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风险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锐财经|“十四五”期间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12:00
金融业总体规模 - 银行业总资产达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突破500万亿元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 [2]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20% [2]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54.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62% [4]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4] 资本市场发展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总额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达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5] - 新上市企业中科技类企业占比超过90% [5] 金融风险防控 - 银行业不良贷款 资本充足率 偿付能力等核心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3] - 五年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3] - 行业风险抵御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60% 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50% [3] 金融改革开放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提升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 [5] - 支持跨境电商电子化结算 "十四五"期间办理业务超56亿笔 [5] - 监管体系全面强化 构建机构监管 行为监管 功能监管 穿透式监管 持续监管"五大监管"体系 [3]
服务向“实” 发展向“稳” 开放向“深”——“十四五”金融业交出高质量答卷
搜狐财经· 2025-09-23 09:27
金融业综合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 [2] -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1] - 信托、理财、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近100万亿元,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期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分别增长27.2%、21.7%、10.1%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2]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金融监管总局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授信超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3] 金融风险防控 - 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 [1]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水平大幅收敛,截至2025年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3] - 集中整治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余个 [4] - 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外部环境下保持基本稳定,债券违约率维持低位 [4] 金融改革开放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10万亿元 [6] - 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 [6] - 我国和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6] - 优化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机制,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 [6]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6]
“十四五”期间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
新华网· 2025-09-23 07:35
金融业总体规模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 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 债券 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2]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5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62% [4]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4]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 [4][5] - 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过56亿笔 [5] 金融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风险防控与监管 - 银行业保险业不良贷款 资本充足 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3] - 五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3] -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3] - 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 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3] - 证监会聚焦财务造假等问题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 [3] 重点项目建设支持 - 国家开发银行为包银高铁项目提供超过36亿元投融资支持 [4]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位居世界第一(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9-23 05:04
金融业总体规模 - 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人民币 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稳固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2] - 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 债券和股权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人民币 [2] - 保险业累计赔付9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2] - 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达54.5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末增长62% [4] - 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16亿辆次 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 [4]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人民币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4] - 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为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 [4] - 国家开发银行为包银高铁项目提供超过36亿元人民币投融资支持 [4] 金融风险防控 - 银行业保险业不良贷款 资本充足率和偿付能力等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3] - 五年来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 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 [3] - 金融监管"四梁八柱"加快搭建 全面强化机构监管 行为监管 功能监管 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 [3] - 截至2024年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 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 [3]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证监会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惩防体系 聚焦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问题 [3] 外汇领域改革与开放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进一步提升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提高 [5] - 支持银行支付机构自动批量审核电子订单 "十四五"以来为跨境电商办理外汇结算业务超56亿笔 [5] - 银行外汇展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5]
