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
搜索文档
项昊宇: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呼唤新型“雁群模式”
环球网· 2025-09-15 06:58
东亚区域合作模式转型 - 传统雁阵模式以日本为领头雁 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为后续雁阵 通过线性梯度转移 垂直分工体系和出口导向驱动创造经济奇迹 [2] - 当前模式面临动能减弱困境 需转向创新驱动的多核协同网络模式 实现从成本优势向创新共生优势的跨越 [1][5] 雁阵模式式微原因 - 中国快速发展改变区域产业格局 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技术迭代能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打破原有梯度转移模式 [3] - 全球价值链重构使产业整体转移被模块化分工取代 后发国家难以通过承接完整产业实现全面工业化 [3] - 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大数据 算法 算力 碳排放权成为新生产要素 旧模式依赖制造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减弱 [3] - 地缘政治冲击割裂全球供应链 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和关税政策使出口导向模式难以为继 产业分工体系受政治因素干扰 [4] 新型雁群模式特征 - 多核共生结构取代单雁领航 日本在高端材料与氢能源 中国在市场与数字技术 韩国在半导体与ICT 新加坡在金融与服务等领域各具核心优势 [5][6] - 网络化水平分工取代垂直梯度分工 各国发展利基优势 如马来西亚专注半导体封测 泰国成为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印尼利用镍资源发展电池产业 [6] -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双轮驱动 通过跨境数据流动 电子商务 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创造新增长点 [7] 区域一体化制度支撑 - RCEP和CPTPP等协定通过降低关税 统一原产地规则 规范数字贸易 为创新网络提供制度基础 [7] - 需加快RCEP升级扩容 共推区域新基建 设立区域创新基金 促进人才流动以支持数字化和绿色转型 [8] 各国战略定位 - 中国应发挥网络枢纽作用 开放国内市场 提供区域公共产品 推动数字和绿色标准制定 [9] - 日韩新等发达经济体需通过技术输出 标准共建和开放服务业市场引领产业升级 [9] - 东盟及新兴经济体需制定清晰发展战略 投资数字与绿色技能教育 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技术投资 [9]
为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秩序贡献力量 ——写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之际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9
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要义。依托东博会、峰会形成的"南宁渠道",各方加强沟 通协调,在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物流运输等环节简化流程,提高了物流通关效率。 同时,东博会、峰会积极搭建贸易促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商机。据统计,21年来,东博会吸引了 130多万名客商参展参会,持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峰会框架下举办200多场商界经贸活动,推动了一批 重大项目合作。 金秋时节,广西南宁迎来四海宾朋。将于9月17日开幕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 投资峰会,聚焦"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 体"主题,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因素。 "第22届东博会将举办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对话活动,引导企业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涵盖的数字 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接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说。 在南宁迎接东博会、峰会时,距南宁市200余公里的崇左市宁明爱店口岸也是一派繁忙。货车队伍首尾 相接,车厢周围散发着榴莲、山竹等水果的香气。去年10月,爱店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启用后, 为越南水果便捷进入中国市场打通了重要通 ...
国际观察|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4 21:48
深化合作 拓展全球服务贸易新路径 作为中德(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的重要承载地和中德(欧)隐形冠军与创新型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北 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中德示范区)今年再次来到服贸会参展。 聚焦"数智领航,服贸焕新"年度主题,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合作前景广""创 新程度深""开放水平高"成为与会各国嘉宾和参展商对本届服贸会的最深刻印象。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货物贸易增长承压背景下,服贸会的举 办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中国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结 构不断提质升级。在合作共赢理念引领下,中国正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和确 定性,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示范区企业埃帕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埃帕德集团在华设立的中国区总部。该公司副总经理付 莎莎认为,服贸会的高效创新平台促进了行业内交流和海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 "德国企业可以通过与中国在金融服务、软件开发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共享中国 服贸发展红利。"在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看来,中国 ...
