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弘元绿能: 关于子公司签署《合作经营协议》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8:19
证券代码:603185 证券简称:弘元绿能 公告编号:2025-033 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合作经营协议》签署的基本情况 二、《合作经营协议》的主要内容 甲方: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弘元光能(无锡)有限公司 除指定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职权之外的其他职能,包括但不限于经营管理、财务 管理、市场营销管理、采购管理、人事管理、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法务管理 及其他经营管理事项。对于乙方派驻董事至任何指定公司的,乙方派驻的董事有 权根据相关公司的公司章程履行相关董事职权。 有各指定公司所有证章照的权利。 公司弘元光能(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光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光电")签署了《合作经营协议》。公司将与顺风光 电下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等子公司合作开 展生产经营管理,以帮助顺风光电维持无锡尚德的稳定运营。同时,顺风光电与 厦门建发新兴能源有限公司前期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同步终止。 定。公司有意向 ...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的62个疑难问题(附81案例)
梧桐树下V· 2025-06-25 19:15
破产重整监管新规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对破产重整披露内容及操作流程提出更严格要求,合规难度显著提升[1] 合并重整实务要点 - 关联公司丧失财务独立性时可启动合并重整,需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资产托管可防止停产贬值[1] - 小额债权人数量多且清偿率低时,可设专门债权组提高偿付比例[1] - 清算组需引入中介机构及战略投资者,采用现金+应收款模式灵活处理债务[1] - 关联企业资产/负债无法区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可实施实质合并重整[2] 分层重整策略 - "自下而上"重整顺序适用于债务资源不匹配的集团,子公司先行重整可向上输送偿债资源[2] 预重整模式优势 - 预重整能提升成功率与效率,通过资产转增股份偿还债务可提高清偿率与方案接受度[3] 民营企业破产特征 - 2023年民企上市公司平均流动负债占比达67%,较国企高19个百分点[7] - 2024年AA级民企信用债发行利率较同等级国企高120-150BP[7] - 2022-2024年62%重整民企存在"短贷长投"问题,二次重整率29%远超国企11%[8] 国有企业重整趋势 - 国企重整案例占比从2022年9%升至2024年15%,钢铁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实现吨钢毛利提升420元[9] - 区域性国企通过剥离非主业资产(如房地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净资产收益率从-5.7%转正至8.3%[9] 课程内容架构 - 课程涵盖81个案例,系统解析62个实务热点,包含ST凯撒预重整、康美药业投资者保护等典型案例[11][13] - 配套394页电子书《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破局之道》,包含24万字实务干货[4]
*ST景峰: 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9
债务豁免情况 - 9家债券持有人豁免债务本金1.1亿元及利息违约金2.66亿元,剩余本金1.85亿元[6][7] - 债务形成于2016年发行的"16景峰01"公司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1][2] - 5家基金管理人通过内部审批程序代表9家基金产品进行债务豁免,程序合规[2][4] - 债务豁免与预重整不互为前提,为单方面不可撤销豁免[5][6] 基金管理人情况 - 5家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1000万至1亿元不等,均为私募基金管理机构[4] - 基金管理人与公司及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最终出资人信息因保密条款无法获取[3][4][12] - 基金产品规模信息未公开披露,部分产品最新规模显示为0[3][4] 财务及经营状况 - 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仍为负,但营业收入4.11亿元超过退市标准[16][42] - 公司净资产由负转正至8179万元,符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42][43] - 存在三笔逾期债务合计2.24亿元,未来12个月到期债务1.27亿元[8][33] - 核心产品收入下降、研发费用增加及资产减值导致连续亏损[32][33] 重整进展 - 已进入预重整阶段,确定石药集团为牵头投资人[36][37] - 正在推进债权审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进入正式重整程序[37][38] - 若重整失败将面临破产风险,但现阶段生产经营正常[39][40] 资产处置 - "太湖之星"房产以6469万元出售,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基本持平[15][16] - 资产处置收益计入当期损益,符合会计准则规定[16][17] - 该交易消除了2023年审计保留意见涉及事项[17][18] 行业环境 - 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带量采购政策压缩仿制药利润空间[32][33] - 行业向创新药转型,公司计划通过一致性评价争取集采机会[32][33] - 石药集团提供销售支持与资金援助,助力业务转型[33][34]
*ST交投: 关于公司预重整债权申报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18:31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进展 - 公司被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2] - 昆明中院已于2025年6月3日对预重整申请予以备案登记 [2] - 预重整临时管理人为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与国浩律师(昆明)事务所,负责人为刘嘉诚律师 [2] 债权申报安排 - 债权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5日,需提供债权数额、性质、担保情况等详细信息 [2] - 申报采取"网络提交+线下邮寄"方式,线上通过"e破通"系统提交材料 [3] - 临时管理人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可能要求补充材料或核对原件 [3] 债权申报效力说明 - 预重整期间申报的债权在正式重整程序中继续有效,无需重复申报 [4] - 未在预重整期间申报的债权人可在重整程序中补充申报,但无权参与预重整阶段决策 [4]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通过任何承诺使无效债权(如已过诉讼时效)重新生效 [4] 公司财务与退市风险 -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审计报告包含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 [6] - 若2025年出现利润为负、净资产为负或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等情形,将面临终止上市 [6][7] - 即使进入重整程序,仍存在因重整失败导致破产清算及退市的风险 [7] 信息披露渠道 - 公司指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及巨潮资讯网为法定信息披露平台 [8]
