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铁联运
icon
搜索文档
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 | 江海联达畅通道 海铁联运再提速
广西日报· 2025-07-11 10:57
平陆运河建设创新亮点 - 马道枢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是平陆运河规划三座梯级中的第一座梯级 [1] - 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航道穿越山野和城市最终通往大海 [1] - 采用"四个最优"打造绿色工程:最优生态保护(建设鱼道、专用动物通道等生态廊道)、最优水土流失管控、最优资源节约利用、最优绿色低碳发展 [1] - 国内首次提出利用沿线裁弯取直处原河道布置36个生态涵养区 [1] 钦州港铁海联运改革 - 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港口实现"零距离"对接,拆除间隔围网后归属同一海关监管场所 [2] - 海铁联运集装箱平均单次转运时间由3小时压缩至1.5小时 [2] - 码头与中心站堆场资源共享,火车直卸至码头堆场测试成功推动海铁联运直装直卸比例提升 [2] - 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从2017年2.17万标箱增长至2024年47.6万标箱,增长21倍多 [2] - 钦州港多式联运场站共享改革案例获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全国复制推广 [2]
产业兴、消费热、活力澎湃!诸多利好积聚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7-03 10:51
物流业景气指数 - 6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8%,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需求向好推动业务量扩张[1][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17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233个[3][9]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2025年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超5000列,较2024年提前42天达成[8][10] 轻工业与航空货运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0%,营收达9.27万亿元,延续回升态势[5][7] - 航空货运航线以亚洲、欧洲为主,主要运输跨境电商货物、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及生鲜[5] 港口与海铁联运 - 山东东营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开港,年通过能力30万标箱,预计年省物流成本3-5亿元[12] - 该码头通过铁路专用线实现"海铁联运",构建物流大通道[12] 新式茶饮产业链 - 茶饮市场绿色果蔬风潮带动羽衣甘蓝等种植,山东高密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等技术[15][17][19][20] - 云南石屏种植基地应用数字农场系统,实现土壤分析、生物肥精准供给等数据监管[22] - 河南温县茶饮产业园生产奶茶设备,供应链可12小时内覆盖全国90%以上市县[24] - 中国茶饮品牌在印尼、越南等地扩张,某品牌4个月在雅加达开5家店,另一品牌在印尼门店超2000家[26][28] - 茶饮行业直接创造1.28万个门店岗位[28] 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 - 河南卢氏县香菇提取物出口订单达2000万元,上半年出口额7.9亿元(同比增6倍),政府提供"香菇贷"等扶持[29][30] - 陕西淳化县荞麦产业产值破10亿元,带动5500人就业,推出荞麦精酿啤酒、荞麦醋等衍生品[31][33] - 广东河源万绿湖结束珠江禁渔期,7月1日开捕[35]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人民日报· 2025-07-03 07:01
项目投运 -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投运,是国内首个专为海铁联运打造的铁路场站,也是全国第一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 [1] - 场站位于义乌市苏溪镇,依托甬金铁路与宁波舟山港枢纽功能,集港务、关务、船务于一体,是以海铁联运为特色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区 [1] - 首班81114次班列满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光伏板、日用百货等)从义乌苏溪站驶向宁波舟山港 [1] 技术创新 - 作为国内首个"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的先进作业场景 [1] - 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开创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先河 [1] 物流协同 - 苏溪场站作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核心载体,实现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高效联通 [2] - 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将全程运输服务(CCA)向内陆延伸 [2] - 推动港口、海关、船务功能前移,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
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海铁联运助力“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口岸行
华夏时报· 2025-06-13 12:38
