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利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韩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努力实现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务实且互利共赢的成果。
快讯· 2025-07-03 09:12
韩国与美国贸易谈判 - 韩国总统李在明强调在韩美贸易谈判中将以国家利益为中心 [1] - 谈判目标为实现务实且互利共赢的成果 [1]
日美关税谈判博弈:日本明确表态“农业底线不可破”,回应特朗普威胁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45
日美关税谈判背景 - 日美经贸关系长期存在复杂纠葛,关税议题是双方博弈焦点领域之一 [3] - 农业在日本经济与社会结构中承载文化、民生等多重价值,是日本不愿轻易妥协的领域 [3] - 美方试图让日本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农业相关关税条款上让步,触发日本明确反制表态 [3] 日本谈判立场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谈判中牺牲农业利益,划下谈判红线 [4] - 日本重视农业产业保护和农户利益维护,农业议题在国内有广泛社会基础 [4] - 日本强调将继续积极推进与美国磋商,在坚守底线基础上寻求共赢空间 [4] 谈判潜在影响 - 日本守牢农业底线可能使谈判焦点转向汽车、数码等日本优势产业 [5] - 谈判可能涉及美方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的诉求交换 [5] - 日美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谈判走向将对亚太产业链、全球经贸规则博弈产生涟漪效应 [5] 后续发展关键点 - 双方可能在非农业品关税、投资规则等领域寻找让步空间 [5] - 2024年美日政治日程可能影响谈判推进速度 [5] - 谈判结果可能刺激区域内其他经贸合作如RCEP深化、CPTPP拓展产生新变量 [5]
国际朋友圈:中国和小伙伴们的“相爱相杀”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19
国际地缘经济合作格局 - 中国通过能源贸易成为俄罗斯经济支柱 2023年进口俄原油8625万吨占其出口量近40% 帮助俄罗斯在欧美制裁下维持经济稳定[1] - 中国大规模采购伊朗石油缓解美国制裁压力 使伊朗在核谈判中获得更大话语权[1] - 对古巴实施全方位经济援助 包括粮食供应 基建支持 工业投资等 推动其经济复苏[1] 中美博弈下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展现经济韧性 同时为盟友提供经济支持 形成双向互助关系[2] - 俄罗斯 伊朗 朝鲜等国的地缘政治行动客观上为中国创造战略缓冲空间[2] - 经济实力取代传统军事联盟成为国际关系核心 中国通过市场优势重构全球合作范式[2]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石油进口构建能源安全网 俄罗斯原油进口量达8625万吨形成稳定供应渠道[1] - 突破美国对伊朗能源制裁 建立替代性石油采购体系[1] 发展中国家经济赋能 - 对古巴实施"工业+基建"组合援助 包括技术输出 产能合作等系统性支持[1] - 通过经济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 形成非传统联盟体系[2]
摩洛哥-土耳其自贸协定焕发新活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7-02 01:07
摩洛哥-土耳其自由贸易协定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重点讨论加强双边贸易往来和建立更平衡的经济伙伴关系 [1] - 会议是摩洛哥2025-2027外贸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评估自2006年1月生效的摩土自贸协定实施情况 [1] 贸易现状与问题 - 探讨扩大摩洛哥对土耳其市场出口的途径 [1] - 着力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1] - 技术委员会报告指出贸易商面临的实际困难 [1] 合作措施与计划 - 通过加强两国工业一体化将目前约50亿美元的贸易额进一步提升 [2] - 1年内筹办"土耳其-摩洛哥商业投资论坛" [2] - 举办联合投资促进会议和洽谈活动 [2] 具体合作领域 - 建立直接沟通渠道以消除障碍、改善贸易平衡 [2] - 促进摩洛哥农产品进入土耳其市场 [2] - 组织企业间直接对接(B2B)活动 [2] - 启动联合生产项目特别是在纺织领域共同开拓外部市场 [2] - 在创业咨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2]
专访丨中国与南亚国家分享新发展机遇“蛋糕”——访斯里兰卡商贸高官萨马拉辛哈
新华网· 2025-06-29 20:57
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 - 中国正将新发展机遇与南亚国家分享,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 [1] - 南博会展现了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技术变革领域的成就 [1] - 斯里兰卡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期待学习中国发展经验,深化两国经贸关系 [1] 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合作进展 - 中国—斯里兰卡经贸联委会第8次会议后双方签署了《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谅解备忘录》 [1] - 备忘录体现了两国对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与安全的高度共识 [1] - 深化与中国的产供链对接将助力斯里兰卡能力建设,在技术、就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创造重要发展机遇 [1] 斯里兰卡的地理优势与对华合作 - 斯里兰卡地处印度洋航线的重要位置,拥有地理优势,深化对华合作将为斯方带来新的机遇 [2] - 斯中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斯方愿继续拓展两国投资与经贸合作,加强各层级交流 [2] - 斯里兰卡期待学习中国先进经验,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2]
