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甘肃宕昌县“红色文化集市”点燃夏日激情 让群众文化“热”起来
中国发展网· 2025-07-16 18:43
文化活动内容 - "红色文化集市"通过"光影润民心 红歌颂党情"系列活动将红色基因与群众文化深度融合,提升基层文化生活热度 [1] - 哈达铺老战士艺术团表演《四渡赤水出奇兵》《走进新时代》等红歌引发全场跟唱,羌韵艺术团结合本土风情与红色故事进行特色表演 [2] - 民间艺人展示《红歌连奏》和川剧《变脸》等传统技艺,与红色文化碰撞出火花 [2] 活动形式与参与 - 公益电影放映区轮播《长征》《地道战》等红色经典影片和动画大片,吸引老少观众 [3] - 新媒体爱好者通过直播记录现场氛围,线上网友互动点赞,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范围 [3] - 群众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自带农产品展销或加入演出队伍,活动坚持"文明实践搭台、群众表演为核心" [4] 活动规划与效果 - 采用"1+1"排班模式,一场红色电影搭配一场红歌会或文艺演出,已连续举办一周并计划持续至8月底 [4] - 9月起活动转入周末常态化开展,红色基因通过歌声传承,文明新风在互动中浸润 [4]
红色热土,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 - 南乐县千口镇张庄集村通过"武联防"六角碑亭和党史馆传承抗战历史,6个村庄在抗战期间未向日军屈服[1][2] - "武联防"采用寨墙、护村沟、地道战等防御体系,动员350多名村民参与抗日,形成"四宝"战术[2] - 村民杜怀恩整理10万字"武联防"英雄谱文稿,记录杜世恩等英雄事迹[2] 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 千口镇将"武联防"精神转化为"五联"工作模式,组建300余人巡逻队和200余名街巷长化解矛盾[3][5] - 宅基地纠纷案例中,两村联合司法所、"五老"人员成功调解,体现联治机制成效[4][5] - 范县颜村铺村发展种养殖合作社,年产值300余万元,并成立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创收数十万元[8] 文旅融合与红色经济 - 八公桥战斗纪念馆由村民史曰选改造老宅建成,展示地道、暗门等战斗遗迹[6][7] - 辉县市平甸村发现陈赓指挥部暗格配枪,2023年一季度游客量达379.98万人次,旅游收入16.93亿元[9] - 南太行景区推出《太行山传奇》实景剧,以"双枪队长"郭兴事迹为原型,计划推出更多红色主题活动[10] 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 - 颜村铺村实施雨污分流、线缆入地等改造,村容焕然一新[8] - 太行山区交通改善,指挥部旧址周边形成农家乐、农特产销售等产业链[9]
南农晨读 | 翰墨荔影悦塘村
南方农村报· 2025-07-13 10:31
今日关注 - 韶关城口镇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成为长征路上的"全国文明村镇"[5][6] - 鹤山市文明实践阵地吸引年轻人参与,形成"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风尚[7][8] - 茂名市16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并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12][13] 乡村振兴 - 兴宁市黄槐镇获得梅州首个省级天然富硒土地认证,3701亩富硒土地助力农文旅融合转型[15][17] - 深汕特别合作区5家企业共22个产品入围2025首期"深汕友农"产品遴选,涵盖腊味、酒水、茶叶等品类[20][22] - 惠城区水稻示范片采用统防统治和"三控"施肥技术,实现亩产538公斤[27][30] - 茂南区创新"552"工作法,实施早造水稻托管服务面积2.9万亩,帮助农户节本增收[40][45] - 澄海区召开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会议,研讨产业现状与未来规划[47][50] - 高州市召开龙眼营销座谈会,研究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51][53] 产业发展 - 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将举办,小红书将分享预制菜营销实战案例[33][36] - 茶啤融合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精酿工艺,成为茶饮与酒饮行业新热点[56][57] 农业生产 - 黄槐镇从"煤炭小镇"蝶变为"绿色军旅特色镇",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17][18] - 惠城区水稻示范片产量稳中有升,示范效果显著[30][31] - 茂南区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43][45]
第二届红色娘子军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出28件获奖作品
海南日报· 2025-07-12 08:23
