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搜索文档
赓续伟大抗战精神 汲取团结奋斗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02
抗战精神传承 - 抗战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观众留言簿记录了大量真挚感悟,展现了民族记忆史的延续 [1] - "勿忘"二字频繁出现在留言中,体现历史教育意义和自省精神 [2] - 观众通过家书、旗帜等展品与历史人物产生跨时空共鸣,强化和平发展理念 [2] 爱国主义教育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决定性因素,激发当代人爱国情怀 [3] - 留言簿显示代际互动,如孩童立志参军与官兵回应,体现精神传承 [3] - 不同职业群体(医护人员、大学生村官)在留言中表达实践抗战精神的决心 [4] 社会发展启示 - 8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的历史飞跃,留言反映人民对发展成果的认同 [4] - 新时代强调弘扬爱国情怀,将其作为克服困难的精神旗帜 [3] - 当前需赓续抗战精神,凝聚团结奋斗力量推进民族复兴 [4]
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京开幕
新华社· 2025-07-04 00:01
两岸青年峰会 - 2025两岸青年峰会在北京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和青年代表700余人出席开幕式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两岸青年峰会是台湾与大陆青年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为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汇聚新生力量 [1] - 尹力呼吁加强文创、非遗、影视等人文交流,推动两岸青年常来常往、深化情谊 [1]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强调两岸青年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2] -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视频致辞鼓励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看看,也欢迎更多大陆青年来台湾走走 [2] 峰会活动安排 - 峰会以"携手绘青春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将举办主论坛、分论坛、科技文化融合成果展等交流活动 [2] - 7月至8月还将举办京台青年交流营等活动 [2]
总书记和青年朋友在一起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怀、期望以及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以下是按照要求总结的关键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关怀 -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年、关怀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2] -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青年,"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 [3] - 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平等亲切交流,令无数青年人感到温暖,交流过程中常常是掌声、笑声连成一片 [4] -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回信与青年互动,纸短情长,给予青年肯定和鼓舞 [5][6]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 - 叮嘱青年"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7] - 鼓励青年"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 [7] - 勉励青年"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 [7] - 希望青年"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6] 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 青年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1] - 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7] - 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20] - 青年在科技创新中展现才华,如人工智能领域的年轻人才 [16] - 青年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如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 [17][18] 青年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拉开共青团深化改革的大幕 [14] - 2017年4月,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党管青年原则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 [14] - 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14]
焦点访谈|正青春!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征程
央视网· 2025-07-01 21:34
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党员总数达10027.1万名,从建党初期50多人发展为全球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3] - 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778.6万名占比超50%,35岁及以下新党员占比超80%[13][20] - 职业分布覆盖各行各业,青年党员比例持续提升[13][20] 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如李大钊、方志敏等先锋代表[7] - 抗日战争时期涌现杨靖宇、赵尚志等党员,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中牵制日军并壮烈牺牲[9] -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党员达440万,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吸收邓稼先等科技人才[11][13] 新时代党员群体表现 - 脱贫攻坚战中青年党员黄文秀带领百坭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71%后因公殉职[15] - 2024年防汛期间村支书李清学为营救村民牺牲,体现基层党员先锋作用[16][18] - 党员在抗震救灾、突发公共事件中始终冲锋在前[15][18] 组织建设与时代贡献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结构优化,为第一个百年目标提供组织保障[13] - 新时代党员创造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两大奇迹,参与全球治理[20] - 党组织体系持续健全,执政根基进一步夯实[20]
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0:1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团结奋斗的核心意义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奋斗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强调新时代需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需全体中华儿女克服自满情绪和松劲懈怠行为[2] - 中国式现代化面临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需14亿人民理解支持改革以破解发展难题[3] - 当前需应对外部打压遏制和全球性问题,通过团结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竞争力和持续力[5] 团结奋斗的原则方向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团结奋斗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国家命运所系[7] - 需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巩固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基础[9] -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凝聚力量,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均服务大局目标[10] - 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通过求同存异画出最大同心圆[11] 团结奋斗的实践路径 -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并围绕全局献良策[1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15] -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宗教中国化和法治建设[16] - 团结新阶层人士和民营经济人士,激发创新活力并践行新发展理念[18] - 深化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工作,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9][2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新华网· 2025-07-01 00:40
活动概述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 [1] - 现场观众包括"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最美人物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众800余人 [1] 演出内容 - 音乐会演绎17首音乐作品,形式包括交响乐、混声合唱、民族器乐演奏等 [2] -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管弦乐《人民的胜利》等作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 - 童声合唱《我们的田野》表达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 - 管弦乐《千里江山》《清风云月》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器乐联奏《和美家园》展现民族团结 [2] - 民乐与乐队《焕彩国风》融合年轻化旋律,展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2] - 歌剧选段《珊瑚颂》、京歌《圆梦中国人》呈现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2] - 管弦乐《光荣梦想》、交响合唱《新征程》将演出推向高潮,鼓舞文艺工作者和群众团结奋斗 [2] 演出团队 - 参演单位包括中国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无锡交响乐团等 [3] - 景焕、袁丁等中青年艺术工作者参与演出 [3] 播出安排 - 音乐会将于7月1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4]
学习原声丨歌声献给党
新华社· 2025-06-30 17:2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宴会时,乐队特意加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体现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 [2]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全场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领航》,展现党的领导和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4]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11] -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坚持党的领导"列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首,强调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发展的核心 [14] 人民生活改善 - 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村民春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反映脱贫攻坚政策对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7] - 彝族群众称赞"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江西神山村村民对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你呀,不错嘞",体现基层群众对党的认可 [7] - 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纪战"疫"的中国答卷,展现党领导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强调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的未来展望 [14]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展现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 [7] -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举行,体现国家在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方面的努力 [12] - 江苏220千伏华电武坚2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配套输电线路建设,反映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 [12]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建设,展示国家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成就 [14] - 复兴号列车穿行在拉林铁路林芝段,体现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果 [18]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16:54
团结奋斗的核心意义 -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 - 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1][31] -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2][31] 中国式现代化与团结奋斗 - 新征程上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2][43]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2][43]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46] 奋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6][31] - 奋斗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6][18] -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聪明才智、辛勤汗水和巨大牺牲[9] 团结精神的历史与实践 -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0] -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必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5][16] - 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37] 斗争精神与风险挑战 -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掌握斗争规律[18][27] - 面对围堵、遏制、打压,应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因为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39] - 未来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只有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41] 历史经验与未来展望 - 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31][32] - 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31] - 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47]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证监会发布· 2025-06-30 11:37
中国共产党历史成就 - 成立104年执政75年 带领人民创造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4] -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进程[4] - 拥有9900多万名党员和51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 领导14亿人口大国[5] 制造业发展 - 从依赖进口洋货到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6] - 洛阳轴承集团展示精细件和风电设备 智能机械臂实时作业[6][8] - 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之路是党带领人民走出的康庄大道[6] 五年规划与现代化 - 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 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20] - "十五五"规划编制强调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20] - 新时代推进变革性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21] 科技创新 - 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展现人工智能产业宏图[39][41] - 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39] 基层治理 - 枫桥镇枫源村创新"三上三下三公开"村务治理办法[51]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规定修订 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36] - 流动党员管理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强化党组织建设[31] 民族地区发展 - 凉山州彝海结盟纪念馆记载民族团结历史[55] - 党组织带领各族群众实现乡村振兴 绘就发展新篇章[56]
学习手记 | 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新华社· 2025-06-29 06:4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党的历史成就以及新时代的展望展开,属于政治宣传类内容。由于文中未提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符合任务要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