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铁联运

搜索文档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开行
新华网· 2025-05-17 09:50
行业动态 - "丝路海运"首趟"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启程直达龙岩蛟洋站 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和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 [1] - "一箱制"模式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 提升海铁联运效率和成本管控水平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 [1] 运营模式创新 - "一箱制"专列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 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无需开箱验货 [1] - 货物运抵目的地后由海关抽检 全程"一箱到底"压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 [1]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即可发运 简化多环节材料提交流程 [1] 经济效益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 运输周期缩短约60% 货损率降低约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 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 [2] - 新模式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百万元成本 [2] 市场表现 - 1至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 同比增长14.8% [2] - "一箱制"专列为铁路、港口、海关深化合作的创新成果 [2] - 新模式为企业物流降本增效提供示范案例 [2]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1
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 - 首趟装载78个标准集装箱、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发往龙岩蛟洋站,实现全程不换箱、不开箱的"一箱到底"模式 [1] - 该模式使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实现"双提升",压缩货物待检和换箱时间约一周,降低货损率 [1] - "丝路海运"平台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此次创新采用中国铁路装载加固标准装箱,到港后仅查验电子锁 [1]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化 - 单箱物流成本节省约500元,运输周期缩短60%,货损率降低80% [2] - 非洲铜精矿运输时间从15天缩短至6天,总体物流成本降低10%,全年可节省百万元 [2] - 企业仅需向铁路部门一次性申报,免除多环节提交材料流程 [1] 运营模式创新 - 福州铁路物流中心针对12项客户需求定制运输方案,协调港口海关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2] - 受理时效压缩50%,实现优先配空、装车和挂运的"三优先"机制 [2] - 该模式是铁路与海关深化口岸合作、优化监管流程的创新成果,实现陆海联动 [2] 行业数据与发展规划 - 2023年1-4月福建省海铁联运集装箱量达69715标箱,同比增长14.8% [3] - 铁路部门计划联合港航管理部门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3] - 将继续探索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模式,助力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 [3]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超100万标箱
杭州日报· 2025-05-13 10:50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完成海铁联运超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 [1]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1004万标箱同比增8%其中上海港完成351万标箱同比增逾20%创同期新高 [1] - 铁路部门通过精准开车无缝衔接装卸船期开行"满轴"列车和"双快"物流模式减少车流停留时间 [1]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52亿元铁路水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1] 物流基地与班列建设 - 合肥派河港芜湖塔桥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建成运营 [2] - 长三角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助力家电光伏五金等商品出口 [2] - 2025年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 [2] 运输效率提升 - 铁路部门强化货运点线能力支撑保障线条兑现率促进大港海铁联运增运上量 [2] - 同步做好空箱衔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2]
“京津冀制造”海铁联运走天下
北京晚报· 2025-05-09 16:11
