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天信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向天空要发展!万亿级市场腾“空”而起 空天信息产业迈向规模化、商业化、智能化
央视网· 2025-09-25 13:39
央视网消息:什么是空天信息产业,包括哪些领域?空天信息产业是指运用航天器,如卫星、火箭、探测器等和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处 理、分析来自地球及太空的数据,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涵盖商业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应用等领域。 空天信息的产业链不仅包括上游的火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中游的卫星运营,还囊括下游的无时无刻不在服务我们的数据应 用。 近年来,在商业航天热潮的推动下,空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新的产业增长点。而我国的空天信息产业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展现出巨 大的市场潜力。在重庆,空天信息产业早在"十四五"规划就被列为未来产业集群之首,2024年,聚集上下游企业就超过220家。 "集装箱"发射平台 实现火箭拎箱即发 发射一枚火箭,从准备到升空最快需要多长时间?重庆一家科技企业给出的答案是30分钟。它是国内首家民营火箭牌照持有企业,主要为商业 公司发射小卫星和智能小型运载火箭。 这个十分普通的蓝色长条形集装箱,就是他们最新的研发产品——"集装箱"发射平台。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键起竖"键,集装箱开始变身,内 部隐藏的火箭逐渐显露真容。相比传统液体燃料火箭发射7—15天的周期,集装箱发射平台可以实现 ...
我国空天信息产业飞出怎样的新高度?从火箭“30分钟拎箱即发”说起
央视网· 2025-09-25 06:34
上游的火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 中游的卫星运营; 下游的数据应用。 从"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天宫"遨游,到智慧城市、工程进度实时观测,再到手机通信、无人机配送,当前,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正在加速形成,它就是 空天信息产业。 空天信息产业包括哪些领域?我国如何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链?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什么是空天信息产业?包括哪些领域? 空天信息产业,是指运用航天器(如卫星、火箭、探测器等)和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处理、分析来自地球及太空的数据,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 涵盖商业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应用等领域。 空天信息的产业链包括: 实现火箭拎箱即发 发射一枚火箭,从准备到升空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吗? 重庆一家科技企业给出的答案是:30分钟。它是国内首家民营火箭牌照持有企业,主要为商业公司发射小卫星和智能小型运载火箭。 这个十分普通的蓝色长条形集装箱,就是他们最新的研发产品——"集装箱"发射平台。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键起竖"键,内部隐藏的火箭逐渐显露真容。相 比传统液体燃料火箭发射7—15天的周期,集装箱发射平台可以实现"30分钟拎箱就发"的智能快速响应。在山火、地震等救援中,可以 ...
卫星直联,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人民日报· 2025-09-23 06:47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出到2030年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规模应用 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目标 [1]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通过共建共享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 推动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 [6]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9月初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6] 技术应用与场景拓展 - 卫星通信通过手机卫星终端芯片或汽车卫星终端模组实现信号收发 应用场景从航海航空应急救援等特殊领域向大众市场拓展 目前已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话质量稳定 [2] - 中国电信2023年9月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已与7家手机厂商合作推出36款直连卫星功能手机 2024年4月推出汽车直连卫星服务 预计年底直连卫星车型销量突破10万台 [5] - 推进数字惠民服务 通过高通量卫星和低轨卫星互联网为偏远地区提供网络接入 强化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智联网等基础设施融合 推动汽车船舶飞机直连卫星 [6] 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数据 - 中国卫通运营管理18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建成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 海星通服务覆盖全球超过95%海上航线 [3] - 推出消费级卫星互联网产品 高通量卫星通信导航增强及遥感与低空飞行器融合应用落地 低轨卫星星座全面建设带动空天信息产业加速发展 [3] -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2021年组网完成并由中国电信运营 持续向大众领域和新兴产业服务延伸 [5] 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手机汽车直连卫星促进通信与汽车船舶航空物联网多行业融合创新 为6G时代空天地融合网络打下基础 未来在手机汽车航空等领域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4] - 天地融合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卫星通信将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实现创新应用 与算力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 [9][10] - 在极端场景下保持稳定通信保障 拓展大众化规模化应用满足日益增长需求 中国移动认为有利于打造天地一体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战略新高地 [7][10] 成本现状与消费者期待 - 当前卫星通信价格较高 手机直连正常通话价格普遍在9元/分钟 消费者期待功能更强大价格更亲民 [8] - 车载卫星通信芯片模组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 商业化运营模式及资费仍处于探索中 产业希望尽快实现大规模应用惠及更多用户 [9] - 消费者认可卫星通信在郊区高速路段保障通信安全的价值 期待缩小城市与偏远地区教育医疗资源差距 希望出现平价选配产品 [8]
“问天”路上,济南缘何成天选之地
齐鲁晚报· 2025-09-01 05:24
