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
搜索文档
体重为啥总减不下来?中疾控提示2个关键“隐形推手”
人民网· 2025-10-17 15:09
文章核心观点 - 体重管理不能仅归因于饮食和运动,睡眠不足和慢性压力是导致体重失控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稳定性可有效恢复代谢平衡 [1][8] 睡眠不足对体重的影响 - 睡眠不足打破食欲激素平衡,连续两天睡眠少于5小时使饥饿素水平升高28%,瘦素水平下降18%,主观饥饿感提升24% [2] - 睡眠不足显著改变食物偏好,对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食物的食欲飙升33%-45%,而对低热量蔬果的食欲仅增加5%-8% [2] - 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身体需分泌更多胰岛素,过量胰岛素激活脂肪合成酶,尤其促进腹部内脏脂肪堆积 [2] 慢性压力对体重的影响 - 长期慢性压力导致皮质醇持续升高超过2周,会加速肝糖原分解引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使多余葡萄糖更易转化为腹部脂肪 [3] - 皮质醇会刺激饥饿素分泌并抑制瘦素释放,从而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破坏代谢稳态使减肥难度显著增加 [3]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 推荐22:00-23:00入睡,6:00-7:00起床,成年人需保证7-8小时睡眠,其中22:00-次日2:00是深睡眠黄金时段 [4][5] - 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40%-60%,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 [5] - 睡前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或简单瑜伽,用40℃左右温水泡脚或洗温水浴,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6] 情绪压力管理与饮食建议 -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20分钟力量训练,可释放内啡肽缓解压力,并提升夜间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 [7] - 晚餐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杂粮饭和清蒸鱼,若需熬夜应准备低热量高营养零食替代高热量外卖 [8]
轻盈新食代体重管理背后的消费新势能-Flywheel飞未
搜狐财经· 2025-10-17 01:43
Flywheel飞未是宏盟集团(Omnicom Group) 旗下的全球消费洞察与数字营销专家,助力品 牌打造增长飞轮,一键布局全球生意,飞跃增 长,数聚未来。 依托电商和社媒渠道的全域数据,我们为全球 5000多家客户提供一站式数智解决方案,包 括市场数据洞察、精准广告投放及战略咨询服 务。 今天分享的是:轻盈新食代体重管理背后的消费新势能-Flywheel飞未 报告共计:35页 Flywheel飞未(宏盟集团旗下)聚焦体重管理食饮市场,依托全域数据提供市场洞察、精准广告投放及战略咨询等服务,助力品牌增长。体重管理市场历经 审美驱动期(2010前,节食减肥)、科学启蒙期(2010-2015,体型管理)、健康觉醒期(2016-2020,健康饮食结合运动),现处于融合平衡期(2021- 2025,关注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3260亿元,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15.8%,70%从业者已将其融入日常生 活,消费者目的从减脂塑形转向改善健康(72%)、提升精气神(67%)等全方位需求。社会层面,国家将体重管理纳入行动议程,健康焦虑提前、主体性 意识增强(60%年轻人视 ...
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减肥不靠节食!交感神经肽Y启动脂肪燃烧,助力逆转肥胖
GLP1减重宝典· 2025-10-12 19:42
以下文章来源于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作者欢迎订阅 肥胖世界ObesityWorld . 《肥胖世界》Obesity World - 同步传真肥胖及代谢国际新学术进展,为医学减重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肥胖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难题,深入了解其生物学机制,对于研发更有效的肥胖治疗手段至关重要,这也让我们有望摆脱单纯"少 吃"来防治肥胖的传统思路。 目前,主流的减肥方法多以抑制食欲为核心,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身体自动降低能量消耗,结果就是体重反复反弹。即使是目前流行的 GLP-1类减肥药(如司美格鲁肽),停药后体重回升依然十分常见。 虽然控制饮食对减肥有帮助,但想要获得更持久的效果,提高能量消耗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某些类型的肥胖中,能量消耗的作用甚至超过 了能量摄入。 2024年8月28日,牛津大学Ana I. Domingos团队(博士生Yitao Zhu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Sympathetic neuropeptide Y protects from obesity by sustaining thermoge ...
