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东莞发布六大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从山顶到海洋,开启全域绿色之旅
中国环境报· 2025-05-30 10:05
核心观点 - 东莞市推出"从山顶到海洋"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涵盖六大主题线路,串联全市生态资源,推动工业城市向生态宜居转型 [6] - 线路整合山水林田湖草等特色资源,促进生态要素流通与绿水青山价值转化 [6] - 项目由多部门联合推动,覆盖全地域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产品供给 [6] 山野秘境 - 东莞山地占陆地面积6.2%,银瓶山主峰高898.2米为全市最高峰 [8] - 主要景点包括银瓶山、九洞、大屏嶂等五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最高达96% [8] - 拥有野生润楠群落、短萼仪花群落等珍稀植物及穿山甲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8] 美丽河湖 - 东莞水资源总量约20亿立方米,东江下游水网密布 [11] - 华阳湖、东清湖等景点展现治水成效,如华阳湖从"龙须沟"变为生态画廊 [11] - 河湖系统改善带来招商引资优势,如清溪水流域环境提升吸引人才 [11] 生机湿地 - 湿地类型涵盖河流、湖泊、滨海及人工湿地,具有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 [13] - 穗丰年湿地种植无瓣海桑等红树林,同沙公园为东莞十大观鸟点之首 [14] - 青鹤湾湿地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40多种鸟类 [14] 美丽乡村 - 东莞约600个行政村通过环境整治焕新,如南社古村活化岭南水乡风貌 [17][18] - 西溪古村通过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旅游,江边古村打造"四小园"生态板块 [18] - "丁彭黄"片区依托田园营造"都市桃源",张坑村串联山林步道实现"推门见绿" [18] 生态研学 - 全市建成46个环境教育基地,涵盖循环经济、大气环保等主题 [20] - 东实基地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转化为科普课程,粤丰馆采用4D影院技术 [21] - 谷涌中心展示厨余变有机肥循环,森林科普馆直观呈现降噪原理 [21] 绿动滨海 - 东莞海域面积7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2.95公里,具有生态修复价值 [24] - 东宝公园成为湿地修复示范案例,黄金海岸修复后吸引百余种鸟类 [25] - 苗涌生态长廊依托红树林资源,"花海里"通过空中廊桥展示花卉景观 [24][25]
“俞你同行”溯三江之源:感受多彩人文与大美天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21:31
在黄河源头的冬格措纳湖迎接落日余晖,看湖水波光粼粼、水鸟蹁跹;向西南行驶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 巴颜喀拉山,在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尕多觉悟山脚下观古老藏族武士舞、伊舞;途经长江上游支流 通天河流经的称多县,为马背上的康巴汉子喝彩欢呼;在三江源纪念碑前见证集水仪式…… 5月19日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携东方甄选直播团队一行40余人在青海省开启为期15天 的"环青海自驾+环青海湖骑行"之旅。20日至24日,直播团队行至三江源腹地,开启溯源之旅。 中新网青海玉树5月22日电 题:"俞你同行"溯三江之源:感受多彩人文与大美天地 作者 潘雨洁 周瑞辰子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冬格措纳湖美景如画。马铭言 摄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珍秦镇的草原上,康巴汉子们的赛马比赛惊艳亮相,个个身形敏捷、肩扛彩 旗、风驰电掣,引观众欢呼惊叹。飞驰在最前方"一马当先"的是玉树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文德诺 布。 "直播能让千万观众直观感受现场的热情,借助知名团队的影响力推介江源玉树,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 机会。"赛马结束后,文德诺布说:"我们世代生活在山水中,对自然有最深的敬畏,将以感恩之心和开 放热情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宾 ...
