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

搜索文档
社保新规下,我们的工资会变少吗
盐财经· 2025-08-13 18:18
社保缴纳现状与问题 - 长沙某公司出纳李珊转正后近一年未缴纳社保,公司以涨薪200元代替社保缴纳[2][3] - 公司20多名员工中仅七八人缴纳社保,多为老板亲戚或入职时谈好条件[9] - 202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新规明确禁止用人单位规避社保缴纳,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补偿[3] -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69亿人,较2024年减少401万人[11] 中小企业社保成本压力 - 深圳跨境电商公司每月工资支出15-16万元,仅8名正式员工缴纳社保[14] - 若全额缴纳社保,公司每月成本将增加一倍至4万元,其中办公室员工每人多支出2000元[17][18] - 跨境电商行业周期性明显,旺季月盈利40-50万元,淡季可能入不敷出[18][19] - 江苏无锡早餐店月利润1.3-1.5万元,若为员工缴纳社保每月需多支出1000元[29][30] 行业应对措施与影响 - 跨境电商公司考虑改用兼职或第三方劳务公司规避社保成本,兼职与全职成本差距达60-70%[22][23] - 餐饮行业利润普遍低于10%,强制缴纳社保可能导致小微店铺倒闭或改用灵活用工[33][34] - 部分企业采取拆分工资(如2800元含1000元"保险补贴")或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38][39] - 《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24》显示仅28.4%企业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保,28.2%按最低基数缴纳[44] 员工选择与制度矛盾 - 四川眉山酒店员工陈丽主动放弃社保换取1000元补贴,强制缴纳将导致其月收入减少1500元[38][40] - 低收入员工更倾向现金收入,因社保福利延迟兑现且影响当下生活支出[42][46] - 中小企业提供全国1.28亿个规模以上岗位,强制合规可能影响就业和区域经济[46]
“社保新规”引热议:为何此时推出挑动公众的敏感神经?
和讯· 2025-08-13 13:41
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无效 用人单位需依法补缴并支付经济补偿 [2] - 该解释于2023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 2024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旨在统一全国裁判尺度 [4] - 法律依据源于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并非全新制度 而是对现有规定的明确和延续 [3][4] 对企业的影响 - 小微企业面临"补缴+赔偿"双重约束:需补足欠缴费用并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1年付1个月工资 不满6个月付半个月工资) [12] - 企业社保成本占利润比例约15% 五险合计缴费比例通常在24%-30%之间(以上海为例:养老保险16% 医疗保险9% 失业保险0.5% 工伤保险0.16%-1.52%) [11][12] - 部分企业采取返聘退休人员规避社保支出 该模式可能成为常态化趋势 [11] 对劳动者的影响 - 低收入劳动者(如月薪4000-5000元群体)面临可支配收入下降压力 参保意愿分化明显 [5][7] - 新司法解释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 可依据法律要求补缴社保或获取经济补偿 [4][9] - 年轻劳动者群体为获得更多现金收益 主动选择不参保的现象普遍存在 [8] 行业实践案例 - 美容美发行业存在普遍不缴纳社保现象 员工流动性高 多采用口头约定替代书面合同 [5] - 建筑行业虽规范缴纳五险一金 但面临下行压力 企业担忧社保成本成为经营负担 [11] - 设计院所采用"五险二金"模式(含企业年金) 但员工仍期待现金部分收入增长 [11] 劳动争议现状 - 2023年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结案数达164万件 是2000年同期的12.55倍 [13][14] - 案件类型呈现多元化趋势 竞业限制、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纠纷持续上升 [14] - 数字技术发展导致混同用工现象增多 现行劳动法暴露出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14] 灵活用工适配 -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参保类型和缴费方式(按月/按季) 缴费基数设上下限范围 [18] - 平台企业试点"按单缴费"职业伤害保障模式 保费由平台承担 [19] - 非全日制用工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形仍适用《解释二》 企业不得以灵活用工为名逃避责任 [19] 宏观政策导向 - 司法解释与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相呼应 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3] - 2025年7月起社保缴费将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恶意逃缴企业将面临融资、招投标等限制 [20] - 政策鼓励通过宣传引导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识 实现权益保障与用工灵活性的平衡 [19][20]
不缴社保需支付补偿,将如何影响企业和劳动者?
