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权益

搜索文档
苏州劳动争议“十大案例”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5-01 08:36
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工资支付 - 法院明确用人单位应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 否定了以消费券替代工龄补贴的做法 [2] - 袁某因恶意欠薪被追究刑事责任 彰显法律对恶意欠薪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2] 年休假权益 - 法院未支持以团建活动冲抵年休假的做法 强调尊重劳动者对休假时间、方式的自主决定权 [2] 职务行为与利益冲突 - 季某因未经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促成亲属交易 被认定为损害企业利益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 聋哑骑手许某的职业伤害与工伤认定竞合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法院赋予其救济选择权 [2] - 超龄劳动者颜某因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导致的待遇差额得到支持 明确参保期间应享同等工伤保险待遇 [2] 就业歧视 - 肢体残疾劳动者周某的平等就业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法院认定制造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违法 [3]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 - 李某因违反规章制度拍摄存储公司商业秘密 被认定为严重违纪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3] - 郑某与医药公司的纠纷中 法院依法认定竞业限制义务范围和竞争关系 保障高技术人才有序流动 [3] - 徐某因拒不履行行为保全裁定被罚款 体现对高科技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3]
事关外卖小哥交通事故等问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4-30 17:4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典型案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及责任承担规则,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案例涉及外卖骑手职业伤害赔偿、网约货车司机劳动关系认定等核心问题 [1][2] 外卖骑手职业伤害保障 - 骑手阚某办理健康证明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法院判定保险公司需赔付餐饮配送公司,因该行为与业务相关 [1] - 案例鼓励企业通过商业保险保障劳动者及第三方权益,明确非送餐时段但属业务相关的活动应纳入保险范围 [1] - 骑手冯某被小区电动门撞伤,法院支持物业公司赔偿,强调第三方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已获职业伤害保障而减免 [1] 交通事故赔偿与保险责任 - 骑手张某送餐途中撞伤陈某,法院允许将承保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并判其直接赔偿受害人 [2] - 明确保险法条件下受害方可直接向保险人索赔,简化赔偿流程 [2] 网约货车司机劳动关系认定 - 某运输公司与网约货车司机杨某的劳动争议案确立标准:存在用工事实及支配性劳动管理即认定劳动关系 [2] - 案例为网约货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提供司法依据,强化平台用工合规性 [2]
最高法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30 14:3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晰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及责任承担规则,旨在平衡劳动者、受害者与企业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案例分类总结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 案例1明确:网约货车司机与企业存在用工事实且受支配性劳动管理(如接单审批、奖惩规则、收入依赖)应认定劳动关系 [1][5][6] - 裁判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及指导性案例237号、238号,强调实质审查用工管理特征 [6][7] 责任保险纠纷处理 - 案例2判定:外卖骑手办理健康证明(法律强制要求)属于"业务有关工作",保险公司需按雇主责任险赔付7.1万元 [8][9][10] - 认定标准需结合企业经营范围、行为必要性及企业指派因素 [9][11] 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 - 案例3确认:外卖骑手因第三人侵权受伤后,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与侵权赔偿(残疾赔偿金)可并行主张 [12][13][16] - 法院明确第三人侵权责任不因社保待遇减免,物业公司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3][15] 劳动者致第三人损害赔偿 - 案例4裁决:外卖骑手配送中致人损害,保险公司需直接向受害人赔付(依据《保险法》第六十五条),不足部分由用工企业承担 [17][18][19] - 法院支持将承保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以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19] 行业影响 - 典型案例为平台经济用工关系提供司法指引,强调商业保险(雇主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对新业态风险分散作用 [2][11][19] - 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与侵权责任制度衔接,强化劳动者"职有所安" [15][16]
保障新就业劳动者权益 “新职伤”守护“车轮上的奋斗者”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17:37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是致敬劳动者的时刻,更是关注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契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催生了规模庞大的 新就业群体。为保障这一群体的职业伤害权益,自2022年7月起,国家在北京、上海、四川等 7省市的美团、货拉拉、曹操出行等7家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简称"新 职伤")试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表示,准备将"新职伤"试点省份从7个增加到17个, 并逐步推动在全国实施。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其中,货车司机群体撑起了货运 物流体系,是货运行业的主力军,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从货拉拉了解到, 目前货拉拉"新职伤"试点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保险累计覆盖160万新老司机,平台协助申请 理赔司机超过1000名,单起案例最高赔付额度超过百万元。 "新职伤"试点背后的赔付故事 过去3年,货拉拉在"新职伤"试点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职伤"如何护航新就业群体 权益提供了生动实践。 从覆盖人数来看,货拉拉通过不断优化参保流程、加强政策宣传,吸引了超160万货车司机等 新就业劳动者参与"新职伤"试点,覆 ...
人社部:实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专项行动
快讯· 2025-04-29 16:16
智通财经4月29日电,人社部表示,下一步:一是加强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实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权益专项行动。加强基层劳动关系治理。改进企业工资宏观指导和调控,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 度改革。二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持续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开展第二批全国性仲裁案 件评查。三是加强监察执法工作。继续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25年清理整 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规范劳务派遣、职业中介等人力资源市场活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 益。 人社部:实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专项行动 ...
