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商融合

搜索文档
“一城双景”活力迸发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激发消费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31
活动概况 - 青港澳美食文创嘉年华首次在青岛举办 聚焦港澳特色饮食与文创文化 汇聚39家参展企业 55个展位 带来200余种特色产品 [1] - 活动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联动 持续30天至8月16日 创新打造"一城双景"布局 提供差异化游园体验 [7]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味觉+视觉"双重体验模式 提供多元消费选择 刺激本地消费需求 通过展销联动拓宽港澳产品市场渠道 [3] - 构建完整体验生态 引入7个啤酒花园 推出30余场活动 包括专属消费券和"啤酒民宿"联动套餐 [5] - 设置5米高360度环绕巨型智能啤酒柱 以金融元素创意展示"啤酒股价" 增强消费者沉浸式体验 [4] 区域经济影响 - 促进青港澳经贸文旅常态化交流 推动传统合作向民间交流延伸 [3] - 活动彰显"国际范 时尚化 体验感 烟火气"特色 有效激发文旅商融合与消费新活力 [3][7] - 通过"周周有主题 日日有新意 时时有演出"的内容设计 充分释放节庆经济消费潜能 [7]
盛世非凡在文化浪潮中破圈前行
北京商报· 2025-07-22 15:25
演艺市场复苏与公司发展 - 2021年后北京演艺市场呈现强劲复苏、蓬勃发展的态势 [1] - 盛世非凡从2017年Live House起步,2019年开始承接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馆等大型场馆演出,现已拥有自有IP旷野音乐节和户外张北音乐节 [3] - 公司2023年起与苏州盛泽堂合作策划光良巡回演唱会,包括2024年2.0版本和2025年6月21日北京国家体育馆3.0版本 [3] - 2024年首次将美国电音乐队The Chainsmokers引入北京,丰富国内音乐市场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3] 内容创新与编排 -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精心策划每个项目,从创意构思到执行落地严格把控质量 [4] - 2024年张北音乐节延续去年创意,三天分别设置"青春不折旧""撒野正当时""致敬内地摇滚40周年"主题,歌手乐队选择紧密围绕主题 [4] - 旗下制作人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结合,邀请国际国内知名流行歌手演绎,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4] 软硬件创新与文旅商融合 - 2024年音乐节活动区域提供免费饮用水,升级卫生设施采用固定式男女独立卫生间,提升观众体验 [5] - 在成都联合创办餐饮品牌"刘肉面",结合演艺资源形成当地连锁品牌,计划2024年在北京开设分店 [5]
泸州: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三新”实践
四川日报· 2025-07-15 06:43
泸州商业中心 - 泸州正在重构酒城消费新生态 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5 6亿元 同比增长6 8% 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 [5] - 泸州以"酒"为媒 推进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白酒文化旅游目的地 具有区域集聚力的休闲度假区、健康活力区、时尚赛演区 建成文旅融合科技创新走廊 [5] - 泸州以"三新"实践助力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包括空间再造、场景上新、市场培育 [5] 中国白酒博物馆 - 中国白酒博物馆总投资15亿元 总用地面积109 6亩 规划建设面积8 4万平方米 整体设计依山就势 江、山、林、馆、窖和谐共融 [5] - 项目将改变游客消费链条单一的局面 游客可上山观展览、下山观遗址 [5] - 泸州市同步推进"酒要会·在泸州"项目建设 对博物馆周边进行城市风貌更新、消费场景打造 进一步培育消费业态、完善旅游功能 [5] 商圈发展 - 泸州主城区商圈呈现碎片化分布 规模效应还未形成 消费者习惯在固定商圈活动 跨江消费意愿低 [5] - 泸州将加快推进白塔商业区更新扩容 茜草商圈、佳乐世纪城商圈、高铁枢纽商圈、汽车消费公园商圈提档升级 形成一批主题鲜明、业态多元的区域商圈 [5] - 泸州将打造'夜游两江'特色品牌 优化滨水空间夜间光影 [5] 特色街区 - 泸州已建成7个融合历史记忆与潮流风尚的特色街区 [5] - 下一步将建设100个全龄友好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家门口的消费"更有品质 [5] 消费场景 - 合江县将举办2025年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季 推出荔枝烤鱼、荔枝咕噜肉等30余道创意美食 以及百年荔枝林探幽等四大精品线路 [5][6] - 泸州已培育形成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三大品牌展会为引领、中小展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5] - 泸州将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 建设标准化户外运动基地 力争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5] 特色消费IP - 国家级非遗"分水油纸伞"走向世界舞台 年销量超10万把 [5] - 先市酱油赤水河庄园可深度体验古法酿造酱油 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 [5] - 泸州桂圆酥从传统糕点升级为文创零食 成为热销单品 [5] 首店经济 - 泸州万象汇2024年以来已引进80余家川南区域或城市级首店 全场首店及唯一店占比超55% [6] - 2024—2025年持续开展在地主题活动超30场 累计吸引参与顾客超800万人次 [6] 政策支持 - 泸州制定了19项政策 围绕演艺赛事、首发经济、消费惠民激励、消费场景供给等6个支持方向 将于7月底出台 [6] - 泸州将从设施体系、服务监管、区域联动三方面优化消费环境 [6]
