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泡菜
icon
搜索文档
凌晨3点开市,超1000人摆摊!吉林集安早市火出圈→
搜狐财经· 2025-10-02 21:11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在吉林集安,一个早市每天从凌晨三点到上午九点半准时开启。这个原本只为街坊邻居服务的 露天市场,去年竟吸引了350万人次的游客,成为集安旅游的"必打卡地"。 集安早市,占地1.2万平方米,分土特产、食品和自产三个区域,不仅有本地特产集安白桃、边条参,还有朝鲜族特色美食 打糕、泡菜等,产品丰富多样。 总台记者 要越:早上7点,在集安早市的入口,可以看到已经人潮涌动。集安早市原本是街坊四邻买菜的露天市场,现在变 成了"没来早市,等于没来集安"的网红打卡点。 早市能火,全是"真材实料"。一边是集安本地的土特产——人参、白桃,山葡萄,这些产品新鲜得像刚从地里拔出来一样; 另一边是朝鲜族的特色——打糕现打、辣白菜现拌,摊主的朝鲜语叫卖和招呼都成了集安特色。更妙的是,游客来到集 安,早上逛早市吃早餐,上午去高句丽遗址,下午去五女峰,一天行程顺顺当当。 这早市不光热闹,实在劲儿也足,带动1000多人直接摆摊。国庆中秋这几天,早市闭市都延长到中午12点,每天来逛的游 客比平时多了近三倍。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 ...
“老将”陆续淡出管理层,涪陵榨菜多元化发展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9-29 20:51
管理层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职,继续担任一级资深经理,其于1995年加入公司并担任总经理长达14年零5个月 [1][3] - 副总经理贺云川到龄退休,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其于1998年加入公司并长期担任副总经理 [1][3] - 公司任命“80后”董事长高翔兼任总经理,并聘任代富荣为常务副总经理、巫燕为副总经理 [3] - 此次调整延续了2023年底前董事长周斌全和副总经理陈林退休后的管理层年轻化趋势,目前董监高(除独董外)年龄最大为54岁 [1][4] - 管理层年轻化有助于为团队注入新思维与活力,更易于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司战略创新提供组织基础 [4] 核心业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核心产品榨菜销量呈现缓慢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11.78万吨降至2024年的11.14万吨 [6] - 2025年上半年榨菜半年度销量同比下降1%至5.93万吨 [6] - 公司整体业绩承压,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86%至24.5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2.56%至23.87亿元 [6]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4%至8.27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9%至7.99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微增0.51%至13.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6%至4.41亿元,公司坦言榨菜市场竞争已步入存量阶段 [6] 多元化发展战略与布局 - 公司积极寻求多元化转型,方向包括泡菜、萝卜产品,并通过并购进入复合调味品行业 [1][7] - 2015年公司斥资1.29亿元收购四川惠通进入泡菜领域 [7] - 新任董事长高翔提出以榨菜为中心,向“榨菜+”、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四个方向发展 [7] - 2025年3月公司调整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将榨菜产能从20万吨调减为16万吨,同时新增川调品类产能5万吨/年 [7] - 2025年5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收购味滋美公司51%股权,以切入川味复合调味料和预制菜赛道 [7] - 公司已成立餐饮事业部,负责拓展餐饮、航空、学校等特殊渠道,并与多家酒店及知名连锁餐饮店合作 [7] - 多元化战略旨在使公司从“榨菜专家”向“佐餐食品平台”转型,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7]
涪陵榨菜卖不动了:消费群体流失收入连续萎缩 依靠新品和并购能否培育起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9 18:28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离职,其于1995年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已15年 [1] - 董事会聘任高翔为公司总经理,2023年董事长周斌全退休后,高翔出任公司“一把手” [1] 核心业务表现与挑战 - 公司业绩增长停滞,2022年收入增速降至1.18%,2023年及2024年收入连续两年下滑 [1] - 榨菜销售量从2020年高峰的13.56万吨降至2024年的11.14万吨,减少近18%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净利润下滑1.66%,扣非净利润下滑2.33% [3] - 榨菜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消费者佐餐选择多样化,且核心消费群体(大城市流动人口)因就业及生活成本原因回流,导致需求萎缩 [2] - 公司过去依赖的提价策略失效,2008年以来共提价14次,毛利率从不足40%最高增至58%,但2021年11月最后一次提价导致销量大幅下降 [2] - 渠道扩张策略失效,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的1790家增至2023年的3239家,但2024年集中清理经销商,数量减少18.74%,2025年上半年继续减少7.1% [3]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8%,存货同比增长12%,远超营收增速 [3] - 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93.3天的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9.11天,同样创历史新高 [3] - 公司对部分优质经销商适度提高授信额度,以应对其资金周转压力 [3] - 2024年公司三大生产基地总设计产能为14.99万吨,实际产量11.3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6% [4] -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青菜头收购价格较低,整体毛利率提升3.28个百分点,但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2.94% [3] 募投项目与资金运用 - 