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搜索文档
国际最新研究:古DNA为揭示早期埃及人遗传多样性提供新线索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12:37
基因组学研究突破 -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称研究人员从上埃及Nuwayrat地区古王国墓葬中提取到一名古埃及个体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 这些数据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至第四王朝(公元前2686-前2125年) [1] - 该研究揭示古埃及个体与北非及中东地区(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人群的亲缘关系 为早期埃及人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1] - 此前数十年研究对古埃及人整体理解有所增进 但对其遗传构成了解不多 迄今只有3个古埃及个体的基因组得到部分测序 [1] 研究样本与方法 - 研究分析一名男性个体的新测序基因组 放射性碳测年为修正后公元前2855-前2570年左右 与埃及早王朝末尾及古王国时期起始重叠 [2] - 该个体被发现埋葬于Nuwayrat的密封陶罐中 社会地位较高 年龄在44-64岁之间 [2] - 从7个DNA样本中筛选出2个保存完好的样本进行测序 并与3233个现代个体和805个古代个体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 [2] 研究发现 - 通过遗传模拟 将该Nuwayrat个体基因组的绝大部分追溯到北非新石器时代的祖先 [2] - 约20%基因组与东新月沃土(Fertile Crescent)相关 补充了两个地区有贸易往来和相互影响的现有考古学证据 [2] - 研究发现推动了对古王国时期埃及人的理解 并揭示了可能有利于古DNA保存的埋葬条件 [3]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生物世界· 2025-07-03 11:57
古埃及基因组研究突破 - 首次从距今4800年的古埃及木乃伊牙齿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 成为首个古埃及人类完整基因组序列[4] - 遗骸放射性碳测年显示其生活于公元前2855-公元前2570年 对应古埃及早王朝末期至古王国初期[4] - 基因组分析表明该个体血统60%源自6000年前北非新石器时代祖先 20%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群相似[6] 样本考古背景 - 遗骸1902年发现于密封陶罐中 墓葬形式显示其社会地位较高但未达精英阶层[4] - 骨骼分析显示死者为44-64岁男性 存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 长期从事弯腰体力劳动 推测为陶工职业[6] - 样本年代早于古埃及大规模木乃伊制作时期 岩石墓穴密封条件可能有利于DNA保存[4][7] 技术进展与历史意义 - 研究团队从7组DNA样本中筛选出2组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对比分析了4038个古今个体基因组数据[6] - 突破1985年首次提取木乃伊DNA片段的技术局限 实现完整基因组测序[2] - 研究成果推动对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25年)埃及人群遗传特征的理解[7] 跨区域文明关联 - 基因组中20%成分与苏美尔文明发源地(今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地)人群高度相似[6] - 证实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存在跨区域人口迁移或文化交流[4][6]
值得期待!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总台新作最全“剧透”
央视新闻· 2025-07-03 11:56
纪念活动安排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文艺活动 [1] - 9月3日晚将在北京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精锐团队高标准筹备系列纪念活动报道工作 [2] 专题片与纪录片制作 - 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将播出十集政论片《胜利》 [2] - 国防军事频道将播出五集专题片《山河铭记》 [3] - 中文国际频道将播出六集纪录片《受降》和六集纪录片《烽火侨心》 [4] - CGTN将推出纪录片《共同的使命》和《伟大的胜利——苏联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抗战》 [5][13] - CGTN与俄罗斯全俄广播电视公司合作拍摄纪录片《伟大的胜利》 [14] 电视剧与文艺节目 - 推出抗战题材电视剧《我们的河山》《归队》 [6] - 制作十集特别节目《烽火战歌》 [8] - 重播展映《滹沱儿女》《叛逆者》《太行英雄传》等多部高品质抗战题材电视剧 [9] - 安排《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近百部国产抗战影片展映至年底 [9] 创作规划与创新 - 总台提前三年启动抗战胜利80周年电视剧选题规划 [10] - 与省级广电部门及头部视频公司联合开发抗战题材剧目 [10] - 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 创新话语体系 [11] - 运用AI技术修复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 还原真实历史场景 [15] 国际传播 - 总台海外传播语种达82种 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 用户规模7亿人 [13] - 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讲好中国抗战故事 [13] - CGTN纪录片《共同的使命》对话国际知名历史学者 [13]
美国华裔青少年在上海遇见传统与科技的双重魅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0:02
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 - 美国华裔青少年通过南翔小笼包制作体验海派美食文化,部分营员创意制作形状独特的小笼包[1][3] - 营员参与黏土舞狮创作及AI生成大白兔奶糖包装设计,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1][5] - 夏令营以"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为核心,展示上海城市活力与文化多样性[1] AI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 营员使用AI绘图技术设计大白兔奶糖限量包装,融入海派文化元素[5] - 人机对弈活动中,营员挑战围棋/象棋机器人并尝试破解算法[5] - 机器狗通过中文指令完成坐下、跳舞等互动,展现智能硬件技术[5] 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中美青少年组成跨国小组共同完成科技文创项目[5] - 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参观强化营员对"乒乓外交"及体育文化的认知[6] - 活动促进中美青少年友谊,未来计划扩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参与规模[8] 城市形象与创新生态 - 上海通过传统美食、AI工作坊等多元场景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城市特质[1][6] - 卢湾高级中学科技设施及机器狗演示体现本地科技创新教育实力[5] - 官方机构强调将跨文化理解转化为创新潜能与长期研究动力[8]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42
