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从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看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新华社· 2025-10-23 23:59
大会核心观点 - 第22届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在哈尔滨开幕,探讨数字智能技术前沿进展与未来趋势,推动计算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1][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是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并进一步向行为智能、情感智能延伸,最终走向通用泛化的强智能 [3] - 知识森林概念实现碎片知识有序组合,已应用于土木工程学科大模型、试题生成等场景 [3] -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结合可改善生产生活,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例如模拟仿真汽车破坏性实验以节省时间经费,医疗上模拟人体病体取代动物试验 [3]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与效益 - 华为公司在消费领域优化设备交互体验,在产业领域助力行业提升质量安全、效率并降低成本,在科学智能领域提升计算效率与准确性 [3] - 通过AI赋能,炼钢高炉温控优化年节省千万成本,轧钢环节新增产值9000万元 [3] - 未来二三十年人类将加速迈向智能社会,面临机器认知世界、实现高效创造性智能等挑战 [4] 人工智能发展挑战与协同 - 人工智能方法与能力泛化推动其进入新时代,大模型发展迅速,参数持续提升,在语言、视觉等领域逼近甚至超越人类 [4] - 未来发展仍面临信号传输、供电、冷却等硬件挑战 [4] - 软硬件及产业链协同是应对机遇与挑战的重要途径 [4] 新技术发展与产学研融合 - 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呈现多点突破、加速迭代、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 [4] - 通过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交叉融合、强化产学研协同,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
京北方20251023
2025-10-23 23:2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金融科技、银行业IT解决方案[2] * 公司:京北方(经纬纺)[1] 核心财务业绩与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2.52亿元,同比增长5.01%[3] * 软件及IT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8.55亿元,同比增长9.9%,占整体营业比重提升至68.32%[3] * 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精准营销产品线单季度收入为2.48亿元,同比增长11.21%[2][3] * 公司净利润单季度同比增长近18%,加速趋势明显[2][5]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迭代、项目制转型、新兴技术应用成熟、政策性成本扰动减少以及销售费用管控加强[2][5][9] 盈利能力与成本管控 * 公司单季度软件及IT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升[2][5] *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品线的毛利率提升尤为显著[2][5] * 毛利率提升原因包括90%以上的人工成本通过合理管理和交付模式转型得到优化、新技术投入提升收入端空间、技术人员市场成本可控、以及摩擦成本(如遣散费用)下降[15][16] * 行业稳态下净利润水平预期为8%~12%,公司今年修复态势明显[16]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持续增加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利和软著,研发成果转化显著[2][6] *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品线截至三季度收入增速保持在50%以上,超过预期20%[14] * AI应用在银行业已覆盖200至300个场景,包括运营、运维、风控、售前等领域[17][22] * 公司服务的大型银行客户(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在AI Agent等试点方面取得成功[14]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成立香港全资子公司,作为跨境技术协同平台,标志着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2][6][10] * 全球化通过两条路径实现:利用现有优势客户群体(如国有大行海外分支)的合作关系走向海外;联合当地金融机构,满足其多元化IT需求[3][12] * 公司已与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金融机构签约,开始交付订单,初步构建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网络[3][10][11] * 未来3-5年计划以香港为跳板,打开市场空间,与更多本地及国际金融机构合作[13] 未来发展规划与技术应用 * 公司将继续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隐私计算、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研发[2][7] * 技术将应用于银行业转型、产品营销、服务效率提升和风控等具体金融业务场景[2][7] * 将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领域结合隐私计算和量子科技,落地数字资产管理、跨境支付和供应链金融等场景[2][8] * 依托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的信创合作经验,强化金融机构底层架构自主可控能力[8] AI业务的影响与挑战 * AI对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业务带来显著变化,观念从替代操作人员转向辅助赋能,推动应用场景快速增加[17] * AI在银行业应用面临瓶颈:基础模型能力与业务需求存在差距、银行数据治理需求独特、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工具组合[20] * 公司应对挑战的措施包括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大模型、进行针对性数据治理、组合使用大模型、规则引擎、RPA等工具[21] * 公司定位为AI产业链中重要一环,凭借对客户业务场景的熟悉和强大交付能力,推动AI技术落地兑现[2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通过优化客群结构,实现了长尾客户收入的快速增长[2][3] * 在银行营销业务上,公司服务于银行业务部门,通过提升人员和业务效率来分享业务管理收益[18][19] * 公司期待未来持续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市场认可,具备稳健且战略性的规划[25]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2025外滩年会
搜狐财经· 2025-10-23 23:11
在2025外滩年会"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提升:创新实践与国际协作"圆桌讨论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 长刘斌表示,在近年来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外汇局下一步的总体考虑围绕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 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 设。 具体包括三方面: 一是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统筹好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化本外币 一体化管理,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让更多银行像渣打一样在 中国发展。 同时,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进一步支持外汇交易中 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包括清算基础设施如何支持,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 理服务。随着国际交易规模扩大,汇率避险是应有之义,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二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实际,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赋予诚信 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外汇局目前秉持"越诚信越便利"原则,交易越真实、主体越合规,资金使用就越 便利,以此统筹好防风险与促便利的关系。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 ...