吉林长春:新民大街焕新开街 文化赋能街区经济成效显著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5:47
文化活化与街区焕新 - 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文化展演和业态升级实现单日吸引客流52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收入1.7亿元[1] - "一馆三厅"(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等专题展)和14处静态演艺点位集中亮相,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体验[2] - 中央歌剧院13位艺术家的高雅艺术演出与街头音乐会、默剧等多元表演形式结合,拉动开街当日23万人次参观[2] 业态升级与商业价值 - 新民大街引入29家特色品牌,包括13家东北首店,形成"历史建筑+新兴业态"模式[3] - 网红餐饮与本土老字号并存,"阅读+艺术+社交"复合空间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3] - 新民大街成为连接桂林路与红旗街商圈的"中轴线",开街当日带动两大商圈客流量分别达11万、18万人次[3] 经济辐射效应与区域发展 - 长春市当日整体接待游客10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新民大街的改造显著拉动区域经济[4] - "文化守正+业态创新"模式成功实践,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样本[4] - 未来新民大街将持续通过特色活动与品牌联动,深化文旅商融合,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4]
哈尔滨香坊区启动“票根+”活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4:34
活动概况 - 哈尔滨市香坊区推出"'票根+'激发消费新活力"主题活动,通过消费票根串联66家信用优良企业,覆盖影院、景区、餐饮、4S店等多领域,实现"一票畅享" [1] - 活动时间为7月4日至年底,消费者凭30日内票根可享受专属优惠,如35元观影、9块9葡萄柠檬茶、免费儿童轮滑等 [1] - 参与商家信息可通过线下宣传展板、海报或线上"香坊发布"微信公众号获取,支持定制化服务 [1] 商家合作与优惠 - 双门洞韩式烤肉店提供烤菠萝兑换,松松小镇推出25.9元体验4个游乐项目套餐,腾势汽车4S店为试驾者赠送礼品 [1] - 活动无需下载APP或手机绑定,仅凭实体票根即可核销,降低参与门槛 [1] - 香坊区万达国际电影城、茶救星球、汇星娱乐城等商家提供差异化折扣,如2D/3D电影票35元(原价未披露)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影响 - 活动由香坊区委宣传部、商务局、文旅局、营商局四部门联合主办,以"信易+"为纽带推动文旅商融合 [2] - 计划持续扩展参与商家规模,延伸"票根+"经济链至"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提升消费便捷性与商家收益 [2] - 模式通过票根串联消费链,为区域经济复苏提供新路径,目前已在香坊区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1][2]
借“网红”之势与“暑期”之热,天水文旅商融合开启火爆消费季!
搜狐财经· 2025-07-06 20:49
文旅消费热潮 - 天水凭借特色麻辣烫成为网红旅游城市,暑期迎来消费高峰,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多领域增长 [1] - 2025公祭伏羲大典期间吸引全球游客,人文旅游与美食消费形成联动效应 [3] - 乡村旅游成为新亮点,苏湾民俗庄园等推出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客流显著增加 [9] 餐饮行业表现 - 特色小吃店(麻辣烫、呱呱等)客流量激增,部分店铺营业额较平日增长数倍 [5] - 育生巷、古城街等餐饮集中区域人流量大,商家延长营业时间应对需求 [5] - 麻辣烫凭借独特汤底(融合当地香料)和自由搭配食材成为爆款单品 [5] 住宿市场供需 - 暑期酒店民宿一房难求,景区周边房源提前数周售罄,秦州区酒店入住率达60% [7] - 客流主要来自陕西、宁夏、四川、北京等地,日均入住率和营收同比翻两番 [7] - 住宿产品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提升游客体验 [7] 文化配套服务 - 图书馆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满足暑期阅读需求,成为市民纳凉学习场所 [11] - 文旅商融合模式通过场景创新(如民俗演出、篝火晚会)增强消费吸引力 [9][11]
哈尔滨“五一”消费活力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3 06:01
文旅消费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首届风筝节开幕,每天发放1000只免费风筝,举办非遗风筝秀、亲子运动会、国风巡游等活动 [2] - 黑龙江"五一假期旅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00后年轻游客占比达54%,哈尔滨极地馆搜索量同比上涨122% [2] - 哈尔滨中央大街整合音乐、美食等元素推出特色市集和文化展演,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活化利用18栋建筑引入老字号和新品牌 [2][3] 政策与活动 - 哈尔滨市推出"乐游尔滨"文旅促消费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1000万元,举办西餐文化节、春秋车展等百余场活动 [3] - 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电脑最高补贴2000元 [3] - 哈尔滨市商务局推进"消费+"模式,2025哈尔滨国际音乐剧节将演出搬进老会堂音乐厅等场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3] 消费场景创新 - 东北虎林园推出"惊险车"投喂老虎体验,哈尔滨极地公园网红"逃学企鹅"吸引游客 [2] - 中华巴洛克街区结合古朴砖墙与文创小店,引入天津包子铺、都一处等老字号及麦当劳、蜜雪冰城等新品牌 [3] - 哈尔滨市布局夜间美食街、24小时便利店,延伸消费场景至社区 [3]
