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

搜索文档
2025延边朝鲜族泡菜文化节暨新电商直播节启幕 非遗与电商共燃延边热度
搜狐财经· 2025-08-17 18:12
活动概况 - 2025延边朝鲜族泡菜文化节暨新电商直播节于8月17日在延吉市阿里郎足球广场开幕 活动以"非遗泡菜·云享延边"为主题 由吉林省商务厅和延边州人民政府主办 多部门联合承办 聚焦弘扬泡菜非遗文化和提升品牌价值 同步激活新电商消费活力 [1] 文化传承与参与群体 - 非遗传承人金松月带领老中青三代演绎泡菜制作技艺 通过《舌尖上的非遗:延边朝鲜族泡菜传承密码》宣传片及技艺传承仪式展现非遗文化底蕴与传承活力 [4] - 现场吸引本地市民 州外游客 延边大学学生及交行客户等群体参与 亲子体验和互动打卡环节人气高涨 [4] 产品展销与消费促进 - 24个展位集中展销金刚山 韩食府等品牌的泡菜和冷面等产品 [6] - 千人共制辣白菜 百米长桌宴 泡菜衍生美食展等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深度感受朝鲜族饮食文化 [6] - "任你购"促销活动通过云闪付红包抵扣拉动现场消费热潮 传统服饰体验和趣味问答等互动增添节日氛围 [6] 电商直播与品牌推广 - 新电商直播节持续至8月31日 "延边优选"和"与辉同行"等主播团队在抖音和快手等平台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带货 助力泡菜和大米等延边好物云端热销 [6] - "延边美食推荐官"评选同步开展 进一步扩大延边美食影响力 [6] 媒体传播与产业影响 - 活动通过全媒体矩阵持续传播 推动延边泡菜文化与产业热度持续升温 [9]
韩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北京商报· 2025-08-06 00:29
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 韩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同比涨幅最大超过40% [1] - 8公斤西瓜零售均价33337韩元(约173元人民币),同比上涨近20% [1] - 西红柿零售均价6716韩元/公斤(约35元人民币),同比上涨42.6% [1] - 大白菜平均零售价6114韩元(约32元人民币),比一个月前上涨68%,比去年同期上涨11.2% [3] 极端天气影响 - 韩国多地持续高温,中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雨,导致约2.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 [3] - 去年夏季高温和暴雨导致韩国白菜批发价一度飙升至每棵8900韩元(约46.3元人民币) [3] 政府应对措施 - 韩国政府向市场投放3.55万吨储备白菜以防止价格危机 [3] - 韩国政府推出发放消费券、向农户提供抗高温保产量技术指导等措施以稳定物价 [3] 泡菜进口增加 - 韩国餐饮业对中国泡菜的需求不断增加 [3] - 韩国上半年泡菜进口额9379万美元,同比增加11.2%,预计全年进口额将刷新历史纪录 [3] 其他农产品价格变动 - 萝卜、桃子、鸡蛋、鸡肉等价格涨幅较高 [3]
和美乡村 拔节生长
四川日报· 2025-07-25 06:20
农业经济表现 - 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5%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 [1] - 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 创历史新高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425万亩 耕地净增加60万亩以上 [1] -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3% 实施"天府良机"行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1] 特色产业发展 - 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行动 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 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1000个 [1] - 通江县银耳产业年产值达2.8亿元 开发银耳羹 冻干银耳 银耳面膜等30多个产品 目标2027年综合产值50亿元 [1] - 眉山泡菜产业培育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2024年综合产值达225亿元 规划建设10余平方公里"中国泡菜城" [2] - 确定畜牧万亿产业 粮油五千亿产业 蔬菜 茶叶 水果等8个千亿产业 实施"1+1+8"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工程 [1] 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 - 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 新增6192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 计划5年完成1万个行政村基础设施补短 [1][2] - "百千万工程"首批确定21个先行片区 200个样板村 2000个补短村 实施建设项目8448个 总投资171.75亿元 [2] - 天雄村完成村道沥青化 生态微庭院建设 展现宜居宜业乡村风貌 [2] 区域协作与帮扶 - 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4.4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807个 [1] - 创新实施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 给予3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资金 资源 人才倾斜支持 [1] - 制定后9个欠发达县域农业挖潜增效计划 推进"一县一策"区域发展 [1] 文化振兴与乡村治理 - 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等"村字号"活动蓬勃开展 提升乡村活力 [2] -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治理大操大办 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 加强乡镇 村领导班子建设 [2]
延边电商这十年→勇闯跨境“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7-24 12:53
延边电商十年发展概况 - 2015-2025年为延边电商蓬勃发展期 网络零售额从无到有增长至2024年的188 5亿元 同比增长16% 总量位居全省第三 [1][4] - 发展初期依托淘宝平台销售泡菜等特色产品及韩国日化用品 形成电商雏形 [1] - 十年间实现从小范围试点到规模化发展的嬗变 网商总数超6 1万 带动就业超20万人 [4] 三级联动电商生态构建 - 累计创建137个电商示范项目 获1 6亿元扶持资金 实现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全覆盖 [4] - 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节点870余个 培训电商人才19万余人次 [4] - 依托81 5%森林覆盖率优势 重点推广人参 木耳等农产品及朝鲜族民俗食品 [2] 三产融合电商格局发展 - 与淘天 抖音等平台深化合作 开设天猫原产地旗舰店 京东延边馆等特色店铺 6家企业进入全省淘宝网商TOP10 [7] - 直播电商快速发展 2024年上半年直播网络零售额达10 97亿元 总量全省第三 其中"长有食品""桃沅木耳"等企业表现突出 [7] - 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2%至30 8亿元 总量全省第二 通过"冰雪DOU是好风光"等活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7] 三国融通跨境电商布局 - 珲春 延吉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 建成保税物流分拨中心等基础设施 跨境电商1210保税出口模式使海外收货效率提升6天 [8][9] - 珲春保税中心入驻Ozon WB等平台 服务全国客户超2000家 202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同比激增60 4%至43 6亿元 [9] - 创新"前店后仓+快配"模式 建立4家跨境电商O2O体验店 推出"延吉跨境通甄选"等平台 [9]
想家时,就去亚洲超市
虎嗅APP· 2025-07-01 18:42
亚洲超市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美国亚洲超市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2024年大中华超市以中国产品为主在全美9州拥有23家门店 年营收近10亿美元 [10] - 亚洲/民族食品销售增速达整体市场四倍 显示亚洲口味正加速进入美国主流饮食体系 [11] - 头部品牌如99大华 H Mart持续扩张 其中H Mart约30%顾客为非亚裔群体 通过试吃和教学视频培育跨族裔消费 [10][11]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亚洲超市普遍采用"多功能混合业态" 融合超市 杂货店 肉铺 面点房和简易美食广场等元素 形成高密度商品陈列 [10] - 区别于美式超市的标准化动线设计 亚洲超市以"混乱美学"为特色 形成独特的文化空间价值 [10] - 存在明显两极分化:全国连锁品牌专注跨族裔市场拓展 而本地小型亚超(如黎明 东方 华夏)则侧重维系移民社区基础需求 [11] 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 