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
搜索文档
诚迈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5.89亿排行业17,净利润亏损排82
新浪财经· 2025-11-01 08:2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1日,于2017年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技术提供商,主营业务为移动智能终端相关的软件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 [1]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华为欧拉、精准医疗、华为鸿蒙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5.89亿元,在行业102家公司中排名第17,高于行业平均数17.12亿元但低于行业前两名上海钢联573.18亿元和德赛西威223.3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7551.79万元,行业排名第82,低于行业平均数2643.13万元且为亏损状态 [2] - 2025年上半年智能终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2.04% [6] - 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域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8.89%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3.46%,低于去年同期的16.37%,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41.71%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6.07%,高于去年同期的30.37%,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1.94% [3]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17万,较上期减少1.5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199.58股,较上期增加1.6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7.2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47.99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分别减少1.60万股和3648股,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王继平2024年薪酬98万元,较2023年67.1万元增加30.9万元 [4] - 总经理刘冰冰2024年薪酬87.22万元,较2023年67.1万元增加20.12万元 [4] 业务亮点与展望 - 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业务已覆盖100余家主机厂及供应商 [6] - 参股公司统信软件亏损较上期大幅减少,其他主要参股公司产生投资收益,公司投资收益转正 [6] - 各重点领域持续技术迭代,如发布HongZOS5.0版本,发展端云一体解决方案等 [6] - 中泰证券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4.93/31.28/38.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0.81/1.46亿元 [6]
联影医疗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8.59亿行业第二,高于行业平均3.5倍,净利润11.02亿排名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1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产医学影像行业领军者,具备全产品线和全产业链优势,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打破海外垄断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于2022年8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8.59亿元,在行业42家公司中排名第2,行业第一名迈瑞医疗营收258.3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9.68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1.02亿元,行业排名第3,行业第一名迈瑞医疗净利润78.14亿元,第二名鱼跃医疗14.6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19亿元 [2] - 2025年1-3Q公司实现收入88.59亿元、归母净利11.2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10.53亿元 [6]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0.08%,高于去年同期的26.1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27.21%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7.02%,低于去年同期的49.41%,且低于行业平均的48.67% [3] - 2025年1-3Q公司三项费用率同比降低,现金流水平明显改善 [6] 业务亮点 - 设备核心业务稳健发展,2025年1-3Q设备类产品收入70.71亿元,维保服务收入12.43亿元 [6] - 海外收入快速增长,2025年1-3Q海外收入19.93亿元,国内业务收入68.66亿元 [6] - 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20.05/24.19/29.16亿元,给予公司2026年64x PE,对应目标价187.89元 [6]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24万,较上期增加96.2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54万,较上期减少29.23%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903.5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98.09万股 [5]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787.4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59.56万股 [5]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1745.8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908.62万股 [5] - 华宝中证医疗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 - 公司董事长张强2024年薪酬为265.21万元,较2023年的318.34万元减少了53.13万元 [4] - 公司总裁JUN BAO 2024年薪酬为225.51万元,较2023年的256.67万元减少了31.16万元 [4]
行业聚焦:全球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 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产品定义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正常无害物质产生的不适当反应,一般起病急、反应强烈、消退也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目前,过敏 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影响着全球约 25% 的人口。 2 型免疫途径异常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2 型免疫途径是指 以 Th2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 2 )为关键作用的炎症途径, IL-4 、 IL-5 、 IL-13 、 TSLP 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根据炎症反应发生的部 位, 2 型免疫通路异常可诱发不同的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等)、呼吸道(慢性鼻窦炎、哮喘、慢性阻塞性 肺病等)、消化道(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心血管(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生物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与 2 型免疫通路中的特定调控因子等靶点结合,降低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活性;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 JAK 抑制 剂、 TYK2 抑制剂,通过阻断 JAK/STAT 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与传统抗过敏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在重症或耐药患者中疗效更佳,药物本 身更安全,逐渐成为抗过敏药物研发的主流趋势。 过敏类疾病靶向药物市场概述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 ...
