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搜索文档
故土焕新机!重返东江纵队战斗过的红色热土
南方农村报· 2025-09-03 12:05
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 - 源头村自2017年起系统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 加固修缮炮楼和旧戏院等历史建筑 建成石湾镇红色文化展厅 [18] - 东江纵队纪念馆运用多媒体互动 场景复原 光影剧场等数字化手段 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30] - 组织专人整理村民口述史 编撰《茹屋红色水乡口述史》 发动老党员和抗战后人组成村民故事会为游客现场讲述历史 [21][22] 文旅融合发展 - 昔日东江纵队转移途经的崎岖路径已变身218公里长的旅游公路 将红色文化 绿色生态等资源串珠成链 [10][11] - 源头村2023年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 探索红色资源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 [36] - 红色文旅为产业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2024年源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943万元 村民经营农家乐和销售农产品热情高涨 [37][39][40] 区域经济发展 - 博罗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2.24亿元 2025年力争超过1000亿元 实现广东省千亿县零的突破 [55][56] - 博罗县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 智能装备 新能源 新材料 现代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57] - 毗邻源头村的智能装备产业园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房屋出租和园区务工成为村民增收新渠道 [40] 教育传承与品牌活动 - 东莞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办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 自2006年以来累计举办百余期 超万名小战士毕业 [48][49] - 2024年暑假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生在博罗开展红色研学 游客在数字化展陈中穿越历史场景 [47] - 青年村民担任展厅常驻讲解员 主动了解历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红色记忆实现代代相传 [44][45]
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9-03 08:55
今天的年轻一代,未曾经历烽火连天的岁月,不曾亲历山河破碎的苦难。打破时空的"距离感",才能让 红色历史走进更多年轻人心里。京津冀,三地博物馆联合推出一系列红色主题线路,将抗战历史有机融 入红色旅游;贵州遵义,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全景式再现遵义会议的历史故事,让游客在光影交织 中感受历史的深沉与厚重;湖北武汉,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时代相馆"吸引年轻游客拍纪念 照……走进生活、融入日常,红色文化就不只是"书本里的故事",也是"生活中的历史",就能在潜移默 化中激发更多青年人的情感共鸣。 红色文化,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奋斗征程,承载着万千英雄儿女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从 中,年轻一代读懂了中国道路,认识到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正因那些无惧牺牲的英烈,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盛世安康,我想献上我最真诚的祝愿:愿山河无恙、人 民安康、祖国繁荣。"北京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留言簿里,一名14岁的中学生写下这 番肺腑之言。留言簿上,写满了参观者的所思所感。只言片语道不尽家国情怀,从中可以看出红色文化 对年轻一代的感召力。 刚刚过去的暑期,许多红色旅游目的地游客激增,红色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
追寻革命星火 书写自强答卷(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9-03 07:56
历史贡献与资源开发 - 甘肃在抗战期间输送大量物资包括粮食布匹和油品武器支援前线 [1] - 玉门油田1939年至1945年生产原油超25万吨占当时国内自主生产油品重要地位 [4] - 玉门油矿培养包括王进喜等石油产业工人和技术队伍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摇篮 [5] 能源产业发展 - 甘肃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2025年电力外送电量达33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68% [8] - 玉门油田老一井1939年投产深度115.51米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4][5] 农业与林业现代化 - 华池县大凤川林场发展苗木产业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提升育苗效率产品远销北京新疆西藏等地 [7] - 林镇红种植合作社种植2000多亩中药材使用栽药机起药机无人机提升生产效率 [7] 文化旅游产业 - 南梁革命根据地核心展示园开园构建可触摸历史课堂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2][8] - 荔园堡村农家乐依托红色文化每月收入过万暑期生意红火带动村民就业 [8]
各地学校开启多彩“开学第一课” 迎接新学期
央视网· 2025-09-02 11:44
开学第一天:多彩主题活动 开启全新学期 央视网消息:昨天是9月1日,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并结合"开学第一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抗战历史、学习红色文化、 感悟民族精神。 9月1日下午3时,在江苏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海天剧场内,全市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课程围绕"铭记·烽火岁月""共情·时空对话""传唱·红色赞歌""力行·强国有我"四大主题板块,创新采用跨学科融合模式,展示了红色基因在不同 学科中的生动体现。 9月1日上午,湖南以网络大课堂形式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推出开学第一课《山河不会忘记》,来自2.5万余所中小学的近1000万名学生同上 一堂课。 9月1日下午,黑龙江省360余万名学生观看云直播主题片——《抗战十四年的黑龙江》,该片综合利用文物、人物和事件,结合运用拍摄 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为青少年学生们打造了鲜活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9月1日,全国中小学迎来开学,多地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引导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迎接新学期。 9月1日早上8点,在祖国最南端的学校——三沙市永兴学校举行升旗仪式,47名学生开启了以"薪火相传筑梦海疆"为主题的" ...