亚洲超市成为移民代际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食品选择(如酱油品牌比较)实现家庭内部的文化对话 [9] - 实际承担"新移民过渡舱"功能 超过85%的亚裔新移民将其作为落地首站 采购生活必需品并建立初步社交网络 [11] - 创造"同步异时空"体验 通过语言混杂(中英韩印多语种) 怀旧音乐(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曲)等元素缓解文化失重感 [7][13] 典型企业案例 - 大中华超市:2024年登上美国最佳杂货店榜首 年营收规模突破10亿美元 体现中国食品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10] - H Mart:通过出版《在H Mart哭泣》等文化输出 强化品牌情感联结 成为韩裔群体文化认同的象征性场所 [9][10] - 大亚洲超市:在北卡运营近30年 即将被体育娱乐综合体取代 反映传统亚超面临的商业地产升级压力 [11]
想家时,就去亚洲超市
虎嗅· 2025-07-01 13:15
行业趋势 - 美国亚洲超市行业从边缘化转向主流化 2024年大中华超市击败沃尔玛 Costco成为全美最佳杂货店榜首 该连锁品牌在9州拥有23家门店 年营收近10亿美元[15] - 亚洲民族食品销售增速显著 2023-2024年期间美国超市亚洲民族食品销售额增速达到整体市场四倍[16] - 跨族裔消费趋势明显 H Mart约30%顾客为非亚裔人群 企业通过试吃 教学视频等方式培养非亚裔消费者使用亚洲食材[17] 商业模式 - 连锁品牌与本地小店并存 大中华 99大华 H Mart等连锁品牌持续扩张 同时北卡存在黎明 东方 华夏等小型本地亚超 后者以价格实惠 社区关系紧密为特色[15][18] - 复合型业态特征突出 亚洲超市融合超市 杂货店 肉铺 面点房 美食广场等多种功能 商品陈列和服务语言呈现无规划状态[13][14] 用户行为 - 代际文化传承重要场景 亚洲超市成为移民家庭三代人进行饮食文化对话的场所 通过选购酱油 挂面等商品维系文化记忆[8][9] - 新移民生活过渡空间 大亚洲超市等场所成为亚裔新移民落地北卡后的首站 承担购买生活必需品和适应异乡文化的双重功能[20] - 情感疗愈价值凸显 韩裔美国人通过H Mart购物重建与逝去母亲的饮食记忆 超市成为代际情感的临时避难所[11][12] 市场竞争 - 传统亚超面临空间重构 Cary大亚洲超市所在南山购物中心将被改造为体育娱乐综合体 该店已运营近30年[19] - 文化独特性构成壁垒 亚洲超市通过混杂的社群氛围 多语言环境和非标准化陈列形成差异化竞争力[14][18]
消博会上的“东北风”,吹起消费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6-23 23:23
展会概况 - 2025东北亚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6月20日至23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展会面积达8 5万平方米 吸引800多个国内外消费品牌参展 [1][3] - 展会涵盖时尚 食品 家居用品 科技等多个展区 展示国际大牌 国内新锐品牌及东北特色产品 [3] 展区亮点 - 时尚展区集中展示服装 饰品及美妆产品 包括国际大牌与国内新锐品牌 现场设有T台走秀和美妆试用活动 [3] - 食品展区以东北特色美食为主 如不老林糖 哈尔滨红肠 朝鲜族美食 同时引入日本寿司 韩国泡菜 俄罗斯巧克力等国际风味 [3] - 家居用品展区展示智能家居 精致餐具 家纺产品 科技展区展出前沿电子产品 吸引科技爱好者体验 [3] 展会意义 - 作为辽宁省重点培育的品牌展会 为东北特色产品提供展示平台 促进国内外合作机会 [4] - 展会影响持续 未来有望吸引更多展会落地东北 提升区域消费市场活力 [4]
涪陵榨菜(002507):深度报告:双轮驱动,夯基拓新
长江证券· 2025-06-16 2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涪陵榨菜是我国酱腌菜行业龙头,引领榨菜等品类包装化发展,当前行业处于包装化和复合化中途,渠道结构有调整,公司通过产品创新、餐饮渠道挖掘、会员制商场上新及并购挖掘市场增量,内生外延并进形成协同效应,有望从酱腌菜企业迈向平台型调味品企业 [5] - 预计2025/2026/2027公司归母净利润8.46/9.56/10.13亿元,对应PE为18/16/15倍 [11][91] 各部分总结 酱腌菜龙头,内生外延驱动发展 - 公司是酱腌菜行业龙头,从事榨菜、萝卜、泡菜等调味品生产销售,内生外延并重,从榨菜龙头向平台化调味品企业跨越 [22] 聚焦酱腌菜市场,盈利水平优异 - 公司以酱腌菜为主营业务,2024年主力业务榨菜占比80%,泡菜/萝卜分别为12%/3%,以C端业务为核心,渠道覆盖全国,华南/华东/华中占比较高 [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7亿元,2018 - 2024CAGR为3.75%;归母净利润7.99亿元,2018 - 2024CAGR为3.20%,收入及利润受原材料价格及产品均价影响有规律性波动 [25] - 2024年公司毛利率/毛销差/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0.99%/37.41%/33.49%,2022年以来相对平稳,处于行业中上游 [29] 历史回溯:产品及营销塑造龙一地位,外延并购促进多品类开拓 - 公司1988年成立,依托地方特色农副食品,经生产自动化升级、渠道全国化培育和广告营销塑造品牌,发展映射我国食品工业化背景及公司出色α [32] - 公司发展有四个核心驱动力:生产优化(引入德国自动化生产线、扩建窖池、设立青菜头收储机制)、营销助力(电视广告、更新包装)、渠道扩容(经销商合作制、裂变销售办事处、布局餐饮事业部)、产品多元(收购及自研拓展品类、产品升级、拟收购味滋美) [34][36] 股权结构稳定,优质国有资产现金牛 - 公司由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控股,截至2025Q1末持股比例达35.26%,旗下子公司股权结构清晰 [37] - 公司资产负债表清晰,现金流充裕,截至2025Q1末,货币资金32.0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34.13亿元,无长期及短期借款 [39] - 2024年公司分红率达61%,为2012年以来最高,核心业务榨菜创造利润,公司回馈股东意愿强 [42] 包装化趋势延续,结构化机会显现 - 我国酱腌菜行业市场规模因使用场景泛化和人均消费量增长而上行,包装化趋势稳步推进,2024年包装酱腌菜市场约182亿元,2022年包装化率约22% [9] - 我国酱腌菜品类标准化和复合化处于中途,2022年市场规模达1155亿元左右,2017 - 2022年CAGR达7.35%,包装酱腌菜2019 - 2024年CAGR为4.83% [47] - 我国酱腌菜最大需求是搭配主粮,居民为第一大消费客群,随机性是购买榨菜核心决策特点,2019 - 2024年零售渠道量增CAGR为3.64%,餐饮渠道 - 0.57%,价增CAGR为2.84%,零售渠道小包装化趋势提高 [56][58] - 类比日本,我国酱腌菜市场发展到中途,未来传统品类需求趋稳,新增量来自C端产品升级,餐饮修复期优质企业在B端有重塑市场格局机会 [60][65] 立本兼顾新品新渠道,收购有望促进餐饮渠道协同增效 - 榨菜市场预计稳定增长,公司2019年市占率达约36%,守住核心价格带,通过渠道优化增强终端价格控制能力 [10][71] - 公司通过协议价采购模式和原料池扩容平抑青菜头采购成本,毛利率波动主要受青菜头成本及均价影响 [76][77] - 公司积极拥抱新渠道,以酱腌菜休闲化为切入点,嘎吱脆萝卜干已进入盒马,新品有望打开新市场 [82] - 公司深耕C端渠道,餐饮渠道布局有限,近年积极求变,推出适应餐饮渠道产品,通过并购扩容渠道能力 [86] - 我国泡菜市场大且集中度低,公司收购惠通食品切入泡菜市场,餐饮渠道重塑,公司有望抓住B端需求重塑机遇,餐饮渠道全国定位,华南及华东市场开拓顺利 [87] - 2025年4月公司拟收购味滋美51%股权,味滋美是川调B端供应商,具备成熟B端研发生产能力,进军C端市场,与公司形成协同效应 [90] - 公司主业调整后沉淀,新品研发和市场渠道整理发力,若收购落地,将加强餐饮渠道业务开拓能力 [91]
眉山这三年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川日报· 2025-06-08 10:33
经济发展 - 2024年GDP达1890.05亿元 同比增长7% [1]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6% 增速居全省第一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15% 2025年1-4月增长20.2% 增速均列全省第一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增长6% [1] - 外商直接投资到资总量居全省第二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53元 增长4.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40元 增长7.2% [1] - 2025年1-3月主导产业规模达1680.5亿元 [1] 产业集群 锂电材料 - 聚集美国雅保、中创新航、杉杉科技、天赐材料等全球第一梯队企业 [1] - 成都都市圈范围内全产业链发展的锂电集群之一 [1] 化工新材料 - 三聚氰胺产量全球第一 [1] - 闪烁晶体出货量全国领先 [1] 光伏产业 -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电池片生产工厂 [1] - 全国单体最大异质结生产工厂 [1] - 电池片销售规模全球第一 [1] 电子信息 - 建设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1] - 引进40余个总投资超700亿元的电子信息项目 [1] - 建成西南最大微电子材料聚集区 [1] - 建设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新型显示生产基地 [1] 医药食品 - 形成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 - 建成西部规模最大的新药药效评价中心 [2] - 建成全国最大泡菜生产基地 市场份额占全省50%、全国33% [2] - 