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

搜索文档
交通事故中的非医保用药,保险公司赔不赔?
人民网· 2025-06-25 08:47
外卖骑手刘某驾驶电动自行车送餐途中,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吕某发生碰撞,致吕某受伤,电动自 行车受损。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吕某无责任。刘某是甲公司的员工,甲公司曾 为其在保险公司投保雇主责任险附加第三者责任险。保单特别约定载明,在保障期间,骑手遭受意外伤 害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承担相关医疗费用,但事故发生地的社会医疗保险或其他公费医疗管理部门规定 的自费项目和自费药品费用以及医保统筹基金、附加支付,均为保险责任以外。 事故发生后,吕某就相关损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损失合计20万余元。甲公 司履行完相应赔付义务后,向保险公司理赔未果,故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 本报讯(记者 郭燕 通讯员 夏梦 潘志川)骑手送外卖途中与他人相撞,导致他人受伤,公司为骑手 购买了雇主责任险附加第三者责任险,赔付伤者后向保险公司理赔却被保险公司告知非医保用药不赔。 那么,交通事故中,非医保用药的责任应由谁来承担?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有关保 险理赔过程中扣除非医保用药医疗费争议的案件。 综上,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保险金20万余元。该案判决后,双方未提起上诉,现已 ...
“彝绣保”赋能传统技艺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9 21:26
云南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华大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也是传承楚雄彝族文化最生动的载体之一。近年来,楚雄州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 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以"制度创新"破题彝绣产业升级。先后制定全国首个《彝绣手工刺绣技术标准》,推出"彝绣贷""彝绣保""彝绣标"等11 项全国首创政策。2024年,彝绣经营主体2233户,较2022年增加1695户,其中规上企业13户,营收超2000万元的达3户,营收超1000万元的达7户,营收超 900万元的达3户。2024年,全州有绣娘6万余人,人均年增收3840元(固定用工绣娘人均年收入2至4万元),同比增长7.56%,还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近 就地就业。 转自:新华财经 服务好彝绣产业,让其发展壮大,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州中心支公司作为驻滇中管金融央企,精准分析彝绣产 业风险,努力提供个性化的风险保障和高品质的保险产品,对彝绣产业链各环节给予精准支持,以保险之力推动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 "自2023年保险公司提供意外风险保障以来,绣娘及相关企业更加专注彝绣发展,让千年技艺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全国人大代表、楚 ...
2024年湖南保险业赔付支出793.03亿元,20个典型案例出炉
长沙晚报· 2025-06-09 10:4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 通讯员 彭璐)保险,是抵御风险的重要屏障。记者今 日从湖南省保险行业协会获悉,2024年度典型理赔案例正式出炉,入选案例涉及农业保险、重疾保险、 意外保险等险种。 去年6月,湖南多地遭受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侵袭。全省各保险机构闻令而动,迅速激活应急响应体 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抢险救灾与灾后恢复的艰巨任务中。人保财险岳阳分公 司采取"边查勘、边定损、边公示、边赔付"模式,联合政府高效推进理赔,累计赔付金额超1.1亿元, 惠及830户农户。这也是2024年湖南保险业典型理赔案例中赔付金额最高的案例。 记者注意到,本次出炉的案例既有在重大灾害事故中的责任担当,也有为企业纾困解难的精准保障,还 有为重疾患者保证治疗的快速赔付……镌刻着湖南保险业"人民至上"的服务初心。 赔付金额:1.11亿元 2024年7月,岳阳平江县、华容县接连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数千农房损毁。人保财险岳阳 分公司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建查勘专班,采取"边查勘、边定损、边公示、边赔付"模式,联合政府高 效推进理赔。平江1163间全倒农房赔付3489万元,华容1865.5间全 ...