2021年公司定增募资32.8亿元,主要投向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仅为19.04% [5] - 项目部分建设内容延期至2027年6月,并调整建设规模,原料加工规模由40.7万吨调整为20万吨,榨菜生产规模由20万吨/年调整为16万吨/年 [4][5] - 募投项目剩余资金产生利息收入,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达4379.67万元,占净利润近10% [5] - 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30.53亿元,另有30.8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资金计划用于外延式并购、市场推广及分红 [7] 新业务拓展与第二增长曲线培育 - 公司提出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向榨菜亲缘品类拓展,另一方面开拓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业务 [6] - 现有产品品类包括榨菜、下饭菜、榨菜酱等,但2025年上半年榨菜收入11.23亿元,占比仍高达86%,泡菜收入占比9%,萝卜及其他品类占比均低于3% [6] - 新品类毛利率远低于榨菜,因推广前期以扩大体量为主 [6] - 公司减少部分常规榨菜生产线,新增酱类产品生产线,并增加费用投放,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71个百分点 [6] - 2025年4月公司筹划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主营川味复合调味料及预制菜,2024年营收2.65亿元,净利润3962.45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69%及2.67%,净利率约15% [7] - 味滋美交易尚处于审计评估阶段,公司表示将持续考察跟踪优质并购标的 [7]
涪陵榨菜业绩承压,不少经销商离开,并购能否解压?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15:49
收购交易进展 - 涪陵榨菜收购味滋美51%股权交易涉及的审计、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交易事项并披露购买资产报告书 [1] - 收购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 交易对方为陈伟等5名自然人 [1]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下滑2.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同比下滑3.29% 扣非后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下滑3.13%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亿元同比下滑1.66% 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滑2.33% [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同比下滑25.06%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同比下滑2.56% [5] 产能与产销情况 -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规划5年后工程进度仅为12.43% 项目延期并裁减产能 [6] - 2024年东北生产基地榨菜、萝卜产能利用率不足37% 上半年泡菜产销量均处于下滑态势 [6] 经销商网络变化 - 2024年末经销商数量2632家较2023年末3239家减少607家 同比下滑18.74% 其中华南销售大区减少271家同比大幅下滑58.41% [7] - 2025年上半年末经销商数量缩减至2446家较年初减少186家 公司解释为整顿市场秩序优化清理布局不合理、渠道冲突的经销商 [7][8] 并购战略定位 - 公司将并购重组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2024年制定"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并购"双轮驱动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6] - 通过收购味滋美拓展业务版图 在保留原有榨菜、下饭菜、泡菜等优势业务基础上丰富产品矩阵完善销售渠道 [9] 标的公司概况 - 味滋美成立于2018年6月 注册资本6000万元 主要从事川味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肉制品等 [9] - 味滋美2023年营业收入2.84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2.65亿元 2023年净利润4071.33万元 2024年净利润3962.45万元 [9]
涪陵榨菜多元化欠佳净利连降两年半 经销商半年减少186家
长江商报· 2025-09-29 10:32
人事变动 - 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职 改任公司一级资深经理职务[2][4] - 赵平自2011年起担任总经理已14年零5个月 现年59岁距离退休仅一年[3][6][7] - 董事长职务已于2023年12月由周斌全(正常退休)交接给44岁的高翔[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下降1.66% 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降8.04% 2024年降3.29%)[11][12] - 营业收入增长停滞 2021年25.19亿元至2024年23.87亿元 2025年上半年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11][12] - 货币资金达30.53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 且无债务[3] 业务结构 - 榨菜产品贡献85%营业收入(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3][13] - 萝卜/泡菜/其他产品收入占比分别约2%/9%/3% 毛利率均低于榨菜(58.08%)[13] - 2025年5月拟收购四川味滋美51%股权进军复合调味料赛道[13] 渠道与竞争 - 经销商数量持续收缩:2024年底2632家(较2023年净减607家) 2025年6月底2446家(半年净减186家)[3][14] - 市场竞争加剧:鱼泉/味聚特等品牌崛起 方便面企业推出组合装挤压增长空间[1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95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 但营业收入仅增0.07亿元[14]
涪陵榨菜多元化欠佳净利连降两年半 经销商半年减少186家总经理赵平辞职
长江商报· 2025-09-29 06:59