2025年服贸会落幕:达成900余项成果,超25万人次入场
新京报· 2025-09-14 18:40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首次实现首钢园区一址举办 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和5600家企业线上亮相 累计入场观众突破25万人次[1] - 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 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 占参展商比例超1/4[3] - 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3] 展览成果与创新展示 - 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届新高[1] - 发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198项成果 包括109项精准医疗、超高清视听、光量子计算机等方面新品首发[7] - 展示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具身智能清洁产品、5G规模化应用全链条场景、智能手术室等创新成果[3] 国际交流与合作 - 爱尔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澳大利亚组织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3] - 主宾国澳大利亚在金融、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 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9] - 26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境内外部长、世界500强高管等重要嘉宾围绕数智时代电商发展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4]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 推出"北京方案"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1个北京市政务云和N个应用方案[5] - 部署"全息路口"系统实现交通实时监测 数字平台智能助手提供近6万次咨询问答[12] - 启用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接驳车等智能化产品打造11类智慧服务场景[12] 文商旅体融合与消费体验 - 组织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消费市集等45项文商旅体融合活动 推出11条商务考察线路[10] - 观众参与打卡活动超15万次 线上10个打卡点位和线下10余条线路覆盖近40个点位[11] - 潮玩企业推出限量版非遗联名产品 将绒花制作、粉彩轧道瓷等传统工艺融入潮玩设计[11] 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 - 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推动多边数字贸易规则落地[5] - 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等重磅成果系统呈现发展风向[4] - 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领域前沿动态与创新实践 彰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15]
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4 13:18
服贸会平台与全球合作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在北京举行,拓展了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 [1] - 服贸会作为高效创新平台促进了行业内交流和海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合作 [2] - 服贸会已成为促进服务经济领域政策交流和创新合作的国际平台,体现了加强国际服务贸易的坚定决心 [3] 数字贸易发展与规模 -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4.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3% [2] - 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和跨境电商正深刻改变全球服务贸易格局,有望大幅提升其规模和质量 [3] - 中国加快培育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为全球服务贸易注入新活力 [4] 技术赋能与产业融合 - 服贸会展示了人工智能、5G、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数字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和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 [4] - 中国在服务贸易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领域转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创造新型高质量互联互通 [4] - 数字智能科技对全球服务贸易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相关科技领域的成就为创新升级提供了支持 [4] 中国开放政策与市场机遇 - 德国企业可通过在金融服务、软件开发或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开拓新市场并共享中国服贸发展红利 [2] - 中国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开放,为德国企业在高端制造和汽车服务等领域找到新发展空间 [2] - 中国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建立自贸试验区推动服务业发展,为合作伙伴平等参与全球服务贸易搭建平台 [6] 对全球南方的影响 - 中国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与平台、创新数字金融与支付生态等举措,构建全球南方数字服务贸易新生态 [5] - 中国让获取人工智能技术更为经济实惠,为非洲在该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5] - 过去10年,中国在减少服务贸易壁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多个领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6]
国际观察丨数智服贸 互惠共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服务贸易描绘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9-14 13:0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展示中国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球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国际合作与共赢 [1] - 中国通过服贸会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网络,为全球服务贸易注入新动能,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1][7] 深化合作拓展全球服务贸易新路径 - 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作为中德经济技术双向合作重要载体,通过服贸会促进海内外多元主体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 [2] - 德国企业可通过与中国在金融服务、软件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开拓新市场,共享中国服贸发展红利 [2] -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4.