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料

搜索文档
化工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景气为引,成长相随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全球及国内需求未显著反转,化工产能增速放缓,部分行业自律,部分子行业景气有望上行,推荐顺周期弹性方向、周期成长龙头公司、稳增长品种及新质生产力赛道 [3][8][76] 2025年上半年经营复盘 总量:收入增加,利润分化 - 2025年1 - 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造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同比+3.1%、 - 6.6%、 + 6.0%,利润同比 - 4.4%、 - 11.7%、 + 3.6%,盈利整体延续弱势 [6][21] - 2025年1 - 4月上述三个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变动+0.1pct、 + 0.6pct、 - 0.4pct,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持平、 + 0.2pct、 - 0.2pct [23] 价格价差:子行业普遍低位 - 2025年原油价格波动大,煤炭价格下跌,截至6月20日CCPI较年初下滑2.8% [28] - 统计的32种主流化工品中,仅5种产品当前价差处于历史分位50%以上,占比15.6%,16种处于历史分位20%以上,占比50% [6][30] 需求端:中美博弈对出口需求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 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约2.8%,低于2024年,新兴市场领跑,发达经济体通胀未缓解,我国经济增速趋稳 [7][33] -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关税行政令,我国出口产品需求端存在不确定性,1 - 4月化工品出口交货值略有下滑 [37] - 2024年我国化工品出口占出口总额11.6%,对美出口占化工品出口总额10.9%,部分化工品受对等关税豁免,直接出口影响有限 [43] 供给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子行业有望逐步自律 - 2024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反内卷”政策下部分行业供给有望优化出清 [55] - 2025年部分见底行业事故频发,刺激供给,有望推动价格上涨 [55] - 2025年主要上涨品种集中于制冷剂、化肥、农药等,涨价驱动力包括行业自律、供给扰动、政策约束等 [57] 2025年下半年展望及策略 子行业景气分析:分化明显,因地制宜 - 景气底部品种关注拐点判断,如磷肥、PVC等,部分行业扩产放缓或集中度提升有望迎来拐点 [67] - 景气中游品种关注景气走向边际变化及弹性,如聚氨酯、氨基酸等,多数有景气向上机会 [67] - 资源品关注价格持续性及企业分红,如钛矿、磷矿等,国内企业出海扩张成长性值得关注 [67] - 景气下行品种关注底部判断,主流工艺现金流成本或是短期“价格底”,如丁辛醇、HDI等 [67] - 新材料赛道关注企业自身突破,如机器人材料链、AI链等 [67] 投资策略:聚焦部分顺周期+新质生产力 顺周期方向 - 弹性品种:制冷剂供给偏紧,钾肥需求增长供给少,磷化工矿石扩产有限需求好,农药库存去化部分小品种迎拐点,涤纶长丝油价和需求触底扩产少 [9][79] - 周期成长龙头: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华峰化学、博源化工,景气底部成长确定 [9][79] 稳增长方向 - 民爆: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催化需求,行业整合集中,龙头业绩增长 [10][79] - 甜味剂:健康观念普及,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0][79] - 氨基酸:亚非拉饲料产量和添加比例增加,带动需求增长 [10][79] 新质生产力 - 关注机器人、AI、半导体等材料,国内企业有替代良机,关注国瓷材料、东材科技等公司 [11][79] 各细分领域分析 制冷剂 - 2024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有序约束,行业供需平衡,2025年高集中度延续,CR3达66% [81] - 新兴国家空调普及率低,中国空调出口表现亮眼,制冷剂景气上行,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83][88][94] 钾肥 - 行业供给成本因俄乌冲突、地缘政治、通胀等因素提升,全球氯化钾供需紧平衡向好 [96][100][107] -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减产计划落地,预计形成至少160万吨供给减量,行业景气上行 [111] - 建议关注亚钾国际、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东方铁塔 [117] 磷矿 - 过去60多年磷矿石价格中枢上行,本轮周期需求与供给共振,景气持久 [118][125] - 预计2024 - 2025年全球供求紧平衡,2026 - 2027年实际供给未必大幅增加,景气或维持 [137] - 建议关注芭田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 [140][142] 农药 - 2023年7月以来原药价格底部震荡,截至2025年6月13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0%,环比上涨1.9% [141] - 