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搜索文档
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and Flatiron Health Announce Integration of clonoSEQ® MRD Testing into OncoEMR®
Globenewswire· 2025-07-01 19:30
SEATTLE, July 01, 2025 (GLOBE NEWSWIRE) -- 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NASDAQ: ADPT), a commercial stage biotechnology company that aims to translate the genetics of th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into clinical products to diagnose and treat disease, and Flatiron Health, a leading healthtech company dedicated to expand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point-of-care solutions in oncology, today announced the integration of Adaptive’s clonoSEQ® test for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MRD) assessment in lymphoid ma ...
Seagate Stock To $85?
Forbes· 2025-07-01 18:35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2025年初至今公司股价实现65%回报率 远超标普500指数5%的涨幅 主要受益于结构性改进和向HAMR等下一代技术转型 [3] - 2022年通胀危机期间股价从峰值116 02美元暴跌58 2%至48 49美元 同期标普500跌幅为25 4% [10]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价从28 60美元暴跌89 1%至3 11美元 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耗时近5年 [11][13] 技术发展与产品规划 - 公司Mozaic 3+平台通过HAMR技术实现单碟3TB容量 已向超大规模云客户交付30TB+的Exos硬盘 [6] - 2025年6月工程样品40TB HAMR硬盘(10×4TB碟片)已交付 预计2026财年上半年量产 计划2026年推出40TB+的Mozaic 4+ [6] - 技术路线图显示2028年推出50TB+的Mozaic 5+ 目标2030年实现100TB硬盘 [6] 财务数据与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8倍PE 显著高于三年平均5倍水平 市销率从2022财年1 2倍升至3倍 [11] - 直接竞争对手西部数据在市场低迷期市销率通常为1倍 显示公司当前估值溢价明显 [11] - 2025财年Q4调整后EPS指引2 20-2 60美元 营收预期22 5-25 5亿美元 市场共识预测2025年营收增长38% [7] 行业需求与市场定位 - 高容量HDD是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冷存储和超大规模云存储领域保持主导地位 [5] - 生成式AI和云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推动数据存储市场扩张 公司正从中受益 [3] - SSD虽是快速存取首选 但HDD在微软 Meta 亚马逊等企业的云存储应用中仍不可替代 [5]
北京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7-01 16:44
塑料回收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提出创新方法将8种常用塑料废弃混合物转化为原始化学成分或有价值化合物[2][3] - 该方法利用塑料混合物中不同官能团反应性的正交性生成有价值产物[5] - 开发固态核磁共振(NMR)方法精确识别混合物中的官能团和塑料种类[5] 技术实现路径 - 通过选择性溶剂分离混合物中的特定塑料成分[6] - 采用催化过程将分离出的塑料转化为有价值产物[6] - 从20克实际塑料混合物中分离出8种以上化学物质包括1.3克苯甲酸、0.5克增塑剂等[7] 技术应用价值 - 设计出通用策略解决塑料混合物化学回收的现实难题[8] - 初步识别主要成分可调整后续化学步骤提高回收效率[8] - 为处理塑料混合废弃物开辟新途径[10] 研究材料范围 - 涵盖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等8种常用塑料材质[7] - 测试混合物包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乳酸吸管等实际废弃物[7]
中金:维持云顶新耀(01952)“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8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6:13
6月27日,云顶新耀举办了mRNA创新技术平台研发日,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mRNA技术平台的三款 核心产品线,包括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以及自体生成 CAR-T项目。公司已与全球Top20药企广泛建立接洽,BD策略聚焦通过国际伙伴资源推动创新药全球布 局。 完整的mRNA研发和生产平台 公司目前已经成功搭建了覆盖抗原设计、算法优化、LNP递送系统、CMC工艺开发、GMP工业化生产 的全产业链mRNA平台,并在各个关键部位拥有核心专利:1)自研第三代AI算法优化,实现了靶蛋白表 达的大幅提升;2)自主LNP递送平台,内部专用脂质库超过500种,具备肝脏及肝外递送能力,支持"被 动"和"主动"靶向策略;3)张江和嘉善两大基地为工艺开发和工业化生产保驾护航。基于该平台,公司正 在多路径开发肿瘤和治疗性mRNA药物,可覆盖疫苗及自体生成CAR-T等多类项目的需求。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维持云顶新耀(01952)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基于 DCF估值法,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由于公司开始与海外药企洽谈mRNA技术平台的出海,该行上调目标 价14 ...
