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ST东园5月29日复牌后股票简称起变更为东方园林,公司还面临股民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5-28 07:23
公司股票变动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5月28日停牌一天并于次日复牌 [2] - 自2025年5月29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东园"变更为"东方园林" [2] - 股票交易价格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10% [2] 财务与风险警示变动 - 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被实施风险警示 [2] - 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已不再存在上述风险情形 [2] - 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向深交所申请撤销风险警示获审核同意 [2] 行政处罚情况 - 2024年1月31日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2] - 2019年未调减营业收入3541.84万元导致2019年度虚增收入利润及资产各3541.84万元 [3] - 2020年度2021年度虚增资产各3541.84万元2022年度虚减收入利润各3541.84万元 [3] - "20东林G1"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使用了2019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 [3] - 被责令改正并处以15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70万元 [3] 投资者索赔 - 2020年4月30日至2023年7月13日期间买入且在2023年7月13日收盘时持有东方园林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4]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2年7月2日注册资本599932.2117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刘拂洋 [4] - 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104号楼6层601号 [4] - 主营业务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危废处置工业废弃物循环经济三大业务板块 [4] - 董事长为张浩楠董秘为于旸员工人数为46人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5] - 参股公司42家包括上海立源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等 [5]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9亿元5.69亿元和8.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0%-83.30%和54.07% [5]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7亿元-50.83亿元和-36.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02.17%12.60%和29.11% [5]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5.15%97.07%和28.88% [5] 风险信息 - 公司自身天眼风险4893条周边天眼风险2814条历史天眼风险1379条预警提醒天眼风险1085条 [6]
獐子岛5亿元定增能否破解“扇贝困局”?资产负债率连续多年高达95%
新浪证券· 2025-05-26 17:50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以3.09元/股向大连市国资委控制的海发集团定增募资不超过5.2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1] - 定增完成后海发集团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31.69%,取代盐化集团成为控股股东,但实际控制人仍为大连市国资委 [1] - 公司称定增成功将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1] 财务状况 - 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4.84%、94.71%、95.76%和95.80%,居高不下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74和0.4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5.83亿元同比下滑5.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91.26万元同比下滑355.15% [2] 历史争议 - 2014-2018年公司因"扇贝跑路"事件导致业绩大幅亏损 [2] - 2019年证监会查明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存在财务造假、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处以60万元顶格处罚并对董事长吴厚刚开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2] - 2020年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育苗、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被誉为"中国海鲜第一股" [1] - 2024年业绩亏损归因于国内消费终端需求偏弱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量和价格下降 [3] - 公司拟对外挂牌出租部分资产,预计每年可回收流动资金839.68万元,增加利润约792.15万元 [3] 股权变更 - 2022年公司控股股东所持10996万股股票被盐化集团以3.43亿元拍走,实控人变更为大连市国资委 [2]
魏建军炮轰: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没爆而已
商业洞察· 2025-05-26 17:07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品牌评论 ,作者首席品牌评论 首席品牌评论 . 来源: 首席品牌评论 中国的汽车行业,绝对是近几年增长最为亮眼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当房地产退潮,汽车产业被寄 希望成为接棒房地产崛起的支柱性产业。 但是最近几天,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恒大式危机 魏建军此次的矛头,直指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过度裹挟。 热门品牌案例,专业深度评论。在这里,读懂品牌之道! 作者:首席品牌评论 魏建军声称, "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存在,只不过是没爆而已。"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这位素以敢言著称的"保定车神",将中国汽车产业的资本泡沫、财务风险与恶性竞争推向台前。 在中国汽车产业狂飙突进的当下,这位汽车老兵,为何甘冒行业之大不韪,敲响警钟? 01 他尖锐指出,部分车企沉迷于"烧钱换规模"的游戏,却未构建可持续的盈利闭环。例如, 2024年 某新势力车企虚增销量导致上游37家供应商18亿元坏账,直接引发供应链断裂。 这种模式与恒大依赖高杠杆扩张、最终资金链断裂的逻辑如出一辙。 更危险的是, 市值炒作正取代技术研发成为行业焦点 。 魏建军痛斥"市值虚高、技术空心化"的畸形生态,企 ...
又一A股审计“自爆”!23年IPO上市,次年就财务造假?