中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党委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 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和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将巡视整改作为严肃政治任务和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2] - 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由党委书记任组长 行长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任副组长 加强对整改工作全过程领导 [3] - 制定整改方案和清单 从"个案整改 举一反三 根源治理"三个维度制定措施 建立问题 责任 任务"三项清单" [4] - 召开全行性会议部署推进整改工作 班子成员赴分支机构开展调研督导 完成直管单位全覆盖现场督导 [5] - 制定巡视整改问题销号办法 明确措施办结和问题销号标准流程 逐项评估验收对账销号 [5]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 制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文件 明确一揽子支农惠农政策举措 召开全行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会议 [6] - 组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大走访" 优化差异化支持政策 指导分行制定服务方案 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增强 [6] - 制定专业大户金融服务方案 延长贷款期限 提升信贷额度 更好满足规模农户大额资金需求 [6] - 指导分行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接服务 粮食主产区均实现贷款投放 [6] - 印发种业振兴服务方案 创新推广"农业园区科企贷" 服务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率持续提升 [6] - 制定落实重点帮扶地区专项支持政策 深化一揽子差异化政策落地实施 健全分层分类帮扶工作机制 [7] - 持续加大乡镇网点建设力度 推动服务重心下沉 通过迁建网点 升级惠农通服务点 配备流动服务车等方式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能力 [8] - 从人员补充培训和数智赋能两方面发力 通过内部转岗招聘等方式有序加强农户客户经理补充配备 [8] 金融风险防控 - 公司党委召开多次党委会和专题会分析研判风险形势 部署推进风险防控工作 全行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保持下降趋势 [9] - 强化房地产项目精细管理 "一户一策"推进风险化解处置 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要求 [9] - 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法规和监管规定 "一省一策"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 严守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红线 [9] - 加强贷款"三查"管理 修订完善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各环节制度规范 健全集团客户信用风险管控机制 [9] -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意见》 落实网络安全责任 制定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10] 考核与资源配置改革 - 改革优化绩效考评体系 精简指标数量 突出考评重点 加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五篇大文章"考评力度 [11] - 精简2025年经营计划指标数量 整合业务竞赛方案及指标 建立健全分行经营计划审查备案等长效管理机制 [11] - 强化贷款资金流向和用途管理 提升信贷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12]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 按照"三个过硬"标准抓好干部人才选育管用工作 强化党组织对选人用人工作的领导把关 严把政治关廉洁关业绩关 [16] - 建立分支机构党委选人用人政策常态化学习机制 探索建立一级分行干部推荐选拔多维度评价数据库 [16] - 持续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 加强分行干部选用事项把关 提升分行选人用人规范化水平 [16]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基层服务 - 从制度机制 产品服务 投诉管理三个方面改善客户体验 形成多项制度性文件 优化系统功能 集中整改期全行监管投诉量进一步下降 [19] - 出台《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 更好服务基层的十项机制》 制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实施细则 从精文简会 统筹规范督查检查 科技赋能等多维度深化为基层减负 [19] 长期整改事项进展 - 向县域农村进一步倾斜金融资源 在业务授权 信贷管理 渠道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差异化支持政策 [21] - 精准施策化解重点领域信用风险 进一步健全信贷"三查"等各环节制度机制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不良贷款率 拨备覆盖率等主要风险指标保持较优水平 [22] - 修订责任追究 员工行规处分等制度 推进行规与党纪国法贯通衔接 持续完善内控案防机制 [22]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超7万亿!支持近两千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6:53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 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大幅压降 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 风险完全可控 [2][3] - 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3] - 外资投行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规模大幅下降 今后两年还将进一步下降 [3] -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从2023年末4490家降至2024年末4295家 主要因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力度加大 [4]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转型 - 农信社改革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 [3] - 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实施 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3] - 保险资管等机构加快回归本源 功能定位不断增强 [3] - 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 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3] 金融乱象整治 - 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 [6] - 依法处置一批不法金融集团 [6] - 加强资金穿透监管 整治层层嵌套和空转套利 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 [6] 房地产风险化解 - 通过白名单项目发放贷款超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2][6] -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 [6] - 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 [6]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于2023年1月 根据项目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提出支持名单 [7] - 202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 [7]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 指导金融机构严守不新增隐债红线 [6] - 依法合规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 [6] - 助力地方在发展中化债 在化债中发展 [6]
吴清: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
证券时报· 2025-09-22 16:07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坚持严控增量、稳减存量、严防"爆雷",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 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 险基本得到遏制。关闭金交所、"伪金交所"成效明显,应关闭的27家金交所已全部取消资质,排查出的 上百家"伪金交所"已全部清理。 ...