Arcturus Therapeutics (ARCT)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01 15:08
业绩总结 - ARCT-810在欧洲Phase 2研究中,8名参与者的平均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降低,p值为0.0055[25] - 在美国的Phase 2开放标签研究中,3名参与者的平均谷氨酰胺水平在三次给药后达到正常水平,p值为0.004[28] - ARCT-810在美国的Phase 2研究中,15N-尿素生成率(RUF)从基线的29.0%增加到43.7%,增加幅度为+14.7%,p值为0.026[31] - ARCT-810在Phase 2研究中,40名参与者中没有观察到严重的输注相关反应[35] - ARCT-810的给药剂量为0.3 mg/kg,最多可进行六次双周静脉输注[21] 用户数据 - 在欧洲第二阶段研究中,观察到4名患者中有4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1名患者未下降,符合预期的2.5名患者[54] - 在美国第二阶段研究中,3名患者中有3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符合预期的1.5名患者[54] - 综合分析显示,8名患者中有7名呈现谷氨酰胺水平下降,符合预期的4名患者,卡方统计量为4.5,p值为0.017,表明下降趋势显著[54] 未来展望 - ARCT-810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证于2019年6月26日,EMA孤儿药资格认证于2022年7月18日,FDA快速通道认证于2023年5月30日[14][15][16] - ARCT-810的临床试验目标是评估OTC缺乏症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生物标志物反应[21] - ARCT-810的研发旨在恢复OTC酶功能,以改善尿素循环,降低血氨水平,防止神经损伤[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ARCT-810在Phase 2研究中,氨水平在两次给药后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且在给药完成后约28天内保持稳定[33] - 15N-尿素生成的平均增加为0.167个百分点,p值为0.026,表明这一增加在5%水平上具有统计学意义[57] - 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3的固定效应斜率为-1.82,p值为0.016;研究4的固定效应斜率为-4.38,p值为0.004;综合分析的固定效应斜率为-2.50,p值为0.0055,均表明谷氨酰胺水平随时间显著下降[56] 安全性和耐受性 - ARCT-810在所有测试剂量下均表现出安全性良好,耐受性良好,氨水平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92] - 在美国第二阶段研究中,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降低,且15N-尿素生成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尿素循环的改善[92]
mRNA巨头亏损背后,中国药企能否接棒下一个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2:5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从传统小分子到小分子靶向药物,再逐步拓展至大分子、细胞疗法与mRNA疗法,生物医药领域的每一 次研发突破都在为临床诊疗拓宽路径。其中,mRNA技术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疫苗研发迅速完成商业化 验证,Moderna、BioNTech和CureVac借此成长为全球mRNA巨头。然而,随着疫情影响消退,mRNA行 业也步入转型关键期。 在技术应用层面,麦高证券研报指出,mRNA肿瘤疫苗有望成为一种适用于泛癌种、具备高可及性、能 够实现现货化与个性化兼具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通过广泛的联合应用,以辅助疗法作为切入点,该疫 苗有望逐步释放出数百亿美金的市场潜力。 在企业战略布局上,特别是进入2025年,行业巨头动作频频。其中,BioNTech通过战略收购布局 ADC、PD(L)1/VEGF双抗等热门肿瘤管线之余,更是在今年 6月斥资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强化其在 研mRNA癌症免疫疗法的全链条能力。而全力押注mRNA技术的Moderna,也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发展态 势。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中国正处于创新药物爆发期,mRNA赛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既有明星药 企黯然退场, ...
