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土特产”焕新亮相火起来!“跨界”产业链成亮点 激活企业发展新增长点
央视网· 2025-05-08 16:10
钦韩芬过去主要卖鲜果和果汁,但2025年企业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胡柚新产品。产业链创新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增 长点。 同时,当地强化产业协同,加快培育和引进深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等,创新产品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每年安排胡柚产业发展专项 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环节。 宋伟的这家企业就是常山县引进的代表企业之一。2013年,企业流转15000多亩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其间,不断优化种植技术、积 累生产经验。直到2022年,推出了胡柚汁系列产品,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全新的口味和包装,改变了市场对常山胡柚的老印象。常山紧跟着出台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果汁企业迅速增长到了 20家,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加工能力的提升,让胡柚从滞销到热销,带动了种植的技术革新,也带动了农户转变 经营思路,全县200多家专业合作社的利润提升近五成。 央视网消息:常山胡柚是浙江衢州市常山县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然而,随着水果新品种的大量涌现,常山胡柚一度滞 销。近几年,当地打破传统思路,引进果汁加工等全产业链,实现了由"一个果子"到"一个产业"的转型,让销售不再难。 ...
政策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岭药业全产业链创新显成效
人民网· 2025-05-06 14:08
公司概况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军者,以全产业链创新实践推动中药产业升级,在质量管控、科技创新、国际化布局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 质量管控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建设60多个规范化基地,总面积超70万亩,覆盖连翘、黄芪等40余个品种 [1] - 基地严格遵循GACP标准,从土壤监测到采收加工全程数字化追溯 [1] - 质检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高端设备,检测数据得到129个经济体的149个认可机构国际互认 [1] - 药品年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1] 科研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3 9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已上市17个专利中药,其中11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等重大疾病领域 [2] - 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美国生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 [2] - 八子补肾抗衰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杂志上 [2] 国际化布局 - 连花清瘟、通心络等产品已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酸枣仁油软胶囊、连花呼吸系列健康产品获国际批文超百个 [2] - 与荷兰莱顿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开展深度研究 [2] - 通过国际络病学大会等平台促进中医药文化与学术的全球传播 [2]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进中药科技创新、推动中药开放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1项重点任务 [5]
助力“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陆丰甘薯龙头企业获评“省先进集体”
南方农村报· 2025-05-05 01:34
文章核心观点 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业研究中心因助力“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获广东省先进集体表彰,公司凭借甘薯产业实力、品种创新、病害防治、全产业链开发等优势取得成绩,未来将深耕产业矩阵助力“百千万工程”发展 [2][3][29] 公司获奖信息 - 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相关表彰大会上,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业研究中心因助力“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获先进集体表彰 [2][3] 公司产业实力 - 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成功培育龙龙金系列等高品质创新品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6] - 公司有3000亩生态种植标准化基地,自研的龙龙金汕尾粉签年产60万套,成汕尾美食特色标签 [7] 病害防治成果 - 公司牵头推广的“甘薯种苗脱毒技术”被评为薯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为甘薯病毒病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提高产量和品质 [10][11] 全产业链开发 - 公司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8位博士参与陆丰甘薯全产业链开发,解决生产技术痛点和卡点 [15] - 公司通过TQC全程质控,从鲜食甘薯到绿色植保收获良好市场口碑 [16] 品牌建设 - 公司频频亮相大型展会,重点培育的“龙龙金”品牌成功出圈,成陆丰甘薯名片 [18][19]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创新优势形成内涵式增长的生态系统 [21] 产业基地建设 - 公司投资建设的龙龙金产业总部基地大楼开工奠基,占地2.33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近亿元 [25][26] - 大楼投入使用后将推动甘薯全产业链聚合式发展,成为三产融合示范标杆 [27][28]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深耕产业矩阵,聚焦延链强链补链,打造全国金薯品牌,助力“百千万工程”纵深发展 [29][30]
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汇聚特色产业集群
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果 - 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挂牌10年来通过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汇聚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1] - 创新金融领域形成规模,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 [1] - 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 [1] "保税+"业务发展 - 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业务模式最丰富、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 [1] - 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制 [1] 网络货运产业 - 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全国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 [1] - 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 [1] - 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行业生态 [1] 生物医药产业 - 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 [1] - 出台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聚集 [1] - 区内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1] 未来发展计划 - 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创新探索 [2] - 加快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2] - 努力将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2]
