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

搜索文档
沈建光:厘清稳定币的四重属性
第一财经· 2025-07-13 19:40
稳定币的核心定位 - 稳定币是加密资产、央行数字货币、第三方支付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综合体,技术上依托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交易,形式上推动法定货币代币化,功能上类似第三方支付,价值上具备货币市场基金的稳定性[1][3]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区块链技术重塑支付体系,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发展[1]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可共存,在监管框架下不损害货币主权且利于本币国际化[1] 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 - 技术架构分三层:公链底层(如比特币区块链)、协议层(如Omni Layer管理代币流通)、应用系统(如Tether的发行赎回机制)[4] - 运营模式为中心化发行+去中心化交易:用户存入法币后发行人1:1创建稳定币,赎回时销毁代币并支付法币,交易环节无需清算机构[5] - 储备资金由独立机构托管,投资于短期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定期审计确保价值稳定[6][7] 与加密资产的比较 - 相同点:均基于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支持点对点跨境交易[8] - 差异点:加密资产(如比特币)完全去中心化且价格波动大,稳定币由发行人中心化管理且价值锚定法币[9][10] - 法币稳定币市值占比超95%,储备资产支撑使其主要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资品[10] 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对比 - 相同点:均为法定货币代币化,不创造新货币[11] - 差异点: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发行且具法偿性,稳定币由市场机构发行依赖储备资产信用[12] - 技术差异:央行数字货币多采用中心化账户体系,稳定币基于公链实现高效跨境结算(成本<1美元,结算时间<1小时)[13] - 美元稳定币在通胀严重国家替代本币,如巴西等五国已用于跨境支付和薪资发放[14] 与第三方支付的异同 - 相同点:均定位支付工具,1:1锚定法币且不支付利息[16] - 差异点:第三方支付依赖中心化账户,稳定币实现"支付即结算";稳定币储备资金可投国债等更广范围,第三方支付备付金仅能存央行[18] - 应用场景:第三方支付主攻境内小额消费,稳定币拓展至跨境贸易和金融结算(如PayPal、JP Morgan等机构布局)[19] 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关联 - 相同点:均投资高信用、高流动性资产(如短期国债、存款)以维持价值稳定[20] - 差异点:货币基金收益归持有人,稳定币收益归发行人;历史上货币基金净值波动极小(如0.97美元低点),稳定币脱锚风险随监管完善降低[21][22] 市场前景与政策动态 - 规模从2023年1250亿美元增至当前2600亿美元,花旗预测2030年或达3.7万亿美元[23] - 欧盟、日本等已出台监管政策,美国、英国等国正在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23] - 应用场景从加密交易扩展至跨境贸易、RWA(现实世界资产)金融及日常消费[23]
美股最新消息:纳指标普再创历史新高,XBIT平台重塑投资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7-13 14:24
美国股市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09%,标普500指数上扬0.27%,道琼斯工业指数攀升0.43%,纳指和标普500均创下收盘历史新高 [1] - 特斯拉强劲反弹4.7%成为领涨先锋,奈飞回调超过2% [1] - 数字资产相关概念股表现突出,Coinbase大幅上涨超过4% [1] 科技行业动态 - 谷歌同意支付约24亿美元获得人工智能编码公司Windsurf的技术授权,并招募其核心团队成员 [3] - 英伟达CEO黄仁勋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价值约3640万美元,个人净资产达1440亿美元,跻身全球财富榜前十位 [3]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 XBIT.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无需KYC、无封控、无审核、私钥自管,实现了革命性的交易体验 [1] - XBIT平台用户独立持有私钥,所有数字资产均存储在个人控制的钱包环境中,平台无权触及用户资金 [3] - XBIT采用区块链地址匿名特性,交易记录公开可查但难以追溯到用户真实身份 [5] 数字资产监管政策 - 美国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出税法草案,为数字资产交易设立年度5000美元的免税门槛,取消双重征税制度 [5] - 该提案使加密货币与黄金等传统资产享受同等税收待遇,标志着美国政府对数字资产行业的监管立场转向更加开放和务实 [5] 行业展望 - 传统股市的稳健增长与区块链技术的快速普及形成协同效应,为投资组合优化配置开辟广阔空间 [5] - 去中心化交易模式代表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监管框架完善和技术应用深化,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将在全球金融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战略地位 [6]