国内外库存去化显著,部分小品种率先迎来拐点,建议关注扬农化工 [145][147] 涤纶长丝 - 2025Q1市场运行平稳,贸易摩擦对中长期影响有限,景气中枢有望上行 [157] - 行业扩产周期尾声,2024年产能同比下降2.3%,预计2025年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供应增量有限 [157] - 油价下行和贸易摩擦利空已现,估值有安全边际,看好行业景气修复 [163] 民爆 - 矿山开采资本开支稳定增长,拉动民爆行业景气度,不同区域景气度分化,新疆领先 [172][176] -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矿企海外扩产带动民爆企业走出去 [183][184] - 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集中度提高,一体化发展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广东宏大、江南化工等 [187][191][194] 甜味剂 - 代糖符合低卡理念,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97] - 三氯蔗糖需求增速快,行业集中度高,价格战结束预计价格上涨持续,建议关注金禾实业 [200][202][207] - 阿洛酮糖国内审批有望突破,打开需求市场,建议关注百龙创园 [208] 氨基酸 - 我国出口亚非拉的赖氨酸、苏氨酸增长快,部分地区氨基酸添加比例有提升空间 [209][212] - 豆粕减量行动拉动氨基酸需求,赖氨酸新增产能释放前景气有提升空间,苏氨酸行业集中度高景气易向上 [213][216][219] - 建议关注梅花生物、阜丰集团 [225] 新质生产力 需求利好 - AI浪潮要求硬件材料升级,如半导体材料、高频高速PCB等 [227] - 折叠屏手机带来显示材料、粘结材料等新需求 [228] - 汽车智能化带来汽车涂料、激光雷达材料等新机遇 [231] - 军工产业发展带动炸药、卫星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增长 [233] - 人形机器人发展拉动电子皮肤、腱绳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 [237] 国产化替代 - 贸易摩擦推动政策支持新材料发展,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投资机遇 [238] - 建议关注国瓷材料、彤程新材、瑞丰新材等公司 [240]
金力泰: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0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未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 - 自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因素 [2] -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合并财务报表的100%,覆盖主要业务和高风险领域 [2][3] 内部控制缺陷情况 - 报告期内存在1个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涉及资金异常流动93,024.24万元(其中银行存款88,993.36万元,银行承兑汇票4,030.88万元),因采购合同季末集中签订粉饰考核指标导致 [5] - 财务报告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为潜在错报≥营收5%(2024年无此类缺陷),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为直接损失≥资产总额2% [4] - 已整改措施包括调整考核指标权重、强化资金管理及合规披露 [6] 行业与经营风险 - 公司主营汽车涂料,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度直接影响订单和回款速度,存在宏观经济波动传导风险 [9] - 化工原材料(占成本比重高)价格与原油及供需挂钩,波动可能显著影响经营业绩 [9] - 国内汽车涂料市场竞争集中于国际品牌与少数本土企业(如金力泰),技术、服务壁垒高,环保升级加剧行业分化 [10] 内部控制体系架构 - 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四大专业委员会(战略、提名、薪酬、审计)分工明确,形成制衡机制 [8] - 风险管控:针对销售回款、安全生产、环保合规等12类高风险领域实施专项控制措施 [3][11][12] - 信息沟通:采用泛微OA、微软ERP AX系统实现跨部门协同,配套信息披露及内幕信息管理制度 [17][18] 关键业务控制活动 - 资金管理: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如出纳不兼稽核)、分级授权审批及季度运营分析 [12][13][14] - 对外投资:2024年以32,300万元收购怡钛积科技34%股权,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且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5] - 研发管理:推行"科研驱动+产业转化"双轨战略,但存在技术升级滞后于环保要求的风险 [9][10] 持续改进方向 - 优化控制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政策,提升软实力 [19] - 强化监督机制:扩充内部审计资源配置,完善经营监督体系 [19] - 动态调整内控:根据业务变化及时更新控制目标及措施,提升系统有效性 [19]
国产汽车涂料破局者,大手笔扩产押注未来!
