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这一晚,资本市场的大佬们正在疯狂抄底
梧桐树下V· 2025-06-26 17:55
梧桐学霸会员两年卡 - 日常价6599元 活动价3299元 折扣力度达50% [2][4] - 产品为2年有效期会员卡 支持随时学课、下载课件及教师答疑 [3] - 促销时间为6月19日-26日 强调长期使用性价比高于单年续费 [3][4] 企业并购重组实操手册 - 定价99.5元 含17.3万字/342页/11章节 覆盖并购全流程 [7][8] - 内容特色为双视角分析(交易双方+中介机构) 含100+案例 [8] - 限时促销同步进行 强调年度稀缺性 [9] 中国企业出海指南 - 活动价99.5元(原价199元) 含15.5万字/332页/9章节 [13][19][20] - 内容涵盖政策应用与案例实操 聚焦2025年最新政策 [19][20] - 促销文案突出"知识自助餐"概念 适合短期集中学习 [14][21] 梧桐学霸会员季卡 - 季卡活动价999元(原价1499元) 立减500元 [15][22] - 产品定位为90天短期知识强化 适合项目制学习需求 [21][22] 企业出海3周训练营 - 奖学金班定价691元 含13小时视频/30+课程 支持永久回看 [24][25] - 学成返现600元 实际成本仅91元 课程设计为零基础体系化教学 [25] 科技类企业港股IPO通关 - 活动价134.5元(原价269元) 课时2.5小时 [27][28] - 内容聚焦18C合规路径 解析A1申报8类问题+12类审核雷区 [27][28] 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 折扣价64.5元(原价129元) 含15种收购方式案例分析 [30][31] - 案例选自2024-2025年 双视角(保代+律师)解析底层逻辑 [30]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实务 - 促销价299.5元(原价599元) 含5小时20分钟/81案例/171页课件 [33][34] - 附赠24万字电子书《破局之道》 系统梳理62个实务热点 [33]
降本、出海、降负债:牧原股份的“韧性增长”逻辑
金融界· 2025-06-26 10:29
战略布局与经营管理突破 - 公司通过"三驾马车"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养殖成本优化至12.2元/公斤新低、港股IPO取得实质性进展、海外技术输出模式成功落地 [1] - 战略转型路径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展现行业周期波动中的强大韧性 [1] 港股IPO与国际化进展 - 2025年5月27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2] - 港股上市核心诉求是为未来5-10年海外业务铺路,东南亚市场为首站 [2] - 越南子公司已投入运营,与BAF企业形成从猪场设计到人员培训的完整服务链条 [2] - 港股募资将用于供应链建设、海外并购及生物安全研发,其中合成生物技术是重点方向 [2] 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 - 2025年5月养殖成本降至12.2元/kg,环比降低0.2元/kg,成本低于11.5元/kg的场线占比达11.5% [3] - 成本下降得益于健康管理、育种优化、营养配方和智能化应用的协同突破 [3] - 种猪育种体系科学化改造改善肉质与盈利水平,低豆粕日粮规模化应用支撑饲料成本下降 [3] - 牧元安粮公司合成氨基酸研发试生产产能达设计值80% [3] - 全年成本目标为12元/kg,年底单月成本需接近11元/kg [3] 负债优化与产业协同 - 2025年计划降低负债规模100亿元,基于现金流结构根本性转变 [4] - 2024年资本开支首次低于资产折旧,增量投资转向存量优化 [4] - 长期目标将资产负债率降至40%区间 [4] - 屠宰肉食业务2900万头/年产能暂停扩张,通过渠道拓展和产品结构优化有望2025年实现盈利 [4] - 屠宰端需求反馈逆向指导养殖端育种与生产,形成全产业链价值管理闭环 [4]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提出"体面养猪"愿景,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从业者收入 [4] - 成本优势成为穿越周期的护城河,国际化与技术创新布局打开行业价值增长新空间 [4]
赛力斯引入50亿战略投资,问界剑指三年内百万辆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20:08
战略投资引入 - 赛力斯汽车引入9家战略投资者,通过货币增资获得50亿元资金,注册资本增至106.37亿元 [2] - 公司持股比率从98.7709%降至93.6328%,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2] - 行业分析认为引资目的包括实现问界品牌三年内产销百万辆目标及寻求更大自主发展空间 [2] 财务与资本结构 - 增资旨在强化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55亿元,净资产9.63亿元,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率76.8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流出76亿元,增资可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3] 产能扩张计划 - 2025年初公司确立"三年内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 [3] - 