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孤立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美媒:特朗普连遭俄中以三国“蔑视”,外交政策正在瓦解
观察者网· 2025-06-16 17:14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特朗普总统不顾一切地避免与伊朗开战,但他真的能避免吗?" 在以色列和伊朗连日来持续相互袭击之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6月16日报道指出, 强有力的国家安全考量和国内政治因素都表明,在这场以色列宣称为"生死存亡之战"的长期冲突中,美 国应当置身于与伊朗的冲突之外,这一立场是明智的。然而,某些强大的力量可能会让美国更深地卷入 冲突,而非仅仅是像目前对以色列提供武器进行防御这么简单。 早些时候,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否决了(vetoed)以色列向美国提出的 杀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计划。不过,其中一些因素也不是特朗普能控制的。 如果伊朗攻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和人员,或者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目标,就如同特朗普发文 威胁的那样,华盛顿方面势必将作出强硬回应。此外,如果伊朗通过袭击红海等的国际航运,对特朗普 施加压力,迫使他管束以色列,这可能引发全球能源危机。 在美国国内,特朗普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共和党人认为,如果在外交上无法迫使伊朗"弃 核",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军事介入这场冲突;而推崇"美国优先"运动的右翼人士,则纷纷要求特 朗普坚 ...
美媒:今年G7峰会将不会尝试发表联合公报,表明其他国家和特朗普政府存在巨大分歧
观察者网· 2025-06-12 15:23
G7峰会动态 - G7国家将不会尝试在本次领导人峰会上就联合公报达成共识 表明美国和其他成员国在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1] - 领导人可能就各种议题发表单独的联合声明 而非一份单独的文件 这一安排是东道主加拿大倾向采用的方案 [1] - 加拿大总理卡尼正寻求缓解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 并推动加美两国在贸易和安全方面的谈判 [1] 历史背景 - 2018年加拿大主办的G7峰会 联合公报发布后因特朗普拒签而变成"G6公报" 导火索是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关税议题批评美国 [1] - 2018年G7财长会议上 各国财长纷纷对美国"不负责任的加征关税行为"予以抨击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时强硬指责美国的"孤立主义"与"霸权" 呼吁G7其他6国做好"G6+1"准备 [3] 联合公报变化 - 自2018年后 G7联合声明文件趋于更短 谈判时间更少 包含成员国可能不同意的文本措辞也更少 [7] - 去年G7峰会联合公报长达36页 内容包括支持乌克兰、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性别平等 [3] - 特朗普政府认为G7应回归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的最初目的 卡尼的议程安排遵循了这一传统原则 [7] 议题讨论 - 本次峰会将讨论人工智能、能源安全、森林大火和全球冲突 包括乌克兰问题和中东问题 [6]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与印度、巴西、墨西哥等非G7国家领导人一起参会 [7] - 特朗普政府拒绝在俄乌冲突中表态支持乌克兰 放弃气候变化倡议 并将性别平等倡议视为民主党"觉醒"议程 [4]
来自历史深处的MAGA人群
虎嗅APP· 2025-06-10 21:43
核心观点 - 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和对MAGA群体的动员并非历史偏离,而是美国孤立主义传统和民粹主义结合的必然结果 [1][2][3] - MAGA群体由工人、农民和小城镇居民构成,具有经济竞争和文化焦虑驱动的反移民、反精英、孤立主义特征 [1][6][12] - 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不稳定性源于其民粹主义基础,MAGA群体的意见偏好将更强烈影响第二任期对外政策 [3][4][32] - 美国自由国际主义精英框架正在瓦解,MAGA群体通过社交媒体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表达和影响力 [23][30][31] - 当前美国对外政策呈现孤立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上升趋势,可能削弱全球战略能力 [33][36][38] 历史性MAGA群类与美国孤立主义传统 - MAGA群体社会学特征:白人基督教福音派为核心,收入和教育水平低于平均,集中于"锈带"和小城镇,排斥文化多元主义 [6][12] - 历史前身包括:19世纪杰克逊民主党人(反联邦干预、门罗主义)、1890年代反帝国主义农场主、1930年代"美国优先"运动(林德伯格集众80万人) [6][7] - 冷战初期麦卡锡支持者与MAGA高度相似:中西部/南部蓝领,反共产主义+本土主义,憎恶东部精英 [7] - 尼克松的"沉默大多数"延续反精英传统,越战后期转向战争疲劳模式 [8][9] - 学术研究佐证:林德夫妇《中镇》揭示小城镇封闭性,霍夫施塔德《反智主义》分析其情感驱动决策模式 [10][11] 孤立主义的挫折-疲累机理 - MAGA群体战争态度矛盾:初期支持惩罚性军事行动(如二战、反恐战争),但持久战易引发疲累(越战、伊拉克战争) [15][17] - 朝鲜/越南战争后形成"避免亚洲地面战争"的军事禁忌,反映基层民意对战略的制约 [17][18] - 经济民族主义与孤立主义联动:83%美国人优先国内政策,共和党仅13%支持乌克兰(民主党42%) [33][34] - 社交媒体意见领袖推动"反无休止战争"叙事,贸易保护主义优先于地缘政治(如"搞关税别派部队") [35] 精英衰落与政治框架变革 - 二战后自由国际主义框架依赖精英主导(国务院、智库、情报共同体),通过"国家安全国家"压制孤立主义 [21][24] - 权势集团裂解:越南战争后精英信誉受损,70年代"民主监督"立法打破政策封闭性 [26][27] - 当前外交团队高度非常规:第二任期仅卢比奥等少数精英留存,MAGA效忠派主导决策 [36] - 制度拆解进行中:冻结对外援助、瓦解国际开发署,反映反"深层国家"的民粹主义冲动 [38] 孤立主义的当代表现与潜在影响 - 共和党孤立主义倾向者首超国际主义者(53%对47%),66%美国人愿分享全球领导权 [34] - 政策转向:施压盟友承担防务、批评欧洲"觉醒文化"、无差别关税(涵盖中欧日韩) [36][37] - 对华态度:负面情绪未减但焦点转向贸易而非意识形态,社交媒体倾向"惩罚但避免战争" [35] - 左翼和平主义与现实主义战略收缩论可能获得更大话语空间 [39]
来自历史深处的MAGA人群
虎嗅· 2025-06-10 12:38
特朗普政治与MAGA运动 -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外政策偏离美国常规程度远超第一任期 具有前所未有的断裂性 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1] - 特朗普政治成功源于动员历史上声音低弱 政治影响力与人口规模不匹配的群体 形成"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 [1] - MAGA人群主要由工薪阶层 农村居民构成 收入和教育水平低于平均 集中在城市外郊 小城镇和"锈带" 具有高度基督教认同 [3] - 该群体深怀爱国主义和本土主义情感 排斥都市精英及其文化多元主义价值 生活方式脱节于经济全球化和族裔多样化潮流 [3] 历史MAGA群类的特征 - 历史MAGA群类注重实际和本土偏向 关注切近事物 态度易受直觉和情感驱动 不擅长抽象原则和复杂知识 [9] - 该群体对"自由""自我依赖"和平等价值习惯性崇奉 加重对精英不信任 构造"他我之辨"方式粗疏武断 [9] - 在国际意识方面 该群体对海外世界不感兴趣 有美国例外论意识 相信美国国际行为道德纯洁性 [10] - 善恶二元对立是其自发思维模式 当提供直接理由时会快速认定国际敌人 包括此前非敌人对象 [10] 孤立主义传统与政策影响 - MAGA人群与杰克逊传统 19世纪90年代民粹主义运动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优先主义者"等历史孤立主义思潮有渊源 [4] - 该群体战争态度复杂 初始阶段易生应激性战争热情 但持久战争疲累会明显降低其战争意愿 [12] -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等历史案例显示 挫折导致的国际回退情绪在该群体中反应更快更强 [13] - 2024年皮尤调查显示 83%美国人认为国内政策应优先于对外政策 共和党人支持乌克兰意愿(13%)远低于民主党人(42%) [28] 当前政策动向与趋势 - 特朗普政府人事任命高度非常规 严重排挤传统外交政策精英 由MAGA效忠派主导 [31] - 当前政策如对俄乌战争"和平"倡议 施压盟友承担更多国防负担 提高关税等 具有强烈孤立主义意味 [32] - 反"深层国家"冲动下 拆毁"国家安全国家"基础组织设施的工程已启动 可能损害美国实施"体系性对抗"能力 [33] - 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调查显示 认为美国应"积极介入世界事务"的共和党支持者从2018年70%降至2023年47% [29] 社交媒体与民意变化 - 社交媒体赋予历史MAGA群体发声 集结手段 使其从"沉默大多数"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25] - 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如布塞维茨 波索比克 塔克等 强化了民粹主义 本土主义 反智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正相关性 [26] - 社交媒体常见"搞关税别派部队""底特律都烂了干吗还支持台湾"等声音 显示MAGA群体关切更偏向贸易保护而非地缘政治 [30]
英国脱欧以来英欧首次峰会终获成果:双方达成关系重置协议!