人事变动 - 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职 辞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改任公司一级资深经理[2][4] - 赵平自2011年起担任总经理 任职时间达14年零5个月 现年59岁 距离退休年龄仅一年[3][6][7] - 董事长职务已于2023年12月由周斌全移交至高翔 高翔现年44岁并兼任总经理[8][9]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下降 2023年8.27亿元同比下降8.04% 2024年7.99亿元同比下降3.29% 2025年上半年4.41亿元同比下降1.66%[11][12] - 营业收入增长停滞 2023年24.50亿元同比下降3.86% 2024年23.87亿元同比下降2.56% 2025年上半年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11][12] - 货币资金充裕 截至2025年6月底达30.53亿元 且无债务负担[3] 业务结构 - 榨菜产品仍为核心收入来源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占比稳定在85%左右[3][13] - 非榨菜产品包括萝卜(占比约2%) 泡菜(占比约9%) 及其他产品(占比不足3%)[13] - 榨菜产品毛利率显著领先 2025年上半年为58.08% 而萝卜 泡菜 其他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2.35% 32.29% 33.28%[13] 渠道与竞争 - 经销商数量持续收缩 2024年底2632家较2023年净减少607家 2025年6月底进一步降至2446家半年净减少186家[3][14] - 市场竞争加剧 鱼泉 味聚特等品牌崛起 方便面企业推出组合装产品挤压增长空间[14] - 销售费用投入增加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95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 但同期营业收入仅微增0.07亿元[14] 战略举措 - 推进"榨菜+"多元化战略 收购泡菜企业并推出轻盐系列 但效果未达预期[3][13] - 拟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51%股权 进军复合调味料赛道[13]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16:30
财务表现与资金管理 - 销售净利率超过30% [19] - 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32] - 每年约42亿元用于理财,收益率约2% [3] - 净资产收益率受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影响 [19] - 现金流充裕,暂无科技转型或成立投资基金计划 [19][26]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股价连续五年下跌,受二级市场、宏观经济等多因素影响 [1][3][6] - 市值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市场沟通、提升主业业绩、加大分红和外延并购 [3][6][31] - 公司响应股东诉求,逐年提高分红额度 [1] - 股份回购需综合多方因素决定 [1]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实施"拓品类、拓渠道"多元化发展战略 [11] - 产品矩阵覆盖榨菜、下饭菜、泡菜、调味菜、榨菜酱等 [7] - 双轮驱动战略:以榨菜为中心发展亲缘品类,以及川式复合调料和预制菜业务 [25] - 新品包括榨菜酱、爆炒酸菜、肉臊、风干萝卜干等 [11][24][25] - 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低盐、健康化产品 [16] 渠道拓展与市场布局 - 渠道包括线下商超、电商自营、直播带货、餐饮和零食渠道 [11] - 渠道策略:做精一二线市场,下沉三四线,拥抱新兴渠道 [18] - 已设立大客户营运中心,与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合作定制产品 [5][17] - 海外市场通过当地主流商超和电商平台拓展 [16] 生产与技术创新 - 在生产装箱、码垛及入库环节应用机器人 [8] - 研发自动看筋设备,智能识别并削除青菜头筋梗 [21] - 建有智能化脆口榨菜生产线,规划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 [21][26] - 暂无其他AI领域布局 [26] 并购与对外合作 - 近年未开展并购,持续考察目标企业拓展品类 [14] - 正在推进味滋美并购,以进入复合调味料市场并实现渠道协同 [21][30] - 确认并购交易无利益输送 [14] - 自2015年收购惠通公司后暂无其他并购 [14] 新品发展与业绩贡献 - 萝卜类产品通过工艺改革和口味优化实现增长 [24] - 新品短期内对整体营收和利润贡献不大,需持续培育 [10] - 未来将加大新品研发、推广和品牌传播投入 [10] 投资者关系与公司治理 - 对管理层制定考核制度并每年执行 [3] - 重视投资者反馈,理性采纳合理建议 [16] - 通过网上平台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沟通 [1]
涪陵榨菜被投资者吐槽没创新,榨菜品类上半年销售量减少1%
犀牛财经· 2025-09-23 15:24
核心观点 - 投资者质疑公司产品创新不足且品类单一 建议拓展酱类等多元化产品[2] - 公司回应已推出多种酱类新品并承诺持续创新丰富产品线[2] - 榨菜品类仍是核心支柱但增长乏力 萝卜品类增速显著但规模较小[2][3] - 榨菜销售量连续三年下滑 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减少1%至5.93万吨[4] - 公司部分区域收入下滑但毛利率提升 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大幅增长[5] - 公司布局餐饮渠道和复合调味品但规模尚小 第二增长曲线尚未形成[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 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1.66%[2] - 榨菜品类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0.45% 萝卜品类收入3314.93万元同比增长38.35% 泡菜品类收入1.19亿元同比减少8.37%[2] - 销售费用1.95亿元同比增长22.94% 应收账款1.25亿元同比增长1421.45%[5] 产品销售 - 榨菜销售量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1.78万吨 2023年11.33万吨 2024年11.14万吨[4] - 上半年榨菜销售量5.93万吨同比减少1%[4] - 萝卜品类增长迅速但营收规模仅3314.93万元[2][3] 区域表现 - 华东、华中、东北销售大区和出口业务收入增长 其余区域收入均下滑[5] - 所有销售区域毛利率均有所提升[5] 业务拓展 - 公司已推出老重庆杂酱、青椒酱、牛肉酱、肉末豇豆等酱类产品[2] - 布局餐饮渠道和复合调味品市场但规模较小[5] - 多元化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泡菜收入同比减少8.37%[2][5]
财经聚焦|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有何新看点?
