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正式启动,强制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19:30
A股市场又一家涉嫌系统性财务舞弊的企业将告别资本市场。 9月12日晚,*ST广道发布公告,公司因连续7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顶格处罚,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机制。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 牌。 针对这起恶性财务造假案件,证监会依法从严惩处,开出合计4020万元的罚单。其中,对*ST广道(原名"广道数字")罚款1000万元,对公司 12名责任人合计罚款3020万元。 退市倒计时启动 此次强制退市程序已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后续工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中国证监会最新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ST广道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 务,从而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上述行为导致广道数字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 载。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ST广道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7164.61万元,占当期报 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 ...
1夜3家!监管重拳出击财务造假,*ST东通收2.29亿罚单
贝壳财经· 2025-09-13 19:21
其中,*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 处以高达2.29亿元的罚款。实际控制人黄永军被罚2650万元,并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上市公司被罚可谓证监会持续从严监管的一个缩影,监管机构"零容忍"执法态势持 续强化。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年内以来约有30家ST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 9月12日晚间,*ST东通、ST天圣、*ST新潮三家"披星戴月"的上市公司宣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及地方监管 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一夕之间,三起典型违法违规案件集中曝光。 重庆证监局拟决定,对ST天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0多个责任人分别处以9 万-30万元的罚款,其中,实际控制人刘群因两项处罚被罚款9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 施。 证监会持续"长牙带刺",年内约30家ST公司收罚单 监管持续强化重大案件执法力度。 今年年初,证监会在总结2024年工作时指出,证监会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 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要案,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金额超 ...
证监会严惩上市公司造假:一天多张罚单,不乏亿元级重罚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17:42
9月12日,多起行政处罚案件公布,彰显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坚决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当 日,*ST东通、亿利洁能、*ST新潮、*ST聆达、ST天圣等多家公司收到监管部门罚单,多涉及财务造 假,其中不乏亿元级重罚。 今年以来,已经有十余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触及(或涉嫌触 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创下历年新高。监管部门对多宗涉嫌财务造假大案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其中,不乏退市后被罚案例,释放"退市不免责"的强烈信号。据统计,2024年以来,截至8月31日,证 监会累计查处67家退市公司违法行为,其中46家已做出最终行政处罚决定。 监管部门将持续按照《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 作的意见》等要求,依法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配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切实保护 投资者权益。 *ST东通涉嫌触及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9月12日,退市公司亿利洁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内蒙古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 因公司涉嫌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存在财务造假、关联担保、资金占用等导致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及欺 诈发行债券行为,内 ...
证监会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17:39
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连续四年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证监会拟对公司罚款2.29亿元[1] - 证监会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并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 - 公司因涉嫌重大违法触及强制退市情形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1] 监管执法动态 - 财务造假追责呈现加码态势 7月份有5家公司披露涉嫌刑事进展[2] - 年内已有5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2] - 证监会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 将严格依照刑法及立案追诉标准规定移送公安机关[1]
连续4年造假!这家上市公司被罚2.29亿,老板市场禁入10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14:17
*ST东通财务造假与处罚概况 - 公司因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处罚 虚增收入4.32亿元 虚增利润3.14亿元 [1][3] - 证监会对公司处以2.29亿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兼时任董事长黄永军被罚265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3] - 公司在2022年定向增发中引用了2019-2021年的虚假财务数据 构成欺诈发行 [1][3] *ST东通退市进程与监管行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深交所将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 [1][2] - 从2025年4月14日被立案调查到收到《告知书》 用时不足5个月 [4][6] - 证监会表示本案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应移尽移”至公安机关 体现“退市不免责”的监管理念 [1][4] 2025年重大违法退市市场情况 - *ST东通是2025年以来第12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数量创历史新高 [1][7] - 在上述12家公司中 已有7家完成退市 另有5家已进入退市流程 [7] - 退市公司数量增加并非因造假公司增多 而是源于退市新规下调了财务造假的金额和比例门槛 [8] 退市新规影响分析 - 退市新规增加“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坚决出清”的要求 并调低了“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退市标准 [8] - 财务造假退市新标准分为三档 包括连续三年及以上造假即触及退市 [8] - 监管对财务造假退市采取“零容忍”态度 而对其他类型退市通常给予一定的改正期或缓冲空间 [9]
严重财务造假!强制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10:25