三座工厂总设计年产能60万辆,2024年1-9月龙盛新能源工厂产能利用率达98.93% [3] - 此前通过发行81.64亿元股份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以支持产能扩张 [3] 战略投资者背景与协同效应 - 投资者包括国有银行投资平台、中移系产业基金及宝武绿碳基金等专业机构 [4] - 国资股东加入有助于供应链完善、产业资源协同,体现对重庆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支持 [4] - 中移系基金可支持车联网、5G-V2X探索,宝武绿碳基金强化汽车材料与碳中和合作 [4] 港股IPO与自主发展 - 战略投资者国有背景可能推动港股IPO估值提升,公司已于4月28日递交港股招股书 [4] - 引入多元化投资者赋予更大战略自主权,拓宽资源渠道,平衡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4]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1-5月公司累计销量10.88万辆,同比下降22.92% [5]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3.2%,低于行业5%-8%平均水平 [5] - 中长期需兼顾降低负债率、提高研发投入及扩大自主发展空间等问题 [5]
港股IPO持续火爆!打新“赚钱效应”热度不减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1:36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截至6月24日,年内已有17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等待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1]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上市35只新股,本周有8只新股上市(含已上市的3只和即将上市的5只) [1][2] - 本周即将上市的公司包括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周六福、SAINT BELLA等5家 [3] 重点IPO项目分析 曹操出行 - 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441.79万+国际3976.07万),每股定价41.94港元,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228.23亿港元 [4]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梅赛德斯-奔驰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9.52亿港元) [4] - 暗盘阶段大跌16.79%,但2021年起连续位列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4] 香江电器 - 拟发行6822万股,招股价区间2.86-3.35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1.72亿港元 [5] - 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0.8%市场份额),电热水壶对美加出口占比较大 [5] - 暗盘下跌2.80%,基石投资者拟认购40.46%股份(假设发售价3.11港元/股) [5] 其他待上市公司 - 蓝思科技(A股市值超千亿)拟港股上市,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赛道 [5] - 12家已过聆讯公司中包括维立志博、极智嘉科技、安井食品等,其中11家为本月通过聆讯 [6][7] 新股表现与市场热度 - 6月上市的7只新股中,5只上涨(药捷安康-B首日涨78.71%,佰泽医疗涨42.18%),2只破发(MetaLight跌30.26%) [9][10] - 2025年已上市的35只新股中,破发率28.57%(10只),映恩生物-B累计涨幅达116.70% [10][11] - 港交所募资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一,安永预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11][12]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港股IPO市场复苏动力来自"科企专线"落地、中概股回归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稀缺性 [12] - 港交所强调服务实体经济优先于排名目标,致力于提供高效融资平台 [12]
港股IPO持续火爆!打新“赚钱效应”热度不减
