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进一步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详解
新华财经· 2025-06-18 12:39
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法治建设,有效维护金融市场公平秩序,积极营造透明稳定 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健全与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实际需求,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根 据外资机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及时优化相关政策,让外资机构在更加友好包容的环境中各展所长、 健康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6月18日电 6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围 绕"坚定不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作主题演讲。 李云泽表示,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据其透露,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 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 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 势。例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外资银行衍生品业 务在国内市场占比近五分之一。同时,中资机构也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展业,有力促进了双边贸易 和相互投资。 "放眼未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扩大金融开放势在必行,各国应顺应大势、携手并进,共同维 ...
李云泽最新发声!财富管理迎来黄金期(全文)
搜狐财经· 2025-06-18 12:02
金融开放合作的时代主题 - 金融本质具有开放属性 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是其内在基因 金融发展史即金融开放史 [3]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 八成全国性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治理效能 [4] - 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 外资保险市场份额从2013年4%升至9% 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占国内市场近20% [4] - 中资机构在70多国展业促进双边贸易投资 金融在开放中创造机遇 合作中互促共进 [4] 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汽车手机家电实物消费量世界第一 服务消费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个百分点增长空间 [6] - 中国科技前沿领域突破显著 航空航天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创新活跃 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7] - 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保险市场居全球前列 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 [7] - 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 三支柱养老体系中第三支柱发展潜力大 [8] -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且持续扩大 家庭金融资产现金储蓄占比超50% 财富管理市场五年年均增速8%成全球第二大 [8] 构建金融开放新格局举措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基本取消 将复制自贸区制度型开放经验 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加大开放力度 [9][10] - 推进金融法治建设 健全外资机构常态化沟通机制 优化外资业务政策环境 [10] - 上海将开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创新试点 支持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 [11] - 已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推动更多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11]
2025陆家嘴论坛|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支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加大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56
金融开放与合作 - 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 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8成全国性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2] - 外资机构通过引资引智引技提升中国金融体系效能 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 丰富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 [2] 消费金融发展潜力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汽车/手机/家电实物消费量全球第一 服务消费占比较发达国家仍有10+个百分点增长空间 [3] - 新型城镇化和消费政策将释放增量潜力 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领域经验丰富 深耕中国市场前景广阔 [3] 科技金融创新机遇 - 中国在航天/量子/AI等领域创新活跃 国际投资机构投资科创企业获丰厚回报 金融监管总局推进股权投资/并购贷款试点 [3] - 数字金融市场规模全球首位 支持外资参与科技金融实践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 绿色金融发展空间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保险市场居全球前列 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 [3] - 外资机构引入ESG评级/气候风险管理工具 支持其参与绿色金融市场建设 [3] 养老金融与财富管理 -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4亿 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 第三支柱养老发展潜力大 [4]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 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储蓄占比超50%(OECD国家约33%) 财富管理需求向多元化转型 [4] - 过去5年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8% 已成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支持外资布局理财/保险规划领域 [4] 金融制度型开放措施 - 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基本取消 将复制自贸区开放经验 对标国际规则扩大开放幅度 [6] - 健全外资常态化沟通机制 优化差异化监管政策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 [6]
李云泽:养老金融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6-18 11:17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孙璐璐 贺觉渊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 6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来看具体内容: 开放合作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李云泽表示,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更加凸显,只有开放合 作才能带来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发展,开放合作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支 持外资机构在理财投资、资产配置、保险规划等领域加大布局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李云泽表示,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 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有效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 发展,丰富了机构类型和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践证明,外资机构是引资、引智、引技 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扩大金融开放势在必行 李云泽表示,当前跨境金融蓬勃发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放眼未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扩大金融开放势 在必行,各国应该顺应大势,共同维 ...