生物多样化就是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常熟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2 10:22
旅游经济表现 - 五一小长假常熟接待游客153 19万人次 同比上升6 33% 旅游总收入13839 98万元 同比上升4 9% [1] - 2018-2023年湿地主题公园累计吸引游客1380万人次 创造直接旅游收益6 36亿元 [2] - 2024年江苏生态旅游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 直接经济收入超160亿元 带动社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常熟鸟类种类从2011年136种增至2023年328种 长江野生刀鱼等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2] - 江苏全省物种数达8842种 含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 发现南方红豆杉等濒危物种 [13] - 江苏省93个县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剩余2县将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 [13] 湿地保护与产业融合 - 常熟探索"湿地保护+生态旅游+农业"模式 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多赢格局 [2] - 昆承湖转型为金融科技岛 吸引30余个高端项目入驻 成为区域绿色创新引擎 [8] - 江苏建设76条省级森林步道 总里程超500公里 连续4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 [12] 特色文旅产业开发 - 尚湖牡丹花会分早/盛/晚三期 融合科技运动文化元素 吸引三分之一上海游客 [9][10] - 开发牡丹主题文创产品如礼杯套装 花茶礼盒等 延伸产业链价值 [10] - 常熟形成池塘养殖面积9 02万亩 年产水产品2 48万吨 第一产业产值14 63亿元 [8] 政策与立法进展 -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于5月22日施行 成为全国第三个完成地方立法的省份 [13] - 常熟模式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长三角湿地保护典型案例 强调机制与技术双创新 [1] - 江苏推出"绿美江苏·生态旅游"系列活动1144项 覆盖森林体验湿地游览等类型 [12]
洞庭湖畔生态新地标 洞庭湖博物馆即将焕新开馆
央视新闻· 2025-05-15 16:41
项目概况 - 洞庭湖博物馆提质改造总投资超1.8亿元 占地5 08万平方米 集收藏 研究 陈列展示 宣传教育 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3] - 项目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借势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推进展陈升级与生态景观一体化建设 定位"展 演 研 宴"多功能生态旅游目的地 [3][9] 展馆升级亮点 - 自然馆采用"展陈+沉浸互动"模式 分"洞庭天下水""远山吞长江""天然乐园"三大板块 通过展品 复原景观 多媒体影片等展示地质变迁 水系特点及野生动物生态 [5][6] - 配备20多项多媒体互动装置 VR体验区含2台设备可观察保护区实景影像 造景区结合投影与环绕声系统模拟湿地环境 [8] - 新增演艺项目《洞庭幻境》沉浸式5D生态剧场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目标建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及青少年自然教育课堂 [8] 生态经济区规划馆 - 改造聚焦五大主题展区:"南方文明的摇篮""融入华夏""汇通南北瓷粮销外""耕读传家文运昌盛""湖乡新貌" 系统展示人文历史与生态保护成果 [8]
守护“候鸟天堂” 共筑美好宁海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3 09:41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 - 宁海湾义务护鸟队成员从最初的12人增加到153人,形成海陆联动的立体"护鸟网"[11] - 护鸟队由53名休闲渔船"渔老大"组成,从"捕鸟人"转变为"护鸟者"[8] - 当地监测到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逐年增长[12]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 - 宁海湾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00万元[15] - 峡山村从偏僻渔村变为网红打卡地,村民开设民宿、咖啡店等新业态,如"民谣大叔"咖啡店日均销售数百杯[14] - 游客因观鸟慕名而来,带动休闲渔船观光、餐饮等消费,村民收入显著提升[13][14] 产业协同与社区参与 - 国家电网志愿者参与保障候鸟栖息地电力设施,开展安全用电宣传[9] - 生态警务联勤工作室联合护鸟队、网格员等上百人开展环保活动[9] - 村民将水产养殖塘与鸟类觅食结合,形成"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旅游亮点[10]
金埔园林(301098) - 301098金埔园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7:52
行业发展前景 - 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美化需求剧增,园林行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作用关键 [1][2]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园林行业作为生态保护重要部分潜力巨大,可推动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 [1][2] - 休闲与健康意识增强,园林行业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 [2] - 生态旅游兴起,园林行业可结合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打造生态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供就业机会 [2] - 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使园林行业融入现代技术,带来高效创新解决方案 [2] - 园林行业面临土地有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但总体前景向好 [2]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双碳”目标推动下,林业碳汇开发与生态修复工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生态修复与开发模式契合政策导向,有巨大潜力 [3] - 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政策催生超万亿级市场,公司城市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匹配市场需求,为盈利增长开辟道路 [3] - 农文旅融合政策下,公司乡旅产业园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3] 公司项目品质 - 2024 年公司所承做项目获得“南京市优质工程奖‘金陵杯’”“2024 南京园林优质结构奖”“2024 珠海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奖一等奖”“2024 湖北省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3]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多年前提炼出“水、路、绿、景、城”五位一体的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模式,近年来升级完善形成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乡旅产业园、生态修复与开发三大核心业务模式 [4] - 推动传统业务从单一工程建设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构建“设计 - 建设 - 运营”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与经营质量提升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6 亿元,同比下降 9.