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系统性财务造假 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2][4] - 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当期报告金额87.34% 虚增营业成本6465.26万元 占84.53%[4] - 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1.92亿元 占95.39% 虚增营业成本8541.64万元 占91.17%[4] - 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2.23亿元 占98.96% 虚增营业成本1.17亿元 占98.41%[4]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2.49亿元 占85.87% 虚增营业成本1.33亿元 占83.30%[4]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3.04亿元 占99.39% 虚增营业成本1.63亿元 占99.13%[4] - 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2.83亿元 占98.14% 虚增营业成本1.52亿元 占92.26%[4] - 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7164.6万元 占88.11% 虚增营业成本3863万元 占83.81%[4] 处罚措施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1000万元罚款[11] - 实控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其中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 作为控股股东罚款1000万元[11] - 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12] - 副总经理宋凯被警告并处以250万元罚款[12] - 监事刘海军和陈友志分别被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12] - 财务部经理邹璧鸿被警告并处以110万元罚款[12] - 采购经理李威被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安秀梅被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12] - 独立董事王洋、董事杨彬、前董事陈曦、监事会主席周绍鑫分别被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11] - 金文明和赵璐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1] 退市安排 - 公司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2][13] - 股票自2025年9月15日起停牌[13] - 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证券简称变更为"广道退"[13] 公司背景 - 主要从事以数据应用为目标的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聚焦数字政务领域[14] - 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11月15日在北交所上市[14] -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 市值为6.38亿元[15]
严重财务造假!将强制退市
环球时报· 2025-09-13 10:04
证监会严肃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记者9月12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近日对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T东通)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来源 | 新华社 经查,*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对7 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ST东通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 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 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
触目惊心!连续4年财务造假、欺诈募资22亿元,证监会出重拳,公司未致歉
华夏时报· 2025-09-13 10:01
核心事件 - 东方通因2019至2022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及2022年欺诈发行被证监会拟处罚款合计2.73亿元 其中公司罚款2.29亿元 董事长黄永军罚款2650万元 其他6名责任人罚款50万至650万元不等 [2][7] - 证监会认定公司涉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深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 犯罪线索将移送公安机关 [2][8] - 公司通过子公司泰策科技虚构业务及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财务数据 2019至2022年累计虚增收入约4.32亿元 虚增利润约3.14亿元 [5]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虚增收入6145万元(占当期营收12.29%)虚增利润5223万元(占利润总额34.11%) [5] - 2020年虚增收入8485万元(占当期营收13.25%)虚增利润5877万元(占利润总额22.72%) [5] - 2021年虚增收入1.255亿元(占当期营收14.54%)虚增利润7948万元(占利润总额30.35%) [5] - 2022年虚增收入1.605亿元(占当期营收17.68%)虚增利润1.237亿元(占利润总额219.43%) [5] 欺诈发行行为 - 2022年11月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06亿股募集资金22亿元 申报文件编造虚假财务数据构成欺诈发行 [5][6] - 证监会对欺诈发行行为处以非法募资金额10%的罚款即2.2亿元 [7] 公司背景与调查过程 - 公司为大安全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营基础软件中间件、网络信息安全及行业数字化产品 [4] - 证监会自2025年4月立案调查至出具处罚告知书历时约5个月 [4] 投资者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末股东户数约5.6万户 立案调查以来股价累计跌幅超50% [9] - 2025年9月12日收盘股价报6.58元/股 市值约36.7亿元 [9] - 符合2020年4月29日至2025年4月14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10] 公司回应与监管态度 - 公司未在公告中向投资者致歉 [3] - 董事长黄永军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系组织指使违法行为的主要责任人 [7] - 证监会强调对财务造假"零容忍" 本案体现监管底线 [2]
法国、德国、英国,紧急联合声明
证券时报· 2025-09-13 08:40
国际政治与军事动态 - 法国、德国和英国三国外交部发表联合声明,紧急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城的军事行动 [1] - 声明指出军事行动已造成大规模平民流离失所、严重平民伤亡,并毁坏了关键基础设施 [1] - 以色列军方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加沙城的打击力度,引发欧洲多国强烈担忧 [1] 资本市场与监管动态 - 中国证监会查处东方通严重财务造假案件,拟罚款2.29亿元 [5] - 央行公布8月重磅数据 [5] - 财政部重磅发声 [5] 市场表现与个股异动 - 某股票(688521)复牌即涨停,再创新高 [5] - 市场突传利好,相关标的直线拉升 [5] - 美联储降息大消息,深夜大涨 [5] - A股某板块最高录得24个跌停板 [5] - 创业板指已翻倍 [5]
严重财务造假!强制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36
公司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具体为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1][4] - 公司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 募集资金总额约22亿元 发行文件中引用虚假财务数据 [4] - 证监会对公司罚款2.29亿元 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 总处罚金额达2.73亿元 [1][4] 公司实际控制人处罚 - 实际控制人黄永军作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被罚450万元 作为实际控制人被罚800万元 合计罚款1250万元 [4] - 黄永军组织指使信息披露违法及欺诈发行行为 情节严重 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5] 公司经营与退市风险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公司近三年连续亏损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0.55亿元 [6] 行业监管趋势 -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力度显著增大 覆盖重大违法类 交易类 规范类及财务类等多个类型 [6] - 退市不免责已成为资本市场共识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追责 例如华铁股份退市后再被罚2415万元 累计罚款5565万元 泰禾集团因未披露重大诉讼被罚600万元 [6] - 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30余家退市公司涉嫌犯罪线索 司法部门将追究刑事责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