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风险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持久战
经济日报· 2025-03-26 05:58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反复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 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加强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的措施,我国金融安 全与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运行平稳,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为做好宏 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力量。 不过,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各种问题仍然突出,监管和治理能力相对薄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一 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 不安全难预料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金融市场运行逻辑、金融风险 生成机理、金融风险传染路径等发生重大变化,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多元复杂。另一方面,我国金 融业市场结构、产品体系、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各种变化的要求,一些金融机构公 司治理效能依然较低,新老问题交织叠加,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健全,金融法治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 仍然滞后。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外部冲击风险等各种金融风险与 非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复杂性、隐蔽性、渗透性、传染性 ...
平安银行(000001)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
2025-03-21 17:56
2025年战略方向和经营策略 -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落实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深化党业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银行经营管理高质量发展 [1]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消费金融、私行财富、金融市场做市、企业客户避险等业务 [1] - 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将资产质量视为“第一生命线”,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存量问题资产,优化客群和资产结构,升级智慧风控平台,强化利率、合规、信访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管理 [1] 2024年资本充足率情况 - 年末各级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达标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2%、10.69%、13.11% [1][2] - 持续强化资本内生积累,优化表内外资产业务结构,提高资本配置及使用效率,保持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稳定 [2] - 未来统筹平衡内源性与外源性资本补充,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各级资本充足率持续达标并保持安全边际 [2] 2024年手续费收入情况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18.1% [3] - 结算手续费收入30亿元,同比下降8.3%,主要因对公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 [3] - 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54亿元,同比下降29.4%,主要因代理个人保险收入下降 [3]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32亿元,同比下降18.3%,主要因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 [3] -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8亿元,同比下降23%,主要因理财管理费、贸易融资等收入下降 [3] 2024年零售存款表现 - 年末个人存款余额12,8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全年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2,6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 [4] - 年末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AUM余额9,7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7%,带来客户存款余额3,5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 [4] - 推进零售存款业务稳健发展,围绕投资理财、代发工资、支付结算等拓展低成本存款,带动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 [4] 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表现 - 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加强贷款管控,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全方位监控 [5] - 年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1.79%,较上年末上升0.93个百分点,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房企资金面紧张所致,但整体不良仍处较低水平 [5] 2024年对公业务整体发展情况 - 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在产业金融等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大对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 [6] -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培育并做强战略客群,夯实对公业务发展基础 [6] - 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实现业务稳健发展 [6] - 年末企业贷款余额16,0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企业存款余额22,4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 [6][7]
央行行长潘功胜发声,事关货币政策、风险防控|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6 19:21
货币政策调整与传导 - 2024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明显下行,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在7%-8%之间,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约3个百分点[2] - 2025年货币政策将择机降准降息,当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均有下行空间[2] - 未来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2] - 将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规范不合理市场行为,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促进产业供求动态平衡[2] 汇率政策 - 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4] - 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研发投入、项目建设等,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5]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将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至10000亿元[5] 金融风险防控 - 2024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6%、不良贷款率1.5%、拨备覆盖率211%,均显著高于监管标准[6]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下降一半,通过多种方式稳妥处置中小银行风险[6] - 约40%的融资平台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退出融资平台序列[6] - 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约14.8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25%,新发行债券平均利率为2.67%[7] 金融市场稳定措施 - 创设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互换便利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上市公司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约750亿元[7] - 金融机构与近900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7] - 未来将聚焦宏观经济波动与金融风险联系,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