净资产转正后难题仍不少 *ST开元“保壳战”尚处补充材料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21:43
公司退市风险警示申请 - 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目前处于补充材料阶段,能否获批存在不确定性 [1][2] - 需要补充的材料为非财务类,若申请通过,公司股票简称仍将带有"ST" [1][3] - 2023年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触发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款,2024年末净资产转正至2583万元,暂时规避终止上市条款 [2] 财务表现与经营风险 - 2024年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49.98%,归母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同比减亏48.60%),扣非净利润亏损1.60亿元 [4] - 2019-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2024年扣除后营业收入1.71亿元,略高于创业板1亿元营收的退市安全线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406.01万元,同比下降10.21%,经营未见好转迹象 [5] 行业竞争与政策风险 - 主营业务为职业教育培训服务行业,行业受政策影响大,竞争激烈且市场化程度高 [4] - 职业教育行业具有轻资产、高毛利率特性,但面临经费投入加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竞争加剧风险 [4] 其他风险警示与重整进展 - 因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审计报告含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公司股票被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 - 债权人已向法院申请公司重整及预重整,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5]
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5-19 02:1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合计3,082.04万元,其中利息支出3,157.29万元,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0.06亿元,较2023年进一步恶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74,717,655.31元,降幅27.74%[2][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79,272.9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9,644.01万元,资产负债率87.79%,一年内需偿付有息负债约2.21亿元[1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9.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95.21万元,累计未分配利润-14.79亿元[13] 债务与融资情况 - 高新投认购公司定向融资计划2亿元,存续期展期至2024年8月21日,预期年化收益率从9%提升至9.5%,截至2024年末该产品已逾期,逾期利率13.80%[1] - 公司2024年12月将账面价值0.17亿元应收账款以0.6亿元转让给关联方领拾投资,产生收益4,330万元[4] - 同期公司实际控制人程宗玉向公司无偿捐赠0.4亿元现金[4] - 领拾投资收购资金中4,500万元来自股东投入,1,500万元来自自然人借款,该自然人与公司无关联关系[6] 行业与经营状况 - 照明工程行业正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健康化、系统化转型,预计2026年中国照明工程行业产值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照明工程施工,采用按施工进度收款模式,但实际收款困难,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原值9.06亿元,多数为地方政府欠款,计划2025年收回历史欠款2.5亿元[15] - 2025年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及意向签约订单合计约1亿余元,预计新承接施工项目约2.5-3亿元[16] 风险警示与重整进展 - 公司因2023年度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股票交易自2024年4月29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32] - 2024年度公司营收1.17亿元,净资产0.96亿元,符合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22][34] - 公司仍处于预重整阶段,若重整成功将极大改善财务状况,但存在重整失败被宣告破产的风险[3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但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8][35]
两家上市公司即将“摘星摘帽” 明日停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5-18 20:18
