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
搜索文档
专访丨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确定性——访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主席库哈夫坎
新华网· 2025-10-16 15:1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正成为全球粮食体系一股可靠而稳定的力量 通过南南合作 科技创新和知识共享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确定性 [1] - 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议题上实现多重转变 从聚焦国内供给到参与全球治理 从单向援助到协同合作 从单纯技术输出到体系共建 [1] - 中国经验的价值在于制度创新与体系能力建设 为世界提供可持续农业治理的有益范式 [2] - 中国实践推动全球粮食治理理念升级 由短期援助向长期共建 由单一增产向系统治理转变 [4] 中国对外农业合作模式 - 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 国际农发基金 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合作 在亚洲 非洲和拉美建设大批农业技术示范与培训平台 [2] - 合作举措包括推广水稻种植 稻鱼共生 节水灌溉 小农组织建设等 直接惠及上百万农户 [2] - 对外农业合作坚持因地制宜 可持续 可维护 推广低成本 可复制 服务小农户的实用技术与组织方式 [2] - 南南合作注重共建共治共享 在非洲共同规划农田 在东南亚支持建立合作社和小额信贷 在拉美推进生态农业与气候适应项目 [3] 农业技术与体系创新 - 中国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 推动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在农业一线落地 [3] - 具体技术应用包括低成本传感器与简易算法指导灌溉与病虫监测 太阳能泵站与小型冷链提升产品品质 [3] - 生态循环模式如稻鱼共生 桑基鱼塘在东南亚等地实现本地化复制 在稳产 节药 提效的同时带动就业和创业 [3] - 中国形成涵盖种质保护 生态修复 数字农业 绿色能源与品牌建设的一体化治理路径 [2] 对全球粮食体系的稳定作用 - 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 中国通过稳产保供 畅通物流 扩大同全球南方国家的粮农产品贸易与技术合作发挥稳定作用 [3] - 中国以务实行动稳预期 稳市场 稳民生 展示了维护全球粮食体系稳定的担当 [3] - 中国帮助他国提升自给能力的做法超越传统援助 更强调伙伴关系与共同发展 [1]
【高端访谈】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确定性——访世界农业遗产基金会主席库哈夫坎
新华社· 2025-10-16 13:34
全球粮食安全背景与挑战 - 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因气候变化、地缘冲突和供应链扰动而加剧[1] -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产粮大国,其行动为全球粮食安全注入确定性[1] 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中的角色转变 - 中国实现从聚焦国内供给到参与全球治理的多重转变[1] - 合作模式从单向援助转向协同合作,从单纯技术输出转向体系共建[1] - 中国以自身稳定促进世界稳定,其做法超越传统援助,强调伙伴关系与共同发展[1] 中国的对外农业合作举措 - 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合作,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与培训平台[2] - 推广水稻种植、稻鱼共生、节水灌溉等务实举措,直接惠及上百万农户[2] - 中国专家在非洲推广高产杂交稻,在东南亚指导小农户修复梯田、优化水利和耕作制度[2] - 对外合作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可维护,推广低成本、可复制、服务小农户的实用技术[2] 中国经验的价值与体系能力建设 - 中国经验的价值在于制度创新与体系能力建设,形成一体化治理路径[2] - 实施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和乡村振兴战略,涵盖种质保护、生态修复、数字农业等领域[2] - 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将生态安全与文化传承纳入整体考量[2] 南南合作与具体实践 - 南南合作注重共建、共治、共享,重视能力建设和制度培育[3] - 在非洲与当地农民共同规划农田、完善用水规则[3] - 在东南亚支持建立合作社和小额信贷机制,夯实小农组织化基础[3] - 