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责任险

搜索文档
合规经营小课堂 ▏企业发生的保险费支出哪些可以税前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8 09:31
税前可扣除保险种类 第一类:为职工缴纳的保险 - 五险一金:企业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可全额扣除 [3] -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扣除上限为职工工资总额的5%,超出部分不予扣除 [4] - 特殊工种人身安全保险费:仅限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职工人身安全保险可扣除,其他商业保险不可扣除 [5] - 差旅人身意外保险费:因公出差交通工具意外险支出可全额扣除 [6] 第二类:企业参加的保险 - 财产保险费:企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用可全额扣除 [7] - 责任保险费: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费用可税前扣除 [8] 第三类:特殊行业保险 - 银行业存款保险费:按不超过万分之1.6的费率计算的存款保险保费可扣除 [8] 税务填报方法 - 五险一金及补充保险扣除需填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8] - 其他保险扣除需填报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8] 政策依据 - 主要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 [9]
北京金融法院:强化雇主责任险保障功能 保护中小微及劳动者权益
贝壳财经· 2025-07-09 20:42
雇主责任险市场概况 - 中国拥有超过1.8亿户经营主体 涵盖不同规模 类型和行业 是市场经济活跃的基础[1] - 雇主责任险作为财产保险合同 以雇主对雇员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 保障对象为企业雇主 间接保障雇员权益[1] - 该险种在用工成本上升和新就业形态崛起的背景下 成为中小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1] 雇主责任险与其他保险的区别 - 工伤保险为国家强制社会保险 雇主责任险为商业保险 可补充工伤赔偿不足的情况[5] - 意外伤害保险属于人身险 赔付不依赖雇主的赔偿责任 而雇主责任险聚焦企业法定赔偿风险[5][7] - 雇主责任险采取企业自愿投保原则 区别于工伤保险的强制性[7] 雇主责任险纠纷特点 - 北京金融法院梳理90余件案件显示 纠纷具有涉诉主体多元 法律关系复杂 行业标准差异明显等特点[6] - 纠纷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包括生产制造 服务保障 特殊用工及新业态等领域[6] 投保与理赔关键要点 - 企业需确保雇佣关系真实 如实申报员工岗位信息 并仔细研读保险条款中的保障范围和免责事项[8] - 出险时遵循"先赔偿 后理赔"原则 保险机构需优化产品设计和条款解释以解决"投保易 理赔难"问题[8] - 针对新就业形态 保险产品正不断创新以适应灵活用工等新型模式[9] 劳动者权益保障 - 雇主责任险为劳动者提供额外保障 员工需保存工伤证据并了解企业投保情况[10] - 若企业怠于履行责任 员工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但虚假索赔将受法律严惩[10]
热热热!高温炎炎,如何用保险织上“防护网”
北京商报· 2025-07-09 17:53
高温天气下的保险需求 - 高温天气导致中东部地区面临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增加生活成本和潜在风险 [1] - 高温对健康影响显著,长期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老人、儿童和孕妇更易中暑,严重可能引发热射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3] - 高温可能引发火灾、车辆自燃及农作物减产等财产损失风险 [4] 人身保险配置建议 - 白领一族可优先配置包含门急诊责任的医疗险,覆盖中暑引发的就医费用,并补充含意外医疗责任的意外险应对突发情况 [3] - 室外工作者可由雇主投保雇主责任险或团体意外险转移高温作业风险,个人可配置医疗险及符合职业类别的意外险,需关注意外医疗保额 [3] - 中暑本身不属于意外保险责任,但若导致摔伤等意外事故可申请理赔 [3] 财产保险配置建议 - 家财险可覆盖高温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的房屋、装修及室内财产损失,部分产品保障水暖管爆裂、电器损毁等风险 [4] - 车损险和新能源专属车险包含自燃责任,新能源车险条款明确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的设备直接损失可获赔 [4] - 农险中的气象指数保险可依据温度阈值(如持续35℃以上天数)自动赔付,无需实地定损 [4] 高温保险市场现状 - 专门针对中暑的保险产品较少,多见于平台赠险(如互联网平台的骑手防暑险),主要依赖传统医疗、重疾、寿险提供保障 [5] - 保险作为事后补偿无法替代事前防护,中暑预防措施(避免高温暴露、及时补水等)仍是首要 [5]
雇主责任险纠纷如何化解?北京金融法院送权益保护“大礼包”
新华财经· 2025-07-09 16:02
雇主责任险案件审理情况 - 北京金融法院梳理90余件涉雇主责任保险案件 总结产品购买和履约过程中易发纠纷的重点环节 [1] - 雇主责任保险纠纷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涵盖生产制造 服务保障 特殊用工及新业态等多个领域 [1] - 涉诉主体通常包括保险人 被保险人 雇员及中介机构等 法律关系审查需同时适用《保险法》和《民法典》 [1] 雇主责任险功能与特点 - 雇主责任险专门针对企业用工风险 当员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时可分担企业经济赔偿责任 [2] - 与强制性工伤保险不同 雇主责任险采取企业自愿投保原则 可作为工伤保险的有力补充 [2] - 相比普通意外险 雇主责任险更聚焦于化解企业的法定赔偿责任风险 [2] 投保与理赔要点 - 企业投保需确保雇佣关系真实有效 如实申报员工岗位信息 仔细研读保险条款特别是保障范围和免责事项 [2] - 出险时需遵循"先赔偿 后理赔"原则 保险机构需优化产品设计和统一条款解释以解决"投保易理赔难"问题 [2] - 针对新就业形态 保险产品不断创新以更好适应灵活用工等新型用工模式 [2] 劳动者权益保护 - 雇主责任险为劳动者提供额外保障 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及时保存证据并了解企业投保情况 [3] - 若企业怠于履行责任 员工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虚假索赔行为将受法律严惩 [3] - 通过企业规范投保 保险机构优化服务和劳动者依法维权三方协同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