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3% [2] - 服贸会有效回应全球对高质量服务贸易的需求,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可其作为促进服务经济领域政策交流和创新合作的国际平台 [2][3] - 人工智能、数字平台和跨境电商正深刻改变全球服务贸易格局,中国举办服贸会推动技术赋能和水平提升 [3] 数智赋能激活全球服务贸易新生态 - 中国加快培育数字服务贸易、"人工智能+服务贸易"等新业态,通过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规则重塑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升级 [4] - 服贸会展示人工智能、5G、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人等数字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解决方案 [4] - 中国引领服务贸易向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领域转移,通过数字化、智能平台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新型高质量互联互通 [4] - 中国在数字科技领域的成就为创新升级全球服务贸易提供支持,并通过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数字金融与支付生态等措施构建全球南方数字服务贸易新生态 [4][5] - 中国使人工智能技术更经济实惠,为非洲在该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机会 [5] 互惠共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 服务贸易因数字化、绿色化、包容性等特点展现较强韧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5] - 中国支持全球开放合作和技术转让,是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的先进国家和智能服务技术重要出口国 [6] - 中国通过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建立自贸试验区、制定数字化转型新标准等制度举措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合作和创新发展 [6] - 过去10年中国在减少服务贸易壁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促进计算机、航空运输、法律等领域服务贸易自由化 [6] - 中国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助力破解世界经济发展结构性难题,促进各国构建协同创新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7]
绿色创新 绘就双碳新画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06:25
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核心展示 - 以新能源与能源低碳服务、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三大重点诠释"绿色生产力赋能地球家园"主题 [1] - 特设零碳园区方案馆提升服贸会"含绿量" 展现中国全面绿色转型进程 [1] 零碳园区技术与解决方案 - 10余家展商集中展示零碳园区建设创新技术 包括边缘计算控制器模块(手机大小)实现园区能源监控数据清洗与传输 [6] - 零碳园区能碳管理平台嵌入AI算法和大数据模型 实现虚拟电厂、工业综合能源、建筑综合能源的智慧管控 [6] -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制成垃圾衍生燃料 1吨可再生能源替代0.47吨标准煤并减排1700公斤二氧化碳 [6] 能源绿色转型实践 - 京能集团近三年完成7250万平方米智慧供热改造 能源利用率提升且碳排放下降 [6] - 在河北、内蒙古建设百万千瓦级风光基地 已实现435万千瓦风光装机进京 [6] - 可再生能源装机从2020年553万千瓦跃升至2800万千瓦(增长约5倍) 预计"十四五"末突破3000万千瓦 [7] 数字化与能源融合 - 能源物理能量"瓦特"转化为数字信息能量"比特" 推动绿色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7] - 数字产业板块新布局呼应"数智领航"主题 为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动力 [7] 水务科技创新成果 - 首次设置水务科技创新展区 展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卫星遥感、双模雨量计、多模水位计、无人割草船等) [8][9] - 芯视界公司地表水监测终端(圆盘状漂浮设备)实时采集电导率/温度/溶解氧等十多项水质参数 采集能力相当于数十平方米水质检测站 [8] - AR活水沙箱实现沉浸式地理水文推演 支持水域修复方案制定 [9] 绿色经济国际合作与规划 - 中国外贸从"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转向"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组件)出口结构 [11] - 北京市将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纳入"十五五"规划 重点培育七大绿色产业(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替代蛋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气候韧性环保/绿色金融/绿色专业服务) [11]
寻路全球绿色经济新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4 00:06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全球绿色转型进入创新驱动关键阶段 论坛聚焦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 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 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及SDGs债券将成为重要金融工具 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 - 多边开发银行在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决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1]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趋势 -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从产品出海深化为产业出海 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跃升为价值引领[1] - 品牌竞争力 技术原创性和标准制定权成为核心[1] -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和绿色贸易发展伙伴[1] 碳市场发展影响 - 强制碳市场扩容实现碳排放交易从单一市场管控向多元管控转变 纳入更多边际减排成本和不同主体[2] - 碳市场完善催生碳核查 碳监测 碳咨询 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为企业带来新业务增长点[2] 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挑战 - 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熟悉行业并适应地方政策 