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搜索文档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召开
长沙晚报· 2025-09-17 10:57
会议核心内容 - 全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调度会议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彭华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副市长郑平主持会议 市政府秘书长许凡参加[1] 当前工作形势 -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标发展要求 对照目标任务 对比工作成效仍存在短板差距[1] - 各级部门需以高度使命感看清形势压力和问题实质[1] 工作要求与部署 - 需加强组织领导 广泛动员群众 严明纪律作风推动工作落细落实[1] - 聚焦重点攻坚 坚决推进问题整改到位并防止问题反弹[1] - 坚决实施污染防治攻坚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1] - 坚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加强隐患排查 强化宣传教育 严格监管执法[1]
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是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 - 创造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人类社会迈向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包含生态经济、绿色科技等物质文明,政策法规等制度文明,以及生态环保理念等精神文明 [3] - 体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 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与超越 - 指出美欧现代化老路走不通,其工业文明模式导致资源枯竭风险、环境快速破坏和生态系统损害 [2] - 西方发达国家将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未能解决资本无限扩张与有限自然资源间的根本矛盾 [2] - 运用中华文明整体系统思维,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原子化、离散化的思维方式 [5]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 - 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8] - 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9] -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 [5] 中国在绿色产业领域的成就与贡献 - 全球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9]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作为全球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创造了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 [9] - 提供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出口产品在“十四五”期间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13]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 [10] 全球治理与合作倡议 - 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思想动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 [11][12] -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13] - 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提出打造“绿色增长引擎”,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厚植绿色底色,推广菌草技术等合作项目 [13]
三位一体”护航绿色转型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05
以监督护航聚力攻坚,构建全域协同保障网络。石化企业要坚持将严实监督贯穿绿色转型全过程,为高 质量发展筑牢纪律屏障;要强化纪律监督刚性约束,把生态环保责任落实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建立重大 项目环保合规性"穿透式"自查机制,对规划执行、技术路线、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开展动态扫描,确保 转型实践始终在政策法规框架内规范运行;要深化效能监督闭环管控,针对能效提升、减排进度等核心 指标定期调度,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治理绿色转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将群众反映 强烈的环保问题作为作风整顿重点,以清风正气护航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华鲁恒升(600426)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海军 以政治引领把舵定向,筑牢绿色发展思想根基。石化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其 作为谋划推动"十五五"绿色转型的根本遵循之一;要完善党委决策嵌入机制,将"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制订、重大项目论证、投资方向选择全过程,确保转型实践始终锚定正确航 向;要通过常态化思想对标与政策研读,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绿色转型的政治意义与时代价值,凝聚 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攻坚合力。 以组织赋能夯基垒台,锻造绿色攻 ...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有多少?如何推进“十五五”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07:2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 民自觉行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 馆、科教馆等,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宣部等六部门发布的《"美丽中国,我 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要 积极引导基础好、有条件、有意愿的单位,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场馆,面 向公众开放,发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2025年年底前,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至少1个 生态文明教育场馆。 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是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与生态文明实践的重要场所,是 向公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技能、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科学素 养的重要阵地,也是生动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阐释美丽中国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的重 要窗口。 为摸清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底数,为"十五五"制定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场馆高质量发展政策决策作参 考,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成立 ...