2天后,珠海将迎一场盛大聚会,财富管理行业瞩目
新浪财经· 2025-06-18 09:52
论坛概况 - 2025年智通财经第四届财富管理论坛以"望海笃行,财富致远"为主题,由智通财经与华夏基金联合主办,汇聚行业领袖探讨财富管理发展路径 [1] - 论坛地点为珠海望海楼酒店,议程包括主题演讲和两场圆桌对话,聚焦数字化、买方投顾、资产配置等核心议题 [7][8][11] - 参会规模达300人,包括70位券商高管及超百位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22位主讲及圆桌嘉宾参与分享 [4][25] 圆桌对话嘉宾阵容 第一场:新形势下财富管理的创新发展 - 上海证券罗国华提出"数智财富管理"理念,2024年推动客户托管资产突破3501亿元,强调投研能力与客户陪伴 [29] - 山西证券韩丽萍倡导"金融为民"初心,构建分层投顾服务体系,2024年提出聚焦投顾建设、客户陪伴、成本管理三大确定性方向 [32] - 兴业证券许清春推动ETF生态圈建设,将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搭建买方投顾团队 [34] - 国元证券梁化彬主导财富条线架构调整,提出"总部赋能、投顾驱动"十六字方针,转型买方投顾模式 [37] - 联储证券傅收提出长期主义、创新破局等财富管理五点共识,推动私募赋能生态建设 [39][40] - 西部证券殷涛优化财富信用业务结构,强调组织架构对转型的关键作用,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理念 [42] 第二场:转型与升级下的财富管理新课题 - 长江证券肖剑打造"长江弘"投顾品牌,构建"三级四类"人才体系,践行"三分投、七分顾"理念 [48] - 东吴证券梁纯良推动数字化赋能,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2024年分享互联网战略实践 [54] - 财达证券桂洋洋主导"财达股市通"等品牌建设,聚焦产品与服务优化,2024年提出"省心省力"服务目标 [57] - 华兴证券马刚研发"多多金"APP数字化体系,倡导陪伴式服务,强调买方投顾立场 [60] - 华金证券刘庆萌推动投顾考核制度优化,提出财富管理需匹配股东预期与盈利模式 [65] - 华源证券陈洁推进"鑫理财"数字化探索,为超高净值客户打造一站式服务 [69] 行业趋势洞察 - 数字化转型成为核心议题,多家券商通过科技手段重构服务模式,如智能投顾、大数据应用等 [8][10][60] - 买方投顾转型持续深化,强调资产配置能力与客户陪伴,头部券商已建立专业化投顾团队 [25][37][48] - ETF等工具型产品受重视,兴业证券等机构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链接实体经济与投资者 [34] - 行业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从销售驱动转向需求驱动,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32][42][65]
招行系人事大变动,有何玄机?
虎嗅APP· 2025-06-17 18:55
妙投APP . 虎嗅旗下二级市场投研服务品牌,为您提供精选上市公司价值拆解,热门赛道产业链梳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妙投APP ,作者刘国辉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刘国辉 图片来源 | AI制图 最近,招商局集团旗下金融机构高管人事调整动作频频。 6月3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招商银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获聘担任招商证券总裁。此前5月 6日,招商证券公告,总裁吴宗敏因到龄退休正式离任。 招行旗下招商基金和招银理财高管互换。在5月20日,招商基金公告,总经理徐勇离任,原招银理财 总裁钟文岳获任招商基金总经理。在新总经理上任后,招商基金宣布,自2025年5月30日起,公司 任命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为公司首席(副总经理级)。6月11日,招银理财宣布任命,招商基金原 副总经理董方将出任招银理财总裁。 招商银行也有一些变动。 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离任后,兼任招商基金董事长的副行长王小青出任执行董事。王小青同时 还兼任招行旗下招商信诺人寿保险董事长。去年底升任招行副行长的雷财华,副行长的任职资格近 日也获核准。 同时在总行层面,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厉明东,不再兼任零售客群部总经理。零售客群部副总经理吴 燕,拟升任零售 ...
招行系人事大变动,有何玄机?
虎嗅· 2025-06-16 19:43
招商局集团人事调整 - 招商证券总裁吴宗敏到龄退休 招行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接任总裁 [1][6] - 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离任 原招银理财总裁钟文岳接任 招商基金原副总经理董方出任招银理财总裁 [1][18] - 招行副行长王小青出任执行董事 同时兼任招商基金董事长和招商信诺人寿保险董事长 [2][7] - 招行总行层面调整 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厉明东不再兼任零售客群部总经理 吴燕拟升任零售客群部总经理 [3][16]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 2024年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 同比下降22.7% 较2021年高峰358.41亿元下滑明显 [8] - 在非货规模、权益基金、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上全面落后蚂蚁财富 权益产品保有量差距达80% 指数基金差距超5倍 [10][11] - 财富管理收入占比从2021年10.8%降至2024年6.5% 但仍是重要业务板块 [15] - 面临基金业绩下滑、报行合一政策影响、蚂蚁竞争等多重压力 [7][11] 招商基金发展状况 - 非货管理规模从2022年Q2的5887亿元行业第五降至2025年Q1的5500亿元行业第九 [18][23] - 固收业务保持行业前四 但权益产品和ETF布局薄弱 ETF规模仅400亿元居行业第19 [21][22][24] - 受行业限薪影响 2023年以来贾成东、马龙等明星基金经理离职 [23] - 新任总经理钟文岳面临补齐ETF短板、提升权益规模、稳定团队等挑战 [23][24] 招商证券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9亿元居行业第9 经纪和自营业务表现较好 资管和投行业务下滑明显 [26] - 投行业务收入8.56亿元 同比下滑34% 居行业第11 主要因团队流失 [27] - 新任总裁朱江涛无券商从业背景 可能强化与招行业务协同 [27][28] 金控集团人事管理特点 - 招商局、平安、中信等金控集团内部人事流动频繁 平安集团5月来多个子公司高管调整 [29][30] - 干部流动有利于业务协同但可能影响专业性 需平衡内部调动与市场化选聘 [33][34] - 招行通过"投商行一体化"强化对公业务 考核客户融资总量(FPA) [28]