项目规划与产能 - 济钢集团与天兵科技计划在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将建设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动力站、零部件制造厂房三大主体建筑 [2] - 项目预计年底开工,建成后预计年产卫星版火箭和洲际运输版火箭25发 [2] 产业链构建 - 济南通过引入深蓝航天等企业,已建成101火箭发动机测试台(测试能力20吨推力)、103火箭动力系统测试台(设计推力600吨)及102双工位火箭发动机测试台(测试能力130吨),形成国内型号最多、规格最高的航空航天动力综合测试基地 [3] - 济钢与西安羚控电子、北京星河动力等企业合作,可提供火箭储箱、箭体舱段、整流罩等核心结构件配套,完善了“零部件—动力—总装”产业链条 [3] - 济南已构建起“火箭动力测试—发动机制造—箭体总装—检验检测—加工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3] 区域协同与区位优势 - 项目选址济南临港开发区,拥有“铁、空、水、公”四港联动优势,火箭总装后可通过小清河航运至烟台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发射,运输便利 [5] - 山东省内形成“济南—烟台”协同产业链:济南聚焦大载重液体火箭总装制造,烟台东方航天港侧重于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年产能20发),未来将实现研发、测试、制造、总装及发射全链条协同 [6] - 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已累计保障15次海上发射任务,将89颗卫星送入太空,未来还将在连理岛、日照、威海布局发射点,覆盖70%以上卫星轨道的需求 [5] 空天信息产业生态 - 济南成为全国少数同时具备卫星与火箭总装能力的城市,其卫星总装基地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未来可年产500公斤级卫星100颗 [7] - 上半年济南空天信息产业领域企业达148家,实现营收133.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已规划发射368颗卫星,累计发射低轨卫星26颗,覆盖通信、导航、遥感三大领域 [8] - 产业生态由全国空天信息产业联盟(159家会员单位)、30.8亿元专项基金及13条扶持政策支撑,国内首个空天信息大学也已开启竣工验收 [8][9]
超5万平米!济南东部拟建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15:55
项目规划 - 济钢集团计划在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项目 总建筑面积50854.42平方米 [1] - 项目包含三大主体建筑:火箭总装测试厂房(高度18.35米 计容面积59986.38平方米)、动力站(高度8.35米 计容面积1620.55平方米)、零部件制造厂房(高度15.35米 计容面积23888.45平方米) [2] 产业基础 - 济钢集团与深蓝航天合作建设的长清测试基地已建成三大测试台:101测试台(20吨推力)、103测试台(600吨推力)、102双工位测试台(130吨推力) [2] - 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卫星制造、火箭研发、航空制造和信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2] 行业规模 - 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领域企业达148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 [2] - 2023年上半年产业实现营收133.79亿元 [2] 战略意义 - 该项目实现济南在火箭总装领域的突破 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布局 [1][2] - 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中科星图: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8-21 21:13
公司融资计划 - 中科星图计划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48,846.82万元人民币,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242,866,690股 [4][21]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特定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所有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按同一价格认购 [2][17]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最终价格将根据竞价情况协商确定 [3][18][20]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四个项目:星图云空天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77,397.04万元)、星图低空云低空监管与飞行服务数字化基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66,765.09万元)、星图洛书防务与公共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36,931.76万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73,778.22万元) [4][21][23][26] - 若实际募集资金低于需求,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能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 [4][21][23]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空天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12][13] -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2024年市场规模超2.3万亿元 [26] - 低空经济作为全球竞争新领域,技术发展使低空空域"可通达"和"可计算"水平快速提升,eVTOL等新型飞行器即将获得适航证 [35][37]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为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商业航天产业链整合者和低空经济发展推动者,致力于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跃迁 [12][29]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地球相关产品和核心技术,覆盖空天大数据获取、处理、承载、可视化和应用全产业链环节 [31][45] - 通过十大圈层数据能力构建虚实相生的数字地球,并在地球超算和智脑引擎方面形成强大智能计算能力 [32][41] 项目实施基础与人才储备 - 公司在北京、西安设立数字地球研究院,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研发团队在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处理、云计算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33][46] - 客户资源分布于特种领域、政府、研究院所、企业等重点行业,多数客户品牌忠诚度高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47] - 公司承担国家高分重大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任务,产品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行业应用格局 [40] 发行影响 -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控股股东中科九度持股28.26%,实际控制人中科院空天院通过中科九度控制公司 [24] - 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增加,资金实力增强,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并支持战略布局有序推进 [50][51] - 新发行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限售期届满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5][22]