Arcturus Therapeutics (ARCT)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7-01 01:0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Arcturus Therapeutics是一家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商业化mRNA药物公司,专注于mRNA疗法研发,此次会议聚焦其mRNA治疗管线中的旗舰资产ARCT - 810 [5][6] - **行业**:mRNA药物治疗罕见肝病领域,具体针对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 deficiency) [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RCT - 810药物介绍 - **核心观点**:ARCT - 810是治疗OTC缺乏症的mRNA疗法,有望成为首个且最佳的mRNA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生物学效应且安全性良好 [6][7][67] - **论据** - **技术优势**:使用Arcturus专有的lunar递送平台将OTC mRNA递送至肝细胞,这是区别于以往尝试的关键技术 [7] - **监管优势**:获得孤儿药指定、孤儿药品指定、快速通道指定、罕见儿科疾病指定,并在儿科研究计划上获得积极意见,有助于加速项目开发 [8] - **临床数据**:在两项II期研究中,实现了谷氨酰胺的显著持续降低和正常化,以及15N尿素生成的统计学显著增加;患者氨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所有测试剂量水平下,药物总体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67][68] 临床研究情况 - **核心观点**:两项II期研究设计合理,数据显示ARCT - 810对OTC缺乏症患者有积极治疗效果 [11][12] - **论据** - **研究设计**:欧洲研究招募病情稳定患者,最多接受6次剂量为0.3毫克/千克的输注;美国II期研究招募病情更严重和活跃的患者,优化了生物标志物评估时间点,并采用新的改进的N15尿素生成功能测定法 [12] - **生物标志物数据**: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在治疗过程中从高降至正常,且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内保持正常;新的N15尿素生成测定法显示,3名完成给药的患者在第5次给药后28天内,平均相对尿素生成功能(RUF)绝对增加14.7%,其中2名患者RUF水平超过50%;患者氨水平在给药后保持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 [14][16][18] - **安全性数据**:安全数据库包括40名参与者,药物总体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未报告严重输液相关反应;2名欧洲II期研究患者报告高氨血症事件;1名接受ARCT - 810治疗的患者在停药4周后出现无症状转氨酶升高,后恢复正常,该事件被认为与皮质类固醇治疗有关 [19][20][21] 生物标志物选择依据 - **核心观点**:选择血浆谷氨酰胺和尿素生成作为生物标志物,能有效监测尿素循环功能和评估治疗效果 [13][31][33] - **论据** - **血浆谷氨酰胺**:在OTC缺乏症中,氨水平升高前,过量氮会掺入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监测稳定OTC缺乏症患者代谢控制的更稳定和更具预测性的生物标志物,其正常水平是尿素循环功能有效运行的指标;与氨相比,谷氨酰胺的受试者内变异性更低,约为15%,而氨为56%;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谷氨酰胺水平来调整治疗方案 [13][32][33] - **尿素生成**:是直接衡量尿素循环将氨转化为尿素能力的指标;通过口服含有稳定同位素15的示踪剂,可敏感地追踪尿素循环的处理过程,用于监测女性OTC携带者的尿素循环能力改善情况 [33][34] 与其他疗法对比 - **核心观点**:ARCT - 810等mRNA疗法在治疗OTC缺乏症方面优于现有氨清除剂和基因疗法 [87][88][99] - **论据** - **与氨清除剂对比**:氨清除剂只能抑制症状,不能恢复尿素循环功能;而mRNA疗法可恢复尿素循环功能,减少有毒氮的产生,促进下游物质的生成,如瓜氨酸、精氨酸、多胺等;同时,氨清除剂和饮食限制会对患者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而mRNA疗法有望实现饮食正常化 [87][88] - **与基因疗法对比**:AAV疗法对最严重的尿素循环患者效果会随时间减弱,结果不一;基因编辑疗法目前还不成熟,需要大量工作,且并非所有患者的基因缺陷都适合编辑;而mRNA疗法可快速推广,是一种长期的治疗选择,甚至可作为其他疗法的桥梁 [99][100][103] 患者适用人群和早期采用者 - **核心观点**:ARCT - 810适用于多种类型的OTC缺乏症患者,不同类型患者有不同的治疗需求和优势 [76][78][79] - **论据** - **严重患者**:可避免肝脏移植,减少相关风险和并发症,如终身免疫抑制、再次移植等问题 [78][100][101] - **病情不稳定患者**:在饮食和清除剂治疗下生活质量不高,mRNA疗法有望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78] - **希望正常饮食患者**:若能证明mRNA疗法可实现正常饮食,患者愿意接受定期输液治疗 [7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后续计划**:Arcturus将与OTCD社区分享新临床数据;完成II期试验,并与监管机构就多生物标志物驱动的关键研究设计达成一致;进一步指导将在下次季度电话会议上提供 [68] - **数据变异性**:尿素生成测定数据存在一定变异性,如部分有症状患者的RUF值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通过统计分析,如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可观察到谷氨酰胺和尿素生成的趋势;患者个体内RUF值的变异性约为20%,而治疗带来的约20%至50%的增加超出了正常变异性范围 [110][112][162] - **安全性相关**:早期研究改进了输液方案,采用3小时输液方案,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部分OTC患者会出现转氨酶短暂升高,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而非治疗相关 [122][172][173] - **治疗动力学**:尿素生成功能(RUF)在给药期间改善较慢,停药后有显著改善;推测可能是患者蛋白质受限,需要先满足某些氨基酸需求,再促进尿素循环;临床观察与临床前研究一致,OTC蛋白在多次给药后积累,达到一定剂量阈值后产生更显著的生物学影响 [176][181][185]