中国银行业风险边际改善 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三大领域新发生不良峰值已过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17:19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银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低利率和低息差复杂环境下保持较强经营韧性和稳健运行 [1] -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11.97%较上年末上升0.78个百分点 流动性覆盖率149.25%较上年末下降5.48个百分点 [1] - 上市银行平均市净率从2023年末0.52升至当前0.67 部分银行PB回升至0.9以上 [7] 三大风险领域改善 - 房地产领域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45.7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连续多季度零新增不良 信用卡业务不良率下降7.5% [1] - 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大幅下降45.72% 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现零新增不良 [2] - 房地产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同期减少4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敞口较年初下降289.01亿元 [2][3] 风险管理机制改革 - 实施授信管理与审查审批分离机制 增强风险审查独立性和权威性 [5] - 构建数字化尽调工具和统一风险监测平台 建立监测预警至持续追踪的闭环管理机制 [5] - 按照"简化规则 适配风险"原则重构信用业务授权框架 实施专职审批官机制 [5] 业务转型成效 - 信用卡业务推动从放贷为主向交易模式转变 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7.5% [3] - 通过升级高端产品体系 加强权益经营 完善用卡场景生态等措施促进风险下降 [3] - 在石化 汽车 钢铁 光伏等领域贷款余额约2400多亿元 不良率仅0.40% [6] 资本市场反应 - 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达4.66% PB估值0.62处于国有和股份行后1/3 [7] - 福建省财政厅将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大家人寿增持5.4亿股 [7] - 大股东增持行为体现对银行长期信心 [7] 政策环境支持 - 中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案 [7] - 一揽子化债政策有效落地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2] - 国家推动"反内卷"和出清落后产能 风险更多是结构性而非系统性 [6]
李玮落马,千亿券商前任掌舵人被判刑15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50
案件判决与涉案细节 - 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5年并处350万元罚金 [1] - 贪污受贿总金额5000余万元 其中贪污1003万元 受贿3998万元 [1][2] - 犯罪行为时间跨度20年(2003-2023) 贪污罪集中于2007年12月至2020年6月 受贿罪持续于2003年6月至2023年10月 [1][2] 涉案人职业轨迹 - 曾任中泰证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17年 并先后担任鲁银投资 鲁信集团等省属重点国企主要负责人 [1][2] - 职业生涯起步于莱芜钢铁总厂财务处 2002年开始兼任鲁银投资总经理及董事长 [2] - 2019年4月出任鲁信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2022年1月当选山东省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3] 公司经营表现 - 领导期间完成两大里程碑:2007年收购天同证券资产 2020年6月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山东省首家上市券商 [3] - 2015年以150.45亿元营收位列证券行业第13名 2020年离任时公司仍实现103.52亿元营收稳居业内前20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计数据 公司总资产达2246.93亿元 [3]
光大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光大金瓯新任总经理确定
新浪财经· 2025-08-21 17:07
人事变动 - 光大金瓯总经理李振宇调任光大证券党委委员 [1] - 光大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张伟拟接任光大金瓯总经理 张伟为苏州大学法律硕士 历任光大银行烟台分行纪委书记及风险总监 无锡分行纪委书记及副行长 2018年1月升任无锡分行行长 2019年2月调任南京分行行长 [1] - 光大金瓯现任董事长任锋历任光大银行总行信用审批部总经理及南昌分行行长 2022年10月任光大理财董事长 2024年7月调任光大金瓯 [1] - 光大银行厦门分行行长陈伟拟接任南京分行行长 曾任光大银行福州分行副行长及纪委书记 2021年4月23日厦门分行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截至2024年末厦门分行资产规模504亿元 [2] - 李生盛光大银行拉萨分行行长任职资格8月18日获批 曾任光大银行西宁分行业务部总经理及行长助理 2019年9月升任西宁分行副行长 [2] - 白先俊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8月18日获批 曾任光大银行南宁分行风险管理部及特资部总经理 [3] - 詹宁光大银行长沙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8月14日获批 历任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武汉东湖支行行长 武汉分行信用审批部总经理 [4] 组织架构 - 光大银行 光大金瓯 光大证券均为中国光大集团旗下核心金融服务平台 [1] - 光大金瓯由光大集团与温州市属国有企业共同组建 成立于2015年12月 2016年11月获得原银监会参与浙江省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批复 [2] - 光大银行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321家 其中一级分行39家 二级分行116家 营业网点1166家 另有社区银行422家 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50个经济中心城市 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域 [4] 合规问题 -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8月20日因贴现后管理不到位被罚30万元 时任重庆大坪支行行长被警告 [4] - 光大银行常州分行7月8日因贷前调查不到位及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65万元 多位客户经理被警告 金坛支行因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不到位被罚36万元 支行副行长被警告 [4] - 光大银行长春分行及其辖属四家支行6月5日因保险销售违规活动合计被罚150万元 多位支行零售负责人被警告 [4] - 2025年至今光大银行累计被罚没金额已近3000万元 远超同体量银行的处罚金额 [4] 风险管理 - 光大银行在一季报中表示要强化内控合规管理 健全洗钱风险管理体系 强化房地产和信用卡等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控 持续强化集中度管理 常态化开展大额授信客户穿透式风险监测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2.93亿元 比上年末增加20.41亿元 不良贷款率1.25% 与上年末持平 [5] - 光大银行在2025年中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守好合规经营底线 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加大不良处置和清收力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