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创新
搜索文档
香港这一峰会,主要监管部门齐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4 17:34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改革 - 香港股票市场今年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 [2] - 今年前10个月香港有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 [2] - 香港积极推动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 [2] 金融基础设施与数字资产发展 - 香港发布"固收及货币市场路线图",为下一代金融基建作准备,希望扩展人民币业务成为全球最大跨境人民币市场 [2] - 香港正积极搭建全球黄金交易市场,通过区块链、AI等技术改造金融市场、提升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 [2] - 香港决心发展成为数字资产的全球中心,设有牌照和沙盒项目,使金融科技应用能够在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 [2]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了1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 [3]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3] 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支持措施 - 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总规模1000亿元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截至9月末已累计发起交易近300亿元 [4] - 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今年1到9月已在港发行7期2550亿元央票,央票余额为1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0亿元 [4]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8家银行,截至7月末累计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418亿元,72%的账户绑定了移动支付 [4] 内地与香港金融互联互通 - 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和保险连接证券,助力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建设 [6] - 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6] - 内地与香港将加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合作,强化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国际化的实验窗口作用 [7]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成就 - 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数量实现大幅增长 [8] - 已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8] - 已有24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 [8] 未来合作与发展方向 - 中国证监会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与国际投资者常态化沟通 [8] - 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构建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8] - 国际机构被倡议做投资价值的发现者、改革发展的贡献者和市场稳定的维护者 [9]
香港这一峰会,主要监管部门齐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1-04 17:24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与改革 - 香港股票市场平均每日交易额超过320亿美元,较去年翻一番[2] - 2024年前10个月香港有80个IPO募资,总金额超260亿美元,IPO募资金额排名全球第一[2] - 香港积极推动改革,允许海外公司融资贸易风险管理提升效率,并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2] - 香港发布"固考量和货币市场路线图",为下一代金融基建作准备,希望扩展人民币业务,成为全球最大跨境人民币市场[2] - 香港正积极搭建全球黄金交易市场,通过区块链、AI等技术改造金融市场、提升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2]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发展 - 香港决心发展成为数字资产的全球中心,与监管者合作为未来做准备,保证数字资产健康可持续发展[2] - 香港设有沙盒项目,使金融科技应用能够在受控环境中进行测试[2] - 强化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国际化的实验窗口作用,支持港资机构深度参与内地的数字金融实践[6] 内地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3]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3]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3] 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举措 - 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截至9月末累计发起交易近300亿元[4] - 2024年1到9月在港发行7期2550亿元央票,央票余额为17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0亿元[4] -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8家银行,累计开立Ⅱ类、Ⅲ类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418亿元[4] - 支持内地保险公司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和保险连接证券,助力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建设[5]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成就 - 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数量实现大幅增长[7] - 已有269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与沪深港通机制持续优化完善[7] - 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7] - 已有24个特定品种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7] 未来合作与发展方向 - 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香港为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5] - 内地与香港加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领域合作[6] - 中国证监会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构建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7] - 深化与香港证监会等机构的跨境监管执法合作,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监测与信息共享[8]
开放创新 成效显著
金融时报· 2025-09-11 11:37
金融开放创新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发布"金改30条"指导意见 聚焦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 [1] - 十年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 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措施 [1] - 协助出台"大湾区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等专项政策 取得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 [7] FT账户应用成效 - FT账户具有本外币一体化 账户内自由兑换特点 提供账户 汇兑 融资和划拨便利 [3] - 农行广州分行为船舶制造企业设计FT账户远期结汇方案 汇率优于境内约250个基点 [3] - 企业落地远期结汇6400万美元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锁定出口订单收益 [3] 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 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 构建跨境数据可流动数字桥梁 [4] - 深度融合粤澳两地资信信息 丰富客户信用维度 助力金融机构构建信用评估模型 [4] - 工商银行通过平台验证澳门客户资信报告 快速完成3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发放 [3][4] 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新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24年10月上线试运行 以资金流信息跨行共享补齐信用短板 [5] -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为高科技企业定制"资金流+科创快贷"方案 交叉分析资金流信息和财务数据 [6] - 企业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审批时间缩短70% 并获利率优惠 及时补充现金流 [6] 企业跨境金融实践 - 高科技企业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汇兑成本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1] - 船舶制造企业手持订单金额突破数百亿元 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但面临2-5年账期带来的汇率风险 [2] - 专精特新企业因研发投入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通过创新融资方案确保正常运营 [6]
广东自贸试验区 开放创新 成效显著
金融时报· 2025-09-11 10:19
金融开放创新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发布"金改30条"指导意见 聚焦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化以粤港澳合作为重点的金融开放 [1] - 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 协助出台"大湾区金融30条""横琴金融30条""南沙金融30条"等专项政策 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 [7] 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 - FT账户为本外币一体化银行账户体系 具有账户便利、汇兑便利、融资便利和划拨便利优势 汇率优于境内远期结汇约250个基点 [3] - 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 构建跨境数据可流动数字桥梁 实现资信报告跨境验证 全流程线上操作降低脚底成本 [3][4][5] 企业金融服务案例 - 船舶制造企业通过FT账户办理6400万美元远期结汇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该企业手持订单金额突破数百亿元 [2][3] - 专精特新高科技企业通过"资金流+科创快贷"获得1000万元授信 审批时间缩短70% 获得利率优惠 [6] - 澳门创业者通过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300万元个人信用贷款成功获批 解决跨境数据难认痛点 [3][4][5] 实体经济效益 - 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企业汇兑成本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1] - 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补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短板 为缺乏信贷记录企业提供新增信渠道 [5][6]
