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宿迁推出“上市新政20条” 加快打造资本市场“宿迁板块”
新华日报· 2025-08-25 07:21
上市发展政策举措 - 宿迁市出台20条高含金量措施全周期护航企业上市 打造资本市场宿迁板块[1] - 将企业上市规划纳入招商引资谈判 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梯队[1] - 设定动态管理目标:保持市级重点层企业不少于10家 关注层企业不少于20家 梯队中股改企业不少于15家 辅导备案及提交IPO申请企业不少于8家[1] 企业服务支持体系 - 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中土地房产确权等历史遗留问题 对拟上市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并落实首违不罚[1] - 完善市级部门与县区负责同志双挂钩制度 常态化走访服务[1] - 计划3年培养不少于100名懂上市人才 持续擦亮宿迁西楚资本服务品牌[1] 资本市场合作与创新 - 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合作 组织企业走进交易所接受一对一指导[1] - 打造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的投资体系为企业赋能[1] - 探索批量式服务股改等新模式降低企业上市成本[1] 现有上市企业状况 - 宿迁市现有A股上市企业11家 在苏北率先实现县区全覆盖[1]
宿迁推出“上市新政20条”
新华日报· 2025-08-25 06:56
上市政策支持 - 宿迁市出台20条举措全周期护航企业上市发展 旨在加快打造资本市场宿迁板块 [1] - 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保持市级重点层企业不少于10家 关注层企业不少于20家 [1] - 要求梯队中股改企业不少于15家 辅导备案及提交IPO申请企业不少于8家 [1] 企业服务措施 - 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中土地房产确权等历史遗留问题 [1] - 对拟上市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依法落实首违不罚政策 [1] - 完善市级部门与县区负责同志双挂钩制度 开展常态化走访服务 [1] 人才培养与合作 - 计划3年培养不少于100名懂上市的专业人才 [1] - 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合作 组织企业接受一对一指导 [1] - 打造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的投资体系为企业赋能 [1] 创新服务模式 - 探索批量式服务股改等新模式 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1] - 宿迁市现有A股上市企业11家 在苏北率先实现县区全覆盖 [1] - 将企业上市规划纳入招商引资谈判环节 [1]
由创业板IPO转道北交所,海雷股份上市辅导验收环节缘何意外卡壳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53
上市辅导验收受阻 - 深圳证监局在海雷股份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过程中发现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需要中介机构进一步核查和落实相关工作 [2][14] - 海雷股份于2025年5月26日申请上市辅导验收 但未能获得监管认可 而同期申请的企业如普祺医药 翰林航宇 志达精密均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3] - 上市辅导验收主要关注辅导计划执行情况 法律法规掌握程度及多层次资本市场了解情况 海雷股份因合规性缺位导致验收受挫 [1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 - 海雷股份在2025年7月31日修订《印章管理制度》 该制度仅实施不到三个月即进行大修 原制度规定相对简单 修订后细化为22条内容并详细规定印章适用范围和保管流程 [16][17][18] - 原印章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如未详细规定免予法务审核的情况 修订后明确无须法务审核的三大情形 包括标准版本合同 格式类文件及二次用印文件 [19] - 内部控制问题可能涉及用章管理不规范 类似案例新黎明曾因后补用印记录 审批记录不一致及公章外带管理不规范被上交所处罚 [20] 上市计划调整与业绩表现 - 海雷股份最初计划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但因业绩下滑于2025年2月转道北交所 2023年营业收入7亿 净利润近8000万 但2024年扣非净利润6039.2万 同比下滑超20% [7][8][9] - 公司于2024年7月申请新三板挂牌 12月登陆新三板 为北交所上市奠定基础 [10] - 2025年3月更换辅导机构 从东莞证券转投华泰联合 华泰联合于2025年4月9日出具第四期辅导报告 5月26日申请验收 [10][11] 融资计划与上市进度 - 海雷股份计划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5亿 其中1.5亿补充流动资金 3.5亿用于深圳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23] - 上市进度受影响 公司已重新回到上市辅导流程 华泰联合于2025年7月中旬报送第五期辅导报告 承认需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23] - 北交所在2025年6月受理近百家上市申请 海雷股份即使后续完成申报 也可能面临漫长等待 [24]
纳百川8月28日深交所首发上会 拟募资7.2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21:29
上市计划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2025年第15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申请 [1] - 公司拟募集资金72,900.00万元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赵华和周旭东 [1]
闯进“注册关”,海安橡胶主板IPO提交注册
北京商报· 2025-08-21 09:41
IPO进展 - 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主板IPO提交注册 [1] - 公司IPO于2023年6月12日获得受理 2023年7月7日进入问询阶段 2025年5月30日上会获得通过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同时经营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 [1] 财务表现 -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5.08亿元 归属净利润3.54亿元 [1]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51亿元 同比增长49.3% 归属净利润6.54亿元 同比增长84.7%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2.2% 归属净利润6.79亿元 同比增长3.8% [1] 募集资金用途 - 拟募集资金总额约29.52亿元 [1] - 资金将用于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扩产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第一财经· 2025-08-20 22:58
公司上市申请 - 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华泰国际 [1]