浴血东江畔 精神耀南粤
人民日报· 2025-09-01 14:22
东江纵队历史背景与组织特点 - 东江纵队于1943年12月正式成立 由曾生任司令员 其前身是1939年1月成立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5] - 队伍具有知识分子多 港澳同胞多 归国华侨多 女战士多等鲜明特点 其中女战士有1000多人 [5] - 早期领导人如曾生 王作尧等均为大学生 队伍中包含留学生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员 [5] 重要战役与军事成就 - 东江纵队在抗战期间共作战1400余次 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 有25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7] - 1941年6月的百花洞战斗围困日军400余人两天一夜 被日军称为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7] - 1943年11月日军发动对大岭山的万人大扫荡 女战士李玉珍在战斗中负伤仍成功掩护7名伤员 [6] 统一战线与国际合作 - 东江纵队紧密团结爱国侨胞和港澳同胞 共有1000名以上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加入游击队 [9] - 1941年香港沦陷后 营救何香凝 邹韬奋 茅盾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共800余人 [10] - 1944年2月营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唐纳德·克尔中尉并安全送回基地 [10] 红色教育传承与当代影响 -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收藏450余件文物和800余张历史图片 开展东纵小战士教育活动 迄今已有1万多名学生参与 [3][13] - 采用展厅情境教学模式 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组织学生进行监听电报等实践体验 [13] - 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持续开展永恒记忆留言墙 主题手工作坊 童话历史手抄报征集等活动 [13]
浴血东江畔 精神耀南粤(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9-01 06:32
图①:"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主题雕塑。 图②:在"东纵第二课堂"旧址教学实践环节,同学们装扮成游击队队员监 听情报。 图③: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外观。 李梦颖摄 图④: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宣言》。 图①②④均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提供 滔滔东江水,巍巍大岭山。 沿着葱茏草木间的石阶拾级而上,踏入位于广东东莞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庄严的"东江铁流 南粤旌 旗"主题雕塑矗立眼前,令人肃然起敬。 450余件(套)文物、800余张历史图片,无声讲述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 击队东江纵队远离主力,孤悬敌后,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英雄故事。 血肉铸就的东江铁流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 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来自广西的观众韦江龙踏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厅,墙上镌刻的 《东江纵队之歌》歌词激情昂扬,顿时让他热血沸腾、能量满满。 序厅正中的主题雕塑中,有的人拿着枪,有的举着旗,有的握着拳。 "他们是谁?"观众中有人问。 "'书生扛枪'是东江纵队的一大特质。东江纵队早期领导人如曾生、王作尧等都是 ...