需一项目一方案和一企一策的综合能源转型方案[2] - 低碳技术需要极强技术转换能力 从实验室到小试再到中试 是技术和产业相融合协同推进的产业创新[2] 人工智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的核心引擎[2] - 机器学习与大模型显著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2] - 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能源全链条智能化跃迁 实现清洁能源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协同突破[2] - 人工智能驱动智能装备向自诊断 自优化 自进化跃迁 实现效能极限突破与全生命周期价值重塑[2] 零碳园区建设重点 - 建设零碳园区重点是优化能源结构 从供给端调整能源结构 从需求端提高能效 在生产端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产业布局[3] - 零碳园区建设分为八个步骤 包括核算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 核算碳排放情况 可行性分析预测 制定建设目标 制定阶段目标 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改进基础设施 预测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4] 零碳园区核心价值 - 创建零碳园区最核心价值是降本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通过余热余压回收和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节能技术深度赋能[4] - 零碳园区提升品牌形象并促进招商引资 满足企业对低碳基础设施需求 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4] - 零碳园区培育绿色产业并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通过技术开发和产业链转型培育新兴业态 实现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核心引擎[4]
2025年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3 17:11
论坛概况 - 2025年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吸引联合国及欧盟委员会官员 10国驻华使节 中央部委专家 多地政府代表 专家学者 企业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会[1] - 论坛聚焦"共筑SDGs——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主题 深入研讨SDGs与绿色经济 绿色贸易与碳足迹 绿色创新与产业转型 零碳园区建设与发展4大议题[1] 国际机构观点 -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强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是国际社会最大共识 需通过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推动实现[1] - 联合国系统驻华总协调员常启德指出议程目标时限仅剩5年 国际社会需即刻行动 并肯定中国在绿色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成果 建议从绿色创新 技术共享 标准互认三方面深化国际协作[2] 中国政策导向 - 北京市政府将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纳入"十五五"规划 重点推进绿色技术 绿色产业培育 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 绿色经济政策环境四方面任务[2] -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强调ESG理念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框架 将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ESG评价体系[2] 行业实践与协作 - 中外嘉宾围绕绿色贸易与碳足迹 全球绿色贸易动向 产品碳足迹 绿色供应链等热点分享方案[3] - 论坛签署两项合作协议: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法国) 国际地球宪章中国中心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达成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伙伴协议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与湖北绿冷高科集团签约AI智能节能环保空气源热泵项目[4] 成果发布 - 创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经济解决方案生态伙伴联盟"平台 发布《2025年绿色发展报告(中英双语)》[4] -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首发《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标准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首发Climate Drive平台及《净零排放指南》[4] - 美国落基山研究所发布《区域废钢回收中心发展态势洞察与战略研究》 英国CDP发布《ESG全球数据研究与前瞻:可持续发展红利与商业韧性》报告[4]
热议绿色经济,服贸会传递创新与全球合作声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13:00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议题 - 论坛以共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主题 聚焦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 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3]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7项中9项直接关联绿色经济 169个分项目标仅35%进展顺利 公共健康 教育 能源 数字互联领域进展显著 安全饮用水 卫生服务 气候变化领域进展缓慢 [3] - 多边协作与绿色创新被视为实现目标的核心路径 需构建更具雄心的全球伙伴关系 [3]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实践 - 中国在所有SDGs目标上均提前完成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全球经济贡献显著 [4] - 中国外贸结构从服装 家具 家电老三样转向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组件新三样 体现绿色转型实践 [4] - 绿色经济创新需从绿色技术 技术共享 标准互认三方面深化国际协作 [4] 北京市绿色经济发展战略 - 北京市聚焦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产业培育等五大方面 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5] - 将绿色经济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 重点培育七大战略性产业:先进能源 合成生物制造 替代蛋白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气候韧性环保产业 绿色金融 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 [5] 绿色经济国际合作重点领域 - 绿色贸易与碳足迹 零碳园区 人工智能绿色产业应用被确定为全球合作核心领域 [3] - 国际社会需坚持行动导向的多边合作 与中国深化绿色经济协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