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人少事多困局如何破?抓好作风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是关键
中国环境报· 2025-06-12 08:13
凤庆县生态环境监管现状 - 凤庆县面积3335平方公里 人口38万 市场主体总量2.9万家 环境监管对象近4000家(项) [1] - 生态环境分局在岗人员仅19人 其中10人从事监测 9人负责行政事务和执法 监管人员与服务对象数量差异显著 [1]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的挑战 - 需同时完成市级部门任务和县级政府工作 包括生态环保督察整改 项目环评审核 数千家企业监管等 [2] - 工作人员承担政策宣传 驻村 突发事件应对等额外任务 工作强度高 "5+2""白加黑"成常态 [3] - 生态环保工作专业性强 现有人员缺乏系统培训 需掌握法律 自然资源 林草等多领域知识 [3] - 上级监管不足 存在"上级监督远 同级监督弱 地方监督难"问题 [3] 矛盾化解方案 - 加强行政编制争取 避免混编混岗 事业人员参与第三方活动需执行审批报告制度 [4] - 建立"定岗 定责 定流程 定考评"机制 细化权责清单 形成"接转督办核"运行闭环 [5] - 推行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五项工作机制" 明确管理责任与保障配合 [5] - 强化纪律作风整顿 整治不作为现象 消除消极心态 [6] - 构建"制度+科技"监管模式 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 实现污染源动态监管 [6] - 开展跨县联合执法练兵 招考专业人才 加强人员交流轮岗 优秀者优先提拔 [6]
深挖根源举一反三才有长远之效
中国环境报· 2025-06-11 08:37
环境污染治理事件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发生天坑溶洞排污事件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要求全面排查并"一洞一策"整改 同时强调要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短板[1] - 类似溶洞排污事件在贵州毕节 广西富川等地也有发生 并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但仍有地区未吸取教训[1] - 相关部门已对3家涉嫌违法排污的养殖户立案调查 对4名责任人停职检查 并在全县开展溶洞环境全面排查[2] 问题整改与长效机制 - 湖南省委书记指出溶洞排污是表象 背后反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深层次问题 需从思想认识 政策措施等多层面形成科学治理机制[2] - 仅满足表层问题整改会导致行政资源浪费 生态不可逆损伤和政府公信力受损 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问题[1] -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 建立四级网格管理体系 漓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并成为美丽河湖案例[3] - 温州投入110亿元治水资金 开展"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改 推动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3] 经验借鉴与制度转化 - 桂林 温州等地成功经验表明 需将个案整改转化为制度性防护网 避免"头痛医头"的治理困境[4] - 地方政府应以曝光问题为契机 全面排查类似问题 反思长效机制建设 产业项目环保准入和政绩观偏差等问题[4] - 问题曝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既要解决点上问题 更要举一反三解决面上问题 实现工作全面提升[4]
溶洞清出垃圾51吨,4人被停职
券商中国· 2025-06-08 20:45
近期,慈利县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引发公众关注。事件发生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溶洞污染治理工作正在 加快推进。目前,慈利县已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溶洞排查处置组、水华问题系统治理组 等9个工作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慈利县溶洞垃圾问题曝出以来,张家界市县两级迅速邀请组织中国环境科学院、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 所等专业机构和相关专家、专业人员组成的力量进行洞下勘探和垃圾清运作业。 经核查,大田坑溶洞、 杨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为禁止焚烧垃圾后至城乡环卫一体化 前 (2010年至2016年 期间 )倾倒的生活 垃圾。截至6月8日18时,两 洞 累计清理垃圾51吨,杨家坡溶洞垃圾已基本清理完毕。 责编:刘珺宇 校对: 王朝全 百万用户都在看 关税,突传重磅!日本、韩国、欧盟,发声! 大转向!外资,爆买! 突然!特朗普,发出威胁!马斯克,紧急行动! 重磅!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将举行! 全面暂停!特朗普签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同时,张家界市、县在全域开展溶洞和非法倾倒固废"拉网式"大排查,聘请省市专业地质调查组以及消防 救援大队开展溶洞勘查评估, ...
官方通报张家界天坑溶洞垃圾整治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6-04 23:23
环境污染事件通报 - 张家界市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杨家坡溶洞发现陈年垃圾和污水,深度约150米,最窄处直径约1.5米,已清理垃圾约4吨 [4][5] - 东岳观镇彩球村大田坑天坑发现陈年生活垃圾,深度约70米,洞口直径约15米,已清理垃圾约10吨 [6][7] 治理措施 - 慈利县制定《慈利县溶洞(天坑)摸排治理工作方案》,聘请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检测所对全县溶洞进行排查 [8] - 采用"一洞(坑)一策"开展系统治理,向社会公开招募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参与治理工作 [8][9]
河北白洋淀治理保护成果持续巩固
中国新闻网· 2025-05-29 09:12
白洋淀治理保护成果 - 白洋淀治理保护成果持续巩固,作为华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 [1] - 白洋淀水质连续四年保持Ⅲ类标准 [2] 河北省生态环境整体状况 - 2024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全部退出"后十" [1] - 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80%以上 [2] - 京津水源上游河流国控断面优良比例保持100% [2] 空气质量数据 - 2024年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267天,同比增加17天,优良天数比例72 9%,同比提高4 4个百分点 [1] - 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平均5天,同比减少6天,比例1 3%,同比下降1 7个百分点 [1] - 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优良天数分别达335天、321天、308天,其余设区市优良天数在232-277天之间 [1] - 全省PM2 5年平均浓度37 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 3%,张家口、承德、秦皇岛PM2 5年均值达国家二级标准 [2] - PM10等五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全部下降 [2]
新华全媒+|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际
新华社· 2025-04-28 08:53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以法治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写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之 际 新华社记者罗沙、高敬、魏弘毅 2025年4月2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 5编、118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这份承载着护航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历 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 法典长卷启,青山入画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 境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纲和魂",贯 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法典编纂扎实推进,必将有力保障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更加坚实的法治根基。 奏响新时代生态环境立法更强音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法律制度是守 护绿水青山的根基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 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到新世纪颁布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