Notification of MREL requirements
Globenewswire· 2025-06-30 23:45
Ayvens has received the notification by the Autorité de Contrôle Prudentiel et de Resolution (ACPR), implementing the decision of the Single Resolution Board on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for Own Funds and Eligible Liabilities (MREL) requirements applicable from 31 December 2026. The total MREL requirement amounts to 19.95% of the Ayvens Group’s RWA, to which the CBR1 must be added, and 5.91% of the Ayvens Group’s leverage ratio exposure. Ayvens, being a non-resolution entity within the Societe Generale res ...
mRNA已成国际药企关注焦点 云顶新耀能否从百亿元规模肿瘤疫苗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9:06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董兴生 6月30日,云顶新耀(HK01952,股价62.2港元,市值203亿港元)股价上涨8.74%,近7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8.6%。 在近日举行的mRNA创新技术平台研发日活动上,云顶新耀展示了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术平台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三款产品,分别是通用型现货肿 瘤治疗性疫苗EVM14、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以及自体生成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项目。 "我们已与全球Top 20药企广泛建立接洽,BD(商务拓展)策略聚焦通过国际伙伴资源推动创新药全球布局。"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公司在BD 方面"有选择权",能够等待一个好的时间点以追求最大的回报。 据云顶新耀透露,EVM14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EVM14 C101)即将启动,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云顶新耀嘉善工厂已于今年6月9 日顺利放行首批GMP临床试验样品,预计将于8月中旬运抵美国各临床研究中心。 mRNA平台已成国际药企关注焦点 云顶新耀曾是mRNA新冠疫苗大军中的一员。2021年9月,云顶新耀与Providence签订许可协议,引进了mRNA新冠疫苗,但 ...
Moderna's flu vaccine shows positive late-stage trial results, paving way for combination Covid shot
CNBC· 2025-06-30 19:00
疫苗研发进展 - Moderna的实验性mRNA流感疫苗在后期试验中比现有疫苗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1] - 公司计划今年重新提交组合疫苗(流感+Covid)的申请并申请单独流感疫苗的批准[3] - 若流感疫苗获批 组合疫苗的推进将随之进行 预计两种疫苗都将在明年获得批准[3] 疫苗有效性数据 - mRNA-1010疫苗在50岁及以上人群中比其他标准疫苗有效性高26.6%[5] - 对65岁及以上人群有效性高出27.4%[6] - 对主要流感毒株(A/H1N1 A/H3N2 B/Victoria)均显示强效性[6] 市场机会 - 流感 Covid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各自都是数十亿美元规模的市场[4] - 公司在与辉瑞和Novavax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4] - 组合疫苗可简化接种流程 降低医疗系统成本并提高患者接种率[4] 行业背景 - 2024-2025流感季相关住院和门诊量达15年新高[7] - 去年美国因流感相关疾病住院人数超过60万[7] - 过去流感季的严重程度凸显了对更有效疫苗的需求[7] 监管动态 - 5月自愿撤回了组合疫苗的申请 计划补充独立流感疫苗的三期数据后重新提交[2] - 正与FDA密切沟通以明确监管要求[9] - 特朗普政府取消了一项关于人用禽流感疫苗后期开发的合同[8] 公司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Moderna股价下跌超过30%[8] - 部分原因是政府疫苗政策变动对免疫计划的负面影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