [1] - 活动包括民族文艺汇演 非遗技艺展示 民族特色美食品鉴及文化交流会等多元形式 [1][2] - 北京市在5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期间举行150余场活动 亦庄镇作为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主导本次文化节 [1] 文化展示内容 - 文艺汇演呈现北京空竹技艺 内蒙古呼麦 藏族舞蹈《吉祥舞韵》 新疆《刀郎麦西热甫》 西藏《欢乐颂》 内蒙古《万马奔腾》等地方特色节目 [1][2] - 非遗展示涵盖中幡 空竹 八卦掌等十余项技艺 并搭配各地特色农产品展销 [2] - 国家一级美术师刘立宏赠送耗时两个月创作的《用中国剪纸讲好中国故事》系列剪纸作品 运用河北 山西 江苏等地技法展现多民族特色 [2] 社区建设与创新实践 - 亦庄镇建成同心巷 同德巷民族团结开放式主题展览馆 打造广德苑 鹿华苑四里等特色社区 将民族团结元素嵌入社区 商圈和学校 [2] - 近年来开展主题文化活动近百场次 2024年作为北京市唯一乡镇入选国家民委促进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式发展试点项目 [2] - 通过"文化+交流+互嵌"形式创新打造具有首都特色 大兴特点 亦庄特质的民族团结实践平台 [1] 区域合作与战略发展 - "三交三好"互嵌同心交流会聚焦互嵌式社区建设 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模式等议题 探索文旅融合 特色种植 非遗产业化合作路径 [3] - 立足区域协同战略 通过跨地域跨领域资源整合构建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的发展新示范 [3] - 与会代表就激活民族地区新质生产力 促进区域经济 社会 文化协同振兴达成共识 [3] 后续活动规划 - 大兴区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于5月9日启动 将开展56民族团结跑 民族健身操舞大赛 "民族团结杯"乒乓球比赛等活动 [3] - 以"小切口撬动大团结 微创新撬动深融合"为策略 通过政策领航 文化铸魂 互嵌强基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系 [3]
非盟—伊加特联合代表团访问南苏丹 就近期局势进行磋商
快讯· 2025-05-07 02:25
政治与安全局势讨论 - 非盟与伊加特联合代表团访问南苏丹讨论政治和安全局势变化及和平进程现状 [1] - 代表团由非盟委员会主席优素福和伊加特副执行秘书穆罕默德·阿卜迪·威尔带队 [1] - 非盟和伊加特共同重申坚定支持南苏丹政府及人民追求和平、民族团结、民主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