瑞保科技亮相2025第三届新客服节:助力呼叫中心降本增效,为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7 13:43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客服行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浪潮,第三届新客服节以"智能驱动服务无界——AI赋能客服行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500余名行业精英参与[1] - 呼叫中心行业面临"三高"痛点:高流动性、高强度工作和高合规成本,传统保险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动态需求[3] 公司解决方案与优势 - 瑞保科技构建智能用工风险咨询与保险服务平台,提供四大核心优势:智能系统赋能、定制化保险方案、专家团队全程护航、全链条闭环服务[4] - 智能系统实现"点点投保"和实时BI数据分析,支持7×24小时在线服务及风险监控[4] - 保险方案覆盖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可根据企业规模灵活调整[4] 合作案例与成果 - 某金服企业通过定制化雇主责任险方案降低用工风险并提升员工满意度[6] - 为某信息有限公司覆盖全球25个运营基地提供跨国用工合规解决方案[6] - 与中国电子商会呼叫中心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保险赋能客服行业创新发展"模式[6][8] 公司背景与愿景 - 瑞保科技为人瑞集团合资公司,提供企业用工风险咨询及保险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雇主责任险SaaS平台等[9] - 目标成为企业"风险管控伙伴",推动客服行业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6] - 未来将持续深化AI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助力行业实现"服务无界"愿景[8]
最高法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30 14:37
案例1"某运输公司诉杨某劳动争议案"明确,企业与网约货车司机之间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 的,应当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依法保障网约货车司机享受劳动权益。 第二,依法审理涉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合同纠纷案件 案例2"某餐饮配送公司诉某保险公司责任保险合同纠纷案"明确,认定是否属于相关责任保险中约定的"业务有 关工作",应当依据保险合同约定的具体理赔情形,结合法律规定、企业经营范围、劳动者从业类型、从事有 关行为对于完成业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是否受企业指派等因素综合考量。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保障遭受 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因劳动者执行工作任务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及时获得救济,分散企业风险,推 动新业态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第三,妥善审理劳动者执行工作任务受到损害案件 案例3"冯某诉某物业公司身体权纠纷案",强调人民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应当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 伤害保障的制度功能,确保案件处理结果与有关试点制度安排相向而行。依法支持劳动者关于第三人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的请求,明确第三人的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获得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而免除或者减轻, 筑牢职业安全"防护网"。 第四,妥善审理劳动者执行 ...
北京金融法院:保险机构应针对新业态特点优化保险产品供给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19:26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在通报中指出,2021年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标的 总额超过21.88亿元,涉及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在新业态保险纠纷二审案件中,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 雇主责任险纠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为主要纠纷类型。保险机构、被保险人上诉的占比相当,但从裁判结果来看,新业态 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胜诉率较高。 "新业态保险纠纷中,多主体之间矛盾交织,互联网平台、第三方用人单位、保险机构、劳动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 短板。"宋毅指出,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交易结构嵌套转嫁用工成本、规避用工责任的情形突出。在"平台+平台合作商+劳动 者"的长链条用工模式下,平台在劳动者保险权益保障中的责任被模糊化。部分平台将劳动者投保特定保险机构的特定保险产 品与劳动者开单营业强行捆绑,并从劳动者报酬中自动扣除保费,此举涉嫌侵犯劳动者的自主选择权,甚至导致重复投保。与 平台合作的第三方用人单位虽承担全部或部分劳动管理职能,但部分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或选择保障范围窄、赔 付额度低的商业保险替代社保。 此外,保险机构在新业态保险产品设计、展业等环节也暴露多 ...
破局新业态保险强制搭售、“宽进严出”乱象 北京金融法院探索创新路径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5:59
保险强制搭售、核保宽进严出、交易架构嵌套、技术性免责……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依法保障 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新闻发布会。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在会上指出,新业态保险纠 纷中,多主体之间矛盾交织,互联网平台、第三方用人单位、保险机构、劳动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和短板。对此,北京金融法院提升专业化审判效能,探索"全链条"协同治理路径。 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通报,2021年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 1796件,标的总额超过21.88亿元,涉及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在新业态保险纠纷二 审案件中,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雇主责任险纠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为主要纠纷类型。保险机 构、被保险人上诉的占比相当,但从裁判结果来看,新业态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胜诉率较高。 为做好新业态经济创新发展与劳动者权利保障,北京金融法院近年来持续提升专业化审判效能。在更新 审判理念方面,践行"穿透式"审判和平等保护理念,在案件审理中对主体、资金和交易链条及结构全面 审查。在优化审判机制方面,组建新业态保险纠纷专业合议庭,成立保险业专业政策调研团队,创建民 营企业产权保护 ...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八个典型案例 依法保护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
证券日报· 2025-04-28 13:49
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举办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金融法院"依法保障 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案件审理情况,并通报典型案例。 厉莉介绍,本次通报的典型案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明确新业态保险中实际投保人的认定规则。传 统的保险合同涉及三方当事人,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而在新就业形态模式下,因用工存在 多次分包,交易链条进一步拉长,交易主体增多,保险产品的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加大了对商业嵌套模 式下真实保险合同关系的甄别难度。案例1某保险公司与周某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充分运用"穿透 式"审判思维,剖析保险交易架构中的多层商业嵌套,穿透认定众包骑手意外险的实际投保人为骑手, 猝死保险金条款为隐性免责条款,保险公司向平台控股的保险经纪公司进行免责提示告知对骑手不发生 效力,最终判决保险公司赔偿骑手的法定继承人保险金60万元,妥善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保险权益, 维护了金融交易的实质公平。 二是厘清不同责任、不同险种之间的衔接、互斥关系。针对相关主体对新职伤险的性质、功能,以及与 商业险关系的认识分歧。案例2刘某与某保险公司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一案,阐明新职伤险实际承担 工伤保险替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