文旅焕新、场景升级:哈尔滨“五一”消费市场热力十足
新华网· 2025-05-02 09:17
文旅焕新与消费升级 - 哈尔滨通过文旅项目创新和消费场景升级吸引游客,如东北虎林园的"惊险车"体验、极地公园的"逃学企鹅"展示、中央大街的特色市集和文化展演 [2] - 冰雪大世界推出首届风筝节,每天发放1000只免费风筝,并举办非遗风筝秀、亲子运动会等活动 [2] - 美团数据显示黑龙江"五一假期旅游"搜索量同比上涨超500%,"00后"游客占比达54%,极地馆搜索量同比上涨122% [2] - 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新增冰雪景观,与VR体验、摩天轮组成优惠联票,并设置露营野餐区 [3] 政策支持与消费数据 - 哈尔滨推出"乐游尔滨"活动,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举办西餐文化节、春秋车展等百余场活动 [6] - 2025年一季度哈尔滨家电数码以旧换新销售47.7万件,销售额14亿元;汽车以旧换新1.74万辆,带动销售额24.6亿元 [6] - 华为智能生活馆受国补政策带动,电脑手机销售火热,最高补贴达2000元 [4] 商圈升级与业态融合 - 中央大街商圈升级"智能+体验"场景,群力、哈西等新兴商圈发展首店经济,引入免税店、快闪店 [6] - 中华巴洛克街区活化利用18栋建筑,引入天津包子铺、都一处等老字号和麦当劳、蜜雪冰城等新品牌 [7] - 哈尔滨推进"消费+"模式,将演出搬进历史建筑,布局夜间美食街和24小时便利店,打造便民生活圈 [9] 文化活动与城市营销 - "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推出20条主题线路,包括太阳岛音乐派对、龙塔AI科技展等 [2] - 哈尔滨新区策划"City Walk花路"快闪活动和城市创意景观设计征集,吸引市民参与 [9] - 哈尔滨大剧院上演《赵氏孤儿》、港乐演唱会等演出,为消费市场注入文化元素 [9]
河畔“星光”点燃文旅商融合热浪
央广网· 2025-05-01 15:02
文旅活动与城市品牌建设 - 天津市文旅局主办的"海河之夜"演出展现城市文化气质,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以撬动消费升级 [2] - 2025桥边音乐汇将呈现从经典到现代的音乐作品,成为天津文化品牌的重要活动 [1][2] - 津湾广场通过举办体育赛事、音乐节、文化展览等活动六十余场,2024年吸引京津冀游客超200万人次 [3] 商业创新与首店经济 - 全国首家沉浸式相声互动体验馆"相遇相声社"落户津湾广场,为"首店经济"注入新活力 [6] - 津湾广场深化"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打造"策展式"互动街区,塑造"四个之城"品牌系列活动 [7] - 泥人张世家推出文创产品集章册、书签、冰箱贴等,2024年客流量增长40%,营业额显著提升 [15][18] 景区运营与收入增长 - "天津之眼"摩天轮景区2024年整体收入超过9000万元,接待游客超过110万人次,创运营以来历史新高 [11] - 景区与海河游船、周边酒店及餐饮等业态开展联票合作,并推出数字藏品和AR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11][12] - 古文化街2024年客流量达1350万人次,刷新纪录,非遗老字号与国潮新势力碰撞出火花 [13] 区域联动与文旅融合 - 津湾广场与京冀文旅部门联合设计文化游京津冀路线,实现"早看展、午游河、夜观演"的文旅闭环 [9] - 天津之眼景区积极融入三岔河口综合景区建设,串联"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联动区域文旅商资源 [12] - 杨柳青画社加入电商行列,与文化IP联名推出咖啡、压缩毛巾、帆布包等文创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17] 旅游数据与消费趋势 - 2024年天津接待国内游客2.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2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32.3% [17] - 2025年一季度天津在线旅游总人次2809.84万,在线旅游交易金额46.61亿元 [17] - "五一"天津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50%,助推国际消费再创新高 [17]
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人民日报· 2025-03-31 06:00
近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东方美学与现代舞台艺术结合,依托"演艺+"战略,探索艺术与文旅、商 业的深度融合,形成"舞台艺术+文化IP+旅游目的地"的联动效应。开发《只此青绿》IP同名电影、交响 音乐会等多元衍生项目,打造文创产品、主题空间等消费场景,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此 外,集团以歌舞艺术为媒介,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集团将持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科 技的融合创新,创作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审美的艺术作品。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 高 艾 发展文旅消费,重点是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开展文化消费活动,进而促进文化产业 转型。要培育文旅消费场景和旅游商品产业,特别是要提升地方特产、文化产品、生活消费品等旅游商 品创新设计能力。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文化消费产品,讲好地域文化故事。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宋慰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茅台作为民族品牌应尽的文化责任。茅台以文化内 涵表达中国品牌,在2023年启动"东方传统色彩计划",复原建筑、壁画、瓷器、纺织品等八大领域的传 统色彩,并融入产业运用,旨在助力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