《体重管理食饮创新报告》:探索“有效且好吃”的产品研发思路
36氪· 2025-10-10 16:37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体重管理市场正从单纯的"减重"向注重代谢健康、体态与心理愉悦的综合健康管理升级。面对更细分的人群和更复杂的需求, 当前市场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打造下一个"既有效又好卖"的解决方案,又如何将科学成分、精准定位与创新表达深度融合,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P.A.C.E模型源于Flywheel先前提出的START新品评估框架中的"T"(Trend Adoption,产品契合)维度,该维度专注于从产品开发视角分析产品与消费趋势 的匹配程度。 P.A.C.E模型,从产品 START新品评估模型 Sales Velocity 销售动能 新品销售增长和市场渗透力 OFlywheel Purpose 目 基于P.A.C.E产品创新评估模型,我们可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新品洞察框架。该模型从目的功能、使用场景、目标人群、体验感受四个核心维度出发,深入 剖析产品能否精准解决用户痛点、是否契合具体消费情境、是否精准瞄准目标客群及其使用体验是否流畅愉悦。这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产品创新的内在基 础。 首先从目的功能的角度看,当前体重管理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消费理念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功能的期待已从单一的身材管理迈向全方位 ...
粗粮虽好,也别“贪吃”(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7 06:01
一、循序渐进替代法:煮饭时,不要全部用白米,尝试加入糙米、小米、藜麦或燕麦。初期可以按照粗 细粮1∶10混合,待肠胃适应后,逐渐过渡到1∶3、1∶2或1∶1。如制作面食,可选择全麦面粉与普通面粉混 合使用。 二、花样搭配掺入法:使主食多元化,可以在煮饭或煮粥时加入各类杂豆和薯类,尽量不放糖或少加 糖。 粗粮和细粮如何区分? 一般来说,精细加工的精米白面属于细粮,而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保留了更多成分的属于粗粮。 粗粮一般包括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主要有糙米、黑米、燕麦、荞麦、大麦、玉米、小米、青 稞、高粱米、藜麦、薏米等。杂豆类包括红豆、绿豆、黑豆、芸豆、鹰嘴豆、豌豆、蚕豆等。薯类常见 的有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等。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比较强,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但其原理远不止"饱"那么简单。粗粮大多属 于低升糖指数食物,人体对其消化吸收的速度慢,不会引起餐后血糖飙升和胰岛素大量分泌。与高升糖 指数的细粮相比,粗粮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身体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可能性,并避免因血糖骤 降而产生强烈饥饿感。 此外,粗粮中保留了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镁、锌)及抗氧化物质,这些都是能量代谢和脂肪燃 烧过程 ...
体重管理热潮下月饼市场刮起“低卡”风
新华网· 2025-10-06 11:30
行业趋势:健康化创新 - 中秋月饼消费市场出现新卖点,“低卡”“低脂”成为核心趋势 [1] - 线下商超中“低糖豆沙陈皮广式月饼”“全麦无糖蛋月烧”等低糖低卡产品成为消费者新宠 [1] - 线上电商平台中“秋耳黑米”“芋泥奇亚籽”等主打清新低糖的月饼热度不减 [3] - 品牌在饼皮上进行创新,采用米皮、全麦等食材以降低月饼整体热量 [3] - 国家自2024年起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持续的体重管理热潮推动传统食品创新 [3] 产品创新:配方与文化融合 - 品牌推出跨界融合口味,为产品赋予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味”和“仪式感” [5] - 各地中医院推出“药食同源”月饼,如黄芪党参枣泥、茯苓陈皮豆沙月饼,实现美味与食养融合 [5] - 品牌与博物馆等机构合作推出造型各异的文化创意月饼,凭借独特设计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 [5] 市场前景与消费者需求 - 消费者因节日聚餐油腻,特意选购全麦和木糖醇月饼,以满足节日气氛与热量控制的双重需求 [3] - 月饼通过低卡低糖的配方革新,在保留文化意义的同时契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5] - 业内人士认为,具备健康特质并能引发文化共鸣的创新食品品类未来有广阔市场空间 [5]
2025全国“体重新纪元”深化年:从政策推动到全民行动
GLP1减重宝典· 2025-10-02 23:05
国家政策与战略定位 - 2024年肥胖防控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 [5] - 2025年4月"健康体重管理行动"正式纳入"健康中国2030行动"总体规划,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政策体系全面覆盖 [5][6] - 政策依托覆盖2亿多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防控网络,目标到2030年遏制肥胖率上升,将全民健康素养从2024年的18%提升至30% [6][13][24]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驱动力 - 2025年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共同作用下,健康体重管理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催生出超3800亿元的新健康消费市场 [14] - 产业发展驱动力为"场景创新、技术赋能、消费升级",正从单一服务向生态闭环转变 [14] - 一批实力减重品牌如减博士中医减肥美容连锁等脱颖而出,受到健康管理人群欢迎 [14] 肥胖问题严重性与健康负担 - 慢性病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72.3%,其中55%的糖尿病和23%的心脑血管疾病直接与超重肥胖有关 [9] - 全国成年人超重率已达50.7%,中心型肥胖人群突破2.8亿,隐性肥胖比例高达30% [9] - 超重和肥胖与13类癌症的风险增加40%-200%,近20年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了11倍 [9] 具体行动目标与措施 - 到2026年实现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肥胖率年均增幅下降10% [22] - 鼓励家庭配备"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掌握基础锻炼技能,强化父母作为儿童健康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15] - 推广"三知一管"理念: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管理方法,科学调控体重 [16]
