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互通
icon
搜索文档
陈翊庭详解香港如何迎来“资本盛宴”
中国基金报· 2025-09-07 21:42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5年首八个月香港IPO集资金额达1345亿港元 同比飙升579% 总集资金额达3688亿港元 同比飙升322% [2] - 港股市场有史以来交易量最高的20个交易日均出现在2024年9月24日政策组合拳之后 期间港股成交量三次破纪录 分别达到4600亿港元 5006亿港元和6200亿港元 [6] - 南下资金仅占港股日均交易量两成多 其余七成多为全球外资 分布均匀 [6] 市场驱动因素转变 - 2024年9月24日中央政策组合拳成为港股由熊转牛拐点 初期外资机构被迫进场 2025年1月起行情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 [6] - 外资机构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优质企业产业布局合理 供应链转移难度超预期 开始主动加仓中国资产 [6] - 主权基金 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开始配置港股 与对冲基金形成均衡比例 长线资金看重中国政策稳定性 投资周期达5-10年 [7] 投资者结构变化 - 外资认购高新科技企业IPO占比高达70%-80% 涵盖欧美 中东 东南亚等全球投资者 [11] - 外资关注点从政策不确定性转向企业基本面 近期重点关注企业反内卷等经营动态 [8] - 国际投资者通过上海车展等渠道加深对中国产业了解 国际航班外国面孔显著增加 [8] IPO供需状况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宗 近半数来自科技企业 其中18A生物科技公司和18C特专科技企业为主力 [10] - 全球资产再配置需求旺盛 中东主权基金单笔认购科技股IPO达5亿美元 通过IPO入场比二级市场分批买入更高效 [10] - 再融资金额已超过IPO两倍 科技企业闪电配售吸引大型机构 多家公司再融资规模超越IPO融资规模 [11] 市场包容性建设 - 港交所通过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推出18A和18C章节 允许未商业化科技企业上市 已形成生物科技投融资生态圈 [13] - 三种上市路径(A+H同步 先A后H 先H后A)均畅通 先A后H企业H股上市后A股成交额平均上涨15% [14] - 与亚洲区内交易所合作深化 哈萨克斯坦企业实现港交所与阿斯塔纳交易所同步上市 [14] 产品多元化布局 - 将在FICC领域加大投入 重点弥补债市及大宗商品短板 当前产品丰富度仅为美国市场的30%-40% [16] - LME在香港设立认可仓库 8家仓库获批后一个月内全部满仓 满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金属产销国的交割需求 [17] - 推动互联互通产品扩容 债券通产品持续丰富 目标覆盖任何可交易产品 [17] 机制优化进展 - 优化港股打新回拨机制 取消超额认购100倍时回拨50%的规定 提升机构投资者议价能力 [18]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正在细化技术对接和结算安排 恶劣天气维持交易等便利措施优先推进 [19] - 明确暂不推行24小时交易 因系统维护需求及散户公平性考量 [19]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
央广网· 2025-09-01 12:42
中越双边关系 - 双方就新形势下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达成重要共识 需加紧落实两国各部门各地方合作以推动全面战略合作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1] - 越方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对外政策的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 愿同中方加强战略对接 扩大贸易投资 加强互联互通 增进人文交流 [2] - 保持高层交往 统筹推进战略合作 深化治党治国经验交流 中方支持越方开好越共十四大 [1] 经济合作领域 - 积极推进互联互通 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加强自由贸易区 经济特区建设等经验交流以助力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 [1] - 扩大贸易投资合作 越方很高兴看到中国为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2] - 继续办好中越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和越南青年来华红色研学之旅 打造更多民心工程 [1] 多边协作与全球治理 - 加强多边协作 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需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1] - 越方愿秉持上海精神同中方一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得到更大发展 认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引领全球治理 [2]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规模空前 越方愿与中方团结协作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稳步前行 [1][2]
从三个交通枢纽看上合经贸活力
环球网· 2025-09-01 09:43
交通枢纽与物流网络建设 - 天津港海上航线通达上合组织多个国家,与全球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往来,是部分上合组织国家最便利的出海口之一 [1][3] - 天津港同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3个上合组织成员国前7月完成进出口集装箱22.9万标准箱,品类涵盖农产品、矿石、汽车及配件、机电设备等 [3] - 天津港已形成"海运+铁路"物流网络,拓展至中亚地区,提供天津港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主要物流节点的全程物流服务 [4] -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运航线增至5条,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货运往来更加频繁 [6] - 重庆图定中亚班列以每月2列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物流时效提高20%以上,单箱成本降低15%,班列准点率达98% [9][10][11] 贸易与进出口表现 - 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前7月进出口2.11万亿元,同比增长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天津对上合组织国家前7月进出口额533.7亿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天津进出口总值11.3% [4] - 天津口岸前7月对上合组织国家出口汽车3.4万辆,同比增长36.9% [3] - 河南省上半年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456.2亿元,同比增长59.7% [8] - 重庆前7月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45.5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机电产品290亿元,同比增长4.5% [11] 