证券时报· 2025-06-24 21:2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已上市35只新股,本周有8只新股上市(含已上市的3只和即将上市的5只)[2] - 截至6月24日已有17家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等待上市,其中5家(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周六福、SAINT BELLA)将在本周登陆[1][4] - 剩余12家通过聆讯的公司包括蓝思科技、峰岹科技、安井食品等A股明星企业,其中蓝思科技总市值超千亿元[8][9] 重点IPO项目分析 - 曹操出行:计划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发售价41.94港元/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228.23亿港元;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认购9.52亿港元;2024年按GTV计算位列国内网约车行业第二[6][7] - 香江电器:拟发行6822万股,招股价2.86-3.35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1.72亿港元;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第十(0.8%市场份额),电热水壶出口占比较大;基石投资者拟认购40.46%发售股份[7][8] - 蓝思科技: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8] 新股表现与市场热度 - 6月上市的7只新股中5只上涨,药捷安康-B首日涨幅达78.71%,佰泽医疗和容大科技涨幅超40%,仅三花智控和MetaLight破发[12][13] - 2025年已上市的35只新股破发率28.57%,涨幅最高为映恩生物-B(116.70%),药捷安康-B(78.71%)和蜜雪集团(43.21%)表现突出[13][14] - 港股IPO市场快速复苏,募资规模全球第一,专业人士预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14][1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落地和中概股回归推动市场热度,形成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的良性循环[15] - 本批拟A+H上市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和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港股[15] - 港交所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致力于提供有力融资平台支撑企业发展[15]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港股IPO狂飙!科技类企业赴港IPO策略分享
梧桐树下V· 2025-06-22 16:53
港交所"科企专线"新政核心内容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吸引科技企业赴港上市[1] - 适用对象包括特专科技公司(如AI、芯片、新能源等)和生物科技公司(如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尤其适合早期阶段或产品未商业化的企业[3] 上市条件与自测工具 - 行业属性需符合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18C章)或"生物科技"(18A章)领域[4] - 特专科技公司需满足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15%,生物科技公司需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6] - 允许未盈利、无收入企业上市,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合作意向书)[7] - 企业可通过港交所官网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进行自测,或发送查询表格至港交所邮箱获取初步反馈[8][9] 保密提交申请流程 - 与港交所签署保密协议(NDA),确保提交材料仅限审核团队可见[11] - 提交PDF加密文件至港交所指定系统,材料包括公司简介、财务数据、法律文件等[12][13] - 港交所专线团队在30天内反馈意见,重点审核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14] "科企专线"专属服务 - 提供一对一辅导,包括上市规则解读和募资策略建议[16] - 符合条件的企业(如A股已上市公司、估值超百亿)可申请快速通道,审核周期缩短至30天[17] - 支持同股不同权(WVR)设计,创始人可保留控制权[18] 常见问题与避坑指南 - 技术描述需附第三方认证或合作方背书,避免过于虚化[21] - 关联交易需透明化,提前切割关联业务或披露公允性证明[22][23] - 引入至少2家管理规模≥10亿港元的资深独立投资者,增强投资者关系[25] 上市后持续合规要求 - 需公开技术商业化进展、研发里程碑等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细节可申请豁免[27] - 建议发布季度研发简报,每年至少进行2场路演以维护市值[28] - 18A/18C企业增发新股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29] 与其他市场对比 - 港股"科企专线"在盈利要求、审核周期、估值水平、信息披露压力等方面与A股科创板、美股纳斯达克存在差异[30][31]
祥康控股港股IPO:严重依赖单一客户及缺乏长期采购承诺
金融界· 2025-06-20 22:54
