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孤立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来自历史深处的MAGA人群
虎嗅· 2025-06-10 12:38
特朗普政治与MAGA运动 -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外政策偏离美国常规程度远超第一任期 具有前所未有的断裂性 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1] - 特朗普政治成功源于动员历史上声音低弱 政治影响力与人口规模不匹配的群体 形成"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 [1] - MAGA人群主要由工薪阶层 农村居民构成 收入和教育水平低于平均 集中在城市外郊 小城镇和"锈带" 具有高度基督教认同 [3] - 该群体深怀爱国主义和本土主义情感 排斥都市精英及其文化多元主义价值 生活方式脱节于经济全球化和族裔多样化潮流 [3] 历史MAGA群类的特征 - 历史MAGA群类注重实际和本土偏向 关注切近事物 态度易受直觉和情感驱动 不擅长抽象原则和复杂知识 [9] - 该群体对"自由""自我依赖"和平等价值习惯性崇奉 加重对精英不信任 构造"他我之辨"方式粗疏武断 [9] - 在国际意识方面 该群体对海外世界不感兴趣 有美国例外论意识 相信美国国际行为道德纯洁性 [10] - 善恶二元对立是其自发思维模式 当提供直接理由时会快速认定国际敌人 包括此前非敌人对象 [10] 孤立主义传统与政策影响 - MAGA人群与杰克逊传统 19世纪90年代民粹主义运动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优先主义者"等历史孤立主义思潮有渊源 [4] - 该群体战争态度复杂 初始阶段易生应激性战争热情 但持久战争疲累会明显降低其战争意愿 [12] -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等历史案例显示 挫折导致的国际回退情绪在该群体中反应更快更强 [13] - 2024年皮尤调查显示 83%美国人认为国内政策应优先于对外政策 共和党人支持乌克兰意愿(13%)远低于民主党人(42%) [28] 当前政策动向与趋势 - 特朗普政府人事任命高度非常规 严重排挤传统外交政策精英 由MAGA效忠派主导 [31] - 当前政策如对俄乌战争"和平"倡议 施压盟友承担更多国防负担 提高关税等 具有强烈孤立主义意味 [32] - 反"深层国家"冲动下 拆毁"国家安全国家"基础组织设施的工程已启动 可能损害美国实施"体系性对抗"能力 [33] - 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调查显示 认为美国应"积极介入世界事务"的共和党支持者从2018年70%降至2023年47% [29] 社交媒体与民意变化 - 社交媒体赋予历史MAGA群体发声 集结手段 使其从"沉默大多数"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25] - 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如布塞维茨 波索比克 塔克等 强化了民粹主义 本土主义 反智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正相关性 [26] - 社交媒体常见"搞关税别派部队""底特律都烂了干吗还支持台湾"等声音 显示MAGA群体关切更偏向贸易保护而非地缘政治 [30]
英国脱欧以来英欧首次峰会终获成果:双方达成关系重置协议!
金十数据· 2025-05-19 17:36
英欧关系重置协议 - 英国与欧盟达成关系重置协议 结束自2020年脱欧以来的紧张关系 [1] - 协议内容包括延长互惠渔业水域准入权至2038年6月30日 并就能源合作及安全防务伙伴关系达成一致 [1] - 双方同意推动"平衡青年体验计划" 允许英欧年轻人在彼此国家有限时间内工作、学习、志愿服务或旅行 [1] - 探讨允许英国护照持有者在欧洲机场使用电子通关门(e-gates) [1] 协议谈判过程 - 英欧谈判团队就青年流动计划和渔业权等敏感问题进行最后博弈 磋商至午夜 [2] - 协议可能为英国参与欧盟安全防务政策(包括国防工业政策)铺平道路 [2] - 可能包括消除农产品贸易摩擦 在能源政策和碳边境税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2] 政治背景与挑战 - 斯塔默支持率跌至23%的历史低点 而法拉奇及"英国改革党"好感度上升 [3] - 斯塔默多次表示任何协议不会让英国重返欧盟关税同盟、单一市场或人员自由流动 [3] - 工党政府需在妥协与不显得重返脱欧前伙伴关系间寻求平衡 [4] 协议内容分析 - 安全防务领域达成共识相对容易 因俄罗斯威胁和持续的俄乌冲突 [4] - 渔业权、市场准入、经济问题、青年流动和人员流动自由等政策领域依然棘手 [4] - 分析师对协议能否显著改善贸易关系持怀疑态度 认为不加入单一市场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5]
尼日利亚学者:美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贸易生态系统
快讯· 2025-05-11 08:31