ST升达摘星摘帽情况 - 公司股票自5月20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证券简称由"ST升达"变更为"升达林业" [1] - 公司主营业务经历多次变更 目前为天然气液化加工、城镇燃气运营、加气站运营等 [1] - 公司原控股股东升达集团曾占用资金及违规担保 导致2018年10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原实控人江昌政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20万元 [1] - 目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一大股东为华宝信托持有28.33%股权 [2] - 公司已消除违规担保情形 对应担保责任已履行完毕或担保合同被判无效 [2] - 公司已计提预计负债并采取司法程序追偿因担保过错需承担的赔偿责任 [2] ST升达后续计划 - 公司将继续推进与升达集团违规担保相关的诉讼 持续追偿以减少损失 [3] - 公司将调查升达集团财产线索 寻找可用于清偿债务的资产 [3] *ST名家摘星情况 - 公司股票自5月20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简称由"*ST名家"变更为"ST名家汇" [1][3]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44万元 [3] - 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 公司股票将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 - 公司目前处于预重整阶段 若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将导致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张家界财务困境加重 预重整阶段又遇3.86亿元诉讼
经济观察报· 2025-05-16 18:26
财务风险 - 截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86.12% [1][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22.83%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6.49% [1][5] - 流动负债69.95亿元 流动资产仅1.01亿元 缺口达5.98亿元 [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5.82亿元 同比增亏143.22% [3] - 连续五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2][3][5] 诉讼纠纷 - 被湖南建工起诉涉诉金额3.86亿元 [2] - 湖南建工申报破产债权5.3亿元 确认1.44亿元 未确认3.86亿元 [3] - 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86亿元债权及3.24亿元优先受偿权 [3]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对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大庸古城项目 - 项目工期延误1070天 导致重大损失 [2] - 2024年计提减值4.78亿元 几乎吞噬全部利润 [3] - 延期开业近三年 资金流承压 [4] - 2024年营收仅414.24万元 同比减少20.47% [4] - 净利润亏损5.96亿元 同比翻倍 [4] - 定位和运营模式存在缺陷 缺乏差异性 [4]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收4.32亿元 同比增长2.77% [3] - 部分银行借款逾期 多起诉讼 账户被冻结 [5] - 2024年10月进入预重整 期限延至2025年7月16日 [5] - 能否进入重整程序仍存不确定性 [5]
ST张家界及子公司涉诉金额3.86亿元 “山水旅游第一股”预重整工作仍在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5 23:00
诉讼案件 - 公司及子公司大庸古城被湖南建工集团起诉 涉诉金额3 86亿元 案件已被张家界中院受理 [1] - 诉讼源于2016年签订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原告指控因公司与第三方的共同过错导致工期延误1070天 造成重大损失 [2] - 湖南建工集团诉讼请求包括确认3 86亿元破产债权 其中3 24亿元要求优先受偿 并要求被告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三方承担2 35亿元连带责任 [3] - 除本次诉讼外 公司新增2项诉讼事项 涉案金额合计2130万元 [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5 82亿元 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主因大庸古城项目拖累 [4] - 2020年至2024年连续5年亏损 归母净亏损分别为0 92亿元 1 35亿元 2 6亿元 2 39亿元 5 82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总资产21亿元 总负债18 2亿元 净资产2 6亿元 资产负债率87 55% [5] - 2024年接待购票游客697 09万人 同比下降2 61% [4] 重整进展 - 2024年10月公司进入预重整阶段 2025年4月预重整期延长至7月16日 [4] - 截至2025年2月12日 共47家意向投资人提交材料 45家提交重整投资方案 [5] - 若重整成功 公司将引入产业投资人整合资源 盘活大庸古城资产 提升运营能力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为中国旅游板块首家上市公司 拥有武陵源景区核心资源包括环保客运 宝峰湖 杨家界索道等 [4]
2024中国债务重组市场深度观察:在破立之间重构经济新生态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21:31
债务重组是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在 宏观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关键作用。从事债务重组 相关工作的律师,常把自己的角色比作企业医生。 作者:李晓丹 封图:图片资料室 4月17日晚间,某房地产企业发布公告,宣布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获得重大进展, 同时披露实施"强制性债转股"重组方案。该公司在2023年11月完成首次境外债重组,16个月后将 二次重组的方案摆上谈判桌,而这次谋求的是"彻底化解公司境外债务风险"。 这家企业的境外债务重组仅仅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房地产行业探索债务重组的一个缩影。当前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旧动能、新旧产业、新旧模式转化的关键过渡期,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从"高速扩 张"变为"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并举。在此背景下,债务重组成为当前阶段各市场主体深化结构调 整必要而关键的手段和工具。金杜律师事务所债务重组团队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债务重组市场 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就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减速增质"恰恰揭示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深 层次变化——债务重组正在从风险处置的"最后防线",升级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 根据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