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45.73 万元,同比上升 10.55% [5] - 2024 年公司升级业务模式,依托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并加强内部管理费用控制,实现营收下降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略有增长 [5] 公司现金流和应收账款计划 - 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项目回款情况与预定目标有差距,回款周期延长 [5] - 公司成立长账龄回款小组,加大清收力度,必要时不排除主动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6] 公司研发成果 - 知识产权布局:2024 年自主申报专利 15 项,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技术储备量较同期增长 42% [6] - 标准制定:主编团体标准《人工湿地植物选配技术规程》发布实施,两项省级标准获江苏省林学会立项,三项创新工法获省风景园林协会优秀企业工法认证,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6] - 产学研协同:南京农业大学金埔产业研究院完成 7 项横向课题研发,组织 8 场专家科技服务活动,引进金陵科技学院副教授挂职科技副总,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申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获批 [6] - 人才培养: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引进 2 名博士进站,在站博士后达 5 名,三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全年培养 8 名专业人才 [6]
数说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成绩单” “生态+旅游”拓展发展新空间
央视网· 2025-05-02 15:20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成效显著,各地协同保护湿地守护生物多样性,同时打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可能 [1]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果 - 20年来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有效保护全国240万公顷湿地,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充足空间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0多个,全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指定国际重要湿地82处,认定国家重要湿地58处,初步构建湿地分级管理体系 [3] - 近五年累计营造红树林8800多公顷、修复红树林8200公顷,除治湿地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7.33万公顷 [5] 各地协同保护湿地举措及成效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原则,升级湿地治理方式,形成“金镶玉”模式 [8] - 截至2024年底,维管植物、昆虫、鸟类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750种、441种、155种 [8] 福建汀江国家湿地公园 -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湿地面积达466.8公顷,周边生态环境改善,蓄水保土能力提升 [10] 江西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 - 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对水质及800多种动植物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保护 [12] - 与公园设立时对比,记录的物种数量增加368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升 [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 湖南沅江琼湖国家湿地公园 - 种植约30万平方米沉水型水草,“水下森林”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铺设步道等供市民休闲 [15][17] 吉林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 鸟类种群数量连续三年增长,开发生态观鸟等低碳旅游项目,保护与开放并重,收益反哺湿地维护 [19] 江西峡江 - 将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乡村打造成旅游景区,村民2024年户均增收1万元 [21]
福建南平:首艘画舫式电动渡船 保障武夷山游客绿色出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5-01 00:24
武夷山电动渡船项目 - "古粤渡01号"电动渡船总长12.2米,载客12人,采用全电动推进系统实现零排放和低噪音[2] - 渡船设计融合武夷文化元素,包括城村汉城遗址雕刻和汉代瓦当符号,成为移动文化展示窗[2] - 船体采用玻璃钢质结构,结合绿色科技与文化元素,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武夷山市供电公司对渡船充电设施和配电系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4] - 充电设施作为"能量补给站"直接影响渡船续航能力,配电系统则是"神经中枢"[4] - 供电公司运用专业工具检测设备性能,确保符合安全标准[4] 安全运营支持 - 供电公司向船工传授安全用电知识,包括设备操作和突发事故应对方法[6] - 通过案例讲解提高船工安全意识,保障游客乘船安全[6] - 检查工作涵盖充电设施、配电系统等关键部位[4][6] 绿色旅游发展 - 电动渡船以电能替代燃油,减少水体污染和噪音干扰[6] - 清洁能源驱动符合低碳出行潮流,提升武夷山生态旅游品牌[6] - 可靠电力供应支撑旅游业发展,保障新型旅游交通工具运行[6] 行业趋势 - 绿色旅游成为新趋势,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保障服务[7] - 电动渡船作为新型交通工具为当地旅游产业注入动力[6] - 清洁电能助力打造"诗与远方"旅游愿景[7]
“五一”假期北京延庆将推出100余项文旅体验项目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7:24
文旅活动策划 - 延庆区整合全区优质文旅资源打造100余项体验项目涵盖音乐、夜游、赛事、生态、乡村等主题 [1] - 发布6条特色游玩攻略并推出票根联动优惠吸引游客 [1] - 北京世园公园举办超级草莓音乐节包含四大舞台和72组演出 [1] - 2025北京国际花园节启幕展示海棠大道、礼乐大道、向日葵花田等多点景观 [1] - 世园公园举办斯巴达小勇士赛新增林地赛段和全新障碍 [1] 夜游项目 - 八达岭夜长城常态化开放夜间缆车同步上线 [2] - 推出六大主题演出和12位古代杰出女性NPC采用行进式观演模式 [2] - 《妫河夜画》升级游客可乘游船体验光影世界 [2] - 北京首部长城主题文化演出《梦华·长城》开放夜场 [2] 生态景区 - 龙庆峡景区举办北京最晚樱花季正值最佳观赏期 [3] - 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举办2025高山户外嘉年华包含高山滑车、电动卡丁船等活动 [3] -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推出原创生态舞剧《承诺》和鸟类研学课程 [3] 乡村旅游 - 刘斌堡乡青山园推出双线叙事提线木偶剧 [4] - 香营乡万达有机农场打造生态研学体验和有机种植采摘 [4] - 四海镇黑汉岭村小溪嘟嘟民宿举办春播活动结合农耕文化与美食体验 [4] - 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南山海棠民宿推出沉浸式探索秘境活动 [4] 票务与攻略 - 延庆文旅联动草莓音乐节、斯巴达勇士赛推出票根优惠活动 [4] - 推出三个主题六条游玩攻略为音乐、赛事、乡村游爱好者提供指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