加密货币获5000美元免税额,XBIT平台迎政策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7-12 22:50
加密货币税法改革 - 美参议员Cynthia Lummis推出全新加密货币税法提案 旨在结束数字资产不公平双重征税制度 为行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1] - 提案将加密货币与传统资产(如黄金 牲畜)税收待遇等同 仅在实际出售时征税 取消重复征税机制 [3] - 法案设立每年约5000美元免税门槛 允许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日常支付中享受小额免税优惠 [3] 市场反应与价格表现 - 比特币价格突破118000美元关口 24小时涨幅达4.17% 创历史新高 [4] - 主流加密货币(如以太坊)呈现强劲上涨势头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交易量大幅增长 [4] - 市场对加密货币长期价值信心增强 投资者更关注比特币等头部项目的长期投资价值 [4] 政府财政与监管环境 - 美本财年关税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6月单月收入达270亿美元 同比增长301% [6] - 联邦政府财政改善为加密货币监管改革提供支撑 正在重新评估税收政策等监管措施 [6] - 监管环境优化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 促进行业发展 [6]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优势 - XBIT平台采用无需KYC 无封控 无审核模式 用户完全掌握私钥自管权限 [8] -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去中心化交易机制 降低交易成本 部分交易对接近免费 [8] - 交易匿名性保护用户隐私 区块链地址不关联真实身份信息 [8] - 平台去中心化特性使其能更好适应政策变化 提供灵活便捷的交易服务 [8]
政策支持推动加密市场,比特币突破116,000美元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27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 - 比特币飙升至历史新高突破116000美元以太坊升破2900美元 [1] - 加密货币总市值接近345万亿美元今日排名前100的币种中有97个上涨 [4] - 比特币与以太坊技术面均呈现强劲上涨动能比特币突破前期历史高点112000美元以太坊站稳2800美元关键阻力位 [7][12]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政策战略性支持提振市场信心白宫宣布计划建立战略性比特币储备 [2] - 企业持有的比特币同比增长一倍达到约847000枚 [2] - 科技股回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美元走弱共同推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 [4] 未来关注点 - 美国参议院准备审议一系列新的数字资产立法包括加密税收指引托管规则以及现货比特币ETF的结构设计 [5] - 比特币与美国主要股指保持高度相关相关系数约为087显示加密资产正加速融入传统金融市场 [5] - 比特币技术面目标位关注125000美元心理关口和130000美元斐波那契扩展目标位 [9]
防范披着“稳定币”马甲的骗局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23
稳定币非法集资现象 - 不法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噱头发行虚拟货币吸收资金,诱导公众参与炒作[1] - 骗局形式包括:以稳定币销售为名的杀猪盘、打包无价值数字资产高价出售、忽悠跨境开户投资等[1] - 非法集资行为特征包括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许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1] 非法集资特征分析 - 资质缺失:机构未经批准或备案,无合法吸收存款或发行理财产品的资质[2] - 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等新概念制造信息不对称[2] - 虚假承诺:宣传"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等吸引投资者[2] - 资金池运作:依赖新投资者资金维持运转,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2] 监管与投资者建议 - 监管部门需加强动态监管、行政执法和行刑衔接,建立防范非法集资的"防火墙"[2] - 投资者应核实机构资质,选择持牌正规金融机构,远离虚拟货币炒作和非法代币发行[3] - 发现非法集资行为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避免财产损失[3]
比特币升破11.2万美元,刷新历史新高!超10万人爆仓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40