大赛概况 - 第二届红色娘子军文创设计大赛评选出28件获奖作品,包括金奖1件、银奖2件、铜奖5件及优秀奖20件 [1] - 大赛主题为"创意激活红色文化·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旨在推动文创产业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1] - 主办方将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优化提升并推向市场 [1] 参赛数据 - 共收到206套、1442件参赛作品,较上届增长26.5% [1][2] - 参赛者包括专业设计师、高校学生及文创爱好者,覆盖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领域 [1] - 作品品类从传统手工艺品到现代数字创意产品全面覆盖 [2] 作品特点 - 设计融合军号、五角星等红色娘子军标志性意象,如老爸茶糕点设计、益智积木、战地琼花IP盲盒等 [2] - 作品结合艺术、科技、时尚元素,创新阐释红色文化内涵 [2] - 评审团认为作品整体水平高,创意新颖且设计精良,体现红色娘子军文化的时代价值 [2] 组织机构 - 大赛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管理中心、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2] - 海南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文化创意研究院提供支持 [2]
中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开展特色音乐党课 奏响红色信仰乐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20:11
公司文化活动 - 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举办"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主题党课,140余名干部员工参与 [1] - 活动通过音乐赏析、历史讲解和集体合唱等形式强化员工文化认同 [3] - 员工反馈对国歌和聂耳精神的理解显著提升,现场氛围激昂 [3] 公司战略方向 - 分公司强调将党的历史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3] - 公司计划持续以文化育人,推进国寿金融文化建设,激励员工实现改革目标 [4] 管理层表态 - 党委委员杨莉玲要求员工传承聂耳精神,完成指标任务并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3]
韶关城口镇委书记章俊:红色文化“活”起来,带动文旅“火”起来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9:00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城口镇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成为长征路上的"全国文明村镇"[4] - 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成谭甫仁将军旧居等51处革命遗迹遗址保护修缮[10] - 通过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组建"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宣讲团,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品牌,年均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11][12][14] 文旅产业升级与经济效益 - 形成"红色研学+温泉康养+古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成功打造恩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18] - 文旅产业创造就业岗位1800余个,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19] - 镇村改造保留古城风貌的同时完善口袋公园、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获得居民认可[17][18] 红色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 推行"睦邻制"划分156个睦邻单元,选聘邻长担任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形成"小事不出邻"的治理机制[23][24] - 创新"文明积分超市"等举措,志愿服务参与率达65%,红色元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22][25] - 通过客家山歌劝和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红色记忆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纽带[21][24]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阳泉!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9:34
历史文化 - 阳泉古称"漾泉",因泉水喷涌而得名,静卧于山西东部,扼守晋冀咽喉,以"三晋门户"之姿承载历史与现代 [2] - 阳泉是"中共创建第一城",既有娘子关的雄浑壮阔,又有藏山的忠义传奇,既回荡着百团大战的红色号角,又孕育了《三体》的宇宙遐思 [4] -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第九关",见证了唐代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守的英姿,关城、长城、瀑布交相辉映 [6] - 固关长城古驿道上深达寸许的车辙印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8] - 藏山用重峦叠嶂演绎"赵氏孤儿"的忠义故事,藏孤洞、饮马池、报恩祠等遗迹和景观散落山间 [12][14] - 平定冠山书院是"文献名邦"的象征,金代诗人元好问曾留下赞美诗句 [16] 红色记忆 - 