新华社· 2025-09-23 09:59
金秋消费季活动概况 - 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金秋消费季于9月初至11月底举行 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3] - 活动覆盖多省市 包括黑龙江佳木斯稻种嘉年华 浙江杭州56家农业主体展销 河南郑州非遗产品展示等场景 [5] - 城乡消费市场呈现新活力 涵盖农产品销售 农旅体验 文化展示等多元消费形态 [1][5] 农产品销售表现 - 抖音平台9月10日至19日农特产品销量超1.2亿单 订单量同比增长56% 成交额同比增长47% [5] - 超三成交易额通过店播模式达成 显示电商直播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5] - 山东日照海鲜市场受益于开海与消费季叠加 日均销量达10万斤 [2] 电商与金融支持措施 - 京东 拼多多 美团等6家电商平台推出25项惠农措施 包括消费补贴 流量扶持和入驻支持 [5]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发布34项助农举措 涵盖专项贷款 消费满减和积分兑换 [5] - 拼多多平台设立"多多丰收馆"专区 提供一键拼购各地农货功能 [7] 年轻消费群体趋势 - 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成为消费新生力量 青睐"土而美"特色农产品(如新疆老汉瓜) [7][8] - 浙江丽水"稻田乐园"9月游客量同比增长20% 大学生为主要客群 [8] - 电商物流发展降低消费成本 迎合年轻人"尝鲜"倾向 [7][8] 基础设施与产业挑战 - 部分地区存在冷链"最初一公里"设施不足 产地预冷设施偏少 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9] - 农产品电商领域出现"内卷"现象 需通过差异化产品提升性价比 [9] - 广州企业通过物理速冻技术实现荔枝错季海外销售 延长销售半径 [9] 政府与区域实践 - 安徽铜陵设置白姜直销点 减少中间环节干扰 [9] - 浙江杭州深化"村播成长计划" 设立13个高校实践教学点培育电商人才 [9] - 山东建设改造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点2200余个 完善城乡消费链路 [9]
调研速递|涪陵榨菜接受华泰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 透露重要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8
行业与增长空间 - 榨菜行业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当前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2] - 公司执行拓品类拓渠道的多元化长期发展战略 开发新品类迎合消费需求 拓宽商超电商餐饮等多样化渠道 [2] - 针对不同渠道推广定制化产品 提高市场渗透率 [2] 新品策略 - 过去将萝卜品类按榨菜模式推广效果不佳 如今策略改变 [3] - 对于萝卜泡菜等新品类 前期加大市场支持力度 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费用 [3] - 调整销售人员考核机制 以正向激励为主 提升开发渠道积极性 [3] 新渠道开拓 - 设立大客户营运中心 对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提供直营服务 [4] - 直接对接客户研发定制产品 经销商负责供货与售后 [4] - 直接对接终端反馈 及时优化产品 提升优化速度 [4] 原料成本与毛利率 - 近两年青菜头原料成本较低 原因在于天气较好且种植面积稳定 原料充足 [5] - 未来若无极端天气 青菜头吨价800-1000元为合理水平 [5] - 公司加大青菜头收购量 减少半成品收购 通过产业科学化运作加强窖池建设平抑价格波动 预计保持相对稳定毛利率 [5] 品牌投放与消费变化 - 品牌投放根据不同阶段需求进行 成熟品类保持声量 新品推出时加大投放 [6] - 采取定向爆破等精准投放措施 并探索多元投放组合 [6] - 消费人群仍以30-50岁女性为主 消费场景更加丰富 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推出不同产品并进行线上线下推广 [6] 渠道下沉与战略调整 - 针对消费疲软期价格敏感型群体消费习惯变化 公司推出60g的2元黄金价格带产品 [7] - 未来将持续开发产品 向三四线市场渗透 [7] - 新董事长上任后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战略 在拓品类销售及管理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同时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品类拓市场及分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