东坡区泡菜食品产业集群创建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成德眉资特色调味品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2] 装备制造 - 建设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 [6] - 建成全球最大传动件生产基地 [6] - 全国最大木工机床生产基地 [6] - 全国最大小型压缩机生产基地 [6] - 全国重要铁路货车生产基地 [6] 农业发展 - 2022-2024年恢复补充耕地超20万亩 2024年耕地面积228.76万亩 [14]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87.23万亩 [14] - 2022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49.98万亩 [15] - 建成全省唯一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 [16] - "天府东坡大米"获2024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 [16] - 建成50个"天府粮仓·百县千片"粮油千亩高产片 [14] - 建成30个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 [14] 文旅产业 - 三苏祠累计接待游客443.87万人次 [18] -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巡演34场 吸引观众6万余人次 [18] - 《诗忆东坡》美国巡演8场 获700家外媒报道 阅读量超4亿 [18] - 川剧《梦回东坡》亮相北京长安大戏院和中共中央党校 [18] - 纪录片《千古风范苏东坡》亮相央视 [18] - 《中国有三苏》微纪录片在海外热播 [18] - 建设全国唯一金银器主题博物馆 将展出7.6万余件江口沉银文物 [19] 医疗健康 - 青神县投入4500万元提升基层医疗设施 [20] - 眉山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全覆盖 [20] -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村卫生室达85% [20] - 设有中医阁的村卫生室达10% [20] - 完成1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标准化建设 [21] - 完成27个乡镇卫生院和510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1] - 创建三甲、三乙医疗卫生机构6家 [21] - 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学(专)科23个 [21] - 建成市级医疗质控中心58个 [21]
益生菌真相:全面复盘肠道健康迷思
虎嗅· 2025-06-06 15:05
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益生菌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其中活菌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品类 [2] - 千亿级活菌产品驱动行业增长 科学证实肠道菌群与免疫力 炎症水平及心理健康高度相关 [2] 肠道健康标准与评估 - 健康肠道菌群尚无固定标准 目前通过疾病状态反向推断健康特征 [4] - 健康肠道三大特征:菌群多样性高(100+种细菌) 短链脂肪酸产量稳定 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5][6] - 菌群检测技术成熟但应用有限 对健康人群仅提供数据参考 对炎症性肠病等特定疾病诊断价值明确 [8][10][11] - 检测价格差异源于测序深度 高价产品可识别低含量菌种(如丁酸梭菌含量常低于1%) [12] 饮食与菌群干预效果 - 益生菌补充短期有效但难定植 停止补充后菌群易恢复原状 [17] - 高纤维饮食通过益生元长期改善菌群 发酵食品兼具益生菌与益生元双重功效 [23][24] - 实验室干预实验显示:六周高纤维/发酵饮食可使菌群多样性提升 炎症因子下降 [26] - 饮食调整初期或引发生理不适(如胀气) 但健康人群适应后副作用有限 [30] 生活习惯与菌群关联 - 运动显著增强短链脂肪酸生产能力 运动员菌群健康度普遍优于常人 [32][34] - 睡眠缺乏导致菌群多样性短期下降 充足睡眠后多可恢复 [35] - 共同生活者菌群相似性高 宠物接触可能降低儿童免疫系统问题概率 [36][37] - 抗生素短期破坏菌群平衡 益生菌可缓解腹泻但长期恢复依赖自身调节 [39][40][41] 益生菌产品选择与行业监管 - 优质益生菌标准:高活菌数 特定菌种(如丁酸梭菌) 复方制剂优先 [44][45][46] - 美国FDA将益生菌归为膳食补充剂 仅监管安全性不要求疗效证明 [51][52] - 行业存在专利壁垒 新菌种研发成本通过大众市场摊薄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