公司概况 - 祥康控股是亚洲技术服饰制造业的第三大技术服饰制造商,按2024年生产值计算 [1] - 公司成立于1968年,拥有逾半个世纪的经营历史 [1] - 为国际高端奢侈运动及时尚品牌共同开发及制造技术服饰产品 [1] - 与超过10个国际知名高端奢侈运动及时尚品牌拥有人发展业务关系,前五大客户合作长达5至20年 [1] - 公司定位为客户的产品共同开发及生产的战略伙伴,提供广泛的增值服务 [1] - 具备制作3D虚拟原型的能力,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及样品制作的成本和时间 [1] 财务数据 - 2023财政年度收入约为1,2756百万港元,2024财政年度收入约为1,2316百万港元 [2]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总额约为83百万港元,2024财政年度大幅增长至415百万港元 [2] - 2023财政年度销售订单数量约为33百万件,2024财政年度约为26百万件 [2] 客户集中风险 - 公司严重依赖客户A,该客户是一个全球运动及户外品牌集团,合作超过12年 [2] - 2023财政年度向客户A的销售收入约为6669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523% [2] - 2024财政年度向客户A的销售收入约为7663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的622% [2] - 2023财政年度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收入约963%,2024财政年度占949% [2] - 公司每年仅有11名客户 [2] 业务不确定性 - 公司并无来自客户的长期采购承诺,可能面临收入波动 [3] - 业务可能受到季节性因素的重大不利影响 [3] - 可能受到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及持续冲突以及贸易战的不利影响 [3] - 若客户A大幅减少订单量,公司可能无法及时获得新商机 [3]
兆易创新年入74亿赴港IPO:股价曾应声下跌,“私募大佬”葛卫东位列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03
公司概况 - 兆易创新是一家多元芯片设计公司,提供Flash、利基型DRAM、MCU、模拟芯片及传感器芯片等产品,采用无晶圆业务模式,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 [1] - 公司于2005年4月由朱一明创立,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986 SH),最新市值800亿元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 3亿元、57 61亿元、73 56亿元,权益股东应占年度利润分别为20 53亿元、1 61亿元、11 03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5 5%、30 3%、35 7%,销售成本占比从54 5%升至64 3% [2]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11 5%增至2024年15 3%,行政开支占比从6 1%升至7 1% [2] - 2023年营业利润大幅下降至2 4%(2022年为28%),2024年恢复至15 6% [2] - 2024年税前利润15 3%,年度利润15 0%,其中权益股东应占15 0% [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朱一明持股6 89%,为第一大股东,无质押或限售股份 [6][8] - 私募大佬葛卫东持股2 8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 81% [6][8]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多家公募基金产品,如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 19%)、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 73%)等 [8] 市场表现 - 最新股价数据:最高123 25元,最低119 60元,成交量61048手,成交额7 38亿元,动态市盈率85 3倍 [4] - 52周股价区间为64 13-147 56元,总股本6 64亿股,流通股占比100% [4] - 5月20日宣布赴港IPO计划后,次日股价盘中下跌6 54%,公司解释H股定价通常低于A股可能影响短期情绪 [9][10] 管理层 - 朱一明现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负责整体战略规划,拥有清华大学物理学士、工学硕士及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4][5] - 朱一明同时担任长鑫科技集团董事长,曾担任长鑫存储CEO等职务 [5]
港股投资的双面棱镜:IPO新赛道与港股通“入通”策略
长江证券· 2025-06-20 09:10
港股 IPO 市场现状 - 2024 年 9 月至 2025 年 6 月上市的港股,首日上涨概率 62.1%,上市 30 日后上涨概率 55.6%[17] - 2025 年 1 - 5 月港股首次招股募资额 776.7 亿港币,接近 2024 年全年,同比增 709.4%[20] - AH 溢价率从 2025 年 1 月 2 日的 153.6%降至 6 月 13 日的 136.5%[22] 港股 IPO 市场回暖原因 - 政策上,证监会 5 项措施、港交所科企专线等降低上市门槛[7][28] - 市场层面,港股“新经济”行业占比高,南向资金流入提升流动性[7][35] - 企业需求方面,内地公司海外扩张需在港融资,南向资金持股提升利于新兴行业赴港融资[7][54] 投资策略 - 策略一:关注龙头赴港上市为 A 股带来的机遇,提前 30 个交易日布局,如 2022 - 2025 年 5 月样本中 T - 30 日 A 股上涨概率超 50%,平均涨幅 5.08%[8][60] - 策略二:关注龙头公司上市后的“入通”机遇,历史数据显示高权重股入通前股价易涨,入通后部分行业短期内股价上涨概率大[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