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厄尔尼诺现象
icon
搜索文档
除光伏外,这一行业也有供给改革预期,期货率先双双大涨
选股宝· 2025-07-03 07:28
黑色系期货行情 - 7月2日焦煤主连收涨3.18%、焦炭主连收涨3.15%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高温天气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华北地区最高气温或突破42℃且持续30天以上 [1] 煤炭行业供需数据 -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累计销量121815.8万吨,同比减少4.1% [1] - 动力煤、焦煤、无烟煤累计销量分别同比-5.3%、-4%、7.3% [1] - 进口煤量有望继续收缩,煤价下跌二阶导收窄甚至企稳反弹 [1] 机构观点 - 长江证券认为迎峰度夏&金九银十将推动需求季节性改善 [1] - 浙商证券指出煤炭协会倡议控制产量、提高质量,预计安全检查保持高强度 [1]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二季度是基本面最底部,下行风险可控且适合长线资金配置 [1] 公司估值与区域关注 - 非煤业务占比小的公司中盘江股份、新集能源、兖矿能源、昊华能源、中煤能源显著被低估 [2] - 非煤业务占比大的公司中淮北矿业、陕西能源更被低估 [2] - 山西区域单吨成交资源价款较高,关注晋控煤业、华阳股份 [2]
银河期货棉系半年报:国际宏观变数大,低库存支撑棉价
银河期货· 2025-06-27 19: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矛盾不明显,供应、消费均有所下调,极端天气发生概率较小 [9][52] - 美国25/26年度美棉产量略有调减,弃种率后期调增可能性大,签约情况一般,美棉走势可能相对偏弱,但价格处于低位,利空驱动有限,未来交易逻辑或向天气转移 [14][53][54] - 国内下半年分两阶段,新棉上市前供应可能偏紧,需求淡季利空有限,郑棉价格震荡略偏强;新棉上市后产量或略增,收购价格对盘面提振有限,需求旺季表现影响价格走势 [32][47][54] - 宏观层面,7、8月关税延期到期有不确定性,关税缓和或使大宗商品价格走强 [5][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上半年棉花价格受宏观影响,前期震荡,4月因特朗普加征关税下跌至12400附近,后因关税态度缓和及中美谈判回升震荡 [4][9] - 上半年美棉基本面变化不大,签约情况尚可,走势区间震荡 [4][9] 国际市场 - 25/26年度全球棉花总供应下调17万吨至2547万吨,总需求下调7万吨至2563万吨,供需矛盾不明显 [9][52] - 厄尔尼诺指数显示目前非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小 [9][52] 美国 - 25/26年度美棉产量预计304万吨,较上一年度调减,前期干旱致产量下调,近期降雨使干旱好转,大幅下调可能性不大 [14][53] - 美棉弃种率17%,较去年降13个百分点,处于历年同期低位,后期调增可能性大影响产量 [14][53] - 美棉生长优良率不及去年但处近年中位,截至6月22日,15个主要种植州种植率92%,较去年同期慢1个百分点,较近五年同期平均慢3个百分点;优良率47%,较去年同期低9个百分点,较五年均值持平 [14] - 需求端24/25和25/26年度签约情况一般,截至6月12日,累计签约量264万吨,累计同比减少8个百分点;累计装运量221万吨,累计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15][53] 其他国家 - 印度2025/26年度截至6月16日种植面积312.5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同期高21.4万公顷;截至6月22日当周,周度上市量17.4万吨,同比增长501%;2024/25年度累计上市量490.75万吨,同比下滑5%;目前降雨尚可 [26] - 巴西截至6月21日当周,98%棉花收割进度4%,环比增加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快0.9%;2024/25年度总产预期391.3万吨,较上一月调增0.8万吨,种植面积下调,单产上调,期末库存评估下调 [29] 国内市场 - 新棉上市前,商业库存去库快,进口棉量处历年同期最低位,供应可能偏紧;需求淡季持续时间短,对盘面利空有限,郑棉价格震荡略偏强 [32][54] - 截至6月20日,2024年度棉花累计销售量612万吨,销售进度91.7% [32] - 截至6月中旬,棉花商业库存312万吨,新疆库存197万吨,商业库存处历年同期低位 [33] - 2025年5月进口3.45万吨,创近20年新低,1 - 5月累计进口43.25万吨,同比降73.6%;2024/25年度9 - 5月累计进口89.97万吨,同比降67% [33] - 内需表现尚可,5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225亿元,1 - 5月累计零售额6138亿元,处历年同期高位;5月纺织服装出口262.1亿美元,增长0.6%,1 - 5月累计出口1166.7亿美元,增长1% [34] - 下游库存处季节性淡季,6月中旬工业库存93.01万吨,纱线库存23.86天,较半月前增加1.52天,坯布库存35.46天,较半月前增加2.57天 [34] - 新棉上市后,25/26年度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或略增;轧花厂包厂意愿不高,棉花价格处中低位,收购价格对盘面提振有限;需求旺季订单好转,需求表现影响价格走势 [47][54][55] 后市展望及策略推荐 - 国际方面,全球供需矛盾不明显,极端天气影响概率小;美国产量略调减,弃种率或影响产量,签约情况一般,美棉走势或偏弱但价格低位利空有限,交易逻辑或向天气转移 [52][53][54] - 国内分两阶段,新棉上市前郑棉震荡略偏强,新棉上市后需求影响价格走势;宏观上关税延期到期有不确定性,缓和或使大宗商品价格走强 [54][55][57] - 策略上单边预计美棉震荡、郑棉短期震荡偏强,套利和期权观望 [6]
连续6年增长,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人口超2.95亿
快讯· 2025-05-16 19:52
全球粮食危机现状 - 2024年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2 953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 比2023年增加1 370万人 为连续第六年增长 [1] - 冲突是造成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影响到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 4亿人 苏丹已出现饥荒 加沙地带 南苏丹 海地和马里等其他热点地区人口遭遇灾难性粮食不安全状况 [1] - 经济冲击导致15个国家陷入饥饿 影响到约5 940万人 主要受影响国家包括阿富汗 南苏丹 叙利亚和也门 [1] - 极端天气导致18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 影响超过9 600万人 对南部非洲 南亚和非洲之角影响尤为严重 [1] 粮食危机驱动因素 - 冲突 经济冲击 极端气候和被迫流离失所是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1] - 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经济冲击是造成一些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1] -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和洪水是极端天气导致粮食危机的重要表现 [1] 未来趋势 - 预计2025年全球用于粮食和营养不良的人道主义资金将出现大幅度减少 全球饥饿问题将持续 [2]
煤炭研究-气候的影响与复盘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年中国冬春季干旱情况及成因** - 情况:1月1日至5月11日全国平均降水量110.76毫米,较近30年同期偏少约13%,是2011年以来最低 降水偏少20%以上地区众多,中东部不同程度干旱,4月中旬部分地区特旱,现东部大部缓解但部分地区仍严重干旱[2] - 成因:PDO负位相和AMO正位相叠加使中国东部长时间经向环流强烈,不利于水汽向北输送;2024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状态不利于中东部水汽输送[2][3] 2. **未来一个月中国气候状况** - 未来两周:西北地区东部、河南和江苏南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陕西南部和河南西南特旱;南方多雨,江南和华南西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增多3至6成,局部暴雨[1][4] - 5月26日至6月8日:多数区域气温继续偏高,内蒙古东部等地降雨显著增加,其余区域相对减少;华中部分地区及京津冀持续高温影响农业,后期雨量增加缓解干旱[4] 3. **今年以来大风天气情况及成因** - 情况:冬季以来大风天气频繁,对多方面带来挑战[5] - 成因:春季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经向度大,极涡分裂、阻塞高压等导致冷空气入侵,东北冷涡活动偏多偏强;拉尼娜状态使中高纬经向环流加剧,引发大风[6][7][8] 