荣联科技涨2.51%,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3.1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1 11: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31日盘中上涨2.51%,报8.97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1.86%,总市值59.34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5.45%,近5个交易日下跌0.88%,近20日下跌9.49%,近60日上涨14.71% [2]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583.13万元,特大单买入476.64万元(占比4.39%),大单买入1102.36万元(占比10.14%)并卖出2162.13万元(占比19.9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围绕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系统集成60.67%,技术开发与服务26.76%,系统产品11.83%,其他0.75%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减少23.14%,归母净利润640.43万元,同比减少38.87%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17万,较上期增加34.69%,人均流通股6505股,较上期减少25.75% [3]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59851)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829.38万股,较上期增加399.04万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62.10万股,较上期减少430.30万股 [4] 市场活动与行业属性 - 今年以来公司已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5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54亿元,买入总计2.48亿元(占总成交额14.83%)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智慧政务、基因测序、智慧物流、国资云等 [2]
艾德生物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8.66亿行业排12,净利润2.63亿行业排5,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1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全流程技术平台和丰富的产品管线 [1] - 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 [1] - 公司于2017年8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在行业39家公司中排名第12,高于行业平均数7.08亿元和中位数3.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检测试剂收入4.83亿元,占比83.43%,是核心收入来源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63亿元,行业排名第5,远高于行业平均数1.1亿元和中位数2618.92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83.74%,高于行业平均的56.20%,显示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12.79%,低于行业平均的18.29%,显示出较强的偿债能力 [3] 股东结构与管理层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66万,较上期增加5.23% [5] - 董事长郑立谋2024年薪酬为61.52万元,较2023年增加12.49万元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中金公司维持公司2025/2026年3.26/3.92亿元盈利预测不变,并维持30.30元目标价,认为较当前股价有30.8%的上行空间 [5] - 中信建投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39、14.35、16.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3.89、4.59亿元 [6] - 公司2025年10月拟回购股份注销,并增资赛陆医疗以加强NGS产品布局和上游测序仪器自主可控能力 [5][6]
利德曼涨2.06%,成交额4761.2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9.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58
分红方面,利德曼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44.01万元。 今年以来利德曼已经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8日。 资料显示,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海路5号,成立日期1997年 11月5日,上市日期2012年2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体外诊断试剂(生化、免疫、分子)、诊断仪器、 生物化学原料。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体外诊断试剂67.84%,诊断仪器14.17%,其他(房屋租赁/物业管 理等)13.21%,生物化学原料4.78%。 利德曼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辅助生殖、体 外诊断、冷链物流、精准医疗等。 截至10月20日,利德曼股东户数3.36万,较上期增加1.96%;人均流通股16170股,较上期减少1.92%。 2025年1月-9月,利德曼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减少10.49%;归母净利润-713.48万元,同比减少 765.83%。 10月31日,利德曼盘中上涨2.06%,截至10:41,报7.44元/股,成交4761.22万元,换手率1.19%,总市值 40.47亿元。 资金流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重组蛋白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趋势研判: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发展,重组蛋白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1 09:20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重组蛋白是运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活性的蛋白质,是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不可或缺的关键生物试剂 [4] - 按功能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类别 [4] - 主要表达系统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不同系统影响下游处理过程、目标蛋白表达量和定位 [6]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发展经历了1970-1990年的起步阶段、1990-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000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 [8] - 进入21世纪,重组蛋白技术与细胞工程技术、合成生物学结合,催生出CAR-T、生物印迹等新一代生物治疗产品 [9] - 全球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预计2025年将达208亿美元 [13] - 中国重组蛋白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4% [15] 行业驱动因素与优势 - 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与引导,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产化进程加速 [1] - 相较于传统小分子化学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具有治疗效果显著、靶向性强、毒副作用低等独特优势,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1] - 