尼日利亚非洲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安东尼.布松表示,美国滥施关税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是对全球贸 易生态系统的破坏,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努力,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布松认为,美国政府应该重新审视 他们的关税政策。他说:"对不同国家设定"基准关税"和"对等关税",我们认为这是政策缺陷,它甚至 会对最不发达国家产生影响。比如,根据非洲过去两年的贸易情况来看,该政策对非洲的影响就很大, 特朗普总统需要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项政策。我们应该走向全球合作,而不是走向孤立主义。"(央视 新闻)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观察者网· 2025-05-03 18:46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与月球样品研究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6个国家7家机构借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包括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6] - 美国高校因"沃尔夫条款"限制无法使用NASA资金研究中国月球样品,需自筹经费 [1][3] - 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开放原则,2023年10月起面向国际开放月球样品申请 [6][7] 中美航天合作现状 - 美国NASA曾尝试为"沃尔夫条款"创造例外以参与中国月球样品研究 [6][7] - 中国科学家长期难以获取NASA阿波罗计划样本,美方未回应中方共享请求 [4][7]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批评美国航天政策封闭,强调中国保持开放态度 [8] 月球样品科研价值 - 嫦娥五号样品来自NASA未采样区域,可提供月球地质历史新见解 [7] - 美国科学家计划对比嫦娥五号与阿波罗样本的物理特性及磁性差异 [4] - 香港大学科学家指出需在同一实验室分析中美样本才具科学意义 [4] 技术细节与流程 - 美国高校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协议才能接收月球样品 [3] - 美方机构需通过国会"特别许可"和国家安全认证才能获取样品 [7] - 嫦娥六号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品的任务 [4]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谈关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聪明投资者· 2025-04-06 22:44
而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自动等于机会。他甚至提醒我们:现在正处于判断 最困难的阶段——不是该贪婪,亦不是该恐惧,而是要承认"我们连自己的预测正确率都低于历史任何 时刻"。 即便如此,马克斯仍在信贷市场中看到了相对的确定性。相比动荡的股市估值,信贷资产的回报路径更 加可预期。 他指出,在过去47年非投资级信贷的经验中,约99%的发行人都履行了承诺。在宏观变量充满不确定 的时刻,这种由契约支撑、违约代价明确的资产,或许正体现出一种"以静制动"的投资逻辑。 关税不仅搅乱了经济、市场,也搅乱了全球人心。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在美东时间4月 4日接受彭博访谈中的这句判断,揭示了一个正被深刻重构的时代。 从贸易摩擦到关税升级,全球经济秩序正处于被巨力搅乱的阶段。 马克斯直言: "我们过去假设未来会像过去,但这一次,没有人知道六个月后的规则会是什么。" 他的核心观点不是判断市场是否便宜,而是指出当前环境下, "对未来的可知性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 低" 。 邓普顿所说"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或许仍有效,但马克斯的提醒是:我们可能还没到那个"最悲观 ...
DOGE如何改造美国?(国金宏观宋雪涛)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3-12 09:49
美国改革背景与现状 - 美国需要自下而上的改革,但政治权力集中抑制了改革活力,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改革带有悲剧性成分 [3] - 改革需民众牺牲短期利益以追求长期确定性,但当前环境阻碍量变到质变 [3] - 2025年中美改革进程形成对比,中国强化深化改革,美国由"马斯克变法"开启 [3] DOGE改革目标与战略 - DOGE目标是在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时完成1万亿美元减支,为中期选举造势 [4] - 改革第一步是清理政府部门,削减官僚体系,优先关闭左派意识形态相关支出和部门如USAID和DEI [5] - 战略收缩体现为反对左派意识形态、财政无序扩张和全球化秩序,转向孤立主义和"新帝国主义意识" [5] - 对内削减低效支出(如军费、公共服务)和无效支出(意识形态项目) [7] 裁员计划与执行 - 裁员分三步:自愿买断、强制裁冗员、淘汰能力不足者,参考马斯克在推特的裁员经验 [8] - 第一轮联邦政府瘦身"买断计划"已有7.7万人参与,占联邦公务员的3.8%,低于预期5%-10% [9] - 第二步裁员要求各机构提交计划,实施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但面临司法阻力 [9] 改革领域与财政影响 - 改革覆盖国防、医保、社保、移民福利等传统"不动领域" [10] - 国防支出中五角大楼2023财年采购4500亿美元(占60%),但审计未通过且管理混乱 [11] - 医保可能废除拜登ACA法案,社保食品券计划每人每日福利从4.8美元增至6.2美元,或限制使用范围 [12][13] - 合法移民福利或削减联邦补助和税收减免 [14] 经济影响与市场反应 - 改革引发"小型衰退预期",非农就业或恶化,失业率上升,财政收缩冲击经济 [16] - 党派分歧加剧,共和党支持特朗普,民主党视其为混乱之源 [16] - 政府裁员难被私营部门吸收,"寒蝉效应"蔓延,隐性政府雇员受冲击 [17] - 美股面临"增长倒春寒",经济数据不确定性对市场构成双重打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