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在河南丨诗承古韵 泉焕新颜——“诗中风光今又现”之安阳篇
河南日报· 2025-09-13 07:34
生态治理成效 - 南海泉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 [2] - 通过河道清淤、污水截流等综合工程强化泉域保护 [2] - 采用5G+无人机+AI监管模式织密生态环境防控网 [2] 文旅产业发展 - 依托洹河打造垂钓、露营等旅游项目并串联昆玉山、灵泉寺石窟等文旅资源 [2] - 善苑民宿自3月开业后周末常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2] - 生态游结合文化资源形成"生态+旅游+农业"产业融合新模式 [3] 区域经济带动 - 善应镇定位"生态新镇、旅游重镇、经济强镇"发展目标 [2] - 黑玉红薯、三仓苹果、南海鸭蛋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生态品牌走向市场 [3] - 洹河民宿升级规划度假养老等多元开发模式 [2]
浙江设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 6个意向项目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20:00
中新网湖州9月12日电(胡丰盛)9月12日,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湖州市安吉县余 村村举行,6个意向投资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金额超30亿元,覆盖了农田、海洋、矿山、湿地等生态 保护修复领域。 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启动仪式。主办方供图 但总体而言,由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类型多样、治理技术复杂,对资金需求较大、投入周期较长, 导致生态保护修复仍然以政府投入为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保护修复的可持续性。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旨在帮助解 决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启动资金不足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推动完善多元化投 入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拓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路径,进一步破解生态保护修复领域财政保障 依赖度高、生态产业发展路径单一、生态价值转换困难等困难,探索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多市场化的 解决方案,为落实多元化投入机制改革任务提供浙江经验。"该负责人表示。 浙江省生态保护修复产业专项基金首期意向签约的6个项目,例如安吉、兰溪、浦江意向签约的生态修 复项目将生态绿岛修复、生物栖息地营造、耕地固碳提升等公益性较强、收益性 ...
陕西柞水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环球网· 2025-09-12 16:44
柞水县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持续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耕地保 护,加强危废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工矿企业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监测,督导有主尾矿库规范建 设监测井、视频监控设施,筹措资金推进无主尾矿库治污、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土壤环境安全利用率 100%。 柞水县积极推进矿山恢复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起"拦、蓄、灌、排"相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体系,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通过实施栖息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措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完整、 功能更加稳定,建成5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1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91.2%,植被覆盖率高达 88%,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成为生态"代言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柞水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柞水县依托生态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终南山寨、阳坡院子等一 批特色民宿声名远扬,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柞水木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家湾村被联 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最佳旅 ...
广西贺州姑婆山“生态蝶变” “点绿成金”年迎客逾149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4:05
"目前,度假区已拥有姑婆山景区、十八水景区、玉石林景区等一批深受游客青睐的优质游览区,真正 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了发展优势。"贺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孔令芬说。 广西贺州姑婆山"生态蝶变" "点绿成金"年迎客逾149万 中新网贺州9月12日电 题:广西贺州姑婆山"生态蝶变" "点绿成金"年迎客逾149万 作者 张广权 陈健悦 初秋时节,广西贺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区内绿意葱茏、气候宜人,众多游客漫步其间,畅享"华南天然氧 吧"自然清新。 "一进来就感觉空气特别清新,孩子一路都在大口'吸氧'。"近日,来自广东梅州的游客杨小英与家人到 访度假区,她表示,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在城市里很难找到,会把这里推荐给身边朋友。 姑婆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湘、桂、粤三省交界处,森林覆盖率达83%,素有"华南最大天然森林氧吧"之 称。近年来,贺州大力推进姑婆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集中资源推动该区域实现提质升级。截至8 月,已累计完成投资超7亿元,建设各类项目117个。 曾经被污染的"牛奶河"马尾河,经整治后,已成为水清岸绿、游人如织的滨水公园。 "我们沿河岸建起滨水栈道、亲水平台和骑行绿道,打造大草坪等特色景观,举行露营节、音乐会等活 动,让 ...
护一江清水 守“中华水塔”(山水间的财富密码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2 06:43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 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 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习近平 天刚蒙蒙亮,山谷间的云雾还没散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代曲村的生态管护员格来 江措已经起床收拾,穿上藏青色的厚氆氇,往水壶里灌满热茶,再揣上几片风干的牦牛肉,最后将那台 磨得发亮的旧相机斜挎在肩上。"今天得上山,只能靠脚走喽。"格来江措念叨着,迈步朝巡护区域走 去。 初秋的风掠过三江源头,草原已褪去盛夏的浓绿,草尖泛着浅褐色。远处的高山峡谷间,代曲河奔涌在 青灰色岩石间,顺着沟壑蜿蜒远去。格来江措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前方一片水草丰美的洼地——"这里 阳光充足,天气好的时候,附近牧民常来这儿放牦牛,难免会留下些垃圾。"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草丛 里捡起一个被风吹来的塑料袋,塞进随身的垃圾袋里,"我们的活儿不复杂,捡垃圾、防盗猎、记录动 物,守好这方水和草,心里就踏实。" "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三江源。"这句话刻在格来江措心里,也陪他走过了十年巡护路——泥泞 裹住过旧皮靴,山风刮红 ...
