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近39亿港元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5-22 17:4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8.80亿港元。其中,建设银行、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约9.29亿港元、5.84亿港 元;腾讯控股遭净卖出约8.66亿港元。 ...
港股怎么又热闹起来了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5-22 15:01
港股市场动态 - 小米完成425亿港元闪电配售,位列港股历史第三大配售项目,前两位是美团542亿和比亚迪435亿 [1] - 2023年港股IPO募资仅463亿,较2021年缩水86%,创20年来最低 [1] - 2025年港股IPO融资额653.25亿,同比增长691.33%,配售总额1242.68亿,同比增长853.47% [1] -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46亿美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2] - 一季度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港股持仓达到27%的新高 [2] 港股流动性问题 - 2021年港股日均成交额214亿美元,远低于美股的4000-5000亿美元 [12] - 港股20%大市值股票贡献90%流动性,小市值股票流动性差 [12] - 2022-2023年港股破发率超过60% [14] - 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额超过2427亿港元 [34] 港交所改革 - 唐家成和陈翊庭上任后推动改革,解决流动性困境和提升国际吸引力 [19] - 18C章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已商业化公司市值要求从60亿降至40亿 [23] - 新股结算平台FINI缩短资金冻结时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4] - 审批上市申请时间中位数从61日缩减至28日 [26] - 印花税从0.13%下调至0.1%,允许库存股回购 [26]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分为三部分:科技资产重估、新消费行情、高股息资产 [31] - 公募基金一季度加仓最多为腾讯682.85亿、阿里336.01亿、中芯国际205.01亿 [33] - 险资通过港股通买港股可免征红利税,一季度15次举牌港股高股息资产 [34] - 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资金南下 [35] 行业板块表现 - "港股三姐妹"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带动新消费风暴 [1] - "港股三兄弟"小米、比亚迪、蔚来掀起再融资狂潮 [1] - 恒生科技权重股在AI浪潮下表现活跃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出现复苏迹象 [3]
港股通5月21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22:10
从连续性进行统计, 有2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连续净买入天数较多的有建设银行、美 团-W,连续净买入天数分别为7天、4天。以其间净买入金额统计,净买入金额最多的是建设银行,合 计净买入为55.09亿港元,其次是美团-W合计净买入为24.40亿港元。有2只股获连续净卖出,净卖出金 额居前的有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合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152.32亿港元、17.32亿港元。(数据 宝) | 代码 | 简称 | 成交金额(万港元) | 成交净买入(万港元) | 今日涨跌幅(%) | | --- | --- | --- | --- | --- | | 00939 | 建设银行 | 191005.37 | 68932.56 | 0.58 | | 03690 | 美团-W | 234601.69 | 65596.17 | 0.66 | | 00883 | 中国海洋石油 | 197099.26 | 58698.23 | 1.48 | | 01093 | 石药集团 | 74160.80 | 36372.53 | 3.49 | | 01530 | 三生制药 | 228598.21 | 26829.29 | 8.7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4.27亿元。港股通(沪)方面,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分别获净买入6.89亿港元、6.16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5.43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石药集团、泡泡玛特分别获净买入3.64亿港元、1.39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7.92亿港元。
快讯· 2025-05-21 17:35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4.27亿元。港股通(沪)方面,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分别获净买入6.89亿港 元、6.16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5.43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石药集团、泡泡 玛特分别获净买入3.64亿港元、1.39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7.92亿港元。 ...