专访中科星图陈伟:从万亿到10万亿 低空经济安全优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07:59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与产业定位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从去年的"万亿级"提升至今年普遍认为的"10万亿级",成为一个多产业形成的经济体系[1] - 低空经济被视为将地理信息从二维升格为三维的新经济蓝图,需要国家层面的基础设施投入[1] 行业政策与发展现状 -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低空经济,地方性政策快速出台,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名词之一[3] - 目前省、市层级负责建立统一的飞行服务监管平台,湖北、天津、广东、江苏等地已开始测试省级平台[3] - 行业处于有序发展态势,但各地推进进度不一,部分区域已加速布局,部分仍处市场培育阶段[3]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构成 - 数字基建包含四大类:起降场地网络、通导监测设施与智能管理平台、能源补给与交通接驳设施、后端设备制造测试运维设施[3] - 前期投入巨大,建议采取渐进式建设策略,优先保障基础安全需求,避免资源浪费[4] 技术安全与场景应用 -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需解决空域安全和飞行安全两大问题[5] - 中科星图通过高精度地理数据+边缘计算设备提供航路规划与碰撞规避,运用网格/超算技术保障安全[5] - 已落地场景包括公共设施巡检、交通管理、物流领域无人机/无人车协同等创新探索[5] 企业战略布局 - 中科星图低空业务始于2018年,2024年3月成立星图低空云平台承接募投资金[5] - 未来重点拓展重庆、江苏、厦门等政策积极区域,通过样板场景积累经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6] - 计划结合AI技术替代高危人工巡检,创造更高经济效益[6] 产业合作动态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架构,推进技术研发与生态拓展[1]
我国空天信息产业从跟跑迈向领跑 低空经济“飞向”万亿新蓝海
环球网· 2025-07-11 17:52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 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转变,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3] -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强盛、经济效益显著,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将发展成万亿级产业 [3] - 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成为发展基本态势,商业航天推动空天信息应用进入数智地球新时代 [3] 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 低空经济发展需构建创新体系,推动无人机软硬件系统自主化,实现有人与无人系统深度融合 [3] - 需创新空域管理范式,打造低空智联网,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3] - 大数据、大知识、大算力是基础,大模型是核心,大行业、大产业是发展方向 [3] 中科星图战略布局 - 公司形成空天信息数据能力、计算能力、服务能力、运营能力、创新能力五大核心能力 [4] - 面向"十五五",公司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向天补强,向空发展,构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翼" [4] - 发布"一体两翼"空天信息创新产品矩阵,涵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三大领域共27个产品 [4] 产品矩阵详情 - 地理信息领域:发布星图云2025、智水·流域洪水模拟平台v1.0、星图战擎等产品 [4] - 商业航天领域:发布星图太空云、商业火箭天基测量系统、天信·商业航天空间天气服务平台 [4] - 低空经济领域:发布启航·低空规划平台、护航·低空智联网平台等20款产品 [5] 基础设施与产业链布局 - 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在合肥封顶,建成后将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5] - 公司通过建设运营特色商业卫星星座,构建天地一体商业卫星测运控网络 [7] - 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和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7]
构建空天发展“新基建” 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中科星图发布“一体两翼”战略新规划
上海证券报· 2025-07-09 01:46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前景 - 空天信息产业正加速形成以商业航天为引领、空天信息技术为纽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增长极和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最快的新兴赛道之一[3] - 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赛道蕴藏着万亿级商机[2] - 合肥市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100亿元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培育千亿元级"空天系"产业生态[2] 中科星图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一体两翼"战略新规划,打造以地理信息为根基、以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为两翼的战略格局[4][5] - 公司遵循"向天补强,向空发展,空天一体,以云为本"的战略规划,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3] - 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开拓新场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公司与中科曙光进行太空计算领域合作,共建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重点突破核心部件研发、算力标准制定等[5] - 公司发布低空智联网、空天信息云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助力构建空天发展"新基建"[5] - 空天信息产业亟须建立多元化资本支撑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3]
央企投资机构首次布局济南空天产业
新华网· 2025-06-25 09:46
基金设立 - 济钢私募基金联合济南国开股权投资、建投投资等机构发起"济钢建投空天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2.05亿元,为济南市空天信息领域首只与央企合作的产业基金 [1] - 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重点投资方向包括卫星制造、遥感应用、低空经济等关键领域 [1] - 基金由市属国企济钢集团、央企资本建投投资及市场化机构济南国开共同组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平台 [1] 战略意义 - 基金设立标志着济钢集团在空天信息产业投资领域实现新突破,是其"金融+产业"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实践 [1] - 将增强济钢集团在股权投资、产业孵化方面的能力,助力集团向高科技、绿色化、资本化转型 [1] - 建投投资作为中国建银投资全资子公司,将与济钢在空天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组建系列产业基金 [1] 产业规划 - 济南市将空天信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计划到2027年打造9个特色园区 [2] - 济钢集团与建投投资等合作伙伴将围绕空天信息全产业链开展联合投资,促进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2] - 基金将持续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孵化和产业链整合,为济南打造全国空天信息产业高地提供资本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