借势GLP-1风口,先为达生物能否叩开港交所大门?
智通财经· 2025-09-30 11:10
公司上市与融资情况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 [1] - 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融资规模约22亿元,2024年12月完成的D轮融资达4.675亿元,投后估值升至48.675亿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亿元,为后续研发及产品商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0元及9106.7万元 [2]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6.20亿元、4.86亿元和1.08亿元,累计亏损已超过12亿元 [2][11] - 同期研发支出分别为4.56亿元、2.84亿元和6500万元,占亏损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3.55%、58.44%和60.19% [2]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核心产品埃诺格鲁肽注射液(XW003)有望成为全球首款cAMP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 [3] - XW003在中国超重/肥胖症患者中实现15.1%的安慰剂调整后减重效果,其中女性平均减重17.6%,优于司美格鲁肽的8.5% [3] - 公司已于2024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XW003的新药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批并在中国商业化推出 [3] - 公司产品管线涵盖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核心的口服多肽及小分子药物、Amylin多肽类似物等,覆盖注射与口服多种剂型 [4] 核心产品临床数据与优势 - XW003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中国肥胖人群中治疗48周后,受试者实现平均15.4%的体重降幅,其中92.8%的患者达到临床显著减重标准(≥5%) [10] - 该药能全面改善多项代谢指标,例如合并肝脏脂肪堆积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最多可减少53.1% [10] - 公司于2025年7月启动XW003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II期对比研究,预计将于2027年完成 [3] 国际化合作与布局 - 2024年4月,公司与韩国inno.N达成授权协议,涉及XW003在韩国地区肥胖症、II型糖尿病及MASH适应症的开发与商业化 [4] - 2024年10月,公司与Verdiva就口服XW004、皮下注射XW015及口服XW016等产品组合,在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地区达成许可合作 [4]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体重管理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12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1,659亿美元 [6] - 中国GLP-1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49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87.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 [6] - 预计到2030年,中国GLP-1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30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GLP-1药物市场主要由诺和诺德与礼来两家跨国药企主导,诺和诺德旗下司美格鲁肽产品2024年收入约293亿美元,礼来相关营收达93.5亿美元 [8] - 全球范围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GLP-1相关管线已达179个,其中中国申报临床的GLP-1类新药超过50个,赛道竞争日趋激烈 [8] - 国内企业如信达生物的信尔美(玛仕度肽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超重和肥胖适应证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展现出差异化特点 [8]
新股前瞻|借势GLP-1风口,先为达生物能否叩开港交所大门?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0:05
公司上市与融资情况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 [1] - 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融资规模约22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完成的D轮融资达4.675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升至48.675亿元人民币 [1] - D轮融资吸引了IDG资本、腾讯投资、美团战投、洲岭资本、正心谷资本、君联资本、拾玉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参与 [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0元及9106.7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6.20亿元、4.86亿元和1.08亿元人民币,累计亏损超12亿元人民币 [2][12] - 同期研发支出分别为4.56亿元、2.84亿元和6500万元人民币,占亏损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3.55%、58.44%和60.1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亿元人民币 [2]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核心产品埃诺格鲁肽注射液(XW003)有望成为全球首款cAMP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 [3] - 公司已于2024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XW003的新药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批并在中国商业化推出 [3] - XW003在中国超重/肥胖症患者中实现15.1%的安慰剂调整后减重效果(女性平均减重17.6%),优于司美格鲁肽(8.5%),并以更低剂量(2.4mg对15mg)达到替尔泊肽的疗效 [4] - 公司于2025年7月启动XW003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II期对比研究,预计将于2027年完成 [4] - 公司研发管线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核心,涵盖口服多肽及小分子药物、Amylin多肽类似物等,覆盖注射与口服多种剂型 [5] 业务合作与国际化布局 - 2024年4月,公司与韩国inno.N达成授权协议,涉及埃诺格鲁肽注射液在韩国地区肥胖症、II型糖尿病及MASH适应症的开发与商业化 [4] - 2024年10月,公司与Verdiva就口服埃诺格鲁肽(XW004)、皮下注射Amylin受体激动剂(XW015)及口服Amylin受体激动剂(XW016)等产品组合,在大中华区及韩国以外地区的开发与商业化达成许可合作 [4]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体重管理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128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1659亿美元 [7] - 中国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属于超重或肥胖,部分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甚至达到40% [7] - 中国GLP-1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49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3年的87.38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预计到2030年有望突破330亿元人民币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GLP-1药物市场主要由诺和诺德与礼来两家跨国药企主导,诺和诺德旗下司美格鲁肽产品2024年收入约293亿美元,礼来GLP-1药物2024年营收达93.5亿美元 [9] - 全球范围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GLP-1相关管线已达179个,其中中国申报临床的GLP-1类新药超过50个 [9] - 国内企业如信达生物的信尔美®(玛仕度肽注射液)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超重和肥胖适应证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展现出差异化特点 [9]
腾讯投减肥药,去IPO了
新浪财经· 2025-09-28 15:45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有望成为港股“体重管理第一股” [4]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专注于发现及开发治疗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公司 [5] - 创始人潘海持股28.28%,公司身后集结了腾讯、IDG、美团、正心谷资本、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4][8] 核心产品与研发管线 - 公司核心产品为埃诺格鲁肽注射液(XW003),已提交超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T2D)的中国新药申请,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6] - 埃诺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超重/肥胖症患者中实现15.1%的安慰剂调整后减重效果,女性平均减重17.6%,临床数据优于司美格鲁肽(8.5%)[6] - 公司拥有八种候选药物组成的多元化管线,其中三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四种处于临床前阶段 [6] 财务状况与融资历史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9107万元,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首付款、研发服务与临床供应收入 [7]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分别为6.20亿元、4.86亿元和1.08亿元,两年半累计亏损超12亿元 [7] - 公司共完成七轮融资,累计金额达2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约49亿元,较2017年增长超24倍 [8] 商业化与出海策略 - 公司计划采取双轨商业化策略,结合内部销售及营销团队,同时与商业化服务机构及线上平台合作 [7] - 2024年与韩国Hk Inno.N合作,授权埃诺格鲁肽在韩国地区权益;2025年1月与英国Verdiva Bio达成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超24亿美元(含近7000万美元首付款)[7]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启动健康体重三年行动计划,科学体重管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11] -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已突破50%,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达10% [11] - 全球体重管理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12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659亿美元 [12] 市场竞争格局 - 港股减肥药公司银诺医药上市首日大涨206.48%,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5341.66倍认购,当前市值近200亿港元 [11] - 港股GLP-1赛道创新药企派格生物实现超300%的涨幅,最新市值超200亿港元 [11] - A股减肥药概念板块指数今年涨幅超4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