市值风云· 2025-06-18 18:02
汽车涂料行业概述 - 汽车涂料需具备超过15年耐候保护功能且对品牌形象有重要影响 [3] - 分为三大类: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汽车内外饰件涂料、新车车身涂料(原厂OEM涂料) [3] - 行业准入难度大、客户粘性高、竞争格局有序 [4] 市场竞争格局 - 外资企业(PPG、关西、巴斯夫、艾仕得、立邦、KCC)占据国内汽车涂料市场70%以上份额 [5] -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崛起为国产涂料厂商带来发展机遇 [6] 国产厂商机遇 - 国产涂料厂商正成为国产品牌代表 [6]
广信材料: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证券之星· 2025-06-18 17:37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12日,2016年8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537 [13] - 公司注册资本200,395,122元,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工业集中区华澄路18号 [13] - 公司主要从事感光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印刷线路板用及相关产业用抗蚀感光油墨、感光阻焊油墨及光固化涂料的开发生产 [1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200,395,122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1.66%,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28.34% [13] 行业概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子专用材料制造(C3985),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的电子化学品细分领域 [15] - 电子化学品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材料行业,下游为印制线路板、显示面板、半导体、光伏等行业 [17] - 全球光刻胶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市场规模91.8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122.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4% [18] - 中国光刻胶市场增速高于全球,2023年市场规模109.2亿元,预计2023-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 [18]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PCB光刻胶、光伏胶、显示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 [18] - PCB光刻胶主要分为干膜光刻胶、湿膜光刻胶和阻焊油墨三类 [20] - 在光伏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BC电池绝缘保护和电镀铜工艺图形化制程 [19] - 显示面板光刻胶主要包括彩色光刻胶、黑色光刻胶和TFT-LCD正性光刻胶 [21] 市场与竞争 - 全球PCB光刻胶市场呈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三足鼎立格局 [20] - 中国PCB光刻胶市场规模从2020年85亿元增长至2023年97.3亿元,预计2025年达106.4亿元 [20] -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被日本和美国公司垄断,日企全球市占率约80% [22] - 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增速达16.5% [22] 发展趋势 - 电子元器件向高频化、微型化发展,对电子化学品精细化程度要求提高 [26] - 终端产品更新换代加速,推动电子化学品行业同步快速发展 [26] - 环保要求趋严,行业向光固化涂料、水性涂料等低VOCs含量产品转型 [27] - 光伏行业BC化和去银化趋势带来光伏胶新的应用需求 [19]
【聚焦】估值近500亿!涂料巨头宣伟欲联合国际资本竞购巴斯夫涂料部门
搜狐财经· 2025-06-01 15:52
宣伟竞购巴斯夫涂料业务 - 宣伟计划联合国际资本竞购巴斯夫涂料部门,估值约60亿欧元(68.1亿美元或490亿元人民币)[1][3][4] - 若成功,将是宣伟继2017年113亿美元收购威士伯后的第二大并购案[1] - 凯雷集团、CVC Capital Partners、孤星基金等私募基金也对巴斯夫涂料业务表现出兴趣[4] 巴斯夫涂料业务概况 - 2024年销售收入42.8亿欧元(同比减少2.4%),全球排名第8位[10] - 业务涵盖汽车OEM涂料(48%)、汽车修补漆(17%)、装饰涂料(12%)和表面处理(23%)[19] - 客户包括大众、宝马、比亚迪、奔驰等主流汽车制造商[10] - 全球布局:欧洲30.9%、北美25.4%、亚太26.0%、南美/非洲/中东17.7%[19] 宣伟的战略动机 - 补强汽车涂料业务:巴斯夫的汽车OEM涂料与宣伟现有修补漆业务形成互补[17][19] - 