KKR首支人民币基金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43
外资机构布局人民币基金 - KKR旗下境内私募实体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完成备案,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1] - 该基金规模约4亿元人民币,LP包括平安资本旗下母基金、新加坡曹氏家族企业"曹宝记(TPC)"及施罗德旗下基金 [2] KKR公司背景 - KKR成立于1976年,是全球领先的投资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达6860亿美元 [2] 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地位 - 临港凭借开放优势、制度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外资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枢纽 [2] - KKR人民币基金落地临港,标志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关键里程碑,同时凸显临港作为金融开放创新前沿阵地的吸引力 [2] 人民币基金的战略意义 - 外资发起的人民币基金将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全球资本对接中国经济与产业升级需求 [2] - 此举助力中外资本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 [2]
广州南沙打出 金融开放创新“组合拳”
证券时报· 2025-08-14 06:14
政策发布与核心内容 - 《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包含88项具体落实举措 [1] - 《实施方案》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 发展特色金融服务等7个方面提供政策施工图 [1] - 政策旨在逐项拆解“南沙金融30条”内容 着力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 [2] 重点金融领域与发展规划 - 南沙拟通过2025至2030年6年时间 聚焦改革措施 平台建设等五方面打造南沙特色金融港 [2] - 南沙出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 从产业集聚 发展运营等七方面优化区域金融生态 [3] - 针对实体企业推出“鲲鹏计划”企业上市培育体系 构建企业上市全链条培育生态 [3] 重点项目与平台建设 - 一批聚焦跨境金融 气候投融资 船舶租赁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在大会上集中签约 [1][3] - 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南沙期货产业园举办招商启动仪式 将于9月30日正式开园 [1][3] - 南沙期货产业园位于南沙明珠湾起步区 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5.1万平方米 [3] 政策实施与目标 - 相关部门将按照88条举措挂图作战 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2] - 目标为招引一批市场主体 落地一批金融产品与服务 形成一批案例与事例 [2] - 政策旨在成为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招引重大项目的有力抓手 [2]
88项细则落地 广州南沙打出金融开放创新“组合拳”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21:36
政策发布与实施方案 - 《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推出88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 [1] - 《实施方案》围绕7个方面提出88条落实举措,包括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等 [2] -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表示将按照88条举措挂图作战,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招引市场主体并形成案例 [2] 南沙特色金融港建设 - 南沙拟通过2025-2030年6年时间,聚焦改革措施、平台建设等五方面打造特色金融港 [2] - 南沙出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从产业集聚、发展运营等七方面优化区域金融生态 [3] - 针对实体企业推出"鲲鹏计划"企业上市培育体系,构建企业上市全链条培育生态 [3] 重点项目与期货产业园 - 中非友好经贸发展基金会项目、中信金租船舶租赁项目等1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4] - 南沙期货产业园将于9月30日正式开园,占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1万平方米 [4] - 南沙期货产业园是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定位为全国性大型期货金融业总部及国际性金融服务平台 [4] 产业园布局规划 - 南沙已形成"1+3+15"的产业园优化布局方案,包括中心城区、3个先行启动区和15个重点产业片区 [5] - 中心城区涵盖蕉门河中心区、明珠湾起步区两个产业区 [5] - 15个重点产业片区包括黄阁国际汽车城、大岗先进制造园区等 [5]
深圳金融开放创新成效显著 三大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快讯· 2025-07-22 14:55
外籍人员支付便利化 - 深圳外籍人员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29%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深圳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突破200亿元 [1] 跨境金融服务 - 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达2.76万亿元 [1]
一揽子举措相继落地金融高水平开放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金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 外资持股门槛大幅放宽 自3月1日起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取消"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规定 6月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筹建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已完全取消 [2] - 外资机构总资产规模显著 目前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达9% 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国内市场占比近20% 中资机构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业 [2]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1月央行等五部门提出20条政策措施 包括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同类新金融服务 支持跨境购买境外金融服务 便利外国投资者资金汇入汇出 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安排 [3]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3月央行外汇局扩大试点范围 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3] - 推出跨境支付通系统 6月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联合上线该系统 提供线上快速双边本币及人民币汇款服务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3] - 深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月证监会修订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 销售比例限制从50%放宽至80% 10月9日起允许QFII和RQFII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 央行完善债券通"南向通"机制 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4] - 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增长 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达4.4万亿元 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00% [4]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 - 跨境融资便利化成效显著 上海银行通过便利化政策为某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办理1100万元人民币外债额度 缓解研发资金压力 [5] - 跨国公司资金池规模领先 截至5月末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169家 集中外债额度2468.3亿美元 境外放款额度超800亿美元 均居全国前列 [6] - 自由贸易账户广泛使用 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7.9万个 3月印发新规促进自贸账户业务发展 6月央行上海总部拟全面提升自贸账户功能 [6] - 境外支付便利化加速 4月Payoneer完成收购易联支付 成为第三家获准在华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外资平台 实现"大额刷卡 小额扫码 现金兜底"全覆盖 [7] 未来开放方向 - 扩大制度型开放经验复制 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规则 在更宽领域加大开放力度 [8] - 深化核心业务领域开放 外资机构在资产管理绿色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具差异化优势 引入外资可弥补中资在衍生品设计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短板 加速碳金融巨灾债券等新兴市场成熟 [8] - 优化国际金融中心配套 建议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金融税收制度 构建金融与海关商务等部门协调监管机制 提升金融案件审理专业性和效率 [9]
央行:加大“上海经验”复制推广力度,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
快讯· 2025-07-04 16:50
金融开放创新政策 - 人民银行将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 包括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八项支持政策 [1] - 加大"上海经验"复制推广力度 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 [1] - 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将推广到全国 为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发展探索实践路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