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合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的换股实施的提示性公告
核心交易方案 - 中国船舶以发行A股股票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 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 [1][5] - 换股比例为1:0.1339 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转换为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2][8][9] - 交易已获证监会注册批复(证监许可〔2025〕1501号) 中国重工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1][6] 换股定价机制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定为37.84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定为5.05元/股 基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交易均价 [7] - 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后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调整为37.59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调整为5.032元/股 [7] - 中国船舶每10股派现2.50元 中国重工每10股派现0.18元 利润分配已实施完毕 [7] 换股实施安排 - 换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4日 登记日收市后持股股东可参与换股 [2][9] - 非整数股处理按小数点尾数排序分配 尾数相同时采用计算机系统随机发放 [2][9][14] - 中国重工股票终止上市后 账户市值显示暂停直至完成中国船舶股份登记 [2][10][14] 资产与债务处置 - 中国船舶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6][13] - 要式财产办理变更登记 子公司股权及分公司归属存续公司 [13] - 未偿还债务自交割日起由中国船舶承继 有效合同主体变更为中国船舶 [13] 特殊股份处理 - 存在减持限制的股份转换后 限制条件及减持记录在中国船舶股票上延续 [3][14] - 设质押、司法冻结的股份转换后 权利瑕疵状况在对应中国船舶股份上保持有效 [3][15] - 未领取现金红利继续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按原证券代码601989代理发放 [3][15] 过渡期安排 - 2025年9月5日起至完成股份登记期间 中国船舶作为协助执法义务人配合执行事宜 [4][15] - 换股实施完成后将另行刊登股份变动及新增股份上市公告 [3][11][16]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事项的换股实施公告
交易方案核心内容 - 中国船舶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 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 [1][5] - 换股比例确定为1:0.1339 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取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2][8][9] - 中国重工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起终止上市 合并完成后将注销法人资格 [1][6] 交易定价细节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定为37.84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定为5.05元/股 [7] - 经2024年度利润分配除权除息调整后 中国船舶实际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 中国重工为5.032元/股 [7] - 中国船舶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现2.50元 中国重工为每10股派现0.18元 [7] 换股实施安排 - 换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4日 登记日收市后持股股东自动参与换股 [2][9] - 非整数股处理采用尾数排序分配 尾数相同时采用计算机随机发放方式 [2][9][14] - 中国重工股东账户将于2025年9月5日起不再显示持股 待换股完成后显示中国船舶股票 [2][10][14] 资产与债务处理 -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6][13] - 中国重工子公司股权将变更登记为中国船舶子公司 分公司同步变更登记 [13] - 未偿还债务自交割日起由中国船舶承继 有效合同主体变更为中国船舶 [13] 特殊股份处理 - 存在减持限制的股份在换股后 限制条件将延续至中国船舶股票 [3][14] - 已质押、司法冻结股份换股后 权利瑕疵状况在中国船舶股份上继续有效 [3][15] - 未领取现金红利将继续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代理发放 [3][15] 过渡期安排 - 2025年9月5日至股份登记完成期间 中国船舶将协助有权机关办理执行事宜 [4][15] - 中国船舶将作为换股发行股票的协助执法义务人 [4][15]
广发证券: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1: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较上年同期114.59亿元增长34.4% [2] - 净利润达70.06亿元,较上年同期47.35亿元增长48.0%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9元/股,较上年同期0.52元/股显著提升 [2] 资产负债表变化 - 总资产规模达8,158.39亿元,较期初7,587.45亿元增长7.5% [1] - 货币资金余额1,753.67亿元,较期初1,693.96亿元增加3.5% [1] - 金融投资规模4,150.54亿元,较期初3,695.12亿元增长12.3% [1] - 负债总额6,592.59亿元,资产负债率80.8% [1] 收入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1.98亿元,其中经纪业务净收入39.21亿元,资管及基金业务净收入36.69亿元 [2] - 利息净收入10.59亿元,利息收入59.08亿元 [2] - 投资收益48.76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5.01亿元 [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75亿元,较上年同期0.85亿元大幅增长 [2]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2.30亿元,主要由于金融工具投资活动增加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280.59亿元,主要来自投资收回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21.39亿元,主要用于债务偿还 [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60.32亿元 [3] 股东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509.47亿元,较期初1,476.02亿元增长2.3% [1][3] - 其他综合收益37.32亿元,较期初35.27亿元增长5.8% [1][3] - 未分配利润453.78亿元,较期初424.35亿元增长6.9% [1][3] - 少数股东权益56.33亿元,较期初54.83亿元增长2.7% [1][3]
