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

搜索文档
什么是文化?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洞见· 2025-06-20 18:10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器以载道,物以传情。 上周,跟几个哥们小聚。 开了一瓶国窖1573,几两白酒入口,便侃起大山来,聊书画文学,也论时事风云。 倘若有人或是讲错或是语塞。 我们这些好哥们就会开启嘲讽模式:没文化,真可怕。 没文化,的确可怕。 但这几年我发现,有文化,更可怕。 因为,你永远都玩不过一个有文化的人。 作者: 洞见ciyu 文化,是一种传承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他喝酒的本事,不比作文章的本事差。 这两千年下来,士人的狂傲与落寞,武将的壮烈与不甘,都在这一杯酒里。 酒,是文人的心头好。 李白爱喝酒。 有得意之事得饮酒尽欢下,有失意之事也得饮酒消遣下。 无酒不成诗。 他是不折不扣的诗仙,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仙。 苏轼爱喝酒。 世味酿成酒,苦乐皆在杯中。 三百多首词作中,酒出现了九十多次。 唐伯虎也爱喝酒。 很多人估计会和我一样在想,如果可以跟古人共饮一杯酒,该有多好。 国窖1573还真做到了。 酿造它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活文 ...
美归还的中国国宝,刺痛了多少中国人
凤凰网财经· 2025-06-17 21:28
文物回归与文化复兴 -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向中国移交流失79年的战国帛书《五行令》与《攻守占》[2] - 回归仪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 这批文物1946年被非法带离中国[3] - 自1840年以来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超过1000万件 包括大英博物馆等镇馆之宝[4] 博物馆热潮与文化认同 - 节假日博物馆成为最火爆打卡地 小长假超7000万人次参观[7][8] - 秦始皇陵兵马俑单日接待42万人 故宫博物院65万人 成都博物馆206万人[9] - 剑桥教授评价中国文物完整串联上万年文明 每件藏品都在诉说历史[11] 国宝文物历史价值 - 贾湖骨笛展现9000年前七声音阶 西周何尊铭文首次出现"中国"一词[13][15] - 秦兵马俑还原古代军队风貌 三星堆隐藏未解之谜[17][20] -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被誉为文物界颜值巅峰[21] 《中国国宝全书》核心卖点 - 收录50家博物馆1000+件镇馆之宝 覆盖1万年文明史[28][31] - 10斤重巨幕开本 含禁止出境文物如红山玉龙 陈仓石鼓等[33][36][37] - 高清细节展示孝端皇后凤冠九龙九凤 大理国金翅鸟等珍品[44][46][49] 内容特色与工艺 - 360°无死角鉴宝 含考古学家手绘纹饰与功能解析[63][127] - 27轮专业校色还原文物本色 艺术纸呈现视网膜级画质[68][117] - 附历史年表与海外遗珍章节 完整串联文明脉络[59][153][154] 营销策略与定价 - 原价998元限时369元 相当于特价机票成本[80][81] - 预售赠4重礼包含藏书票 纹样画册 时间轴拉页[84][86][88] - 姊妹篇《绘画全书》《书法全书》同价发售 三套组合价1098元[210][241] 文化价值延伸 - 文物见证王朝兴衰 如越王勾践剑 晋公盘 唐三彩等[99][102][104] - 西方大师毕加索评价"谈艺术还得是中国人"[41] - 唯一未中断的文明通过文物展现5000年文化自信[110][111]
旺旺副董说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18:14
两岸媒体人峰会 - 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在第六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开幕式致辞中表达对两岸统一和中华文化的强大信心 [1] - 周锡玮强调媒体人应利用多种平台和工具讲真话,破除人为障碍,让民众了解真相 [1] 两岸关系与民进党当局 - 周锡玮指出民进党当局因害怕真相而限制和破坏两岸交流 [1] - 他认为民进党利用侧翼、绿色网军传播谎言的做法难以持续,正确资讯传播将使其谎言不攻自破 [1] 中华文化自信 - 周锡玮的自信源于中国人的强大、公平正义立场、优秀制度和正确观念 [1] - 他强调台湾同胞也是中国人,中华文化传统值得骄傲,教育应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 -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文明和文化应发挥更积极作用 [1] 媒体责任与传播 - 周锡玮建议媒体人多学习并传播正确道理,通过真实资讯感动人心 [1] - 他认为只要敢讲真话,资讯会像水流一样难以阻挡,最终破除民进党当局的障碍 [1]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品味“中国味道”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8 11:11