在拉美推进生态农业与气候适应项目,促进多元增收和风险分散[3] 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作用 - 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中国通过稳产保供、畅通物流发挥重要稳定作用[3] - 扩大同全球南方国家的粮农产品贸易与技术合作,以务实行动稳预期、稳市场、稳民生[3] 农业科技创新与生态模式推广 - 中国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推动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3] - 应用低成本传感器与简易算法指导灌溉与病虫监测,使用太阳能泵站与小型冷链[3] - 以稻鱼共生、桑基鱼塘为代表的生态循环模式在东南亚等地实现本地化复制[3] - 这些模式在稳产、节药、提效的同时,带动女性就业和青年创业,拓展农旅、加工、物流等新业态[3] 全球粮食治理理念的演变 - 中方实践推动全球粮食治理理念由短期援助向长期共建升级[4] - 理念从单一增产转向系统治理,从国内安全转向全球责任[4] - 从项目思维转向生态、技术、市场、组织一体化能力建设[4] - 中国不仅养活了自己,也正在帮助世界更好地养活自己[4]
南方的潮涌——中国海油在巴西的奋斗、合作与展望
环球时报· 2025-10-15 19:5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是践行南南合作的先行者,通过能源纽带在多国开展合作 [2] - 公司拥有国际合作基因,是最早“走出去”的能源企业之一 [5] - 公司以越来越主动的姿态积极参与中巴合作,合作领域广泛 [7] 巴西业务合作与成就 -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视公司为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 [8] - 公司在巴西里贝拉和布兹奥斯等区块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合作 [8] - 公司为巴国油提供“中方方案”,改变了其管理模式并获得信赖 [10] - 公司合作业务覆盖巴西油气上游全产业链,包括勘探、开发、生产等 [10] - 2024年7月,公司成功中标梅罗油田1200万桶原油贸易长期合约 [1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海外净产量达5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9%,主要贡献来自巴西项目 [11] - 2025年以来,巴西布兹奥斯油田七期投产达峰,梅罗油田三期达峰、四期投产 [11] 技术与管理优势 - 公司具备all-in-one一体化集成和应用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 [10] - 公司能快速组建专业团队抱团出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建设和项目管理 [10] - 公司关注AI+能源开发及深远海浮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方向 [17] 社区贡献与本地化 - 公司资助巴西科帕卡巴纳要塞乐团,帮助贫困青少年实现音乐梦想 [14] - 2022年4月,公司向巴西彼得罗波利斯市洪灾受灾群众提供援助 [15] - 公司积极回馈当地社区,推动民心相通,影响当地人对中国的印象 [15] - 前乐团成员Isa Amorim加入公司工作,体现了本地化雇佣 [16] - 2023年8月,公司巴西总经理黄业华获授里约州最高荣誉蒂拉登特斯勋章 [16] 未来展望 - 巴西产业特点与中国互补性强,对公司抱团出海张开怀抱 [17] - 公司受邀参加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转型研讨会 [17] - 公司未来将更紧密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带动当地人共同发展 [18] - 巴西被视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增长点 [18] - 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共同迎接中巴建交后的下一个“黄金五十年” [20]