上游涨价+下游拖欠 长鹰硬科转战北交所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6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正申请北交所上市 曾于2022年冲刺沪市主板未果 并于2024年4月主动撤回申请[1][2][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从8.22亿元增至9.7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连续下降 从8409万元降至6349万元[2][3] - 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2.78%降至19.38% 2024年较2022年下降3.4个百分点[3][7] 原材料成本压力 - 核心原材料碳化钨粉价格持续上涨 2023年和2024年单价同比涨幅分别为2.49%和7.65%[4] - 2025年主要钨制品价格累计涨幅达四成 钨矿吨价进入"2字头"[2][4] - 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高 采购占比从66.05%升至74.12% 2024年达74.12%[5] - 主要供应商厦门钨业和章源钨业同为竞争对手 2024年两家合计采购占比达43.3%[5] 下游行业状况 - 下游切削工具行业2024年营收1077亿元 同比下降1.8% 行业利润率8.3% 较2023年下降2.7个百分点[6] - 公司难以完全转嫁成本压力 因下游需求疲软和市场竞争加剧[6][7]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余额持续增长 从1.73亿元增至2.86亿元 占营收比例从21.04%升至29.38%[7][8] - 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大幅上升 2024年末达39.72% 同比上升11.7个百分点[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2.86亿元应收账款中逾期未收回金额达1.1亿元[8] 公司应对措施 - 采取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 优化库存降低原材料成本[4] - 子公司位于原材料产地附近 具采购及物流优势[4] - 重点开发知名客户并给予信用期 称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7][8]
申兰华筹备上市: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永固紫系列颜料全球市场占有率20%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12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完成北交所上市辅导工作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为辅导机构 共开展十期辅导[2] - 2022年12月22日签署辅导协议 2022年12月30日至报告签署日持续开展辅导[2] - 公司于2025年1月挂牌新三板[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52亿元 较2022年7.17亿元下降9% 归母净利润5299万元 较2022年7290万元下降27%[2] - 2023年营收7.2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 归母净利润7215万元[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亿元 同比增长28.25% 归母净利润1336万元 同比增长42.32%[3] 市场地位 - 酞菁蓝系列颜料国内市场占有率18-19% 国内排名第二位[2] - 永固紫系列颜料全球市场占有率20% 为全球领先生产商[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安徽菁泓直接持股31.07%[4] - 实际控制人张骏遥通过宣城森邦控制安徽菁泓等四家合伙企业 合计控制公司35.79%股份[4] - 安徽菁泓 宣城菁兰 宣城菁英 宣城睿泓合计持股35.79%[4]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3年9月 注册资本7500万元 法定代表人汪国建[2] - 主营酞菁蓝及永固紫等有机颜料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产品主要用于油墨 涂料 塑料 橡胶等工业产品着色[2]
东盛金材IPO之路:高毛利与低产能并存,家族企业上市融资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59
公司上市进展 - 哈尔滨东盛金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进程取得新进展 [1] - 公司自2022年9月向中国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专注于铝合金元素添加剂等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包装及建筑等领域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30亿元、10.45亿元、6.58亿元和3.68亿元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22亿元、0.52亿元和0.31亿元 [1] -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37.05%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7.5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309.80万元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3]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094.31万元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业绩波动原因 - 主要原材料电解锰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导致产品售价大幅起伏 [2] - 疫情对生产和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影响 [2] - 能源危机使欧洲市场需求下滑 [2] - 公司声称2024年经营业绩已明显好转 [2] 毛利率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6.62%、19.26%、16.78%和17.58% [2] - 同期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3.44%、12.76%、9.4%和8.95% [2] - 公司研发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专利数量相对较少 [2] 上市募资计划 - 计划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 募资3.5亿元 [3] - 募资用途为扩大产能和研发中心建设 [3] - 公司在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情况下计划扩产 [3]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盛田及其家族成员 [3] - 张氏家族合计持有公司84.08%股份 [3] - 家族成员多次通过股权转让和大额分红套现 [3] 行业对比数据 - 立中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18,336.32万元 [3] - 深圳新星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4,172.80万元 [3] - 宝武镁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3,282.66万元 [3] - 立中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3,756.94万元 [3] - 深圳新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47.77万元 [3] - 宝武镁业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247.92万元 [3]
新股消息 | 传希音考虑将总部迁回中国 旨在为港股上市铺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5:4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 以寻求中国监管部门批准其赴港上市计划 [1] - 公司已就中国设立母公司事宜咨询律师 目前讨论处于初步阶段 能否推进仍不确定 [1] - 中国母公司成立后 新加坡总部及所有海外业务将成为子公司 [1] 上市进程受阻 - 公司海外上市计划屡次受阻 原计划2023年申请赴美上市未果 [1] - 公司于2023年6月转战伦敦提交上市申请 [1] - 2024年5月有报道显示伦敦上市计划已接近停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