碧水清流歌未央
广西日报· 2025-09-11 10:57
河湖治理成效 - 香粉河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融江和贝江国控断面水质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5] - 澄碧河水质从三四类水提升至满足人畜直饮的一类水标准 可见度达2.8米 溶解氧数值7.01-7.22 pH值8.41 [5] - 广西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保持96%以上 2024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排名前10城市中广西占7席 [9] 经济效益 - 香粉河流域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超2000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达114.75万元 [5] - 村民潘建锋通过露营服务实现年收入三四十万元 2024年预计达50万元 [4] - 下枧河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桑蚕种植规模居全国之首 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和糖料蔗基地 [8] 投资与治理措施 - 融水苗族自治县投资135.36万元建设雨卜村、香粉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4] - 投入766.96万元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3公顷 [4] - 永乐镇投资800万元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 完成46个屯级污水处理项目 [6] 制度与人员配置 - 广西建立五级管护网 配备2710名总河长和2.6万名河湖长 覆盖18014条河流、19个湖泊、4274座水库 [9] - 融水苗族自治县设置1107名村级水域巡查员和保洁员 2025年以来累计巡河206人次 [4] - 百色市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 设置2398名河长实现全覆盖 [7] 社会参与与文化融合 - 下枧河沿河村民自发护河 党员带头巡河 志愿者发放传单 通过山歌传播护河理念 [9] - 梁小哲返乡成立苗族服饰公司 带动村民增收 每年吸引研学团队学习苗绣技艺 [4] - 澄碧河清污员陈德清每日巡回保洁 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6] 未来规划 - 广西计划到2030年建成116条(个)幸福河湖 实现"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目标 [10]
三地丹青联展绘共富
杭州日报· 2025-09-11 10:15
艺术展览活动 - 建德市乾潭镇 桐庐县富春江镇和浦江县虞宅乡三地联合举办书画联展 展出百余件艺术作品 [2] - 展览包含专业艺术家书法力作和山水画卷 以及乡村书画爱好者质朴创作 [2] - 展览以笔墨丹青记录生态之美 描绘乡村新貌 传承文化底蕴 [2] 区域合作发展 - 219省道作为纽带串起三地发展的生态廊道 文化走廊和共富通道 [2] - 马岭古道 美女峰等自然人文景观承载三地人民共同记忆 [2] - 马岭天观景区及衍生民宿农家乐带动三地共同富裕 [2] 艺术乡建理念 - 三地首次以艺术联展形式深化合作 实践艺术乡建理念 [2] - 让书画走进田野 用艺术点亮乡村 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融合 [2][3] - 展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案例 [2]
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更厚实
经济日报· 2025-09-11 09:44
自然资源保护与调查监测 - 动态掌握九类自然资源状况 包括土地 矿产 海洋 水 森林 草原 湿地 荒漠和国家公园 [2]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 内蒙古 河南 吉林 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 [2] - 林地 草地 湿地 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 39.12亿亩 8.34亿亩 25.09亿亩 [2]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 [2]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2] 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修复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 [2] - 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 - 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3] - 发布实施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4]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4] - 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 [4]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4] -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5]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5] 海洋科技与装备 - 首艘42600吨排水量 11000米钻深"梦想号"正式入列 [5] - 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建成使用 [5] - 浙江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5] 矿产资源勘探突破 -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6]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 19个大型气田 [6]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 [6] -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6] - 山西孝义铝土矿 山东胶东金矿 辽宁鞍本铁矿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 西藏巨龙铜矿新增储量可观 [6] - 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 [6] 战略新兴矿产供应 - 发现横跨四川 青海 西藏 新疆4省区的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7] - 在成矿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7]
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9-11 09:2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比十三五末增长34%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2]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2] 自然资源管理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 较2020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1] - 全面掌握163种矿产储量分布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1] 矿产资源开发 - 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3] - 能源矿产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大宗矿产基地焕发生机 新兴产业矿产打造世界领先供应体系 [3] - 发布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1]
生态游要“流量”更要“留量”
经济日报· 2025-09-11 06:12
然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同质化开发、粗放式经 营:"千村一面"的民宿集群、缺乏特色的"农家乐"餐饮、过度商业化对自然环境的侵扰。面对这些问 题,生态旅游开发应从追求规模的"野蛮生长",转向追求品质与可持续的精细化开发。 要从"概念"走向"内涵",深挖独特IP,拒绝千篇一律。要打破"复制粘贴"的思维定式,深挖风土人文的 独特性和唯一性,可以是某种珍稀动植物、一项古老的农耕技艺,或是一段独特的民族故事,将这种独 特基因提炼出来,打造不可替代的IP。如云南高黎贡山围绕"博物学"开展深度研学,甘肃陇南依托山地 资源开发特色康养,从资源禀赋的差异化中寻找各自的独特魅力。 走出都市钢筋水泥"森林",来原始森林中亲近树木和花草,呼吸一口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感受内 心的宁静与美好,这是森林旅游的魅力。近年来,森林游、湿地游、草原游等高度依赖良好生态资源的 生态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1亿人 次。 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对"亲密接触"美好生态的迫切需求,也给塑造好生态、留住好环境的当地居民带 来了可观收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