活动概况 - 中国味道活动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 聚焦人间烟火和讲述中国故事 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 各国常驻代表团和法国文化界等千余位嘉宾参与 [1] - 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支持 多个中外文化机构联合承办 [1] -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阿索莫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大使杨新育等出席活动 [1] 活动内容 - 活动设置乐享美食 名茶品鉴 非遗互动 VR体验四个区域 [2] - 风雅宋韵主题宴以仿南宋官窑青瓷餐具盛装东坡肉 蟹酿橙等宋代经典菜式 营造简素清雅的美学氛围 [2] - 孔府家宴展示孔府六艺冷拼牡丹花食雕技艺 诠释儒家礼食合一的哲学内核 [2] - 径山茶宴携宋韵点茶演绎东方美学 展示十二道点茶仪轨和潮州工夫茶 [2] - 潮绣传承人运用垫高绣技法现场创作牡丹纹样 糖画艺人制作十二生肖造型 [2] 文化传播效果 - 各国嘉宾对中国茶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国际友人慕名而来 对福鼎白茶中的白毫银针 白牡丹 寿眉等种类区别感到好奇 [4] - 国家一级茶艺师表示茶叶走出国门备受欢迎 坚定了文化自信 希望更多机会在世界舞台传播中国茶文化 [4] - 《遇见东坡》VR体验项目成为亮点 各国来宾通过VR设备穿越至北宋汴京 沉浸式感受东坡笔下的诗意生活 [4] 嘉宾互动 -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现场品鉴中国味道 [3] - 法国嘉宾与身着民族服饰的国家一级茶艺师吴小钦合影 [5]
“中国味”吸引更多新友故交(文旅棱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8 09:52
文化符号与旅游吸引力 - 茶、陶瓷、丝绸、长城等文化符号是外国游客来华旅行的核心吸引力,六成以上入境游客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目的 [1] - 这些文化符号既是外国游客对中国的美好想象,也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1] - 如何让经典文化符号生动可感,让游客在短暂旅程中深度体验文化内涵,是行业盘活历史特色文化资源的关键 [1] 创新文旅产品与体验 - 浙江杭州推出茶主题研学课程、茶村民宿等产品,游客可参与采茶、炒茶农事体验并居住于茶园 [2] - 江西景德镇的陶艺工坊提供陶泥捏制、拉坯上釉等体验,让游客见证陶瓷制作过程 [2] - 广东广州的香云纱制作工艺体验让游客触摸"软黄金"织物的独特魅力 [2] - 创新的文化表达方式使"中国味"更加意蕴丰厚,推动文旅产品多元化发展 [2] 文化驱动的旅游趋势 - 文化和美好生活体验已成为外国游客入境游的核心吸引力 [1] - 行业通过深度文化体验产品吸引游客,如农事参与、手工艺制作等互动形式 [2] - 多元化的文旅产品有助于将更多外国游客"请进来",增强文化认同感 [2]
当外国人穿上汉服(体验“中国味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4 05:17
阿雅在大唐不夜城拍摄的汉服写真。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瑞秋的东西合璧风格穿搭,下身为马面裙,上身是西式衬 衣。 婚纱照拍摄现场,吴雨翔(中)和父母合影。 扫码观看视频 开栏的话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中国土地,体验中国文化。尝各地美食、过传统节日、打卡非遗手 作……这些瞬间勾勒出了独特的"中国印象"。每一次体验,都是一场中外文化的交流、邂逅,有着一个 个惊喜与感动交织的故事。 本版今起推出"体验'中国味儿'"专栏,挖掘文化碰撞的精彩瞬间,展现外国朋友眼中的当代中国。 随着"汉服热"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接触并爱上汉服。他们有的在景区打卡汉服旅拍,有的时常穿着 汉服工作和生活,还有的自发制作短视频推广汉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 礼仪,爱上中式美学。 1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留学生阿雅: 打卡旅拍,让我爱上汉服 我对汉服的"初印象",来自于中国古装剧。 我出生在一个跨国家庭,我的父亲是约旦人,母亲是中国人,所以从小我就会和家人一起看一些中国电 视剧。无论是《西游记》里衣袂飞扬的仙女形象,还是《琅琊榜》中古人峨冠博带的样子,都令我印象 深刻。不过,那时我只把汉服当作一个新奇的文化符号。 ...