印力集团携手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1:40
战略合作框架 - 印力集团与泰国The Mall集团达成深度合作,聚焦创意经济、文化交流及商业零售领域,旨在构建中泰商贸新桥梁[1] - 合作以"文化赋能商业,创新驱动未来"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融合[1] - 泰国前总理与旅游局官员评价此次合作为"政企合作典范",强调其对创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5] 合作具体内容 - **IP联动与场景创新**:以印力"Super-V花花节"为载体,引入The Mall旗下市集IP"Kuad-Thai",打造沉浸式泰国文化体验空间[5] - **会员体系互通**:实现印力"印享星"与The Mall会员权益共享,覆盖中泰双向客群,提供跨境折扣及VIP服务[5] - **品牌生态联盟**:搭建中泰品牌双向孵化平台,首批合作涵盖零售、餐饮及文创领域,助力本土品牌拓展海外市场[5] - 首场合作将于7月18日至27日落地"第九届Super-V花花节",融合泰国IP呈现文化与生活方式[5] 战略意义与愿景 - 印力集团称合作将构建全新零售生态体系,为商业地产与零售合作树立新标杆,创造区域互利共赢[6] - The Mall集团强调合作创造经济文化协同效应,其将作为跨境贸易"桥梁",帮助泰国中小企业对接中国零售网络[9] - 双方计划共享客户洞察,拓展国际客群,通过零售与文化融合提升泰国国际形象,激活区域旅游与零售活力[9] - 在中泰建交50周年背景下,合作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两国游客体验交流与会员体系联动,开启经济文化新篇章[11] 行业影响 - 合作被视为全球化逆流下中泰经贸的文化赋能新路径,有望重塑区域零售格局[11] - 印力集团提出双向互动体系,既引入泰国商业理念至中国市场,也推动中国品牌进入泰国[11] - The Mall集团展望"零售+文化"新范式,让商业成为连接民心的桥梁[11]
“朋友圈”“加速器”“强枢纽”——这些关键词诠释“南博之约”
新华网· 2025-06-21 11:32
中国—南亚博览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吸引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成为区域经贸合作重要平台 [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南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产业链互补,尤其在乳制品业技术合作提升生产效率 [2] -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连续7年超1000亿元人民币,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4][5] 区域贸易与产业合作 - 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2024年达2000亿美元,十年翻番,中国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最大贸易伙伴 [2] - 缅甸水果协会通过南博会技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发展中国家依赖国际经贸活动促进产业升级 [3] - 南博会设置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新质生产力成果,规模内容显著提升 [5] 基础设施与新兴领域合作 - 云南推进中老铁路"硬联通"及区块链溯源平台,提升跨境贸易效率,树立绿色贸易和数字创新标杆 [5] - 中越、中老、中缅通道建设加速,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衔接,强化能源和数字信息大通道互联互通 [5] - 南博会推动中国—南亚—东南亚三方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对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枢纽 [5]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凤凰网财经· 2025-06-20 21:42
全球化困局与多边主义挑战 - 当前全球面临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危机、经济复苏不明等多重挑战,多边治理框架遭遇严峻考验,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壁垒,严重侵蚀国际合作基础 [2] - 互联互通和供应链合作是全球化关键纽带,但近年持续遭受疫情、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冲击,面临政治化、武器化等人为干扰,关税战已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投资秩序 [3] - 潘基文主张摒弃冷战思维,通过数字贸易规则共建、绿色关税协同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全球化从"存量争夺"转向"增量创造" [3]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实践与贡献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开放:2024年自共建国家进口9.86万亿元(占进口总值53.6%),对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零关税带动相关进口增长18.1% [5] - RCEP推动区域内90%货物零关税,中国与东盟中间品贸易占比达67%,22个自贸试验区贡献全国20%外商投资与进出口总额 [5] - 预计2030年中国自发展中国家累计进口将超8万亿美元,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释放区域发展潜力 [5][6]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挑战 - 2023年中国非金融对外投资企业数/金额同比增23.1%/11.4%,境外企业纳税753亿美元(+0.3%),雇用外方员工257万人(占比60%) [7] - 出海企业通过技术共享、本地化运营构建全球利益共同体,但面临地缘政治、产业链重构等结构性矛盾 [7] - 凤凰网论坛将搭建政企协同平台,汇聚全球治理领袖(潘基文等)、主权资本及标杆企业(吉利、TCL等)实战经验 [8][10] 行业协作与未来方向 - 需系统性平台应对出海挑战,重点解决本地化合规、文化差异、供应链重构等核心问题 [10] - 论坛聚焦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整合龙永图、李书福等政商资源,提供从市场开拓到转型升级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10]