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宣伟80.84%业务集中在北美,收购可快速拓展欧洲和亚太市场[19] - 提升业绩增长:宣伟2024年销售额增速仅0.2%,创16年新低,需新增长点[20] - 协同新能源汽车市场:整合巴斯夫车身涂料与宣伟现有动力电池涂料业务[19] 交易背景与进展 - 巴斯夫2023年启动100亿欧元资产出售计划,涂料部门被列为候选[6] - 已先行以11.5亿美元向宣伟出售巴西装饰漆业务(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7] - 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担任交易顾问,可能提供25亿欧元债务融资[6] - 巴斯夫将涂料归为"独立业务",明确考虑分拆或出售[7] 行业竞争格局 - 宣伟2024年以221.49亿美元销售收入蝉联全球涂料企业榜首[12] - 在汽车涂料细分领域,宣伟以10.37亿美元排名第7,落后于PPG、巴斯夫等[17] - 阿克苏诺贝尔也对巴斯夫涂料业务表现出"非常感兴趣"[4]
广信材料(300537) - 300537广信材料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18
2025-05-27 19:12
公司产品及发展前景 - 公司以 PCB 光刻胶、3C 消费电子涂料等电子材料为基本盘,扩展光伏胶、显示光刻胶等领域,重点发展工业防护涂料、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等领域 [2][4] - 电子材料领域基本盘,PCB 光刻胶、显示光刻胶、3C 消费电子涂料合计约 4 亿营业收入,行业增速平稳 [2] - 光伏新技术增量市场,光伏胶产品年营业收入约 5000 万,稳居行业领先,中信建投预测 2025 - 2026 年国内 BC 产能将达 105/175GW,2025 年光伏 BC 电池销量有望从十来 GW 放量至超 50GW [2] - 金属食品包装涂料刚需市场,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 2022 年营业收入约 1000 万,2023 年约 5000 万,2024 年约 9000 万,增长迅猛 [2][7] - 海洋工程涂料、工业防护涂料等重防腐涂料市场,环保型高性能石墨烯改性重防腐系列涂料实现代际突破,预计 2025 年二季度至三季度大型企业相关产品逐步放量 [2][3][9] 公司战略重心规划 - 因势而变顺势而为,聚焦光伏新技术用光伏胶、新能源汽车内外饰涂料,顺应产业趋势 [4] - 穿越周期对冲风险,发展工业重防腐涂料、金属包装涂料等市场应用领域 [4] - 多维度可持续发展,开发环保型涂料产品,改善工业和产业排放,提高产品资产使用寿命等 [4] - 为客户创造价值,从材料供应商转变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光伏 BC 电池绝缘胶等领域创造价值 [5] - 国产替代进口解决方案,从第一代国产替代转变为第二代全方位创造多重价值的系统解决方案 [5][6] - 节奏上,传统领域夯实并稳步提升,短期重点突破光伏 BC 电池绝缘胶等新应用领域 [6] 金属包装涂料市场及公司增长空间 - 全球金属包装涂料市场 2024 年规模约 35.58 亿美元,预计 2031 年达 44.52 亿美元,2025 - 2031 年 CAGR 为 3.3%,中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7] - 公司逐步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开发环保型无溶剂 UV 光固化涂料,控股子公司产品用于多领域,未来将随市场开拓快速增长 [7] 海洋领域涂料产品开发及认证情况 - 公司在海洋重防腐涂料领域制定重点突破大型企业战略,环保型高性能石墨烯改性重防腐系列涂料性能超跨国品牌,已启动 NORSOK M - 501 检测认证 [8] - 产品在多场景小批量应用并取得卓越效果,已在部分领域取得批量订单,预计 2025 年二季度至三季度逐步放量 [3][8][9] NORSOK M - 501 检测认证 - NORSOK M - 501 是国际上海洋钢结构防护涂层广泛采用的标准,由挪威石油行业 1994 年制定,代表重防腐涂料腐蚀测试最严格技术规范 [9] - 2022 年第 7 版在 ISO 12944 系列标准基础上细分要求、增加规定,引入新涂层体系 [10] - 通过该认证是参与海洋工程装备防护涂料项目的“通行证”,可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10]
【聚焦】立邦连续10年以亚太第一身份蝉联全球十大品牌,中国市场收入贡献超30%
搜狐财经· 2025-05-26 11:45
全球涂料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十大涂料制造商总销售收入为810.099亿美元,同比减少11.30%,占全球涂料市场总收入的40.00%,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2] - 宣伟、PPG、阿克苏诺贝尔、立邦、艾仕得、关西、亚洲涂料、巴斯夫、佐敦、立帕麦位列全球前十,立邦为全球第四大涂料制造商 [2][4] - 十大涂料制造商入围门槛为27.00亿美元,榜单由《涂界》连续第11年发布 [2] 立邦涂料发展历程 - 公司创立于1881年,1949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日本首家涂料企业,业务覆盖建筑、汽车、工业等多领域 [4] - 1962年与吴德南集团合资成立立时集团(股权60%/40%),1992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6] - 通过2006-2014年"子公司化"及2021年股权重组,吴德南集团持股比例升至58.69%成为母公司 [6] - 2009-201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93.47%,通过收购多乐士集团、法国Cromology等标的加速全球化 [6]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15-2024年销售收入从2606亿日元增至16387亿日元(约107.669亿美元),增长5.29倍,年复合增长率23.35% [8] - 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归母净利润1273.37亿日元(+7.5%) [8] - 2025年Q1销售额4057.24亿日元(约26.834亿美元,+5.6%),归母净利润369.98亿日元(+25.7%) [8] - 2025财年预计销售额18200亿日元(约123亿美元,+11.1%),归母净利润1620亿日元(+27.2%) [8]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收入占比33.27%,2024年达258.4亿元,较2004年增长7.6倍,连续27年蝉联中国涂料销量冠军 [11][12] - 在中国设立75家工厂、10家研发中心,天津汽车涂料工厂(产能13.3万吨)2025年投产 [12][16] - 近年新增投资包括广州40万吨水性涂料、清远11万吨工业涂料等项目 [13] - 中国区CEO强调将持续加大投资,看好中国营商环境与市场潜力 [13] 新业务拓展 - 推进"涂料+"战略,周边市场规模为涂料市场三倍(约600亿美元) [14][17] - 2019-2024年涂料周边业务收入从255亿日元增至1751.13亿日元(+587%),收入占比从3.68%提升至12.81% [14] - 2024年以21.94亿美元收购美国AOC公司,并通过中国基地新增3000万吨砂浆类产能(预计年收入超200亿元) [14][15] - 计划利用现有零售网络拓展密封剂、粘合剂等周边业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7] 未来战略方向 - 在"资产组装商"模式下强化并购与人才引进,巩固可持续增长 [9] - 通过扩充销售网络、品牌建设提升通用业务,同时推进粘合剂等周边业务 [9] - 推动国内外子公司自律经营,扩大各区域市场份额 [9]
收入维持稳健,竞争缓和盈利回升——立邦中国2025年一季报点评
长江证券· 2025-05-22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立邦中国业务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双增,行业竞争缓和盈利回升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立邦中国业务一季度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1276亿日元,折合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营业利润193亿日元,折合约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1][4] 立邦中国各领域收入情况 - 建筑涂料收入约53亿,同比增长3%;汽车涂料收入同比增长18%,工业涂料同比下降5% [7] 立邦中国建筑涂料不同渠道收入情况 - 工程端过去5个季度单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 -15%、 -12%、 -16%、 -18%、 -10%,零售端分别为15%、5%、1%、2%、5% [7] 立邦中国盈利能力情况 - 一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4.8%,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7] 立邦中国收入增长目标及战略 - 2025年收入目标与上年一致,为5 - 10%,其中零售端收入增长10%,工程端收入增长5%;中期战略给予零售端收入复合增速10 - 15%,工程端收入复合增速5% [7] 立邦中国市场潜力及战略考量 - 持续看好中国建筑涂料市场潜力,认为存量房时代人均涂料消费量低,有巨大长期增长潜力;扩大市场份额时保持健康利润率,谨慎平衡扩张与盈利能力关系 [7]
立邦中国2025年一季报点评:收入维持稳健,竞争缓和盈利回升
长江证券· 2025-05-22 09: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立邦中国业务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双增,收入1276亿日元折合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营业利润193亿日元折合约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2][6] - 立邦中国建涂收入逆势增长,建筑涂料收入约53亿同比增长3%,汽车涂料收入同比增长18%,工业涂料同比下降5%,行业格局优化,龙头竞争力显著 [10] - 立邦中国零售端稳健增长,工程端下滑收窄,零售端增速扩大,工程端降幅收窄,三棵树近期收入趋势与立邦一致但改善幅度更大 [10] - 立邦中国盈利能力同比提升,价格竞争有所缓和,营业利润率为14.8%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三棵树盈利能力改善幅度更大 [10] - 立邦中国建筑涂料收入增长目标与上年一致,中期持续看好中国潜力,2025年收入目标5 - 