4. **夏季大风天气特点** - 与春季不同,夏季转为南风相对温柔,但会因强对流天气和台风出现大风灾害,今年夏季北方多雨,强降水和台风会伴随大范围大风[9] 5. **今年汛期气候状况** - 6 - 8月极端天气事件多,旱涝并存,长江以北降水偏多,海河等流域汛情较重;华北等地有间断性高温热浪;预计台风登陆个数偏多且强度更强,一到两个可能影响我国[1][10] 6. **全球气候状况** - 气温:1 - 5月欧洲及亚洲北部等地偏高,美国多数地区及加拿大东部偏低;夏季欧洲等地偏高,印度和非洲中部相对较低;秋季非洲中部等地偏低,欧亚等大陆偏高[11][13][14][15] - 降水:1 - 5月欧洲北部等地增多,亚洲西部等地减少;夏季美国部分区域干旱,澳大利亚等地降雨增多;秋季亚洲西部等地偏少,中国北方和江南、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偏多[11][12] 7. **年代际信号相关情况** - PDO自2017年起负位相已约9年,AMO自2020年起正位相,共同导致中国北方夏季降水偏多;PDO周期10 - 20年,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可能转折[16] 8.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 - 对气候影响显著直接,冬季厄尔尼诺南方多雨,拉尼娜南方少雨;衰减年对夏季气候影响重要,今年北方多雨南方少雨与拉尼娜滞后效应有关[19] 9. **今年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原因** - PDO负位相和AMO正位相有利于北方多雨;拉尼娜滞后效应;印度洋和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接近正常不利于南方多雨;欧亚大陆积雪偏多利于北方降水增加[20] 10. **今年大风天气增多原因** - 与PDO负位相和AMO正位相有关,易出现“两脊一槽”环流形势,拉尼娜现象也有显著贡献[21] 11. **降水波动周期对水电利用小时数影响** - 长江流域有一年高一年低波动特征,黄河或珠江流域规律可能不同;ENSO事件影响南方降水,进而影响水电[22] 12. **未来降水预期** - 今年夏季至秋季南部地区降水比1991 - 2020年平均水平偏少,江南和华南夏季干旱,秋季可能因ENSO变化降雨增多;明年无法准确预估[23] 13. **今年夏季西南地区降水情况** - 西南地区总体偏多,西藏和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等地明显,四川东部等地接近正常水平;江南地区预计降水量偏少[25] 14. **今年华东和华南地区高温情况** - 七八月份江南和华南可能出现持续性高温,气温超35度日数比常年多,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一带[26] 15. **PDO对气候影响及机理** - 对东亚夏季气候有显著影响,春夏形成北高南低海温梯度,使日本以北形成反气旋,利于北方降水增多;十年以上周期形成机制待研究[27] 16. **全球变暖影响** - 导致海洋蒸发和大气水汽增加,极端降雨增多,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频繁;虽整体可供降水量可能增加,但旱涝分布有差异[28][29] 17. **西太平洋地区台风情况** - 平均每年生成约25个台风,约7个登陆中国,1995年后生成数减少,近年强度增加,北上台风增多;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拉尼娜利于台风在亚热带生成,厄尔尼诺衰减年减少台风数量[30][31][32] 18. **今年气温情况** - 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偏高0.5摄氏度以上,长江中下游等地偏高1 - 2摄氏度或更高,不会达2022年极端程度[35] - 冬季:目前无法准确预测,夏秋接近中性状态,秋末至冬季是否发展成拉尼娜不确定[34] 19. **今年冬季气温较高原因** - 全球变暖背景下冷冬减少,1月回温迅速;东部地区降水量减少30%以上,不利于低温持续,降水少的地方回温快[36][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年上半年西部地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衡,重庆以西区域超常规降雨,大型水电站发电情况良好[24] 2. 去年冬季中国东部地区降水量异常减少30%以上,降水少的地方气温相对较高,降水多的地方相对较冷[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