市国资委举办市管企业2026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
新京报· 2025-10-23 22:52
招聘活动概况 - 北京市国资委举办2026届毕业生秋季校园专场招聘会,87家市管企业及所属单位参会,提供2000多个用人需求[1] - 招聘岗位覆盖先进制造与新材料、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建筑工程与地产、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文旅商贸与食品轻工、现代服务业等多行业领域[1] - 科技研发型人才需求显著提升[1] 重点招聘领域与公司 -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大数据有限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领域招聘人才[1] -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届毕业生招聘规模达百余人[2] - 首钢集团、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中航迈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招聘智能制造与装备和新材料专业人才,涵盖从基础技术岗到高端研发岗的完整人才需求链[1] 招聘服务与支持 - 未到场的毕业生可通过京企直聘引才平台官网及小程序在线浏览岗位和投递简历[2] - 招聘会现场设立服务台,由资深招聘专家为毕业生提供国企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一对一精细化就业服务[2] - 公司为新入职应届毕业生提供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2] 政策背景与成效 - 北京市国资委引导市管企业挖掘岗位潜力,通过去年秋招和今年春招共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提供2.1万个就业岗位[3] - 下一步将继续优化招聘服务,完善培养体系,创新京企直聘数智服务效能,完善校企合作链条[3]
国家外汇局刘斌: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22:16
外汇管理政策导向 - 国家外汇管理局秉持"越诚信越便利"原则,交易越真实、主体越合规,资金使用就越便利 [1] - 政策旨在统筹好防风险与促便利的关系 [1] 上海金融创新探索 - 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 [1] - 探索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 [1]
外汇局刘斌: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政策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21:47
外汇管理政策导向 - 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政策,以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 [1] - 外汇局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金融市场现状与互联互通 - 上海集聚了全国性的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等金融市场 [1] - 持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提升外资来华投资的吸引力和活跃度 [1] - 中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二,并被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 [1] - 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1] 外汇领域开放与市场发展 - 统筹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 [2] - 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发展问题,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 [2] - 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以满足国际交易规模扩大带来的多样化、个性化汇率避险需求 [2] 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 - 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国实际,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 [2] - 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2] 金融开放与安全统筹 - 开放和便利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 [2] - 切实防范跨区域、跨市场、跨境、在岸与离岸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叠加共振 [2]
国家外汇局:将研究长期限、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21:34
刘斌称,在近年来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外汇局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 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他提到,在推进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过程中,将统筹好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 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 同时,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进一步支持外汇交易中 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为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刘斌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中国实际,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 新,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 中新社上海10月23日电 (尹倩芸 高志苗)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副局长刘斌23日在2025外滩 年会上表示,为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未来将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 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 国家外汇局:将研究长期限、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他提到,外汇局鼓励在上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32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刘斌在2025外滩年会上表示,在近年来推进便利化措施的基础上,外汇局下一步 将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结合上海发展实际,进一步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二是促进跨 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一些首创性、集成性的探索政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三是统筹好金融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上证报) ...
刘斌:从三方面入手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能级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21:1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外汇管理局计划通过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统筹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强化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为重点,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 [1] - 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研究长期限、多品种、小币种等外汇市场发展问题 [1] - 支持外汇交易中心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与服务能力,包括清算基础设施的支持,并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1] 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 持续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创新,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 [1] - 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政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提供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外汇服务 [1] 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防范跨区域、跨市场、跨境、在岸与离岸之间的风险传递和叠加共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