破局临退休劳动者“最后一公里”困境,法官以案释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5:46
4月29日,北京西城法院召开的"涉临退休人员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发布信息显示,2022 年至2024年,该院审理涉及50—60岁临近退休年龄劳动者的案件在全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比例呈现上升 趋势,由2022年的30.2%上升到2024年的42.8%。如何保障临退休劳动者优雅"谢幕"?西城法院法官建 议从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和能力入手,共筑放心退休"路"。 临退休劳动者可能成为企业优化"首选"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50至59岁人群已成为各年龄段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占总人口的 16.6%。这一群体既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曾为各行各业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 "然而,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公里',临退休劳动者却可能面临权益受损的困境。"北京西城法院党组成 员、副院长赵莹表示,这些困境具体表现为,企业裁员、社保断缴、工龄争议、退休待遇缩水等等。 赵莹表示,这既是产业转型背景下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与临退休人员劳动技能更新滞后之间存在冲突的表 现,也是劳动者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临退休劳动者对于养老保险缴纳及退休金领取等事项 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部分 ...
职业病防范要与时俱进
证券时报· 2025-04-29 09:43
职业病防治法更新 -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行为障碍成为职业健康新挑战 [1] - 现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行为障碍2个类别 调整后法定职业病增至12类135种 [1] - 新版目录将于2024年8月1日实施 与国际劳工组织及多数国家标准接轨 [1] 新增职业病覆盖人群 - 办公室白领、教师、交警、医护、驾驶员等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者面临肌肉骨骼损伤风险 此次调整将其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 [2] - 应急救援人员如警察、消防员、殡仪馆员工可能因职业暴露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精神类疾病首次被列入职业病目录 [2] 政策实施影响 - 用人单位需承担新增职业病预防责任 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及加强疾病科普宣传 [3] - 配套措施需解决疾病认定标准问题 避免因操作性问题导致权益落地困难 [3] - 制度调整旨在填补职业伤害保障盲区 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权益 [3]
北京金融法院:持续关注新业态保险的新趋势新问题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7:47
北京金融法院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 - 北京金融法院秉持"平等保护"原则 对劳动者强化实质公平 对平台企业强化规范引导 对行业推动制度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1] - 法院将持续关注新业态保险新趋势新问题 以司法智慧破解数字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 [1] 新业态保险纠纷现状 - 2021年建院以来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 标的总额超21.88亿元 其中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 [2] - 保险机构赔付比率较高 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胜诉率较高 但争议解决周期较长 保险金请求权快速实现存在阻碍 [2] 典型案例特点 - 明确实际投保人认定规则 厘清不同责任和险种间衔接互斥关系 [3] - 否定保险公司"宽进严出"和形式化核保行为 保护多元用工模式下被保险人保险利益 [3] - 细化保险条款审查规则 [3] 行业建议与措施 - 保险机构应针对新业态特点优化产品供给 规范展业 [2] - 平台企业及合作商应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彰显社会责任 [2] - 行业协会应发挥规范市场秩序和加强行业自律作用 [2] - 法院将加快审判理念机制现代化 精准服务保障新业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4] 投保注意事项 - 需核实销售方身份和代理人从业资格 [4] - 重点关注保障范围与免责条款 要求保险公司逐项解释专业名词 [4] - 审核理赔时效等赔付条件与标准 特别关注职业风险适配性和特有风险覆盖情况 [4]
法国激辩“五一节”面包房是否营业,舆论呈两极分化态势
环球时报· 2025-04-29 06:50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尚凯元】连日来,法国面包店和花店能否在5月1日劳动节当天营业的问 题,引发了政界、行业界和社会舆论的激烈讨论。据《欧洲时报》28日报道,4月25日,两位中间派参 议员安妮克和埃尔韦提交了一项法案提案,支持面包店和花店在劳动节当天自由营业。法国现行《劳动 法》明确规定,5月1日是唯一且必须休息的法定假日。除医院、警察等"因业务性质无法中断"的行业 外,其他行业即便员工自愿且能获得双倍工资,也不得雇用员工上岗,否则将面临罚款。不过,老板可 亲自营业。 然而,时至今日,法国总工会(CGT)仍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松动。CGT负责人索菲强调:"我们是用 工人的鲜血争取到了5月1日作为法定节假日的。一年只有一天,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在其他时间买到面 包。"法国《解放报》也称,修法可能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引发更多行业要求营业。据报道,两位提 出修法的参议员希望能在6月底前将法案列入议程。但即便顺利推进,也无法赶在2025年5月1日前生 效。因此,今年劳动节期间,多数面包店仍将保持关闭。 2024年5月1日当天,法国旺代省5家面包店因雇用员工营业被罚款。该事件激起面包行业强烈反弹,全 国面包与糕点行业 ...
呵护环境者,社会当呵护(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话题】"给保洁人员设立休息室"讨论 【事件】最近,有人在网上晒出大学保洁阿姨在厕所尽头隔间休息的照片,狭小的空间、拥挤的环境让 人心疼。"给保洁人员设立休息室"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大家呼吁为保洁人员开辟休息空间,配备 椅凳、折叠床等休息设施,提供充电、储物、热水、饭菜加热等基本服务,切实改善他们的工间休息条 件。 【点评】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29年坚守小县城"扫街"岗位的万道勤、守护城市岁月"净好"的马 长翟……保洁人员是"城市美容师",从街道、公园、楼宇到公共厕所、垃圾站,城乡的各个角落,都离 不开他们的用心清洁与维护。 细微处的善意涌流,照见一个社会的温度。更多人关注到保洁人员缺乏休息场所,就是改变的契机。 在交流中,人们发现武汉地铁站内设有约10平方米、配备桌椅和储物柜的保洁人员休息间,其他地方也 有人反馈,一些写字楼、商场已设置了休息区,这些切中保洁人员需要的举措获得点赞。一些地方迅速 跟进,让关心"落地"。比如,华东政法大学设立"保洁员爱心暖屋",浙江万里学院为保洁员设立专门休 息室,学校的保洁人员在辛劳工作之余有了歇歇脚的暖心去处。 休息空间不大,却标注着社会文明的水位。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