流动性5月第2期: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融资买入额回落
甬兴证券· 2025-05-21 16:04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5.12 - 5.16)国内 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国 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美元指数上行,中美 10 年国债利差边际走扩;融资买入额回落,南向资金流小幅净流出 [1][2] 各部分总结 宏观流动性 - 国内:上周 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4749%、1.6793%,3 个月、1 年 SHIBOR 下行至 1.6470%和 1.6710%,10 年期与 2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 0.2044%;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 4751 亿元,MLF 净投放 0 亿元 [3][13] - 国外:上周 2 年期、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3.98%和 4.43%,美元指数升至 100.98,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走扩至 -2.75% [3][15] 市场流动性 - 公募基金:2025 年 5 月新成立 40 只基金,发行份额 309 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 26 只,发行总额约 101 亿份 [4][21] - ETF 基金:2025 年 5 月新成立 8 只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 27 亿份;上周 ETF 股票基金规模为 29828 亿元,成交金额 3621 亿元,占总规模 12.1%,环比上行 2.6 个百分点 [4][26] - 南向资金:上周南向资金小幅净流出,2025 年初至今净流入 5675 亿元,累计净流入达 3.82 万亿元;行业层面传媒、电子、汽车净流出约 172 亿元,银行、煤炭、医药净流入 119 亿元;风格层面科技板块净流出 171 亿元,金融板块净流入 93 亿元 [4][34][36] - 两融资金:上周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 1124 亿元,环比下降 6.4%;两融余额约 1.81 万亿元,环比上升 0.14%,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比重环比持平;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是机械、国防军工、医药,合计约 41.2 亿元,净流出较多的是计算机、汽车、电子,合计约 -24.9 亿元;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 [5][44][46] - 募集资金:5 月股权融资规模约 73 亿元,其中 IPO 公司数为 5 家,融资规模 29 亿元;6 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融资规模约 45 亿元 [5][49]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63.32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美团-W、中国移动分别获净买入10.24亿港元、5.5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74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康方生物、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2.37亿港元、2.1亿港元;三生制药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4亿港元。
快讯· 2025-05-20 17:34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63.32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美团-W、中国移动分别获净买入10.24亿港 元、5.5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74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康方生物、美团-W 分别获净买入2.37亿港元、2.1亿港元;三生制药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2.4亿港元。 ...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84.59亿元。港股通(沪)方面,阿里巴巴-W、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4.37亿港元、8.62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盈富基金、泡泡玛特分别获净买入7.97亿港元、2.89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9.89亿港元。
快讯· 2025-05-19 17:33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84.59亿元。港股通(沪)方面,阿里巴巴-W、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4.37亿 港元、8.62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盈富基金、泡泡玛 特分别获净买入7.97亿港元、2.89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9.89亿港元。 ...
港股资金专题报告:南向资金配置大金融板块,外资配置科技板块
长江证券· 2025-05-19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南向资金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在港股不同行业呈现不同流向,南向资金近30日流入减少,香港银行市场流动资金总结余大幅上升,“公募新规”影响资金配置方向 [2][5] 南向资金近30日流入减少,香港银行市场流动资金总结余大幅上升 - 2025年5月7 - 14日,A股相对H股溢价程度较高,近30日南向资金流入量减少,5月6日港币汇率走强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操作增加了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 [5] - 沪港AH股溢价指数处于2013年以来均值 + 1倍标准差区间,反映A股相对H股估值溢价处于高位,两地投资者对估值有分歧 [5] - 截至5月14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30日移动平均值周环比变动16.8%,“公募新规”提升A股大金融等板块配置吸引力,香港市场流动性改善降低短期套利空间,导致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收窄 [5] “公募新规”发布,南向外资流入金融板块 南向资金情况 - 2025年5月12 - 1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42.13亿港元,主要流入银行、半导体等行业,排名前五行业合计净流入45.32亿港元,主要流出硬件设备、软件服务等行业 [6][18] - 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银行(20.90亿港元)、半导体(7.21亿港元)、医药生物(5.92亿港元)、非银金融(5.74亿港元)和耐用消费品(5.56亿港元) [6][18]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变化方面,国防军工、家庭用品等话语权变化相对靠前 [18]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情况 - 2025年5月12 - 13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21.71亿港元,主要流入非银金融、硬件设备等行业,排名前五行业合计净流入32.74亿港元 [6][29] - 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11.83亿港元)、硬件设备(11.27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06亿港元)、家电II(2.82亿港元)、传媒(2.77亿港元),净流出最多的5个行业是半导体、耐用消费品等 [6][29] - 外资中介机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变化方面,家庭用品、化工等变化排名靠前 [29] 2025年5月7 - 13日,南向流入红利板块,外资流入科技板块 南向资金情况 - 2025年5月7 - 1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6.25亿港元,主要流入银行、可选消费零售等行业,排名前五行业合计净流入141.79亿港元,主要流出软件服务、硬件设备等行业 [7][36] - 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银行(65.64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46.84亿港元)、电信服务(12.43亿港元)、煤炭II(9.35亿港元)和医药生物(7.53亿港元) [7][36]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变化方面,煤炭II、国防军工等话语权变化相对靠前 [36]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情况 - 2025年5月7 - 13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65.92亿港元,主要流入软件服务、非银金融等行业,排名前五行业合计净流入165.99亿港元 [8][46] - 净流入前五行业为软件服务(44.64亿港元)、非银金融(40.19亿港元)、硬件设备(34.17亿港元)、家庭用品(31.08亿港元)、食品饮料(15.91亿港元),净流出最多的5个行业是可选消费零售、银行等 [8][46] - 外资中介机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变化方面,家庭用品、化工等变化排名靠前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