阳泉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狮脑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和全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 [18][20][21] - 馆内展出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 [23] - 1947年5月4日,中共阳泉市委员会和阳泉市人民政府正式组建,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25] 自然景观 - 娘子关瀑布悬泉瀑布如白练垂空,40米的落差激起阵阵清凉 [10] - 翠枫山以97%以上的自然森林覆盖率创造了"天然氧吧",四季景色各异 [28] - 悬崖上的大汖古村以其独特建筑样式被称为"深山里的小布达拉宫",房屋由黄黏土与石头混合砌成 [30][31] 科技发展 - 阳泉孕育了中国科幻文学,刘慈欣在娘子关电厂写出《三体》等作品 [33] - 阳泉正发力锻造"数智新城",以数强基、以数聚产、以数增效,数智技术为能源、制造业、农业、城市治理等领域赋能 [35] - 作为中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公交车以及无人配送车穿梭在阳泉大街小巷 [37] 城市特色 - 阳泉是一座英雄之城、通达之城、能源之城、宜居之城 [40] - 阳泉有平定刻花瓷和平定砂锅等特色手工艺品 [43][44]
讲好红色故事 激发奋进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红色历史与纪念 - 山东菏泽市烈士陵园纪念25224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1] - 菏泽市抗日纪念馆通过铜门镌刻英烈姓名和"红领巾讲解员"项目传承红色记忆 [3] -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记录了200余名中共武装与5000村民对抗9000日伪军的战斗历史 [6][7] - 村民刘全义等人编写30万字《红三村》记录抗战历史并担任义务讲解员 [8] 牡丹产业发展 - 菏泽牡丹产业通过电商直播实现销量增长两倍 日销上千盆 [12] - 牡丹产业开发涵盖根入药 籽榨油 蕊制茶 瓣提露的全产业链 [12] - 线上牡丹经营商户达1.2万余家 网络销售占比超60% [12] - 2024年牡丹产业总产值达130亿元 带动就业50万人 [12] 汉服产业崛起 - 曹县汉服产业已形成2750多家企业 1.5万个网店 10万从业者的规模 [13] - 2025年前5个月汉服销售额超45亿元 [13] - 汉服产业实现从单一销售到研发设计 生产加工 展播推广的全链条覆盖 [13] - 曹县汉服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14]
这座县城,有近800名志愿讲解红色故事的孩子
新华社· 2025-07-10 15:26
红色教育项目发展 - 河北省南宫市"冀南红小宣"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培养近800名青少年志愿讲解员,成员年龄覆盖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1][3] - 项目由南宫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联合推动,冀南区烈士陵园负责具体培训工作,采用"学校推荐+陵园选拔"机制,2021年正式命名为"冀南红小宣"[1] - 2022年单届选拔活动新增200多名成员,累计开展宣讲超3000场次,受众突破10万人次[2][3] 项目运营模式 - 采用创新"三维备课法":包括史料研读、旧址实地探访和先烈后人访谈,确保内容真实性和感染力[2] - 陵园政工科主导培训体系,通过五届选拔活动持续扩充队伍,最新一届选拔规模达200余人[2] - 典型成员如高雪纯(3年经验)和郭润轩(4年经验),年均讲解30-40场,需通过镜前练习、史料学习等提升专业度[1][2] 社会效益与教育成果 - 项目显著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部分成员从"不敢张口"进步到"自信从容",同时激发红色文化传承热情[3] - 成员通过讲解深刻理解革命历史,如郭润轩认识到"幸福生活源于先烈牺牲",主动承担传播责任[2] - 形成常态化红色研学机制,学校提供系统指导支持,讲解活动成为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1][2][3]
庆七一 践初心 长生人寿山东分公司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7-10 14:04
红色教育活动策划 - 公司在"7.8全国保险宣传日"期间策划红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增强员工国防意识与爱国情怀 [1] - 活动包括参观蔡公时纪念馆,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和雕塑再现历史,员工深入了解"五三惨案"及蔡公时先生的革命事迹 [4] - 组织红色健步走活动,前往济南国动初心长廊参观学习,陈列军事装备模型和英雄事迹展板,结合党史知识问答环节强化红色文化 [3] 活动效果与员工反馈 - 员工在纪念馆参观中深刻体会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4] - 健步走活动采用"运动+学习"模式,员工积极参与互动,既锻炼身体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3] - 活动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爱国热情并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将红色文化融入企业发展各环节,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