【福利】叮~财富会员千万臻选好礼已送达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6-12 14:54
建行财富会员与京东618联合营销活动 - 财富会员可领取京东专区券或外卖券 完成浏览任务后可选择5元京东专区券或3元京东外卖券 [2] - 白银级以下客户资产达标可获20元京东专区券 需满足上月日均资产<20万元且当月最后一日资产≥20万元 并保持次月前10日日均资产不低于月末水平 [3] - 白银级以上客户可65元购买京东PLUS年卡 原价149元的会员卡在建行渠道优惠价65元 折扣幅度达56% [4] 会员等级专属权益 - 黄金级以上客户享商品折扣+外卖券 博朗剃须刀等商品低至1.73折 还可领取8元京东外卖券 [5] - 资产达标客户可领微信立减金 上月日均资产≥5万元可领最高60元 资产环比增长客户可抽最高188元 [6][7] - 等级晋升客户可获最高206元好礼 今年首次升级到更高等级可领取对应档位奖励 [8] 阶段性促销政策 - 2-7月实施会员等级保护机制 期间会员等级不降级 7月等级将根据6月日均资产确定 [9] - 半年奖活动将于7月中旬开展 具体奖励内容和领取时间以活动页面为准 [9] 跨平台优惠联动 - 京东专区券与外卖券形成组合权益 覆盖电商购物和本地生活消费场景 [2][5] - 微信立减金与京东PLUS会员形成支付闭环 最高188元立减金增强客户粘性 [6][7]
不动产信托向养老等更多普惠领域拓展
金融时报· 2025-06-12 11:23
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进展 - 上海于5月27日由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6月9日上海信托与爱建信托同步完成登记,聚焦家庭财富管理与特殊群体保障领域 [1] - 北京早于上海开展试点,2024年12月发布试行通知,2024年4月外贸信托与国投泰康信托完成首次登记 [2] - 上海试点特点包括覆盖居住及商办房产类型、多部门协同形成全流程闭环,应用场景扩展至养老、财产隔离及定向传承 [2][3] 不动产信托实践案例 - 上海案例中委托人将商办公寓及现金资产纳入信托,通过租金现金流补充养老金并规划子女传承 [3] - 信托机制在财产隔离、财富传承、老人抚养等方面展现独特优势,满足家庭综合化需求 [3][4] - 爱建信托指出不动产信托为养老等民生领域提供新解决方案,兼顾居住权、收益权与财产传承 [4] 信托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除不动产领域外,正发力存款等流动资产管理 [5] - 居民储蓄增长推动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上升,信托业务从高收益诉求转向综合财富管理 [6][7] - 2024年末家族信托余额6435 79亿元,保险金信托余额2703 97亿元,个人财富信托合计规模达10288 82亿元 [7] 信托业发展导向 - 复旦大学信托研究中心强调行业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聚焦财产性收入增长与普惠金融服务 [8] - 2023年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明确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重要性,推动服务民生创新 [7][8]
AI赋能金融投资:突触科技获数千万港币A轮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5:48
融资情况 - 突触科技完成A轮融资 金额为数千万港币 投资方包括GPTX、C Capital和Shuren Education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升级、AI功能开发、社区功能增强和团队扩充 [1] - 此前曾获韩国Qraft Technologies天使轮投资 Qraft Technologies于2022年获软银集团1.46亿美元投资 [1] 投资方背景 - GPTX专注于传统资产和虚拟资产管理 在AI算法技术方面有深厚积淀 [1] - C Capital隶属于瑞士上市公司Youngtimers AG 曾投资小鹏汽车、货拉拉等明星项目 [1] - Shuren Education将帮助开拓教育领域创新应用 [1] 公司背景 - 从德林控股孵化而来 德林控股是香港唯一以联合家办上市的企业 资产规模近40亿美元 [2] - 德林控股拥有全牌照金融业务 涵盖家办、证券、私募股权、信贷等多个领域 [2] 商业模式 - 打造AI智能投资平台 实现金融投资平权和普世化 [2] - 提供7×24小时资产配置服务 基于全球资产配置的专业内容 [3] - 通过数字分身提供家族办公室级别的差异化服务 [3] - 链接全球顶级理财产品 实现"学习-建议-筛选-投资"全流程 [3] - 收入来源包括产品托管费、销售提成和订阅服务 [7] 技术特点 - 神经科学与AI深度融合 实现AI Agent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3] - 虚拟人可根据用户投资偏好自主学习 进行风险预警和非理性交易警示 [4] - AI Agent能洞察客户未言明的需求 重新定义财富管理标准 [4] 竞争优势 - 社区内仅金融持照人或受认可人士可发布内容 [6] - 依托德林控股全牌照优势 用户可直接在平台完成交易 [6] - 相比雪球等平台 提供更流畅的一站式投资体验 [6] 用户发展 - 预计2026年底用户超10万 90%为海外及香港用户 [6] - 首批用户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为主 [6] - 获客渠道包括招募基金经理和财经博主作为KOL 以及在社交媒体接触潜在用户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