促进雇主责任险更好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雇主责任险指引发布 - 北京金融法院推出雇主责任险指引 旨在促进保险保障作用 强化中小企业及劳动者权益保护 [1] - 指引面向中小企业 保险机构 劳动者群体 帮助理解运用雇主责任险 优化企业风险管理 [1] - 法院明确职能定位 立足保障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推动雇主责任险发挥更大价值 [1] 雇主责任险定义与功能 - 雇主责任险以雇主对雇员的法定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 保障对象为企业雇主 间接保障雇员权益 [2] - 该险种区别于工伤保险(国家强制)和意外伤害险(人身险) 是雇主自主选择的商业补充保障 [2] - 在工伤赔偿不足或需承担额外责任时 雇主责任险可作为工伤保险的有效补充 [2] 保险实施规范要点 - 企业需规范投保流程 确保合同合法有效 强化履行管理 及时报案理赔 [3] - 保险机构应优化产品设计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健全风控体系 规范服务全流程 [3] - 雇员需及时主张法定权利 参与理赔流程 同时区分雇主责任险与意外伤害险的赔偿范围 [3][4] 雇员索赔机制创新 - 根据保险法第65条 若雇主怠于理赔 雇员可直接向承保公司申请赔偿 保障赔付及时性 [3] - 法律赋予第三方直接索赔权 体现责任保险兼顾第三方利益的特殊功能属性 [4] - 雇主责任险与意外伤害险可叠加理赔 前者基于雇主责任 后者基于人身伤害合同约定 [4]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指引和典型案例 强化雇主责任险保险保障作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7-08 22:08
雇主责任险核心作用 - 雇主责任险以雇员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遭遇意外或患上职业病时雇主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1] - 该险种保障对象为企业雇主,同时间接保障雇员权益[1] - 对中小企业的三大支撑作用:风险分担(分散用工风险)、成本管控(规避重大损失)、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经营环境)[1] 行业纠纷特征 - 90余件涉雇主责任保险案件中,纠纷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3] - 重点领域包括生产制造、服务保障、特殊用工及新业态(如生产加工、物业管理、物流运输、外卖快递等)[3] 与其他保险的区别 - 工伤保险为国家强制社会保险,雇主责任险为商业保险,可补充工伤赔偿不足的情形[4] - 意外伤害保险属人身险,赔付不以雇主责任为前提[4] 企业投保要点 - 确保雇佣关系真实有效并如实申报员工岗位信息[5] - 仔细研读保险条款(重点关注保障范围和免责事项)[5] - 出险时遵循"先赔偿、后理赔"原则[5] 保险机构改进方向 - 需优化产品设计并统一条款解释,解决"投保易理赔难"问题[7] - 针对灵活用工等新型模式创新保险产品[7] 典型案例指导意义 - 6件典型案例涵盖保险机构义务说明、免责情形界定及维权管辖连接点等[7] - 通过以案释法引导保险机构规范经营,帮助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维权[7]
“彝绣保”赋能传统技艺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9 21:26
彝绣产业发展现状 - 云南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华文化瑰宝和彝族文化载体[4] - 2024年彝绣经营主体达2233户,较2022年增加1695户,其中营收超2000万元企业3户,超1000万元7户,超900万元3户[4] - 全州绣娘6万余人,人均年增收3840元(固定用工绣娘人均年收入2至4万元),同比增长7.56%,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就业[4] 政策支持与创新 - 楚雄州成立彝绣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制定全国首个《彝绣手工刺绣技术标准》[4] - 推出"彝绣贷""彝绣保""彝绣标"等11项全国首创政策支持产业发展[4] - 2023年保险公司开始提供意外风险保障,助力绣娘和企业专注发展[1] 保险服务与保障 - 中国人寿财险楚雄州中心支公司推出"彝绣保"一揽子保险方案,包含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险等五款产品[5] - 已为574名绣娘及7家企业提供2.25亿元风险保障[5] - 2024年为巴黎时装周参展提供770余万元保障,为《清明上河图》参展作品提供80万元艺术品保险[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为彝绣产业提供一流保险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培强做大[6] - 重点支持彝绣产业"留下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5] - 通过保险保障推动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助力乡村振兴[1]
瑞保科技亮相2025第三届新客服节:助力呼叫中心降本增效,为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7 13:43