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 青岛港"现代海王星"集装箱船单次装卸量达6300个集装箱,耗时30小时完成 [2] -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中亚班列1.2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首破万列 [2] - 12个集装箱铁水联运品牌线路培育案例加速落地 [2] -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2024年海铁联运操作量达420万标箱,连续10年全国沿海港口第一 [7] 协同运营模式 - "关地港铁企"五方协同机制:海关提供通关便利、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港口提供码头服务、铁路保障运力、企业深度参与业务模式 [3] - 青岛港形成400多家核心企业参与的物流生态圈,实现铁路箱优先上船、智能通轨零换乘、三线合一规划 [4][5] - 山东建成五纵四横铁路网和两纵三横多环双核高铁网,拥有26个20万吨级码头和2个40万吨级码头 [7] 区域发展案例 - 山西通过铁水联运专班实现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带动高端制造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 [9] - 河北创新"港口+内陆港"体系,石家庄国际陆港构建五位一体运输体系,计划打造京津冀国际陆港"第三极" [11] - 国铁济南局公转铁项目2013年以来累计增量4.5亿吨,年均增长20%,山东占沿黄9省区出口额的84.3% [8]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陆海通"数字平台实现物流全链路智慧化运营,推进"一单制""一箱制"改革 [7] - 石家庄至广州多式联运班列采用"五优先"服务,50小时完成运输 [11] - 青岛港通过方案式定制服务和智能通轨投送实现铁路配送精准高效 [5]
构建“山海联动、东西互济”新格局 厦门携手麻城共筑开放新通道
人民网· 2025-06-03 18:14
人民网厦门5月31日电 (余乃鎏)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一个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 5月30日,湖北省麻城市政府与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在厦门共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 议,旨在通过强化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节点功能,构建"山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推动口岸联动发展、加快物流通道建设、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合作、 强化创新成果共享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据悉,此次三方战略合作签约,得益于厦门港持续推进海铁联 运发展,并加快推进麻城—厦门物流通道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一方面,近年来,厦门港集装箱海铁联运驶入提质加速的快车道,逐步形成以厦门港为主要枢纽、以闽 赣两省为主要腹地、向内覆盖中西部地区、向外辐射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海铁联运通道网络,打造了 多条特色线路,线路覆盖福建、江西、湖北等多个省份。 另一方面,有"花岗岩之乡"美誉的麻城市支柱产业为石材产业,石材出口占进出口市场的40%,主要出 口日韩、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麻城石材2022年3月首次通过海铁联运发运厦门港以来,经过积极 市场培育与通道经营,货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去年完成发运量820标箱,今年第一 ...
港通天下 岸接全球(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浙江宁波舟山港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17
港口运营数据 - 2024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达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 [1] - 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9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稳居世界第三 [1] - 一季度新能源车出口量达5.3万辆,同比增长641% [7] 海铁联运业务 - 2024年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1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创历史新高 [3] - 图定班列增至27条,辐射16个省份的67个地市 [3] - 渝甬海铁联运精品快线班列使货物出海时间从14-20天缩短至3天,运输成本降低约50% [4] - 义乌至宁波海铁联运模式可节省至少一天时间,降低运输成本约20% [3] 新能源车运输创新 - 采用新型汽车叠载法使40英尺集装箱最多可装5辆车,单车运输成本最多降低60% [6] - 研发汽车专用支架系统,单箱节省运费3500至5500元 [7] - 填补国内新能源车装箱安全操作标准空白 [7] 国际航线拓展 - "中欧快航"首航后成为常态化航线,运输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10余天 [8] - 对接海铁联运提升物流体验,货物从义乌经宁波直达德国 [8] - 航线辐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日均货轮近300艘次 [9] 政策与合作协议 - 重庆与宁波海事局签署备忘录,实现"重庆装箱—宁波出海"全程不换箱、不开箱 [5] - 联合查验、标准互认、信息互通等举措提升西部"新三样"产品物流效率 [5] 港口发展规划 -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批,定位为世界一流强港 [9] - 持续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9]
仅用时5个多月!烟台港原盐吞吐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业务量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5:01
烟台港原盐业务发展 - 烟台港5个月内完成原盐吞吐量超过去年全年业务量 [1] - 6万吨外贸进口原盐通过海铁联运发往潍坊 [1] - 创新打造"港口枢纽分拨+双线协同疏运"新模式 [1] 多式联运模式 - 构建"港口卸船-铁路场站-工厂生产线"海铁联运模式 [3] - 火车发运量稳定至两天三列 [3] - 开辟"龙口港分拨-支线驳船-潍坊港分销"的"水转水"通道 [3] 物流效率与成本 - 双通道运输时效同比提升20% [3] - 综合物流成本下降4% [3] - 货物亏耗率稳定控制在0.5%以下 [3] 供应链服务 - 集成"港口+航运+物流+铁路"资源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3] - 打造"烟台-淄博""烟台-东营"等进口原盐物流大通道 [3] - 为客户提供船舶代理、手续办理、港口装卸等一体化服务 [3] 行业地位与战略 - 烟台港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运营主体 [3] - 瞄准环渤海中心港新方位深化"三区互融" [1] - 加快构建"沿黄达海"大通道 [1]