10%,更新中期战略,看好中国建筑涂料市场潜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立邦中国业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1276亿日元折合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营业利润193亿日元折合约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2][6] 立邦中国各领域收入情况 - 建筑涂料收入约53亿,同比增长3%;汽车涂料收入同比增长18%,工业涂料同比下降5% [10] 立邦中国建筑涂料收入增速对比 - 过去5个季度(24Q1 - 25Q1)立邦建筑装饰涂料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3%、6%、2%、5%、3%,三棵树墙面涂料 + 基辅材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2%、 - 6%、 - 8%、7%,2025年一季度三棵树收入增速逆势反超 [10] 立邦中国建筑涂料工程端与零售端收入增速 - 工程端过去5个季度(24Q1 - 25Q1)单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 - 15%、 - 12%、 - 16%、 - 18%、 - 10%,零售端分别为15%、5%、1%、2%、5% [10] 立邦中国与三棵树盈利能力情况 - 立邦中国一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4.8%,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三棵树一季度营业利润率约5.7%,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更大 [10] 立邦中国提价情况 - 2024年12月零售产品提价,如时时丽提价1%、美得丽提价3%等;2025年2月工程产品提价,TUB全线产品提价1 - 5% [10] 立邦中国收入目标与战略 - 2025年收入目标与上年一致为5 - 10%,其中零售端收入增长10%,工程端收入增长5%;更新中期战略,零售端收入复合增速10 - 15%,工程端收入复合增速5% [10] 立邦中国市场战略 - 零售端捍卫并扩大市场份额,尤其在三线至六线城市拓展;工程端实现多元化发展,进军重涂、其他非住宅领域及基础设施领域 [10] 立邦中国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 持续看好中国建筑涂料市场潜力,认为存量房时代到来,人均涂料消费量仅为发达国家的50 - 60%,是全球少数有巨大长期增长潜力的地区 [10]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以硬核实力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
中国化工报· 2025-05-13 10:33
园区发展概况 -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引进单独选址项目100余个,落地化工产品超1000种,总投资超600亿元,汇聚213家企业[1] - 园区首次闯入2024年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正向全国一流精细化工产业高地迈进[1] -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0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2] 产业定位与竞争优势 - 园区立足精细化工产业"卡脖子"痛点,锚定绿色精细化工赛道,形成高端医药、高效农药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2] - 汇聚5家世界500强企业(如东方希望、中化赛鼎)、8家行业龙头与上市公司(如康鹏科技、雅本化学)、10余家隐形冠军企业[3] - 18种产品如琼脂糖/葡聚糖系列层析填料填补国内空白,120种氘代光电材料实现进口替代[3]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 构建水、电、汽、暖等要素完备的供应网络,建成多座变电站、热力管网、天然气供应网络[2][6] - 建设"装置—企业—园区"三级事故水防控体系,污水处理厂与生态工程联动确保尾水达标排放[6] - 建成铁路危化品物流园,配备专业危化品运输公司及专用停车场,实现车辆统一调度管理[7]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 - 拥有180余个创新平台、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00余名高层次人才[3] - 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行业技术难关[2] - 首创"专精特新"产业孵化器,集研发、中试、生产功能于一体,降低企业创业成本[2] 产业链延伸与协同发展 - 规划年产300万吨联合芳烃项目,向下游拓展纯苯、甲苯、对二甲苯等产业链[4] - 重点发展特种聚烯烃、特种聚酯、特种工程塑料等九大领域,填补国内高端化工材料空白[4] - 布局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5] 智慧化管理 - 智慧管控中心集成1140条重大危险源数据、247条高危工艺数据,实现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控和秒级预警[8] - 封闭化管理模式下,危化品运输线上预约全覆盖,废水、废气监测覆盖率达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