生物制药产业整体蓬勃发展及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推动行业保持强劲增长 [15] - 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精准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行业未来稳健增长提供动力 [1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包括生物原材料及原辅料、生产设备、包装材料及耗材等 [10] - 产业链中游为重组蛋白产品,包括标记蛋白、非标记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蛋白等 [10] - 产业链下游客户分为以科研为导向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实验室,以及工业用户(制药企业、疫苗生产企业、诊断试剂生产商) [1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辉瑞、罗氏、诺华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主导 [16] - 中国市场涌现出以丽珠集团、中源协和、诺唯赞、百普赛斯、义翘神州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 [16] - 百普赛斯2025年上半年重组蛋白业务营业收入为3.19亿元,同比增长25.59% [17] - 义翘神州2025年上半年重组蛋白业务营业收入为1.46亿元,同比增长9.77%,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77000种 [17]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研发重点转向攻克具有复杂结构、特殊修饰及高难度表达体系的高价值蛋白,行业竞争聚焦于产品活性、纯度与批间一致性 [18] - 智能化: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将深度渗透于靶点选择、蛋白质结构预测与理性设计环节,构建智能生物反应与纯化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与精准调控 [19] - 全球化:中国企业将更积极参与全球竞争,构建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质控体系与注册申报能力,竞争维度从成本优势转向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品牌信誉为核心的综合实力比拼 [21] 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技术创新与市场扩展,包括资金支持、加快药品审批流程、引导市场规范化等 [9] - 2023年12月,吉林省提出重点开展工业化大规模高密度发酵技术、高纯度重组蛋白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等研究 [9] - 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 [9]
美国出资10亿美元研发AI超级计算机,攻克癌症难题
财富FORTUNE· 2025-10-30 21:09
美国政府AI抗癌投资与合作 - 美国政府投入10亿美元,与AMD合作建造两台全球最先进的AI超级计算机Lux和Discovery,旨在加速癌症治疗等领域研究 [1] - 美国能源部长表示,该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五到八年内,将多数癌症转变为可控疾病 [1] AI抗癌的核心挑战与瓶颈 - 癌症研究领域最大的挑战是数据短缺,而非算力不足,需要整合基因序列、组织切片、身体影像等多模态数据 [2] - 与拥有互联网数据的大语言模型或拥有数百万小时道路数据的自动驾驶相比,癌症研究只能获取医院愿意共享的数据,数据获取受限 [2] - 专家强调必须在数据采集和关联方面投入与算力建设同等的资源 [3] AI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模式 - AI被视为医疗团队中的辅助角色,如同会议室里安静的助手,能阅读所有文献和试验结果,为医生决策提供建议,而非最终决定治疗方案 [4]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穆尔斯癌症中心已围绕此模式开展临床试验,预计肿瘤学家在疑难病例中会乐于接受这种辅助 [4] 精准医疗的未来展望 - 到2030年代初,预计几乎每位患者都能针对其特定肿瘤获得现有的最佳疗法,实现精准医疗 [5] - 为耐药癌症实时设计新药预计在2030年前还无法解决,但需要提前开始思考此问题 [8] 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议 - 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将新的AI计算能力与真实的医院数据系统连接起来,以真正惠及科学 [6]
Nature Medicine:张康/陈香美合作开发AI生命时钟,准确预测从婴儿到老年的生物学年龄及疾病风险
生物世界· 2025-10-29 16:30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实际年龄无法完全解释个体衰老差异,生物学年龄能更准确评估实际衰老程度[1] - 生物学年龄是衡量衰老程度和年龄相关疾病风险的更准确指标[9] - 衰老时钟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日益受到关注[1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研究基于近2500万次临床就诊数据,开发出首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学时钟模型LifeClock[5][6] - 使用来自9680764名个体的24633025次电子健康记录数据,训练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AI模型EHRFormer[16] - 模型能够从常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每个人的"数字健康画像"[16] 核心研究发现 - 人体在18岁前存在"发育时钟"主导生长发育,18岁后转为"衰老时钟"主导功能衰退[7][18] - 发育时钟能准确预测当前和未来主要儿童疾病风险,包括营养不良、生长和发育异常[7][18] - 衰老时钟能够准确预测当前和未来主要老年疾病风险,包括糖尿病、肾衰竭、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等[7][18]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全生命周期衰老时钟仅使用常规临床数据,更容易在现有医疗体系中推广应用[23] - 该技术比仅使用实际年龄更准确预测疾病风险,有望实现疾病早期检测[21] - 未来可基于常规体检数据预测健康风险,提供个性化干预建议[23] - 这项研究建立了新框架,通过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常规临床数据来推进精准医疗[19]
佛慈制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7.92% 经营性净现金流明显改善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9 16:15
本报讯 (记者刘欢)10月28日晚间,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慈制药")发布了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8.24万元。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78万元,同 比增长167.92%。 现金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期内,佛慈制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350.52万元,同比转 正,这一关键指标的改善为企业后续的日常经营、研发创新、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佛慈制药是一家集药材种植与加工、天然药物与保健品研发、中药现代剂型及保健食品生产销售于一体 的西北地区中医药行业骨干企业。"佛慈"品牌创建于1929年,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入选 中国消费名品"时代优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以来,佛慈制药持续优化营销架构与市场布局,加强渠道开发与管理,全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网络布局方面,该公司在巩固深耕西北存量市场销量的同时,加大对华南、华东、华北、西南以及海外 市场的开发覆盖,不断提升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销售渠道方面,佛慈制药商业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