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林
icon
搜索文档
国晟科技: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26
光伏业务收入和毛利率 - 公司2024年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64亿元,同比增长113.12%,但毛利率为-0.50%,同比减少16.90个百分点[1] - 光伏组件及电池业务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125.03%,毛利率-0.82%,同比减少14.88个百分点[1] - 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0.56亿元,同比下滑24.29%,毛利率10.44%,同比减少32.92个百分点[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连续中标国央企重大光伏项目,毛利率下滑与行业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下降趋势一致[10] 主要光伏业务合同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建集团、中广核新能源等大型央国企,合同金额从1.21亿元至7.49亿元不等[3][4][5] - 合同价格区间为0.65-1.20元/W,部分特殊环境项目价格偏高(如盐雾环境项目0.78-0.93元/W)[3] - 海外订单价格呈下降趋势,如LuxorSolarGmbH订单从0.152欧元/W降至0.108欧元/W[4] - 产能利用率从Q1的30.59%提升至Q4的73.41%,影响单瓦分摊成本[3][4]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硅片降幅超50%,电池片降幅超30%,组件降幅超30%[7][8] - 同行业公司普遍亏损,隆基绿能毛利率-10.50%,天合光能毛利率4.30%,行业平均毛利率1.22%[9] - N型产品快速替代P型产品,老旧产能面临改造升级压力[8] - 全球新增装机600GW对应产业链产能超1,100GW,供需严重失衡[7] 园林业务表现 - 园林业务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16.24%,毛利率5.36%,同比增加116.24个百分点[11] - 主要项目包括海淀区南旱河滨水慢行景观工程(收入占比66.75%)等政府项目[13][14] - 收入增长源于南旱河项目施工进度加快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14] - 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政府单位,信用风险较低,坏账准备计提充分[17] 产能建设情况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9.68亿元,同比减少5.33%,计提减值准备3,708.62万元[1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62亿元,同比增长98.16%[18] - 光伏业务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主要因技术迭代和产能过剩导致资产经济绩效低于预期[18]
汇绿生态:跨界光通信,2025Q1营收增210.40%
和讯网· 2025-06-24 02:40
行业背景 - 数字与算力基建浪潮推动光通信行业发展机遇 [1] 公司跨界布局 - 汇绿生态通过控股武汉钧恒切入光模块领域 2024年5月拟不超1 95亿元收购武汉钧恒30%股权 2025年初获51%控股权 [1] - 武汉钧恒多模产品需求平稳 硅光单模产品已批量生产 [1] - 武汉钧恒加快海外布局 在马来西亚建生产基地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并应对关税障碍 [1] 财务表现 - 汇绿生态2024年营收5 87亿元 归母净利润6530万元 同比增13 85% [1] - 武汉钧恒2024年营收6 67亿元 净利润6966 90万元 汇绿生态投资收益1379 91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武汉钧恒并表使汇绿生态营收3 09亿元 同比增210 40% 归母净利润1983万元 同比增549 69% [1] 产品与市场 - 武汉钧恒800G光模块营收占比上升 产量分配比例将根据市场调整 预计新增产能中占比提升 [1] - 公司预计2024年三、四季度400G/800G产品订单需求上升 武汉钧恒份额和订单量预期良好 [1] - 武汉钧恒去年跻身全球光模块企业前19名 预计未来三年保持增速 [1] 业务结构 - 汇绿生态主营园林业务仍是主要收入源 但近年业绩下滑 光通信业务潜力大 [1]
“保壳”重压下变更承诺 *ST花王重整严肃性遭挑战
证券时报· 2025-06-20 02:28
公司背景与重整历程 - 公司2016年登陆上交所,为江苏省首家上市园林企业,2020年起陷入经营危机,连续五年亏损,并曝出内控混乱、大股东资金占用等问题,时任董事长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 - 2022年启动预重整程序,2024年9月法院受理破产重整申请,同年12月30日裁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引入产业投资人苏州辰顺浩景及10位财务投资人,合计注资5.077亿元,受让3.77亿股,平均持股成本1.35元/股(相当于重整前收盘价的7.78%)[3] - 重整后苏州辰顺浩景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徐良为浙江博蓝特半导体董事长,曾计划科创板IPO但撤回材料[3] 半导体资产注入预期与市场反应 - 产业投资人承诺2025年1月31日前注入新质生产力相关资产,并承诺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4亿元,2026-2028年每年超5亿元,三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1.8亿元[3] - 市场因实控人半导体背景强烈预期资产注入,重整计划披露次日股价涨至18.07元/股高点,两个半月内涨幅达267%,2025年1月市值突破百亿元[4][5] - 2025年3月实控人变更承诺,称半导体资产注入周期长且不确定性高,改为收购安徽尼威动力55.5%股权(主营燃油箱系统),导致股价跌停,后澄清无半导体注入计划引发监管警示[6][7] 尼威动力收购案争议 - 收购对价6.66亿元,标的2024年营收7.07亿元(同比增120.66%),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347.21%),但溢价率高达665.84%(净资产1.44亿元),前五大客户贡献94.43%营收,理想汽车和奇瑞汽车占比超八成[9][10] - 交易将形成6.26亿元商誉,占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27.11%、净资产101.49%,业绩不达标或引发巨额减值风险[10] - 上交所两度问询标的盈利预测科学性、客户稳定性等问题,公司回复称业绩预测"恰好"满足重整承诺标准,但未解释此前7个月未回复监管问询的原因[10][11] 重整承诺变更与股东态度变化 - 首次股东大会58.34%股东反对承诺变更(中小股东反对率42.38%),但二次表决通过(赞成票升至75.55%),主因公司2024年营收仅9164.08万元且亏损8.13亿元,若2025年不达标将面临退市风险[7][8] - 证监会2025年3月发布新规强化破产重整监管,限制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比例、重整投资人持股价格及期限,要求严格履行承诺[12][13] - 法律专家指出变更重整计划可能引发监管问询或股民诉讼,重整投资人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14]