“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再出发”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方向与意义 - 全球妇女峰会是传承《北京宣言》精神、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恰逢“北京+30”里程碑[2] - 中方提出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愿景,呼吁传承北京世妇会精神,搭建宽广合作平台,深化交流互鉴[2] - 未来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应加快形成行动联盟,针对性解决数字鸿沟、气候韧性等妇女发展难点[2] 中国对全球妇女事业的贡献 - 中国以务实行动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彰显大国担当[2] - 通过菌草技术援助帮助100多个国家的妇女获得就业与收入,是南南合作的互利共赢实践[2] - 中国引领的全球妇女峰会被视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新起点[3] 柬埔寨妇女事业发展实践 - 柬埔寨将妇女经济赋权、领导力培养、教育及数字技能获取列为工作重点,推进各领域性别平等政策[3] - 遍布各省的妇女发展中心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及市场对接服务[3] - 柬埔寨妇女发展中心借鉴中国相关做法,使妇女发展事业更具系统性[3] 中柬在妇女领域的合作 - 中柬妇女领域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柬埔寨是中国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3] - 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柬埔寨妇女在经济赋权、创业支持等领域收获颇丰[3] - 两国共同打造“柬中妇女赋能和女童成长友好空间”,集数字素养培训、就业帮扶于一体,是“小而美”民生项目的生动实践[3]
中国经验为全球南方妇女事业发展带来启示
人民日报· 2025-10-13 10:46
在贝尔纳博看来,中国把妇女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配套可操作的政策措 施,使其落到实处。例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女性教育与健康,以减贫与就业为抓手,形成"倡议—落 实—评估"的工作闭环。同时,中国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积极开展妇女领域务实合作,同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在非洲开展女童数字教育、健康教育等项目。"中国言出必行,将这 些举措落到实处,并通过多边机制放大外溢效应。"贝尔纳博说,"务实、连续、节奏稳定,是我对中方 多边工作的总体印象。妇女事业已成为中国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南南合作的重要领域。" 作为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贝尔纳博经常在欧洲多地举办中国主题讲座。2024年秋季, 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妇女交流活动期间,她与来自非洲多国的女性外交官等就手工艺、女童教育与绿色能 源等议题深入交流。 "中国将妇女事业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贝尔纳博表示,"全球妇女峰会将汇聚各国女性代表 分享经验、共商对策,这是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她期待全球妇女峰会能够回应时代要求,推动各 方加快落实《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抓住技术变革契机,赋能女性全面发展。 " ...
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 2025-10-11 06:10
能力共建,激活妇女发展潜能 8月,老挝万象"天才妈妈友谊工坊"里温情满满。16名当地妇女围聚在几名中国老师身旁学习手工编织 技艺。手指翻飞间,一根根普通竹条变成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精巧托盘。"第一次握着编织刀时,竹 条总在掌心打滑,连最基础的编法都磕磕绊绊。"来自万象省的学员苏达蓬说,在中国老师的帮助下, 她不仅学会了原材料甄选、工具使用、编织技法等,更打开了创业的新思路。"我要把这些宝贵技能带 回村寨,教会更多姐妹,让大家靠手艺实现家庭增收。"苏达蓬说。 这份改变,源于中国团队对当地需求和培训实际的精准对接。来自中国贵州的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田 雅嘉把复杂的传统纹样拆解为"穿、绕、压"3个步骤,3天里手把手示范12道核心工序,还录制教学视频 供学员课后复习。来自广西的藤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连将结合老挝妇女的操作习惯,反复琢磨后将传 统金属编织刀改良为木质刀柄,降低了握持难度。最终,16名学员成功完成128件作品,其中30件销往 中国云南,为她们带来了人生中第一笔"手艺收入"。老挝妇联主席阿丽·冯诺本坦说:"中国的培训项目 真正符合老挝妇女最迫切的需求,让她们凭借双手创造价值、赢得尊重,这是对性别平等理念最生 ...