行业现状与痛点 - 客服行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浪潮,第三届新客服节以"智能驱动服务无界——AI赋能客服行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500余名行业精英参与[1] - 呼叫中心行业面临"三高"痛点:高流动性、高强度工作和高合规成本,传统保险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动态需求[3] 公司解决方案与优势 - 瑞保科技构建智能用工风险咨询与保险服务平台,提供四大核心优势:智能系统赋能、定制化保险方案、专家团队全程护航、全链条闭环服务[4] - 智能系统实现"点点投保"和实时BI数据分析,支持7×24小时在线服务及风险监控[4] - 保险方案覆盖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可根据企业规模灵活调整[4] 合作案例与成果 - 某金服企业通过定制化雇主责任险方案降低用工风险并提升员工满意度[6] - 为某信息有限公司覆盖全球25个运营基地提供跨国用工合规解决方案[6] - 与中国电子商会呼叫中心专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保险赋能客服行业创新发展"模式[6][8] 公司背景与愿景 - 瑞保科技为人瑞集团合资公司,提供企业用工风险咨询及保险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雇主责任险SaaS平台等[9] - 目标成为企业"风险管控伙伴",推动客服行业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6] - 未来将持续深化AI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助力行业实现"服务无界"愿景[8]
最高法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30 14:3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晰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及责任承担规则,旨在平衡劳动者、受害者与企业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案例分类总结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 案例1明确:网约货车司机与企业存在用工事实且受支配性劳动管理(如接单审批、奖惩规则、收入依赖)应认定劳动关系 [1][5][6] - 裁判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及指导性案例237号、238号,强调实质审查用工管理特征 [6][7] 责任保险纠纷处理 - 案例2判定:外卖骑手办理健康证明(法律强制要求)属于"业务有关工作",保险公司需按雇主责任险赔付7.1万元 [8][9][10] - 认定标准需结合企业经营范围、行为必要性及企业指派因素 [9][11] 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 - 案例3确认:外卖骑手因第三人侵权受伤后,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与侵权赔偿(残疾赔偿金)可并行主张 [12][13][16] - 法院明确第三人侵权责任不因社保待遇减免,物业公司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3][15] 劳动者致第三人损害赔偿 - 案例4裁决:外卖骑手配送中致人损害,保险公司需直接向受害人赔付(依据《保险法》第六十五条),不足部分由用工企业承担 [17][18][19] - 法院支持将承保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以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19] 行业影响 - 典型案例为平台经济用工关系提供司法指引,强调商业保险(雇主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对新业态风险分散作用 [2][11][19] - 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与侵权责任制度衔接,强化劳动者"职有所安" [15][16]
北京金融法院:保险机构应针对新业态特点优化保险产品供给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19:26
新业态保险纠纷现状 - 北京金融法院2021年建院以来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标的总额超过21 88亿元,其中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 92% [1] - 主要纠纷类型为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雇主责任险纠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 [1] - 保险机构与被保险人上诉占比相当,但新业态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胜诉率较高 [1] 互联网平台问题 - 平台企业利用交易结构嵌套转嫁用工成本、规避用工责任现象突出 [2] - 在"平台+平台合作商+劳动者"模式下,平台在保险权益保障中的责任被模糊化 [2] - 部分平台将投保特定保险产品与开单营业强行捆绑,并从报酬中自动扣除保费,涉嫌侵犯自主选择权并可能导致重复投保 [2] 第三方用人单位问题 - 部分合作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2] - 部分单位选择保障范围窄、赔付额度低的商业保险替代社保 [2] 保险机构问题 - 保险产品对灵活就业场景适配性不足 [3] - 精算模型构建、差异化条款设计及动态费率厘定等技术层面面临挑战 [3] - 存在以特别约定规避责任、"宽进严出"现象多发等问题 [3] - 对技术性免责条款、隐性免责条款等履行提示告知不到位 [3] 新业态劳动者问题 - 普遍存在保险认知不足、维权能力弱的问题 [3] - 在用工关系、职业风险关联性方面的举证能力不足 [3] 法院应对措施 - 组建新业态保险纠纷专业合议庭和保险业专业政策调研团队 [4] - 创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调解室,引入20余名行业专家探索专家调解制度 [4] - 针对新类型纠纷加强裁判说理,打造示范判决,90%以上同类纠纷在诉讼外和一审阶段化解 [4] - 探索"法院+企业/协会/监管机构"协同治理路径,向监管机构发送司法建议 [4] 行业建议 - 保险机构应针对新业态特点优化产品供给,规范展业 [4] - 平台企业及合作商应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彰显社会责任 [4] - 行业协会应发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