天津自贸区迎来十周年,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第一财经· 2025-04-27 20:36
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发展成果 核心观点 - 天津自贸试验区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 4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占全国复制推广成果的14.2% [1] - 用天津市1%土地贡献全市26%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38%进出口额 43%实际使用外资 16%税收收入 [1] - 制度创新指数连续多年位列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前三 区内实有经营主体近9万家 [1] 制度创新与开放水平 - 率先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 完成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首批试点 5项任务全国率先落地 7项经验全国推广 [3] - 货物进口通关时间26.55小时 远低于48小时国际标准 跨境电商退货时间由11天缩短至5天 [3] - 金融创新实施50余项政策 惠及9万户经营主体 新增本外币账户超18万个 跨境收支4300亿美元(占全市25%) 跨境人民币结算8700亿元(占全市32%) [4] 金融创新特色 - 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结算量突破1.1万亿元 全国率先落地融资租赁外债便利化等9个创新项目 累计业务量超350亿美元 [4] - 飞机 船舶 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70% 首创保理行业标准30余项 [6] 产业赋能与集群发展 - GE医疗天津磁共振基地占全球销量50% 未来将增投5亿元建设东半球总部 [5] - 生物医药领域吸引罗氏制药等200余家企业聚集 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 [5] - 共享经济系统整合司机426.6万名 车辆392.5万辆 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 货运量5.8亿吨 运费总额超900亿元 [6]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四个提升":对接国际经贸规则 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新质生产力 深化管理创新 [1] - 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产业链堵点持续创新 打造更高能级科创生态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证监会发布· 2025-04-21 18:58
《意见》指出,要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市场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 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外资企业开展电影后期制作服务。支持符合 条件的港澳台医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后在区内开设诊所。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在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 试验区设立业务机构。开展商事调解组织登记管理试点。 《意见》提出,要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建设先进产业集群,促进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协同 联动。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支持参与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统筹推进自由贸易 试验区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选取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探索。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 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开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 《意见》明确,要推动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升数据跨境流动便 利化水平。要构建高效畅通开放通道,提升航运服务水平,强化陆运空运辐射能力。允许以保税物流方 式开展不同税号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允许液化天然气作为国际航行船舶燃 ...
全产业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六个核桃荣膺“中国食品工业70年领军企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4-10 13:57
公司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桃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发展70年领军企业"称号 [1] - 作为植物蛋白饮料行业领军品牌,推动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 [1] - 入选Brand Finance 2024年"全球软饮料品牌价值50强" [3] - 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轻工领域十强,多次登上《胡润品牌榜》 [3] 全产业链布局与原料优势 - 公司在新疆、云南、太行山建立三大黄金产区专属原料基地 [2] - 实施"3·6·36"采购标准,涵盖6大检测指标和36项理化指标 [2] - 年核桃使用量超1亿公斤,2024年获弗若斯特沙利文"核桃采购量全国第一"认证 [2] -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超10万农户增收 [2] - 联合政府建立《三大核桃黄金产区高产示范园》和《原产地工作站》,提升核桃产量与品质 [2]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累计投入数亿元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及产学研体系 [3] - 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等攻克核桃乳涩腻口感与营养流失难题 [3] - 开发"5·3·28"工艺、"全核桃CET冷萃工艺"和"五重细化研磨技术"三大核心工艺 [3] - 创新技术将核桃研磨至纳米级,大幅提升营养利用率 [3] - 形成精品型、养生系列、五星级、2430、无糖高钙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定位 - 公司实践体现中国食品工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 [1] - 以全产业链筑牢品质根基,科技创新驱动价值升级,产业融合践行社会责任 [4] -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重新定义全球植物蛋白产业格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