金十数据· 2025-05-19 17:36
英欧关系重置协议 - 英国与欧盟达成关系重置协议 结束自2020年脱欧以来的紧张关系 [1] - 协议内容包括延长互惠渔业水域准入权至2038年6月30日 并就能源合作及安全防务伙伴关系达成一致 [1] - 双方同意推动"平衡青年体验计划" 允许英欧年轻人在彼此国家有限时间内工作、学习、志愿服务或旅行 [1] - 探讨允许英国护照持有者在欧洲机场使用电子通关门(e-gates) [1] 协议谈判过程 - 英欧谈判团队就青年流动计划和渔业权等敏感问题进行最后博弈 磋商至午夜 [2] - 协议可能为英国参与欧盟安全防务政策(包括国防工业政策)铺平道路 [2] - 可能包括消除农产品贸易摩擦 在能源政策和碳边境税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2] 政治背景与挑战 - 斯塔默支持率跌至23%的历史低点 而法拉奇及"英国改革党"好感度上升 [3] - 斯塔默多次表示任何协议不会让英国重返欧盟关税同盟、单一市场或人员自由流动 [3] - 工党政府需在妥协与不显得重返脱欧前伙伴关系间寻求平衡 [4] 协议内容分析 - 安全防务领域达成共识相对容易 因俄罗斯威胁和持续的俄乌冲突 [4] - 渔业权、市场准入、经济问题、青年流动和人员流动自由等政策领域依然棘手 [4] - 分析师对协议能否显著改善贸易关系持怀疑态度 认为不加入单一市场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5]
尼日利亚学者:美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贸易生态系统
快讯· 2025-05-11 08:3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被认定为贸易保护主义 对全球贸易生态系统构成破坏 [1] - 美国政府被建议重新审视关税政策 包括基准关税和对等关税的设置 [1] - 关税政策对最不发达国家产生显著影响 非洲过去两年贸易情况受到较大冲击 [1] 全球贸易合作 - 世界各国应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 避免走向孤立主义 [1] - 非洲经济研究中心呼吁加强全球合作 而非采取单边关税措施 [1]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观察者网· 2025-05-03 18:46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与月球样品研究 - 中国国家航天局批准6个国家7家机构借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包括美国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1][6] - 美国高校因"沃尔夫条款"限制无法使用NASA资金研究中国月球样品,需自筹经费 [1][3] - 中国探月工程坚持开放原则,2023年10月起面向国际开放月球样品申请 [6][7] 中美航天合作现状 - 美国NASA曾尝试为"沃尔夫条款"创造例外以参与中国月球样品研究 [6][7] - 中国科学家长期难以获取NASA阿波罗计划样本,美方未回应中方共享请求 [4][7]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批评美国航天政策封闭,强调中国保持开放态度 [8] 月球样品科研价值 - 嫦娥五号样品来自NASA未采样区域,可提供月球地质历史新见解 [7] - 美国科学家计划对比嫦娥五号与阿波罗样本的物理特性及磁性差异 [4] - 香港大学科学家指出需在同一实验室分析中美样本才具科学意义 [4] 技术细节与流程 - 美国高校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协议才能接收月球样品 [3] - 美方机构需通过国会"特别许可"和国家安全认证才能获取样品 [7] - 嫦娥六号成为首个从月球背面带回样品的任务 [4]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谈关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聪明投资者· 2025-04-06 22:44
而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自动等于机会。他甚至提醒我们:现在正处于判断 最困难的阶段——不是该贪婪,亦不是该恐惧,而是要承认"我们连自己的预测正确率都低于历史任何 时刻"。 即便如此,马克斯仍在信贷市场中看到了相对的确定性。相比动荡的股市估值,信贷资产的回报路径更 加可预期。 他指出,在过去47年非投资级信贷的经验中,约99%的发行人都履行了承诺。在宏观变量充满不确定 的时刻,这种由契约支撑、违约代价明确的资产,或许正体现出一种"以静制动"的投资逻辑。 关税不仅搅乱了经济、市场,也搅乱了全球人心。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 在美东时间4月 4日接受彭博访谈中的这句判断,揭示了一个正被深刻重构的时代。 从贸易摩擦到关税升级,全球经济秩序正处于被巨力搅乱的阶段。 马克斯直言: "我们过去假设未来会像过去,但这一次,没有人知道六个月后的规则会是什么。" 他的核心观点不是判断市场是否便宜,而是指出当前环境下, "对未来的可知性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 低" 。 邓普顿所说"在最悲观的时候买入"或许仍有效,但马克斯的提醒是:我们可能还没到那个"最悲观 ...