京津冀铁路货运网络发展 - 京津冀地区已构建铁路货运网络,与公路、水运联动,提供灵活物流选择,促进降本增效 [1] - 中国铁路北京局开设3个物流中心和54个货运营业部,利用京广、京沪、石太等干线运输,2024年服务客户达18833家,发送货物36187.7万吨,同比增长3.4% [1] 中欧班列与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营 - 京津冀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运输货物从传统“老三样”(服装、家电、家具)转向“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精密仪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超50% [2] - 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数据显示,发送货物包括汽车配件、太阳能配件、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吸引周边产业聚集 [2] - 天津铁路物流中心记录显示,天津生产的汽车、电器、自行车为中欧班列畅销商品 [2] - 北京首趟中欧班列于2024年4月16日从房山开出 [4] 海铁联运与港城班列 - 天津港至北京平谷开行常态化海铁联运班列,运输民生物资如面粉、食用油、调味料、饮料等 [7] - 石家庄国际陆港通过中欧班列运回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的葵花籽食用油、板材、锌锭、棉纱等商品,2024年下半年回程货物激增 [7] - 河北福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1月订单量突破2024年全年,90%以上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厂 [7] 港城班列效率提升 - 港城班列实现天津港与石家庄等内陆城市“点到点”运输,缩短送达时间,避免货物积压 [7][8] - 邯郸钢铁厂和河北敬业集团改用港城班列运输钢卷、螺纹钢,正定至天津港全程仅16小时,解决船等货问题 [7][8] 环保与“公转铁” - 砂石骨料进京从公路转向铁路运输,接卸站点扩大至9个货场,覆盖北京市大部分区县,降低成本并减少污染 [8] - 铁路货运单批次可减少50辆柴油集卡上路,具有大运量、节能环保优势 [9] 多式联运与“一单制” - 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压缩各环节时间,运输时限控制在24小时内 [10] - 北京铁路物流中心开行首列“一单制”列车,客户通过铁路95306平台一次委托,运输时间缩短5天,运费降低4% [11] - 多式联运一单制减少客户与多个承运人协商环节,实现全程货物追踪 [11]
今年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已突破100万标箱
快讯· 2025-05-09 11:32
长三角铁路海铁联运表现 - 截至5月9日长三角铁路2025年海铁联运箱数突破100万标箱较去年提前9天完成[1] - 二季度以来长三角主要港口(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1] - 截至5月9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数100.4万标箱同比增幅8%[1] 上海港海铁联运表现 - 上海港完成海铁联运箱数35.1万标箱同比增幅逾20%创历年同期新高[1] 基础设施建设和班列情况 - 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阜阳国际物流港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等基地专用线相继建成运营[1] - 长三角铁路多地至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条达95条[1] 主要运输商品 - 海铁联运助力白色家电光伏组件五金件等商品"出海"[1]
打通海上新通道!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实现首航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22:49
4月29日上午,由秦皇岛港出发的"鹏安"轮运载6.4万吨煤炭,稳稳停靠在东营港一突堤10万吨级通用泊位,标志着该泊位顺利实 现首航。 项目建成投用后,将通过一突堤铁路专用线、东营港疏港铁路并入区域铁路网,实现东营港区煤炭、石油焦、非金属矿石等大 宗货物的海铁联运,有效解决东营港区散杂货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将进一步完善港区功能,对打造 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省会经济圈主力港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东营港在加快推进已建成码头投入运营的基础上,集中全力推进环抱港池内航道工程、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疏港 铁路一突堤铁路专用线等总投资137亿元的11大港口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优化泊位结构,完善港区功能,满足腹地运 输需求,解决长期以来大型船舶无法进出东营港的瓶颈,能有效满足腹地内炼化企业原油进口的需要,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 营"最后一公里",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巩固东营港在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的地位,成为 拉动东营地区及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大众新闻记者郝文杰) 一突堤通用泊位工程项目位于东营港一突堤西南侧,计划总投资13.9亿元,主要建设1个 ...
中马合作推动区域航运物流新发展
新华社· 2025-04-27 21:00
新华社吉隆坡4月27日电 题:中马合作推动区域航运物流新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萌 毛鹏飞 王嘉伟 时值四月,马来西亚历史名城马六甲海风和煦。这里曾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如今正在 中马携手努力下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在距离马六甲市约130公里的巴生港,记者看到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与马来西亚当地同事们一起, 正全力以赴地投入港口集装箱码头扩建升级项目合作中,续写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篇章。 为推动马东铁项目高水平运营,中马两国企业还成立联合运维公司。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联 合运维签约仪式上表示,马东铁将构建起连接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重要"陆上桥梁",助力马来西亚更紧 密融入国际贸易体系。 据介绍,近年来,巴生港与中国企业在许多重点领域都保持着密切合作,尤其在港口建设、物流发 展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马港口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成员单位也从最初的16个 扩展至24个。 "巴生港自由贸易区与东海岸铁路项目是马来西亚打造区域物流贸易中心的核心支柱。"欧阳捍华表 示,希望能够与中国继续深化绿色港口、贸易便利化、智能物流等方面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与产业投 资,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和海事领域专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