虎嗅· 2025-08-12 07:33
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条款无效[1] -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1] - 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可要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费补偿[1] 行业现状与案例 - 北京市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将从26.4元/小时提高到27.7元/小时[1] - 餐饮行业普遍采用小时工形式规避社保缴纳,如咖啡店服务员月收入4000余元但无社保[2] - 北京餐饮店主为员工缴纳社保每月需承担1800余元,员工个人承担700余元[10] 社保缴纳数据 - 北京市2023年全口径月平均工资11761元,2024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6821元,上限35283元[9] - 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9.8%、失业保险0.5%[9] - 2024年仅有28.4%企业实现社保基数完全合规,28.2%企业按缴费下限缴纳[12] 企业应对措施 - 餐饮企业为控制成本转向灵活用工,关键岗位仍保留社保缴纳[10] - 小微企业可能进一步调整用工结构,采用更多兼职或已参保人员[11] - 当前社保制度刚性导致低收入群体出现社保基数与工资倒挂现象[12]
最高法:上半年劳动争议一审案件超40万 同比上升4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2:37
刑事案件审判 - 全国法院受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2.65% [1] - 串通投标罪一审案件707件,同比上升30.44%,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6件典型案例 [1][2] - 危险驾驶罪一审案件12.1万件,同比下降14.96%,仍居刑事案件第一位 [2] 民商事案件审判 - 受理民商事一审案件1237.2万件,同比上升38.87% [3] - 劳动争议一审案件43.6万件,同比上升40.17%,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人社部发布第四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 [3] - 与公司有关的纠纷一审案件9.7万件,同比上升78.42%,最高人民法院加快推进公司类纠纷司法解释制定 [3] - 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0.7万件,同比上升36.15% [3] - 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2万件,同比上升52% [3] 执行案件办理 - 受理首次执行案件531.2万件,同比上升13.62% [4] - 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分别为41.96%和54.38% [4] - 新纳入失信名单103.3万人次,同比下降2.46%,连续五个季度下降 [4] - 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610.9亿元,上拍量、成交量、成交率同比上升 [4]
苏州劳动争议“十大案例”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5-01 08:36
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工资支付 - 法院明确用人单位应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 否定了以消费券替代工龄补贴的做法 [2] - 袁某因恶意欠薪被追究刑事责任 彰显法律对恶意欠薪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2] 年休假权益 - 法院未支持以团建活动冲抵年休假的做法 强调尊重劳动者对休假时间、方式的自主决定权 [2] 职务行为与利益冲突 - 季某因未经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促成亲属交易 被认定为损害企业利益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 - 聋哑骑手许某的职业伤害与工伤认定竞合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法院赋予其救济选择权 [2] - 超龄劳动者颜某因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导致的待遇差额得到支持 明确参保期间应享同等工伤保险待遇 [2] 就业歧视 - 肢体残疾劳动者周某的平等就业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法院认定制造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违法 [3]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 - 李某因违反规章制度拍摄存储公司商业秘密 被认定为严重违纪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3] - 郑某与医药公司的纠纷中 法院依法认定竞业限制义务范围和竞争关系 保障高技术人才有序流动 [3] - 徐某因拒不履行行为保全裁定被罚款 体现对高科技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3]
涉网络主播,广东高院、省人社厅联合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16:20
劳动争议案例发布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8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涵盖快递公司从业人员劳动关系确认 用人单位主体认定 跨境用工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等多个方面 [1] - 2024年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劳动争议案件6.34万件 诉前化解劳动争议数量占比超九成 同比增长8.04万件 [1] - 涉及新业态 新平台经济领域劳动关系的案例有5个 包括快递员 网络主播 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主体 [1] 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 - 在刘某与某科技公司确认劳动关系案中 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签订承揽合同情况 依法认定从业人员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1] - 网络带货主播刘某与传媒公司虽签订合作协议 但实际用工过程中传媒公司对刘某实施较强控制管理 仲裁院裁定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2] - 网络直播带货案例为准确界定用人单位与网络主播的法律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3] 跨境用工案例 -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下从业人员构成复杂等情况 有3个案例涉及跨境用工情形 [1] - 在梁某与横琴某公司劳动争议案中 法院认定跨境用工中应结合劳动者实际工作地点 内容及服务对象等因素认定用人单位主体 [1] - 巴西厨师亚某与餐饮店用工关系具有人身从属性 因未办理就业证件被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关系 法院判决餐饮店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 [3]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广东法院通过基层调解组织 仲裁机构以及人民法院的综合治理 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在诉前化解 [2] - 深圳市龙岗区探索"调援裁诉"一体化工作机制 实现劳动争议"一站式受理 一揽子解决 全链条服务" [2] - 佛山市构建"人社+法院"劳动争议联调中心 大部分劳资纠纷在仲裁阶段化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