特朗普“颠覆”美国外交传统?没有。——起底美国外交一以贯之的霸权本色
新华网· 2025-03-24 15:19
特朗普"颠覆"美国外交传统?没有。——起底美国 外交一以贯之的霸权本色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特朗普"颠覆"美国外交传统?没有。——起底美国外交一以贯之的霸权 本色 新华社记者刘品然 "美国觊觎我们的资源,我们的水,我们的土地,甚至我们的国家。一旦得逞,将摧毁我们的生 活。"本月新当选的加拿大执政党自由党党首马克·卡尼在胜选演讲中这样警告。 加拿大,美国的近邻、盟友和最大贸易伙伴之一,近来成为美国公开霸凌的对象。美国总统特朗普 对加拿大不断挥舞关税大棒,还反复宣称后者应成为美国"第51个州"。在21日接受采访时,特朗普说, 他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想法是"认真的"。 加税、胁迫、退群、断供……美国媒体惊叹,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推出的一系列"美国优先"政策正 在"颠覆"二战后美国奉行的"自由国际主义"外交原则。事实果真如此吗? 特朗普政府多次宣称,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扬言"吞并"格陵兰岛,威胁"收回"巴拿马 运河……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法里德·扎卡利亚近期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评论文章说,特朗普政府 正在"复苏19世纪的帝国主义"。 "这些行为并非前所未有" 纵观美国战后外交史,特朗普 ...
DOGE如何改造美国?(国金宏观宋雪涛)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3-12 09:49
美国改革背景与现状 - 美国需要自下而上的改革,但政治权力集中抑制了改革活力,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改革带有悲剧性成分 [3] - 改革需民众牺牲短期利益以追求长期确定性,但当前环境阻碍量变到质变 [3] - 2025年中美改革进程形成对比,中国强化深化改革,美国由"马斯克变法"开启 [3] DOGE改革目标与战略 - DOGE目标是在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时完成1万亿美元减支,为中期选举造势 [4] - 改革第一步是清理政府部门,削减官僚体系,优先关闭左派意识形态相关支出和部门如USAID和DEI [5] - 战略收缩体现为反对左派意识形态、财政无序扩张和全球化秩序,转向孤立主义和"新帝国主义意识" [5] - 对内削减低效支出(如军费、公共服务)和无效支出(意识形态项目) [7] 裁员计划与执行 - 裁员分三步:自愿买断、强制裁冗员、淘汰能力不足者,参考马斯克在推特的裁员经验 [8] - 第一轮联邦政府瘦身"买断计划"已有7.7万人参与,占联邦公务员的3.8%,低于预期5%-10% [9] - 第二步裁员要求各机构提交计划,实施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但面临司法阻力 [9] 改革领域与财政影响 - 改革覆盖国防、医保、社保、移民福利等传统"不动领域" [10] - 国防支出中五角大楼2023财年采购4500亿美元(占60%),但审计未通过且管理混乱 [11] - 医保可能废除拜登ACA法案,社保食品券计划每人每日福利从4.8美元增至6.2美元,或限制使用范围 [12][13] - 合法移民福利或削减联邦补助和税收减免 [14] 经济影响与市场反应 - 改革引发"小型衰退预期",非农就业或恶化,失业率上升,财政收缩冲击经济 [16] - 党派分歧加剧,共和党支持特朗普,民主党视其为混乱之源 [16] - 政府裁员难被私营部门吸收,"寒蝉效应"蔓延,隐性政府雇员受冲击 [17] - 美股面临"增长倒春寒",经济数据不确定性对市场构成双重打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