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涉企执法

搜索文档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司法部整治乱收费、趋利执法等4类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4:0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俊北京报道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规范了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专项行动如何与民营 经济促进法做衔接? 乱收费、乱罚款、趋利性执法、徇私枉法......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执法检查异化为谋取"部门收 益"的手段,"收割"企业。 对此,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今天(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指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党 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刚刚颁布并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规 范涉企执法的法治原则和制度基础。 徒法不足以自行,专项行动重点纠治乱收费、乱罚款、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等四类突出问 题,并且对于反复性、复杂性、顽固性问题,通过建立制度规范,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 重点领域为: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行政执法事项多、工 作量大、行政裁量权基准幅度比较大的领域,也是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发问题 的领域。 并且,为了防止专项行动"一阵风"、问题反弹,让企业能够 ...
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全面推开 纠治四类突出问题
央视网· 2025-05-22 10:57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需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专项行动部署以 来,司法部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省市县三级建立工作专班和配备力量,落实市县的主 战责任;国务院部门发挥条线指导作用。工作专班通过加强政策解读、出台工作指引、下发工作提示和 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指导基层明了干什么、怎么干。对基层2.4万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视频 调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30多万一线行政执法骨干进行专项培训。强化数字赋能,开发建设涉企 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实时统一汇总问题线索,自动分送至相应地区和部门,切实减轻基层负 担,提高工作效率。实时统计分析全国工作情况,及时提示预警,比如将罚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的 设为预警值,要求相关地方说明情况,再采取相应的举措。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 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整治的效果还是初步的,与 ...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对规范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典型案件 视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或提级办理
快讯· 2025-05-22 10:24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对规范涉企执法突出问题、典型案件 视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或提级办理 智通财经5月22日电,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整治的 效果是初步的,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问题查纠整改的监督力度,对执 法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件,要视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或者提级办理。 ...
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聚焦纠治四类问题
快讯· 2025-05-22 10:16
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聚焦纠治四类问题 金十数据5月22日讯,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 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聚焦纠治四类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 异地执法和区域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 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胡卫列表示,这些问题涉及面 广,危害性大,企业反映最为强烈和集中。此次专项行动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就在于这些问题能否得到 真正的纠治。 (中国网) ...
一财社论:规范涉企执法要紧抓重点、坚实长远法治基础
第一财经· 2025-05-20 20:28
二是,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群腐"集中整治工作相结合。答问指出,专项行动与 集中整治这两项重要工作密切相关,但各有侧重。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是纠治企业和群众 反映强烈的涉企执法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群腐"集中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 在专项行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做好与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集中整治工作衔接,建立工作协同机制,统 一数据报送口径,畅通线索移交渠道。这会大大增强专项行动的震慑力和执行力。 要看到,专项行动不会是"一阵风"。同时,为防止问题反弹,还需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 长远的保障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开始实施,这是发挥保障作用的重要法治基础。 要发挥法治的基础性作用,从更长远的方面解决根本性问题。 在5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推动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 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日前,司法部也就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涉及的重点等进行了答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问题(下称"四乱"),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4月25日召开 ...
江苏以有力监督护航民营经济“加速跑” 为政策落实破障 为涉企服务清阻
新华日报· 2025-05-20 09:04
连日来,江苏嘉泰蒸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树晓荣每天早早来到车间,查看设备运行与生产情 况。"我们不怕'一年忙到头',就怕'检查没个头'。"过去,树晓荣疲于迎检,最多一天接待了3拨检查。 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行政执法检查频次高、企业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南京市溧水区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 开展"一家企业一次查"改革,按照年度检查计划开展联合执法。改革后,树晓荣的"减负感"明显提 升,"现在检查少了,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经营发展上。" 我省是民营经济大省,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省纪委监委制定出台监督保障民营经 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督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整治侵害民营企业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 题,以精准有效监督为政策落实破障、为涉企服务清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 展。 为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大手笔"投资50亿元建设特种新材 料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100万吨特种纸、年产值约85亿元。然而受项目环评报告受理进度滞后、异地 设计单位沟通协调不畅等因素影响,施工许可证办理进度缓慢,项目迟迟无法开工。 太仓市纪委监委深入项目一线监督了解相关情况后, ...
如何提高涉企执法检查的精准度?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13:44
规范涉企执法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要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1] - 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需提高执法检查精准度 确保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提升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营造企业放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1] - 坚持规范执法需把好4个"关口":检查规范关(确保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检查入门关(规范启动程序遏制乱检查) 检查主体关(加强资格审查防止违规检查) 检查廉洁关(严肃查处违纪问题) [1] 执法理念转变 - 实现从单纯监管向"监管+服务"转变 利用非现场监管数据和排污许可数据库向企业推送超标预警信息 引导企业主动采取措施 [2] - 开展送法入企 结对帮扶等活动降低企业环境违法风险 对严重违法严惩 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给予容错空间 [2] - 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 对清单内企业以非现场监管为主 建立"守信激励 失信惩戒"机制 提高企业守法内生动力 [2] 监管方式创新 - 广泛应用非现场 无感式 穿透式执法 实现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 通过智慧监管 数智执法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 [2] - 强化部门协同 统筹现场检查计划 实现"一次进门一查清" 杜绝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2] 执法效能评估 - 将问题发现率 非现场检查率纳入效能评估体系 引导执法人员针对性检查 减少低效执法 [3] -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补齐法律和技术短板 提升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3]
《法治蓝皮书》:杜绝逐利执法,政府应定期公开罚款金额用途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15:22
法治蓝皮书核心观点 - 严格规范罚款行为 杜绝以罚代管和过度罚款乱象 需建立行政处罚公开机制 包括执法过程 结果及罚款金额和资金用途的定期公开 [1][3]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解决突出问题 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 [3] -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力度 实行全链条监管 并纳入信用机制 使失信企业处处受限 [4] 罚款规范与公开 - 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规范 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乱作为问题 [3] - 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 核查收费主体25.8万家 督促退还违规收费89.8亿元 [3] - 建立行政处罚公开机制 公开执法过程 结果及罚款金额和资金用途 接受社会监督 [1][3] 涉企执法规范 - 2025年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大乱检查查处力度 [3] - 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检查标准和程序 加强系统平台建设 将行政检查权关入制度和系统的双重牢笼 [3]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加大执法力度 对生产 加工 储存 运输 销售等环节实行全链条监管 [4] - 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信用机制 使失信企业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倒逼企业严守安全底线 [4]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4-27 05:58
规范涉企执法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解决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 - 典型案例曝光某公司2021-2023年每年接受上百次检查,反映"乱检查"问题严重 [1] - 涉企执法不规范会侵害企业家权益、侵蚀企业信心,需系统性解决 [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法治是市场经济基石,需划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维护公平秩序、保障主体权益 [3] - 企业家共识:"求倾斜不如要公平,等扶持不如靠法律",法治能稳定发展预期 [3] - 杭州"六小龙"案例显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法治环境吸引企业聚集 [3] 地方创新执法机制 - "亮码检查"机制允许企业拒绝未扫码的执法检查,减少随意性 [5] - "综合查一次"模式整合多部门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6] - 数字技术平台实时预警和监督执法行为,提升规范性 [7] 长效法治保障措施 -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充实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7] - 执法需平衡规范与服务,通过"无感监管"和换位思考提升企业体验 [7] - 法治建设需从个案改进到机制完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