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9-11 11:12
理论宣讲在生态环境执法中的核心作用 - 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并融入执法全过程以深化理论武装和指导实践 [1] - 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执法效能并破解复杂环境问题 [1] - 通过宣讲强化执法方向并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1] 执法效能与公信力提升 - 运用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溯源污染并规范执法程序 [2] - 阐释理论依据以消除公众误解并增强执法公信力 [2] - 通过问题导向思维锁定违法线索并实施靶向打击 [2] 多元共治与源头治理 - 面向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宣讲以推动源头预防和共建共治 [3] - 引导企业主动守法并加大治污投入以实现绿色发展 [3] - 整合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力量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3] 执法队伍能力建设 - 通过理论宣讲提升执法者综合素养和问题处置能力 [3] - 激发青年执法者责任感并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3] -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和沟通协调等关键执法能力 [3]
民盟青年座谈会在沪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11 09:48
解放日报讯(王琪)9月9日至10日,第三届民盟青年座谈会在上海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 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作开幕讲话和主旨演讲。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开幕会。民盟中 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陈群主持开幕会。 在沪期间,王光谦参观了上海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点和"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 王光谦指出,本次会议以"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投身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走进上海考察科技前沿新布局与新成果的宝贵机会,也是激励 广大青年盟员面向"十五五"时期勇担时代使命的再动员。希望广大青年盟员深化思想认识,勇担科技强 国使命,积极投身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一线,自觉将个人专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依托民盟特色优 势,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建强青年平台,发挥联系青年盟员的纽带作用,以 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主旨演讲中,王光谦深入讲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在"两 山理论"指引下黄河流域生态GDP的实现途径。 ...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央广网· 2025-09-10 16:46
赵乐际强调,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 政方针和全面实施宪法法律,自觉从大局和全局出发履行职责。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注重发 挥专业特长,把实践要求、人民期盼反映到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配合做好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和 普法工作,从代表角度讲好立法故事、人大故事。 李鸿忠主持座谈会。 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9日下午同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 表座谈交流。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为编 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凝聚立法共识、提高立法质量。 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作了发言,提出 意见建议。赵乐际认真倾听,同代表深入交流。他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是美丽中国建设 的根本遵循,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日益彰显真理力量。人大代表、人 ...
赵乐际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
新华社· 2025-09-09 19:54
立法工作重点 - 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任务 [2] -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已整体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并安排审议总则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 [2] - 常委会坚持民主立法和开门立法 法典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征集意见 [2] 人大代表职责 - 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 [2] - 人大代表需在大会期间认真参加审议和表决 提出关于立法修法的议案和建议 [2] - 人大代表需在闭会期间列席常委会会议 对法案提出意见建议 积极参与立法调研论证评估等工作 [2] - 人大代表需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 广泛了解社情民意 注重发挥专业特长 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反映到议案建议和审议发言中 [2] 指导思想学习 - 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 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 [1]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1] - 需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南京日报· 2025-09-08 10:59
城市建设与规划 - 市建委以昂扬斗志统筹重大项目建设 深耕城市更新领域 高效推进城建计划落地 以科技创新培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以绿色建造推动建筑领域碳达峰 通过国家试点推动城市更新补短板强韧性 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特色[2]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耕地保护更严 资源保供更优 权益保障更实 空间规划提质 功能品质提升 营商环境提优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2] 绿化园林发展 - 绿化园林系统聚焦山水城林特色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绿化 扩绿增彩提质增效 持续推进口袋公园 绿道和立体绿化建设 实施行道树精细化修剪更新 提升南京生态环境品质和市民绿色福祉[3] 教育系统建设 - 教育系统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以南京博物馆学校思政育人项目和知我南京爱我中华工作品牌为载体 丰富实践育人阵地 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4] 交通运输发展 - 南京抢抓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历史机遇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能级持续提升 交通运输行业工作者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努力学习业务技能为交通发展贡献力量[5] 司法行政工作 - 司法行政工作关乎社会法治根基 通过矛盾纠纷化解 法治宣传 特殊人群教育帮扶和执法任务落实为法治建设筑基助力 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探索智慧调解等新模式使司法服务更贴近群众[5] 民政服务提升 - 民政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效能和专业化水平 聚力宁享养老提升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深化博爱童行宁康童筑行动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拓展宁惠万家服务在专项事务中彰显民生温度 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 医疗卫生创新 - 医疗卫生团队致力于肿瘤治疗原创新技术的研究临床和教学 在阅兵式当天为百岁抗战老战士进行精准放疗定位 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勇于创新勇担使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7] 水环境保护 - 截至去年底南京累计建成502条幸福河湖 今年将再打造40条 水环境监测质量连续6年稳居全省第一 水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进水环境保护工作[7]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新华网· 2025-09-07 17:38
新华社内罗毕9月7日电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 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新华社记者严钰景 9月7日是第六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 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了范例,有利于激励并加速全球空气治 理相关行动。 奥托说,空气污染对全球是巨大挑战,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诱因。在清洁空气领域投资有助于开启能 源、交通、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创新之门,从而驱动经济发展。 奥托表示,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深度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追 求清洁环境并非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能催生绿色新产业,是人类更健康、经济更具韧性的基 础。她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可用于在全球推广这种愿景。" 在空气治理方面,中国已取得不少重要进展。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 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中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达到 203个,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中国成为全球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