企业合作与投资案例 - 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利用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进口巴基斯坦芝麻关税税率由10%降至0,前7月节约成本170余万元 [2] - 郑州市联钢实业有限公司出口建材配件至中亚,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投资建设中亚商品展销中心 [7] -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中亚地区建立1座保税仓库和2座仓储仓库,配套高效区域配送体系 [10] - 天津港为京津冀地区车企出口首选地,前7月出口汽车3.4万辆至上合组织国家 [3] - 郑州航空港区前7月底跨境电商申报进出口单量约1.5亿单,同比增长81.03%,其中出口业务单量超1.2亿单,同比增长128.6% [7] 政策与便利化措施 - 天津海关签发原产地证书使出口巴基斯坦钢管获得4.5%关税优惠 [2] - 郑州海关推广新能源产品出口签证便利化,实现原产地证书"秒审秒签、线上出证" [7] - 郑州航空港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外贸"一类事"窗口,整合14项高频事项,提高办事效率 [7] - 郑州入选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针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推出专项支持 [7] - 兴隆场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新增9条线路,日均办理车辆能力提升9%,解编列数提高5% [11]
姜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引导更高水平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7:35
大湾区金融开放进展 - 港澳银行内地分行获准开办银行卡业务 港澳金融机构参股内地保险公司标准降低[1] - 2024年"跨境理财通"北向通新增内地银行人民币存款产品 横琴新街坊增设澳门版智能柜台提供非现金金融服务[1]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南沙30条"指导意见 在跨境金融 绿色金融 科技金融 航运金融领域给予政策支持[1] 监管合作机制 - 大湾区与港澳监管机构建立定期会议机制 推进银保规则衔接和技术对接[1] - 监管联席会议与协同执法机制持续强化 完善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制度工具[2] 未来发展方向 - 引导高水平专业化外资金融机构集聚湾区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深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新赛道[2] - 扩大"等效先认"政策覆盖面 优化横琴"单牌车"等跨境便利安排[2] - 支持内地金融机构依托港澳平台打造面向全球的服务基地[2]
五年连跨三个大关,上合何以成中国外贸“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9:08
贸易额增长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连跨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三大关口 [1] - 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65万亿元 是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36倍 [3] - 2024年1-7月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物流通道建设 - 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3] - 中吉乌公铁联运可节省5天运输时间且成本降低近30% [3] - 喀什陆港公铁多式联运公司运输量同比增长4倍 [3] 贸易商品结构 - 中国向上合国家出口汽车、机械设备、家电产品 [4] - 从上合国家进口农产品、手工艺品、能源资源 [4] 通关便利化措施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通关时间从2-3天缩短至16小时以内 [5] - 公路口岸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并采取"提前申报"措施 [5]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已注册2.2万商家 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 [5] 电子商务发展 -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 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 [5]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34% [5] 区域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推动降低关税和扩大口岸开放等贸易政策 [6] - 中国在货物贸易和技术转移中起到"发动机"作用 [6] - 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原则而非"核心-边缘"不平等架构 [7]
五年连跨三个大关 上合何以成中国外贸“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8:52
贸易规模增长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连续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关口[1] - 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65万亿元,是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36倍[2] - 2024年1-7月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物流通道建设 - 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2] - 中吉乌公铁联运可节省5天运输时间,成本降低近30%[2] - 喀什陆港公铁多式联运公司运输量同比增长4倍[2] 贸易商品结构 - 中国向上合国家出口汽车、机械设备、家电产品[3] - 从上合国家进口农产品、手工艺品、能源资源[3] 通关便利化措施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从2-3天缩短至16小时以内[4] - 公路口岸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制度[4]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商家达2.2万家,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4] 电子商务发展 -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4]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34%[4] 区域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推动成员国间实施更开放的贸易政策,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口岸开放[6] - 中国在新能源产品、基础设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6] - 合作模式践行平等互利、开放共享的新多边主义原则[6]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友谊之路