第五届 “汉语桥” 世界小学生中文秀肯尼亚赛区决赛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2 14:41
赛事概况 - 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肯尼亚赛区决赛暨肯尼亚第三届小学生"S集团闪耀杯·汉语桥"中文比赛在首都内罗毕举行 [1] - 活动由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主办,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等四家机构联合承办 [1] - 参赛选手来自15个单位的20位代表 [1] 比赛内容 - 赛事设置汉语主题演讲、中国国情文化知识问答及才艺表演两大环节 [2] - 演讲环节选手展示流利中文能力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 - 才艺表演包含武术、歌曲、舞蹈、绘画、杂技、钢琴演奏等多元形式 [2] 赛事结果 - 奇里木小学夏琳・切普凯莫伊获得冠军 [10] - 埃格顿小学梅西·乔伊·阿蒂诺与帕希思埃利姆女王学校莎内尔·恩乔基获二等奖 [10] - 内罗毕小学格图德·姆维卡利・穆图马等5人获三等奖 [10] 行业影响 - 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指出赛事显著提升肯尼亚青少年中文学习兴趣 [10] - 活动推动中文教育在肯尼亚基础教育阶段的渗透率提升 [10]
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新华社· 2025-05-18 20:33
文化合作与交流 - 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展示了80多件中国手工艺术作品,包括漆器、瓷品、木雕、刺绣、书法、年画等 [2] - 美术馆在中国手工艺术展区开设了汉字书法、剪纸艺术、汉服文化大师课,吸引众多参观者参与互动 [2] - 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教师叶连娜·舒利戈夫斯卡娅带领学生用白俄罗斯传统乐器"钦巴龙"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 [1] 市场需求与趋势 - 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馆长助理达里娅·马尔琴科表示,白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有强烈了解需求,因此活动中特意增加中国元素 [2] - 近年来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与中国方面的合作日益增多,中国游客参观人数显著增长 [2] - 《茉莉花》成为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学生使用"钦巴龙"演奏的必练曲目,源于中国研究生的文化传播 [1] 艺术表现形式 - 白俄罗斯传统乐器"钦巴龙"与中国扬琴结构相似,适合演奏《茉莉花》等东方曲目 [1] - 美术馆通过"人民的肖像"主题展系统展示中国民间艺术,涵盖多种工艺门类 [2] - 文化互动环节设计注重体验性,包括书法、剪纸等可参与性强的活动形式 [2]
记者手记丨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新华网· 2025-05-05 05:52
新华社突尼斯5月4日电 记者手记|在突尼斯国际书展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新华社记者黄灵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伟大国家,中国书法有着独特美感。我还想买一些翻译成阿文和法文的中 国小说,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学作品的魅力。"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突尼斯国际书展的法蒂玛·伊萨,一边观 看中国书法教学视频一边对记者说。 第39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于4月25日至5月4日举行。这是突尼斯的年度文化盛事。今年,中国作为书展主 宾国参展,40多家中国出版社不仅带来一万余册内容丰富、贴近当地读者需求的各类出版物,同时展出 的多彩文化周边产品也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在五洲出版社的书架前,一名突尼斯女孩看到一套三本的中文学习读物立即拿在手中。这名高中生告诉 记者,她在学校选修中文课,觉得这套书非常好,虽然要花费半个月的零花钱,但还是下决心购买。她 表示,今后想报考中文专业,因为中国文化对她非常有吸引力。 一名中方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文学习类书籍和各类童书普遍受当地青少年欢迎。展现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的各类图书也很走俏。一些中国文化爱好者在书展期 间还会询问关于中国武术、热门网络文学的书籍。 中信出版集团 ...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7 10:30
活动概况 -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 [1] - 活动主题为"中文 穿越时空的礼物" 通过知识讲座 艺术对话 文化体验等形式展现中国语言文化 [1] -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 教育文化参赞黄立琼和李蕊 瑞典"聚焦中国"杂志主编傅永安 画家比丽塔·穆尔等百余人参与 [1] 嘉宾观点 -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称中文是文明智慧 人文瑰宝 全人类精神财富 希望更多瑞典人探索中文魅力 [3] - 斯德哥尔摩大学访问学者徐英春博士系统阐述中国语言文字历史 指出其跨越时空 联系中华民族血脉 [4] - 瑞典"聚焦中国"主编傅永安认为语言是吸引年轻人接触中国文化的直接桥梁 [6] - 瑞典画家比丽塔·穆尔分享中国艺术展览经历 称其创作因此获得新灵感 [8] 中文教育发展 - 汉语水平考试斯德哥尔摩中心经理陈曦表示瑞典中文学习者数量随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逐年增长 [10] - 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学生阿莱克斯将赴清华大学交流 期待中国科技创新前沿拓宽视野 [10] 文化体验 - 活动设置水墨画 书法 版画 茶艺等中国文化体验工作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