中远海控全资子公司多措并举稳外贸保畅通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3:00
全球航线网络优化 - 公司依托海洋联盟优化主干航线布局 加密核心市场班次 开辟新兴市场通道 持续扩充全球运力供给 [3] - 北美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美西南10条航线覆盖中国及东南亚日韩港口 优化AAC航线加挂洋浦港形成中转通道 美西北5条航线覆盖中国港口 美东美湾10条航线构建多元服务 [3] - 开通南沙港直达南美西港口航线 助力构建"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 加深粤港澳大湾区与拉美地区连接 [3] - 针对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时效需求 以印尼CSE/YIX快航协同南沙港升级干线运力 实现"当日截单、次日开航" [3] 海铁联运与数智化建设 - 布局内陆节点推动港口功能延伸 构建"海上枢纽港+内陆无水港"立体化物流网络 [4] - 东北及华北地区开通"章古台站—锦州港""赤峰大板站—锦州港"等特色班列 将化肥、钢材等纳入全链物流体系 大连集运实现公铁无缝衔接 [4] - 长三角地区采用"包舱制+天天班"模式 8小时直达上海芦潮港 较传统运输效率提升显著 创新"一口价"计费方式使物流成本较公路降低20%-30% [4] - SynCon Hub平台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物流服务 实现全程在线化操作与可视化追踪 [4] 产业链协同生态构建 - 立足"集装箱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优势 与物流供应链板块深度协同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生态系统 [5] - 共建5个海内外供应链平台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节点 提升供应链韧性 [5] - 针对化工、冷箱等高附加值货物协同打造专业方案 建立危险品全流程管控和全程温控服务 [5] - 深化拖车、仓储、关务等领域协同 实现系统功能复用 减少信息壁垒与重复作业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开行
新华网· 2025-05-17 09:50
行业动态 -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启程直达龙岩蛟洋站 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和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 [1] - "一箱制"模式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 提升海铁联运效率和成本管控水平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 [1] 运营模式创新 - "一箱制"专列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 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无需开箱验货 [1] - 货物运抵目的地后由海关抽检 全程"一箱到底"压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 [1]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即可发运 简化多环节材料提交流程 [1] 经济效益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 运输周期缩短约60% 货损率降低约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 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 [2] - 新模式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百万元成本 [2] 市场表现 - 1至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 同比增长14.8% [2] - "一箱制"专列为铁路、港口、海关深化合作的创新成果 [2] - 新模式为企业物流降本增效提供示范案例 [2]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1
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 - 首趟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发往龙岩蛟洋站,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的"一箱到底"模式 [1] - 该模式使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实现"双提升",压缩货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降低货损率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此次创新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装箱,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 [1]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化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运输周期缩短60%,货损率降低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全年可节省百万元 [2]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免除多环节提交材料流程 [1] 运营模式创新 - 福州铁路物流中心针对12项客户需求定制运输方案,协调港口海关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2] - 受理时效压缩50%,实现优先配空、装车和挂运的"三优先"机制 [2] - 该模式是铁路与海关深化口岸合作、优化监管流程的创新成果,实现陆海联动 [2] 行业数据与发展规划 - 2023年1-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同比增长14.8% [3] - 铁路部门计划联合港航管理部门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3] - 将继续探索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模式,助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