上城区:郁达夫故居“风雨茅庐”焕新开放
杭州日报· 2025-08-29 11:31
在上城区大学路的小巷深处,一座青砖黑瓦的中式平房院落静静矗立——这便是郁达夫亲手设计的 故居"风雨茅庐"。 经过16个月的精心修缮与布展,这座承载着文学记忆与爱国精神的院落8月28日以全新姿态向大众 免费开放,让访客得以在一砖一瓦、一纸一笔间,重温这位文学巨匠"以笔为戈、以文报国"的波澜人 生。 头条·记忆 "风雨茅庐"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是通过书本认识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他的文学成就,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举足轻重。 而"风雨茅庐"的故事,始于1933年的春天。彼时,郁达夫举家移居杭州,购进场官弄63号空地,亲 自设计。1936年5月,院落建成。这座占地近两百平方米的宅院,正屋三间规整排布,后院设书房与客 房,典型的中式院落格局里,藏着郁达夫对生活与创作的期许。 在当时,这处院落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除了有郁达夫才子佳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里也是他 参与抗日革命的起点。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郁达夫毅然告别"风雨茅庐",辗转新加坡、印尼等 地办报,"以笔代枪"宣传抗日救国。 2015年8月,杭州市、上城区两级对"风雨茅庐"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和陈列布展后,首次对公众免费 开放。2023年6月 ...
身临其境体验抗战烽火岁月(游红色场馆 听历史回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9 07:08
游客体验《元创芷江》裸眼3D。 小小讲解员在冉庄地道里参观。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全景画馆一景。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沉浸式、互动化、科技感,一批红色场馆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再现历史场景,让观众既能收获新体 验,也能产生文化共鸣。"新"意迭出的红色场馆为人们搭起座座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复原场景令观众"如到现场" 8月15日,湖南怀化芷江细雨蒙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前,一块大型展板静静矗立。当 日,61张由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二战——芷江"珍贵历史照片展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凝视。 体验馆里,游客体验《元创芷江》裸眼3D,重回1938年,身临其境地看到1.9万余名民工修筑二战时期 盟军远东第二机场——芷江机场的场景。近年来,纪念馆不断创新展陈方式,推出和平艺术中心"元宇 宙"科技体验馆,以数字化"元宇宙"科技融合手段,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品牌,提升研学游附加值。 体验馆分为14个体验区域,运用VR、AR、3D裸眼等沉浸式技术,为游客提供高度虚拟化沉浸式的芷江 抗战历史故事体验。(高 慧)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青少年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邹兆雯 ...
崇尚英雄 学习英雄 争做英雄 陈吉宁龚正朱忠明分别走访看望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并为他们佩戴纪念章
解放日报· 2025-08-27 09:53
记者 张骏 吴頔 龚正慰问了96岁的老战士杜兴良。杜兴良14岁加入八路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 援朝战争,经历了100多场战斗,作为前线军医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龚正为老战士戴上"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与老人并肩而坐,传看一张张老照片和一枚枚纪念章,感谢他为民族独 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作出的贡献。龚正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要进一步传承红色基 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好展现"光荣之城"的气节、勇气和担当。市领导关切询问老人生活情况,叮 嘱相关部门更加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老战士、老同志困难诉求,为他们安享幸福生活创造 良好条件,更好地把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位老战士、老同志身上。 朱忠明登门慰问了98岁高龄的抗战老战士王展,为他颁发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 章。自1945年参加新四军,王展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南北、保家卫国。朱忠 明与王展促膝交流,聆听老人讲述浴血奋战的革命经历,一同追忆抗战年代峥嵘岁月。市领导说,我们 要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引导党员干部和青年一代弘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奋力谱写新时代 人民城 ...
陈吉宁龚正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为他们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第一财经· 2025-08-26 20:08
在新征程上牢记嘱托、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8月26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市委副书记朱忠明分别走 访看望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为他们佩戴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向大家致以 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龚正慰问了96岁的老战士杜兴良。杜兴良14岁加入八路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100多场战斗,作为前线军医挽救了 许多战士的生命。龚正为老战士戴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与老人并肩而坐,传看一张张老照片和一枚枚纪念章,感谢他为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作出的贡献。龚正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要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好展现"光荣之城"的气节、 勇气和担当。市领导关切询问老人生活情况,叮嘱相关部门更加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老战士、老同志困难诉求,为他们安享幸福生活创造良 好条件,更好地把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位老战士、老同志身上。 朱忠明登门慰问了98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