*ST花王:积极推动公司向高科技企业转型
中证网· 2025-05-23 13:52
对于2025年度的经营计划,公告显示,因*ST花王原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经营压力较大,需通过转型拓 展新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25年,公司拟完成收购尼威动力55.5%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 项。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明确的 政策支持。尼威动力是国内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高压燃油箱系统的领先企业,具有成熟的研发设计能 力、市场经验及稳定的客户基础。通过本次重组,公司能够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市场,推动 业务转型升级,有效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若成功完成本次重组,公司将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及生 态景观产业并举的业务发展格局,且更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和环境友好的发展路线。 公告称,公司将全力应对园林主业困境,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机遇,实现公司健康、 可持续发展。公司将继续挖掘优质资产,通过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在 巩固公司基本面的同时,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ST花王(603007)于5月22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告显 示,此次大会共表决通过14个议案,其中,此前 ...
金埔园林(301098) - 301098金埔园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7:52
行业发展前景 - 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美化需求剧增,园林行业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作用关键 [1][2]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园林行业作为生态保护重要部分潜力巨大,可推动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 [1][2] - 休闲与健康意识增强,园林行业能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 [2] - 生态旅游兴起,园林行业可结合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打造生态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供就业机会 [2] - 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使园林行业融入现代技术,带来高效创新解决方案 [2] - 园林行业面临土地有限、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市场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但总体前景向好 [2]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双碳”目标推动下,林业碳汇开发与生态修复工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公司生态修复与开发模式契合政策导向,有巨大潜力 [3] - 城市更新与新型城镇化政策催生超万亿级市场,公司城市环境综合服务模式匹配市场需求,为盈利增长开辟道路 [3] - 农文旅融合政策下,公司乡旅产业园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3] 公司项目品质 - 2024 年公司所承做项目获得“南京市优质工程奖‘金陵杯’”“2024 南京园林优质结构奖”“2024 珠海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奖一等奖”“2024 湖北省城市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等奖项 [3]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多年前提炼出“水、路、绿、景、城”五位一体的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提升模式,近年来升级完善形成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乡旅产业园、生态修复与开发三大核心业务模式 [4] - 推动传统业务从单一工程建设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构建“设计 - 建设 - 运营”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实现业务模式创新与经营质量提升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6 亿元,同比下降 9.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45.73 万元,同比上升 10.55% [5] - 2024 年公司升级业务模式,依托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并加强内部管理费用控制,实现营收下降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略有增长 [5] 公司现金流和应收账款计划 - 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项目回款情况与预定目标有差距,回款周期延长 [5] - 公司成立长账龄回款小组,加大清收力度,必要时不排除主动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6] 公司研发成果 - 知识产权布局:2024 年自主申报专利 15 项,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3 项,技术储备量较同期增长 42% [6] - 标准制定:主编团体标准《人工湿地植物选配技术规程》发布实施,两项省级标准获江苏省林学会立项,三项创新工法获省风景园林协会优秀企业工法认证,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 [6] - 产学研协同:南京农业大学金埔产业研究院完成 7 项横向课题研发,组织 8 场专家科技服务活动,引进金陵科技学院副教授挂职科技副总,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申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获批 [6] - 人才培养: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引进 2 名博士进站,在站博士后达 5 名,三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全年培养 8 名专业人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