比特币价格表现 - 比特币首次触及112000美元历史新高 盘中涨幅最高达3% 今年迄今涨幅约为19% [1] - 最近24小时共有10.88万人被爆仓 爆仓总金额为5.1亿美元 [1] 爆仓数据 - 1小时爆仓349.77万美元 多单爆仓169.87万美元 空单爆仓179.90万美元 [2] - 4小时爆仓3121.90万美元 多单爆仓866.27万美元 空单爆仓2255.63万美元 [2] - 12小时爆仓4.3亿美元 多单爆仓4424.73万美元 空单爆仓3.8亿美元 [2] - 24小时爆仓5.1亿美元 多单爆仓6266.19万美元 空单爆仓4.5亿美元 [2] 监管动态 - 美国将迎来加密资产宽松监管时期 新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动作不断 [3] - 预计7-8月发布全新监管政策 内容包括划定监管边界 减少执法行动 平衡金融创新与投资安全 [3] - 目标建立支持加密市场增长并保护投资者的可持续监管框架 将美国打造成为全球加密资产中心 [3] 比特币投资逻辑 - 比特币新叙事是储备资产和数字黄金 支持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3] - BTC走势与全球M2增速吻合度高 M2扩张周期中价格走高 收缩周期见低点 [4] - M2扩张周期中的流动性短暂回落影响短期价格 但不改变长期向上趋势 [4] 受益标的 - 币价回升将带动比特币矿机产业链回暖 [3] - 推荐投资顺序为交易所/投资BTC > BTC ETF > 矿机制作商 > 矿场 [4]
21Shares Responds to FCA Consultation on Retail Access to Crypto ETNs, Warns Against Overly Restrictive Framework
Globenewswire· 2025-07-08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21Shares对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关于向零售客户开放加密ETN销售的咨询文件作出回应,欢迎其开放市场的举措,但认为提议框架过于严格,呼吁采用更具包容性和创新友好的监管方法 [1][2] 公司情况 - 21Shares是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提供商,提供市场上最大的加密ETP套件,旨在让投资者更容易接触加密货币,弥合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差距 [4] - 21Shares于2018年推出全球首个实物支持的加密ETP,在全球一些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加密交易所交易基金,拥有七年的产品创建记录 [4] - 21Shares是21.co的成员,21.co是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5] 提议存在的问题 - 地理限制方面,提案将零售客户对cETN的访问限制在仅在英国认可投资交易所(UK RIEs)上市的产品,忽略了FCA认可的海外受监管场所(ROIEs)的等效产品,限制了投资者选择 [6] - 资产集中风险方面,FCA将加密资产的资格决定权留给英国交易所,导致权力集中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手中,该交易所目前仅允许比特币和以太坊上市,可能促使零售投资者转向不受监管的替代产品 [6] - 错误分类风险方面,21Shares反对将在UK RIEs上市的cETN归类为受限大众市场投资(RMMIs),认为此类工具已符合严格的上市、披露和托管标准,应用RMMI规则会降低流动性、阻碍创新并限制其纳入多元化投资策略 [6] 公司建议 - 认可来自海外交易所(ROIEs)的受监管cETN [6] - 强制要求为更广泛的加密资产作为cETN的基础资产制定透明的资格框架 [6] - 确认cETN应被视为易于变现证券(RRS),而非RMMIs [6]
赵鹞:稳定币热潮下的新思考
36氪· 2025-07-01 20:08
全球稳定币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从2020年初不足50亿美元增长至当前2500亿美元,美元稳定币占比达99%,其中USDT占70%,USDC次之[3] - 私人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凭借即时结算、低成本转账等技术特性快速扩张,主要发行方包括非银行机构、大型科技公司和科创企业[3] - 稳定币跨境交易成本较传统金融体系下降90%以上,典型B2B跨境支付固定成本为25-35美元,其中代理行网络相关成本占35%[3] 稳定币的技术与结构优势 - 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实现支付可编程性和资产可组合性,比传统API银行司库业务更协同化、智能化[4] - "一链一网一平台"架构比代理行网络更开放包容,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全球性和普惠性[4] - 成本优势主要源于省去监管合规成本(如KYC、反洗钱)、代理行往来账户成本和货币汇兑成本[4] 稳定币的三大发行模式 - 私人公司发行模式:以USDT/USDC为代表,锚定美元和美国短期国债,创新活力强但强化美元主导地位[6] - 银行存款代币模式:如摩根大通JP.M Coin,利用银行监管框架实现机构间高效结算,但互操作性不足[6] - 批发-零售双层体系:央行批发CBDC支撑零售稳定币,保持货币单一性且全面纳入监管,英国Fnality和瑞士Helvetia项目已实践[7][8][9]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可能削弱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影子银行模式流通影响货币供应管理[5] - 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准备金挤兑和美国国债流动性闪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5] - 