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体系 - 保亭在全国率先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服务"体系,以槟榔谷为实践平台,通过立法支撑、建立规范、创建载体,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2] - 该创新举措入选第20批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2] 立法保障与版权保护 - 保亭出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八大类需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 [3] - 2024年保亭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设立版权保护服务站,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已有上百件民间文艺作品获得版权登记 [3][4] 行业规范与标准化建设 - 保亭制定《关于建设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的行动方案》,明确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标准,并制定《保亭黎族赛方言服饰制作工艺规程》等标准 [7] - 全国首创《景区非遗文物管理规范》等12项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标准,推动现代标准融入文化传承,让民族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有据可查 [7] 示范载体与文旅融合 - 槟榔谷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示范载体,构建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深度应用的标准化合作模式,打造涵盖"衣食住行"的黎族苗族生活生产场景 [8] - 槟榔谷每天开展44个演艺节目、200余场大小型演出,确保游客随时都能体验民族文化,未来还将民族文化融入每一处细节和活动 [8] 民族文化创新与市场应用 - 槟榔谷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换装选择,包括传统黎族苗族服饰和改良版民族服饰,以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5] - 标准化推动非遗技艺的留存与传播,同时让游客感受到真正的民族文化,获得更加沉浸式的文旅体验 [7]
引领视听文艺新浪潮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9:30
行业活动 -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 内容价值 文化传承等核心议题 [1] - 大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作家协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 北京市广电局主办 [1] - 大会以"视听潮涌 文艺生辉"为主题 为期两天 包含6场主题研讨 创作者之夜等多元活动 [3] 内容发布 - "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项目"片单发布 共80部作品 分为六大篇章 涵盖网络剧 网络电影 微短剧 网络综艺等类型 [1] - 北京市广电局发布"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阶段性成果 共征集1070部作品 239部入围复赛 包括138部"好作品"和101部"好故事" [1] - 开幕式举行重点网络视听文艺作品推介仪式 发布《2024北京微短剧报告》 [2] 行业趋势 - 微短剧成为重要内容形式 北京市广电局推动"微短剧+"跨界融合 设置十二大主题赛道 [1] - 网络视听作品带动文旅效应 如《长安十二时辰》推动西安旅游 《长安的荔枝》带动广东荔枝销售 [3] - 创作者关注"当下性" 强调古今共鸣 打通线上线下内容与现实通道 [3] 创作理念 - 马未都提出通过微短剧传播文物知识 传达民族历史成就 [3] - 马伯庸认为创作者需理解如何将专业文化与普通老百姓连接 [3] - 大会旨在推动网络视听文艺提质升级 培育文艺精品 发掘优秀人才 [3]
试衣镜为什么自带“瘦身特效”
科技日报· 2025-07-03 09:10
试衣镜"特效"技术原理 - 服装店试衣镜普遍采用65度至75度倾斜角设计 通过上半身成像靠后和下半身成像靠前形成"腿长身短"的视觉压缩效果 [3] - 部分试衣镜采用微曲凹面镜结构 中间薄边缘厚的特殊设计使光线向中心汇聚 实现纵向拉伸人像效果 [3] - 凹面镜形变控制在3%以内 细微变化难以被肉眼察觉但显著改变身材比例 [3] 灯光系统的辅助作用 - 试衣镜灯光多朝顾客方向照射 使肤色更自然健康并让浅色衣物呈现柔和视觉效果 [4] - 经过反复调试的色温能提升衣物饱和度和清晰度 使颜色呈现最佳美观状态 [4] 消费者识别方法 - 使用手机后置镜头多角度拍摄 可还原真实场景减少试衣镜特效导致的误判 [4] - 携带白色参照物如A4纸对比镜内外颜色一致性 或到自然光下查看衣物真实颜色 [4] 行业法律风险 - 利用光学原理拉伸人体比例并造成显著色差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5] - 严重情况构成欺诈可要求退一赔三 轻微情况可主张无理由退货 [5]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环球掠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08:52
文化交流活动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举办"通天下 州如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1] - 外国友人参观体验红木雕刻技艺、香云纱丝绸面料制衣、中华老字号新中腐乳制作等项目 [1] - 活动展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 参与者体验 - 来自俄罗斯的大学生体验红木雕刻技艺 [1] - 俄罗斯大学生体验用毛笔书写汉字 [1]
一块黄金牵出留学生被骗案(法治头条)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反诈宣传活动 - 中央宣传部与公安部联合启动"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旨在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并营造全社会反诈氛围 [1] - 江苏公安机关披露新型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 揭露犯罪分子通过诱导购买黄金转移赃款的手法 [1][2] 诈骗案件手法分析 - 诈骗分子采用"两头骗"策略 先冒充公检法骗取留学生何某45万元 再诱骗郭某用该资金购买黄金完成洗钱 [7] - 郭某因轻信短视频平台"扶贫助农导师"谎言 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并协助购买45万元金条 最终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 [7] - 诈骗分子伪造通缉令和大使馆批文 恐吓留学生何某涉嫌洗钱 迫使其配合转账 [5] 案件侦破与资金追回 - 南京警方通过警企联动机制快速识别异常交易 金店店员因及时报警获见义勇为奖励 [8] - 反诈中心启动核查机制追踪资金流向 发现何某转账资金来自其父母 最终45万元全额返还受害人家属 [3][8] - 警方利用银行转账记录和跨国协作 在澳大利亚警方协助下找到被诈骗留学生何某 [5][6] 反诈工作成效与机制 -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 2023年专项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5万名缅北涉诈嫌疑人 [10] - 公安机关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 强化对"两卡"、通信链、资金链的治理 提升精准识别能力 [11] - 国家反诈中心推出APP、96110专线等7种防诈工具 厦门和江苏等地组建超千名反诈志愿者队伍 [11] 行业协作与公众教育 - 公安部联合发布《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分类披露10类高发电诈类型 [10] - 银行、通信部门与警方协同健全预警机制 工信部推出跨境提醒服务强化防控网络 [11] - 南京警方定期为企业开展反诈培训 常熟市构建189个反诈"微堡垒"实现群防群治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