梧桐树下V· 2025-05-25 16:53
核心观点 - 田野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存在财务造假嫌疑 [1][10][13] - 公司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1.54%,且存在虚增采购、应收账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 [4][8][9][11] - 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因触及北交所上市规则关于内控缺陷的规定 [14][17] 财务数据修正 - 2024年修正后净利润为965.47万元,较修正前减少1,893.05万元,减幅66.22% [2] - 修正后营业收入为4.935亿元,同比增7.34%,但利润总额同比下滑61.13% [4] - 扣非净利润仅601.07万元,同比下滑71.54%,毛利率从21.68%降至20.52% [9] 上市后业绩表现 - 2023年2月上市后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57.87%,2024年再下滑71.54% [7][8][9] - 上市前(2019-2022年)年均净利润约3,000-6,500万元,2024年已不足千万元 [7] 审计问题详情 1. **销售端问题** - 涉及1,602万元营业收入及1,950万元应收账款无法验证商业合理性 [10] 2. **采购端问题** - 虚增采购855万元,部分供应商存在异常资金往来 [11] - 子公司农业公司虚构肥料采购533万元用于走账 [13][15] 3. **投资端问题** - 对嘉兴方富宏熙2,582万元投资存在大股东未出资、股权未过户等问题 [12][16] 内部控制缺陷 1. **采购内控失效** - 管理层凌驾内控之上,存在提前付款、无供应商评选等问题 [14][15] 2. **投资管理缺陷** - 对关联方投资未履行必要程序 [16] 3. **会计差错未更正** - 前期财务报表存在未更正差错 [17]
*ST中程六年财务造假与退市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5-23 17:10
财务造假行为分析 - 公司通过虚构菲律宾风光一体化项目虚增营业收入14.03亿元(2017年占当期营收92.18%),虚增利润5.53亿元(占当期利润136.17%)[1] - 光伏项目通过虚报工程进度制造虚假营收与利润增长曲线[1] - 2019年通过虚减营业收入6.72亿元(占当期营收88.83%)调节利润指标,形成"业绩洗大澡"特征[1] - 印尼矿权资产欺诈累计虚增资产规模超10亿元,包括已撤销的CIS煤矿采矿权证和到期的JAYA锰矿矿权[2] 内控与信息披露问题 - 内控体系全面失效,审计机构形同虚设[2] - 印尼子公司涉案6.27亿元(占2022年净资产57.47%)的重大诉讼被刻意隐瞒半年,高管集体参与信息封锁[3] - 财务欺诈从会计技术层面升级为系统性违法[3] 监管处罚与退市风险 - 证监会开出750万元公司罚单,对主要责任人贾晓钰实施65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合计罚没1900万元[3] - 2023年末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且内控遭否定意见[4] - 连续六年造假符合"三年造假退市"条款[4] 经营与资本运作状况 - 青岛城投金控通过豁免8.5亿元债务使公司2023年净资产转正[4] - 2024年录得营收1.37亿元(同比降70.21%)、净亏3.1亿元[4] - 国资累计42亿元投入未能扭转经营颓势,印尼产业园开发十年无实质进展,镍矿资产折损超90%[4]
舜宇精工差错背后:会计质量堪忧?审计机构也收监管函 业绩持续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5-23 17:0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1] - 会计差错定义为非故意过失导致的财务报表遗漏或误报 [1] - 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 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差错案例 [1] 舜宇精工会计差错详情 - 涉及2023年报及2024年三季报 调整科目包括营收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净利润 应收账款 存货等 [2] - 调整原因包括:总额法转净额法确认收入 收入跨期确认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及时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错误 费用跨期及增值税漏提 [3][4][5][6][7] 审计机构问题 - 审计机构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程序不到位收北交所警示函 [8] - 具体问题:收入及应收账款审计程序缺失 未执行替代测试 仅依赖访谈记录 存货及固定资产监盘不足 未发现折旧少提 [8] - 审计底稿存在发票核对记录与事实不符 未识别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 [9]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同比变动:+16 72% -2 65% -4 92% 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39 73% -38 97% -53 31% [10] - 2025年一季报营收1 16亿元(-2 35%) 归母净利润-175 19万元(-206 98%) [10] - 业绩下滑主因:新基地折旧费用增加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 项目未达预期 计提存货跌价及坏账损失 [1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子公司舜宇贝尔AGV机器人解决方案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与物流领域 客户包括一汽红旗 北京奔驰 蔚来等 [12][13]
海量财经 | 8000万元黄金全部“蒸发”?黄金疑云下的金斯达被指虚列研发费用偷税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41