新华社· 2025-08-29 17:32
中巴友谊公路历史与意义 - 喀喇昆仑公路由两国人民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同建设完成[2] - 该公路被亲切称为中巴友谊公路 体现两国深厚情谊[2] - 公路从历史守望相助延伸至当今合作共赢阶段[2]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喀喇昆仑公路现位于一带一路合作重要节点[2] - 公路见证中巴经济走廊从启动建设持续深化至升级版进程[2] - 中国正携手上海合作组织伙伴推进包括中吉乌铁路 中欧班列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在内的多项互联互通项目[2] 地区合作与发展 - 中国通过互联互通项目推动地区发展并造福民众[2] - 友谊之路随着合作深化呈现越走越宽广趋势[2] - 喀喇昆仑公路成为中巴友谊代代传承的重要象征[2]
中交设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8亿元 海外业务收入持续增加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0: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8亿元,净利润5.59亿元 [1] - 新签合同额93.9亿元,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8.22%,其中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增至33.49%,工程试验检测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至23.3% [1]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4.76%,研发投入强度达4.99% [1] 业务发展 - 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近40亿元,同比增长4.4%,中标广佛高速、沈阳海口高速等多个千万级改扩建项目 [2] - 城市与市政业务深度参与兰州老旧小区改造、西安高新-鄠邑复合通道、海口观澜湖基建等重点项目 [2] - 2025年全面铺开低空经济业务,中标多个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及数字化咨询项目 [2] 海外业务 - 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42%,占比提升至7.89% [3] - 承揽伊拉克巴士拉道路、马来西亚砂沙二期路改隧等传统项目,并拓展化肥厂、光伏及风电等新业务领域设计咨询 [3] - "十四五"期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新签合同额突破32亿元 [3]
截至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 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39
投资合作深化 - 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1] - 投资合作领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 [1] - 中国与所有成员国签署投保协定 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升级版投资协定 与白俄罗斯签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 [1] 贸易规模创新高 - 2024年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是2018年青岛峰会时的两倍 [2]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能源产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五分之一左右 [2] - 中方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 占出口的63% [2] 互联互通网络形成 - 中俄同江铁路桥和黑河公路桥建成投运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2] - 中欧班列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截至今年6月累计开行超11万列 [2] - 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互联互通网络快速形成 [2] 未来合作方向 - 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 [2] - 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 [2] - 推动互联互通再上台阶 [2] - 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包括升级投资和贸易协定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协同发展 [2]
截至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17
投资合作深化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 [1] - 投资合作领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 [1] - 中国与所有成员国签署投保协定 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升级版投资协定 与白俄罗斯签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 [1] 贸易规模创新高 - 2024年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 是2018年青岛峰会时的两倍 [2]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能源产品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五分之一左右 [2] - 中方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 占出口的63% [2] 互联互通网络形成 - 中俄同江铁路桥架起 黑河公路桥建成投运 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 [2] - 中欧班列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 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 [2] 未来区域经济合作方向 - 研究落实天津峰会达成的经贸共识 分领域制定具体举措和工作路线图 [3] - 推进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 深化产供链国际合作 推动互联互通再上台阶 [3] - 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包括升级投资和贸易协定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协同发展 [3]