中国重工拟于9月5日终止上市,将并入中国船舶
新浪财经· 2025-08-29 20:15
公司退市与合并安排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并摘牌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1] - 终止上市原因为中国船舶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1][2] - 中国重工股票将按1:0.1339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转换后市值将在投资者账户中体现 [1] 合并交易进展 - 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于2025年1月7日原则同意本次吸收合并总体方案 [2] - 上交所于2025年7月4日审核通过该合并交易 标志着A股史上规模最大吸收合并案正式落地 [2] - 合并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总资产超过4000亿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2]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中国重工总资产2215亿元 中国船舶总资产1819.77亿元 [2][3] 市场数据与市值 -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 中国船舶股价37.38元/股 市值1671.79亿元 [3] - 中国重工自2025年8月13日起停牌 停牌前市值1162.90亿元 [3] 公司业务背景 - 中国重工成立于2008年3月 2009年12月上市 主营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五大板块 [1] - 中国船舶为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公司 业务涵盖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1] - 两家公司均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 [1]
亚太药业: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22亿元下降31.5% [4] - 净利润为1.0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547.52万元大幅增长1821.3%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较2024年同期的0.01元增长1300% [5]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为12.43亿元,较期初的14.02亿元下降11.3% [1] - 货币资金为6.25亿元,较期初的7.44亿元下降16.0% [1] - 应收账款为9691万元,与期初9531万元基本持平 [1] - 短期借款为3006万元,较期初大幅减少 [1][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3.02亿元降至0元,债务结构显著改善 [2]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89.6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239.84万元下降13.9% [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6亿元,主要因收回投资收到现金 [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5亿元,主要因偿还债务支付2.77亿元 [6][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9亿元 [6] 成本费用分析 - 营业成本为1.0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亿元下降31.2% [4] - 销售费用为2555.88万元,同比下降13.5% [4] - 财务费用为3066.27万元,同比增加167.2%,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 [4] - 研发费用为690.65万元,同比下降3.4% [4]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1.29亿元,较期初的9.72亿元增长16.1% [2] - 资本公积为20.05亿元,较期初增加9906.96万元 [2] - 未分配利润为-16.82亿元,亏损较期初收窄1.05亿元 [2] - 股本为7.46亿元,较期初增加1708.13万元 [2]
西上海(605151)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22:3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30.1%,主要因合并武汉元丰及余姚高歌导致合并范围变化及汽车饰件业务收入增加 [1][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09.37万元,同比下降116.08%,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仅56.7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7.14% [1] - 毛利率17.59%,同比下滑21.79%,净利率0.6%,同比暴跌92.83% [1] 成本与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8204.91万元,占营收比9.88%,同比增长14.68%,其中销售费用同比激增112.85%主因合并范围变化 [1][4] - 财务费用同比暴涨632.61%,主因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及合并子公司利息支出 [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8.5%,受合并武汉元丰及余姚高歌影响 [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9.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97%,应收账款利润比高达2760.66% [1][7] - 货币资金2.18亿元,同比增长16.01%,有息负债3.2亿元,同比激增58.84% [1] - 短期借款同比上升134.47%,预付款项同比增136.56%,均与合并范围变更及业务扩张相关 [5] 现金流与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9元,同比改善17.66%,但持续为负值 [1] - 每股收益-0.05元,同比下降115.15%,每股净资产10.03元,同比减少2.42% [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60.95%,主因上期支付股权收购款较多,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32.47%主因银行借款减少及还款增加 [8] 特殊项目与业务说明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暴跌336.31%,主因理财收益减少及私募基金公允价值损失 [6]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135.78%,主因收回应收款导致坏账准备减少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及汽车行业综合物流服务,产品包括包覆件、涂装件和安全件 [7]