案件核心 - 公司通过在研发费用中虚列黄金材料支出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1621.16万元,同时存在其他少缴税款行为,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618.15万元 [1] - 公司研发费用中列支的黄金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但无对应成品产出或废料回收记录,明显违背行业常识 [3] - 经第三方鉴定及项目逐一核查,确认公司有17个研发项目存在虚列黄金材料支出行为,通过伪造研发资料、虚构黄金消耗 [7]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辩解称8000余万元黄金因提纯原因已损耗,但两家提纯机构的反馈显示黄金提纯损耗极低,与企业声称的巨额黄金损耗明显不符 [5] - 公司通过虚增研发投入美化财务报表,营造"高创新"的市场形象,不仅直接侵蚀税基,还导致账面利润虚增 [7] - 公司关联企业金徽科技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福建粤通的上层股东深圳粤通新材料也被吊销营业执照,暴露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群存在系统性风险 [8] 行业对比分析 - 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普遍面临毛利率低、研发投入大的挑战,龙头企业研发费用率通常在10%-15%之间,公司远超行业水平的研发投入缺乏合理性支撑 [9] - 以康强电子为例,其键合丝产品毛利率在好的年景能够到百分之五点多,差的时候百分之三点多,公司虚增的黄金投入若真实存在将显著推高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9] - 虚列研发费用导致现金流与利润的背离,造成账面利润虚增而经营活动现金流无法同步改善,这种"纸面繁荣"最终必然引发财务危机 [9]
昔日园林“龙头”企业长达数年财务造假,ST东园数万股民可寻求索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56
目前,*ST东园的索赔正在征集中。受损股民是否符合索赔条件?索赔流程是怎样的?股民朋友可联系 《投资快报》股票维权咨询、新闻报料渠道(微信:tz315-wh)。报社将组织专业的金融315团队,为 广大投资者提供一站式咨询,协助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及时挽回投资受损。 根据披露的违法事实,*ST东园的财务"魔术"集中在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全域旅游PPP项目。2019年12 月,公司在调减项目成本2232.19万元时,故意隐瞒关键财务调整,直至2022年才姗姗来迟地调减营业 收入。这一操作如同多米诺骨牌,导致2019年虚增收入、利润及资产各3541.84万元,2020-2021年持续 虚增资产,2022年又突然"变脸"虚减收入利润。更令人咋舌的是,其发行的"20东林G1"公司债券募集说 明书竟直接采用虚假财务数据,将造假范围从股市延伸到债市,形成横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信息欺诈。 *ST东园现状:困境中求生存 记者 萧峰 曾几何时,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东园,证券代码:002310)以园林行业龙 头之姿,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其股价走势也曾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被誉为"绿色经济的璀璨明 珠"。然而,一 ...
从被动信披滞后到主动对抗监管,四次被立案的*ST紫天违规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56
监管立案与处罚 - 公司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 - 福建证监局责令公司30日内更正存在虚假记载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全面审计[1] - 公司未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导致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起停牌[1] - 控股股东安常投资3350万股股份被冻结占总股本20.67%[1] - 公司及控股股东未及时披露股份冻结情况导致信息披露滞后[1]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股份冻结违规行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1] 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违规 - 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涉及8.97亿元预付账款异常[2] - 子公司8.12亿元预付款对方未收到且缺乏原始单据和进项税发票[2] - 2022-2023年通过无实质业务虚增营业收入[2] - 公司涉及超3亿元合同纠纷及民间借贷纠纷未及时披露[2] - 2023年净利润-12.1亿元与2022年1.7亿元形成大幅反差[3] - 公司未按规定在2024年1月31日前披露业绩预告[3]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在监管检查中拒绝提供资料且高管未配合监管[2] - 董事长宋庆、财务总监LIXIANG等对违规问题负有主要责任[3]
又一上市公司爆雷!连续6年财务造假将被强制退市!
梧桐树下V· 2025-05-22 15:33
公司财务造假及处罚情况 - 公司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涉及菲律宾风光一体化项目和印度尼西亚矿权相关财务数据 [3] - 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虚增利润总额7.76亿元,虚减利润总额5.67亿元 [1] - 2017年度虚增营业收入14.03亿元(占当期92.18%),虚增利润总额5.53亿元(占当期136.17%) [4] - 2018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68亿元(占当期36.00%),虚增利润总额2.18亿元(占当期94.92%) [4] - 2020年至2022年虚增印度尼西亚矿权无形资产,2020年度虚增无形资产3.00亿元(占当期总资产6.53%) [4] 公司高管责任 - JIA XIAOYU组织参与菲律宾项目财务造假,管理矿权事项但未及时处理,被处以65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 [5][7] - 邱岳知悉财务造假及矿权问题但未正确会计处理,被处以200万元罚款 [5][7] - 李向罡作为项目负责人未有效管控,被处以150万元罚款 [5][7] - 刘涛、于秀成、陈荣东等财务高管因参与造假或未勤勉尽责,分别被处以100万元罚款 [6][7] 公司上市及审计问题 - 公司因2023年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财报被出具保留意见及内控否定意见,深交所拟终止上市 [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8] - 连续3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2024年审计机构认为无法确认4.46亿元光伏项目合同对价的充分证据 [11][12] - 公司董事会质疑审计机构未履行充分审计程序,认为其推卸责任 [12] 重大诉讼事项 - 2023年印度尼西亚子公司涉案金额6.27亿元(占2022年末净资产57.47%),但未及时披露 [7] - JIA XIAOYU隐瞒诉讼事项,时任董事长杨纪国、董秘赵子明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分别被处以30万元、20万元罚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