与澳大利亚签防务协议,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内很挣扎
环球时报· 2025-10-10 07:06
地缘政治动态 - 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共同防御条约,规定任一方遭受武装攻击将被视为对彼此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1] - 条约内容包括增加联合军事演习次数、分享更多情报以及招募对方国家公民加入本国国防军 [1] - 该条约是澳大利亚政府为加强与太平洋邻国关系、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最新举措 [1] 条约签署背景与程序 - 条约原定于上个月澳大利亚总理访问巴新参加独立50周年纪念日时签署,但巴新内阁近日才达到批准条约的法定人数 [1] - 条约签署后仍需两国议会批准才能生效 [2] 巴新国内反应 - 巴新国内部分人士对该条约持保留态度,反对党领袖认为不能以牺牲宪法权威、公民法律保护或独立决策为代价 [2] - 巴新退役将领杰里·辛吉罗克认为该条约违反该国宪法,违背其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原则,并指出中国对巴新不是威胁或敌人 [2] 各方立场表述 - 巴新总理马拉佩表示该条约并非针对中国,而是对巴澳两国紧密联系的正式承认 [2] - 澳大利亚国防部官员在听证会上称无意遏制中国,也无意剥夺其建立符合自身利益军事力量的权利 [2] - 中国驻巴新大使杨晓光撰文指出岛国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竞技场,任何国家不应将岛国当作自己的后院,不应搞零和博弈和排他性安排 [1][2]
国际观察:中国正式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 推动落实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14:51
中国与拉美国家开展的整体外交将谱写新篇章。中国既与单个拉美国家发展关系,也与作为一个整 体的拉美开展整体合作。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共同创建的"中拉论坛",就是这一 合作的结晶。安共体是拉美地区一个重要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国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后,中国 与拉美的整体合作必将更上一个台阶。 在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推动南南合作的必要性越发凸显。安共体成员国是全球南 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天然一员。中国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后,将促进双方加强磋商和 合作,在各个问题上能更好地相互借力,为共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的整体利益作出贡献。中国与安共体 的合作不断加深,将有利于中国与安共体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南南合作。 (作者江时学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周青为上海大学博士生) 安共体成立于1969年5月,是拉美地区一个重要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 马,现有4个正式成员国: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 中国正式成为安共体观察员国,将促进中国与安共体成员国深化各领域合作。双方的经贸关系将受 益匪浅。例如,安共体成员国已与中国签署了不同形式的共建 ...
美国大豆卖不出,中国稀土买不到,这世界将更黑暗还是将更光明?
搜狐财经· 2025-10-07 12:39
大豆贸易格局转变 - 中国是全球大豆贸易主力,年进口量约1亿吨,自产量约2000万吨 [2] -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地结构发生剧变,超过70%(约7400万吨)来自巴西,美国占比降至约20%,阿根廷约占5% [2] - 中国对美国大豆实施“进口抵制”,购买份额从2017年高点57%骤降至2024年的42%,并最终彻底停购 [5] 美国大豆行业影响 - 美国大豆出口预期被打破,供给滞压导致价格暴跌,其他国家买家转向南美采购 [5] - 全球市场难以短期吸收美国剩余大豆产能,形成南美大豆替代美国大豆的趋势 [5] - 受困于库存积压和价格崩落,部分美国农户面临破产风险 [5] 贸易策略与反制手段 - 中国采用互补策略,以稀土“出口管控”和大豆“进口抵制”双管齐下对美国施压 [9] - 阿根廷在接受美国援助后仍向中国大量出售大豆,短时间内装运30-40条货轮 [4] - 中国对非洲推行零关税政策,重塑国际经济关系,可能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美贸易立场 [11] 全球产业链博弈 - 美国为补充稀土供应向印度等国寻求替代,为解决大豆问题转向巴西和阿根廷 [9] - 其他国家开始观察并借鉴中国策略,将贸易手段作为外交回应方式 [10] - 若大量小国效仿中国对美贸易抵制,将对美国产品和服务造成广泛打击 [11]
“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 正式启动|联合国现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4:10
合作机制启动 -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正式启动“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 [1] - 该机制旨在通过更务实的南南与三方合作,加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与落地 [1] - 机制源自2024年11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商务部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签署的合作意向声明 [1] 资金与支持重点 - 机制以首批100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 [1] - 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合作、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务实项目与倡议 [1] - 优先关注最脆弱国家群体,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1] 运作模式与定位 - 机制被定位为灵活、催化性且包容的融资与出资平台 [2] - 特别强调对小规模、需求驱动型及快速响应类项目的支持 [2] - 通过资源募集、联合实施、共同融资等方式促进多元主体协作 [2] 合作领域与实施路径 - 机制聚焦绿色韧性发展、数字化转型、风险减缓、可持续工业化以及青年与妇女经济赋权等优先领域 [3] - 以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为抓手,确保成果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 [3] - 通过示范性项目积累经验并推广,为2030年议程加速推进注入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