中国汽研: 中国汽研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53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124.65亿元,同比增长23.29% [1] - 营业收入为19.11亿元,同比下降6.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亿元,同比增长1.77%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0亿元,同比增长3.3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69.72万元,上年同期为-1.36亿元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9%,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 [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3.31%,共计5.35亿股 [3] - 第二大股东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98%,共计9011.83万股 [3]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如中欧养老产业混合型基金持股0.90% [3] 企业合并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于2024年9月将天津天平质量检测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转让给公司 [2] - 2025年5月将中认车联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公司 [2] - 上述交易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并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代码601965,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董事会秘书黄延君,证券事务代表叶丰瑞,联系电话023-68851877 [1] - 办公地址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1]
Hudson Global and Star Equity Holdings Announce Closing of Merger
Globenewswire· 2025-08-22 20:30
合并交易完成情况 - 哈德逊全球公司(Hudson Global)与Star Equity Holdings完成合并 交易于2025年8月22日正式生效 双方股东已于2025年8月21日批准该交易 [1] - 合并后Star普通股股东获得744,291股哈德逊全球普通股 优先股股东获得2,690,637股哈德逊全球A系列优先股 兑换比例为每股Star普通股兑换0.23股哈德逊全球普通股 [3][8] - 哈德逊全球普通股继续以"HSON"代码交易 A系列优先股以"HSONP"代码交易 Star原有普通股和优先股已于2025年8月22日起停牌 [2] 公司结构与管理层 - 合并后公司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建筑解决方案(KBS Builders等)、商业服务(Hudson RPO)、能源服务(Alliance Drilling Tools)和投资部门 [6][10]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 其中6名为独立董事 Jeff Eberwein担任首席执行官 Rick Coleman担任首席运营官 [7] - 合并预计不会对各运营业务的客户、员工或品牌产生重大影响 [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合并后公司年化收入达2.1亿美元 业务多元化程度提高 为未来纳入罗素2000指数创造更好条件 [5] - 公司拥有2.4亿美元美国联邦净经营亏损(NOL) 合并提高了利用这些税务资产的可行性 [5][16] - Houlihan Lokey担任哈德逊全球财务顾问 Oberon Securities担任Star财务顾问 [9] 战略发展前景 - 公司将利用合并后的规模优势、多元化收入流、盈利能力和增强的股票流动性 为股东创造回报 [5] - 预计数周内公司将更名为Star Equity Holdings Inc 普通股和优先股代码将分别变更为STRR和STRRP [4] - 通过合并形成跨行业控股公司结构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资本配置灵活性 [1][5]
李嘉诚旗下长和发布上半年业绩,港口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股价年内涨超30%!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
搜狐财经· 2025-08-14 23:2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呈报盈利113.21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1] - 收入总额2406.63亿港元 同比增长3% [1] - EBITDA总额569.83亿港元 同比下降9% [1] - 按IFRS 16前基准计算基本盈利净额113.6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 [5] - 基本EBITDA同比增长7% 基本EBIT同比增长9% [5] - 普通股股东应占呈报溢利4.4亿港元 每股呈报盈利0.22港元 [6][7] 业务部门表现 - 港口部门收益235.97亿港元 同比增长9% [9][10] - 港口EBITDA 87.19亿港元 同比增长10% EBIT 65.0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 [9][10] - 增长主要来自盐田港口、上海港口吞吐量上升4% 墨西哥及欧洲港口仓储收入急增27% [9][10] - 零售部门改善 基建部门贡献上升 CKHGT与库务业务表现理想 [6] - 商品价格回落及大规模保养活动降低Cenovus Energy贡献 [6]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英国合并收取现金所得款项净额约13亿英镑 [6] - 综合现金与可变现投资总额1372.68亿港元 [11] - 综合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2565.89亿港元 [11] - 综合债务净额1193.21亿港元 较2024年12月31日1296.14亿港元下降 [11] - 净债务与总资本净额比率降至14.7% [12] 战略交易进展 - 英国电讯业务与Vodafone英国合并已完成 [5] - Vodafone Three计划投入13亿英镑资本开支加速网络部署 [7] - 承诺未来10年投资110亿英镑建设5G网络 [7] - 目标合并后第五年实现每年7亿英镑成本与资本开支协同效益 [7] 港口资产出售进展 - 拟向贝莱德牵头财团转让23个国家43个港口 总价值228亿美元 [18] - 交易进入新阶段 邀请内地主要投资者加入讨论 [3][16] - 交易需要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预计不会在2025年完成 [3][15] - 财团成员及交易架构需要进行变更 [16] 市场表现 - 股价年内上涨超30% 截至8月14日收盘报52港元 [12] - 总市值近1992亿港元 [12]
吉利、极氪“大合并”交割工作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
贝壳财经· 2025-08-14 17:32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进展 - 吉利汽车和极氪的"大合并"交割工作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 [1] - 吉利汽车于5月7日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报价函 [3] - 7月15日双方正式签署合并协议 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 [3] - 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3] 战略意义 - 合并对吉利汽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