社评:从日内瓦到伦敦,世界期待美方以行践诺
环球网· 2025-06-12 00:32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 双方对话"坦诚、深入"并就落实元首通话共识达成原则一致 [1] - 会谈持续两天 首日6小时 次日持续至深夜12点 显示达成一致难度较高 [1] - 元首外交为磋商提供战略引领 美方代表承认若无领导人直接对话"达成协议会非常困难" [1] 经贸关系现状与挑战 - 美方单方面对华滥施关税导致困难局面 且多次出尔反尔 是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2] - 日内瓦会谈后经贸关系重陷僵局 主因是美方零和博弈思维损害互信 关税风暴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首当其冲 [2] - 美方近年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阻碍正常经贸往来 限制美对华出口潜力 导致美企错失中国市场机遇 [3] 合作前景与行业影响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互利共赢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国是美国重要商品市场和供应来源 [3] - 中美经贸关系牵动全球产供链 影响14亿中国消费者和3亿美国消费者福祉 是世界经济关键变量 [4] - 英伟达 微软等企业态度显示美方消极举措限制行业发展 需撤销限制释放两国互补优势 [3] 未来磋商方向 - 若措施框架确认推进 双方可能开展更多磋商解决其他经贸问题 [2] - 中方强调"秉持平等态度 尊重各自关切 争取双赢结果"应成为美方政治理性 [3] - 外界期待中美沿正确方向妥处分歧 深化互信 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4]
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科技日报· 2025-06-11 16:18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参加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2] - 中国深度参与SKA项目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研制和科学问题研究,牵头研制建设中频天线等基础设施 [3] - FAST开放数据共享平台用户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建设初期融入国际合作基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设计建造核心工具 [3] - 北斗系统服务及产品出口至14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空间站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吸引全球科学家参与 [5] - 中国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DDE)"和"海洋负排放(ONC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 [5] 国际科研合作成果 - 清华大学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高精度脉冲星偏振普查 [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合作建立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中国小麦、油葵种子提升当地产量和品质 [8] -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启动建设70多家联合实验室,覆盖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 [8]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乌拉圭农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中国—乌拉圭大豆研究与创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9] 国际科技交流机制 - 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成立青年科学家小组、举办前沿探索圆桌论坛,培养大批青年学术带头人 [6] - 腾冲科学家论坛成为先进学术思想交流、政产学研互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7] - 中关村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知名会议促进中外科学家思想碰撞 [7]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推动跨领域、跨地区科技合作 [10] 科技合作生态建设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向全球开放"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提供物种记录数据动态呈现 [11]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斯里兰卡共建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分享核心技术并培养本土科研力量 [11] - 中国加快构建科技开放创新环境,扩大科技计划、科研数据、科研经费、科研设施等要素对外开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