99%美元锚定导致数字美元化问题,加剧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波动性[5]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思考 - 中国金融体系强调监管先行,需审慎评估私人稳定币在"机构监管+功能监管"框架下的适用性[10] - 离岸人民币存款代币是潜在方向,如国际清算银行Project Agorá项目,但需防范利差套利风险[12] - 批发层跨境支付被忽视,仅10%跨境支付为零售汇款,双层体系需平衡批发基础与零售普惠[12][13] 数字货币生态发展趋势 - 各国央行加速CBDC研究,金融机构推进代币化,形成多元数字货币生态[2] - 智能合约技术推动支付结算数字化,成为主流发展方向[4] - 双层体系设计可兼容现有国际支付网络(SWIFT/VISA),避免新建系统沉没成本[8]
加密市场冰火两重天!比特币狂飙 山寨币退潮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4:51
加密货币市场现状 - 2025年比特币价格创下新高,但山寨币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美元,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1] - 比特币在加密市场市值占比上升9个百分点至64%,达2021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MarketVector指数显示前100名数字资产中后半部分自特朗普胜选后先涨100%后回落,2025年累计下跌50% [3] 比特币主导地位强化 - 机构资金通过ETF集中流向比特币,以太坊虽获现货ETF资金流入但仍较历史高点低50% [3] - 新机构投资者涌现:Twenty One Capital Inc成立时持有40亿美元比特币,特朗普家族通过DJT筹集23亿美元建立比特币储备 [8] - 比特币被类比为"数字黄金",其有限总量特性与山寨币形成鲜明对比 [9] 山寨币生存危机 - 超过3000种代币成为无活跃交易的"幽灵链",行业人士预测多数山寨币将归零 [1][6] - 山寨币项目尝试通过合并基金会、移交治理权等方式重组求生 [7] - 仅少数DeFi相关代币表现突出:Maker和Hyperliquid年内大幅上涨,具备真实业务和收入回购机制的项目受青睐 [8] 监管与机构化趋势 - 稳定币市场价值一年增长470亿美元,亚马逊等巨头探索发行自有稳定币 [7] - 《数字资产市场明晰法法案》可能为山寨币带来类似ETF的机构资金准入机会 [8][9] - SEC可能批准Solana等代币支持的ETF,成为潜在催化剂 [8] 功能性代币分化 - 以太坊被类比为"数字铜",其区块链支撑行业大部分功能,实用性优于多数山寨币 [9] - 稳定币因消除价格波动成为唯一有望实现支付职能的代币类别 [7] - 缺乏实际应用的山寨币被指依赖投机,难以复制比特币或以太坊的成功路径 [9]
中金:稳定币的经济学分析
中金·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稳定币是锚定法定货币的私人货币,美元稳定币发展引人关注,其运营类似狭义银行模式,供给弹性大、流通量由需求决定,在跨境支付有低成本优势,未来增长潜力在跨境经济活动,美国受益于稳定币机制,中国可推动第三方支付工具跨境应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合作及在港试点人民币稳定币 [1][3][17][21][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是什么 - 稳定币是与特定资产挂钩、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加密数字货币,目前美元稳定币市值占比超90%,交易分一级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有参与门槛,二级市场价格受供需影响 [4] - 稳定币兼具技术与货币双重特征,数字技术提升支付结算效率但未完全去中心化,持有人角度是私人货币,发行人角度类似狭义银行,人民币已有类似稳定币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7][8][9][11] 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成本 - 稳定币在常规零售支付应用受限,在跨境支付有低成本优势,原因是市场竞争充分、可利用新技术降费、监管宽松存在套利空间,但涉及不同货币汇兑时成本复杂 [12][14][15] 稳定币供给与需求 - 稳定币发行机构收益来自利差,供给弹性大,流通量由需求决定,美元利率上升本应降低需求,但稳定币仍增长,可能原因有货币替代、跨境贸易支付、加密资产交易、地下经济活动和监管套利等,其中加密资产交易和灰色交易需求关联较大 [17][18][19][20] 稳定币未来发展潜力 - 稳定币增长潜力在跨境经济活动,美元稳定币得益于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可促进美元化,但面临其他国家监管加强和自身脆弱性两个阻力 [21][22][25][26] 从加密资产到储备资产 - 从加密货币到加密资产的闭环不存在,稳定币是美元延伸与加密资产无经济联系,现代经济是信用/债务货币,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作为政府战略性投资不具天然必要性 [30][32][33] 政策含义 - 美元稳定币发展模式与支付体系公共品属性矛盾,将倒逼监管加强,美国受益于稳定币机制,其他非美经济体发展本币稳定币对抗美元稳定币非最优策略,中国可推动第三方支付工具跨境应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合作及在港试点人民币稳定币 [3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